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1页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2页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3页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4页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选择题1.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2.[2023北京石景山区期末]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1991》里写道:“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A.都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B.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3.[2023.1浙江]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4.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5.[2023广东]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现象()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6.[2023广东模拟]1929年,苏联最大的钢铁厂破土动工,其中有美国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有250名美国人直接参与建设。同期,苏联另外两大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扎波罗热钢铁厂也是美国援建的。这表明当时苏联()A.坚持新经济政策的方向B.把握机遇解决技术问题C.冲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D.致力改善国内工业布局7.[2023湖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8.(2023·湖北·15)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9.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10.(2023·天津·11)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11.(2024·河北模拟)下表为苏联历年谷物产量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年份19131927193219401950谷物产量(万吨)860076836987约858585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际效果有限B.农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家发展战略C.农业生产受国际局势影响而波动D.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2.(2024·威海)甘地在解释“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时曾说:“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据此可知,甘地()A.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B.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C.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D.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苏俄至苏联时期不同的经济政策及其主要内容。政策时间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征缴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粮食;取消私人商业,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日用品;普及一切阶级的成年人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实行大中小工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以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除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取消义务劳动制,实行按劳分配苏联模式1927—1991年推行农业集体化,农庄按国家计划播种,按国家定价征收粮食;推行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在管理上推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否定商业和市场的作用,商品交换也仅限于个人消费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苏俄至苏联的经济政策”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选择题1.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解析“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缘于瓷盘带有时代变化的印记,A项说法不全面,排除;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既坚持苏维埃的革命理念,又对沙皇统治的传统予以沿袭,这有助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和赢得国际社会认同,体现了政治需要对社会现实的妥协,B项正确;“打破了外交孤立”由材料无从得出,排除C项;“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说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此举带有经济目的,瓷盘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着眼于政治的需要,并非着眼于艺术创新,排除D项。2.[2023北京石景山区期末]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1991》里写道:“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A.都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B.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其他地区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项正确。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排除B、D两项;法国大革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排除C项。3.[2023.1浙江]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解析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代表向列宁倾诉,这最可能与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继续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给农民带来了伤害有关,D项正确。十月革命的主力是工人阶级,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和苏联卫国战争是发生在斯大林时期的历史事件,当时列宁已去世,B、C两项错误。4.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解析苏维埃政权成立时面临“内忧外患”,即新生政权与内外敌人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新生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形成工农军事联盟,解决了这一矛盾;但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引起了人民的不满,新生政权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政府改为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照顾农民的经济利益,即形成工农经济联盟,故A项正确。5.[2023广东]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现象()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解析根据材料“1932年……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在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工业人民委员部正是为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而设置的,也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物,故选C项。苏联卫国战争是在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发生的,排除A项;苏联长期实行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导致经济比例失衡,与各个工业人民委员部的设立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人民委员部数量增加是苏联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排斥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体现,排除D项。6.[2023广东模拟]1929年,苏联最大的钢铁厂破土动工,其中有美国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有250名美国人直接参与建设。同期,苏联另外两大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扎波罗热钢铁厂也是美国援建的。这表明当时苏联()A.坚持新经济政策的方向B.把握机遇解决技术问题C.冲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D.致力改善国内工业布局解析据材料“1929年,苏联最大的钢铁厂破土动工,其中有美国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有250名美国人直接参与建设……也是美国援建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苏联把握机遇,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国家的工业化建设,B项正确;此时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并没有坚持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苏联对美国技术和人才的引进,无法得出美国经济封锁的信息,也并不是改善国内工业布局,排除C、D两项。7.[2023湖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觉醒,殖民国家依靠武力的方式会激起非洲人民的反抗,而采用文化宣传的方式更加隐蔽,能够动员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故选B项。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是客观次要原因,并非材料中现象转变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与殖民国家对非洲人态度的转变无关,排除D项。8.(2023·湖北·15)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解析]根据材料“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及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当时经济十分困难,为了赚取外汇,采取了某种程度的妥协,B项正确;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不能说明苏俄输出了革命文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苏俄打破了外交孤立,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兼顾,排除D项。9.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解析]根据材料“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实施工业化能够促进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这是“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A项正确;提升国防实力并不能挖掉国内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发展个体农业不会“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C项;恢复市场并不能“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D项。10.(2023·天津·11)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和按采煤数量计算工资奖励的做法,激发了煤矿工人的工作热情,体现了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A项正确;材料中斯达汉诺夫与两名助手使用普通风镐进行采煤,不属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11.(2024·河北模拟)下表为苏联历年谷物产量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年份19131927193219401950谷物产量(万吨)860076836987约858585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际效果有限B.农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家发展战略C.农业生产受国际局势影响而波动D.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农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需要,农业发展受到影响,B项正确;表格只反映了1927年谷物产量低于1913年,没有体现1921—1927年期间的谷物产量情况,笼统地说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对农业实际效果有限过于绝对,排除A项;苏联农业生产波动主要受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C项说法片面,排除;依据材料可知,苏联生产关系调整未能促进农业发展,排除D项。12.(2024·威海)甘地在解释“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时曾说:“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据此可知,甘地()A.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B.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C.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D.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甘地将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相结合,创立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这种理论糅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甘地缺乏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甘地对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认可,而不是试图在印度仿行法国政治制度,而且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仿行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甘地对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认可,并不是寻求法国对印度的支持,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苏俄至苏联时期不同的经济政策及其主要内容。政策时间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