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20分)
语段阅读
亲情是一个永不tui色的话题。她是母亲延安的yin切嘱咐,在我们的脑畔久久回荡。她是鲁
迅笔下祖母与小伙伴的一句宽wei之言;她是吴伯箫笔下为风雪数途的孤行客高挂村头的一盏灯笼,
她是傅聪远隔重洋收到的一封封苦心孤退的家书,是艾伯特少校为庆祝女儿生日而模拟出的一个世界……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tui________色②yin切③宽wei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风雪松途(AzaiBzai)②苦心孤诣(AyiBzhi)
3.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有着酬神祈福、文化娱乐或和商业相关的意义。
B.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运用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
的全过程,读之使人如临其境。
C.《兼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小洲I,河流等,虚写“伊人”,抒发了主人公对心中所思目标的执着
追求之情。
D.古人的纪年方法比较复杂,“壬戌”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元丰”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4.王先生的QQ签名最近改成了“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新婚B.搬家C.生了儿子D.考上研究生
5.辑录诗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古诗、文言的方法,对同类题材和内容的古诗进行收录,对于我们把握
古诗内容,体悟作者情感都很有帮助。
异中求同
在人类文明史上,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都不乏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而古人的情感更为隐
晦,往往隐藏在景物中。《关雎》中就借水鸟起兴①,来歌咏求偶之情。《兼
葭》中也借深秋之时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来追觅思慕人的身影②,O
同中存异
古诗常以景解怀,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在小石潭看到“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③,____________”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愉悦。王勃送别友人,一扫愁云,把目光投向巴山
蜀水,留下了充满深情厚意的千古名句④,o孔子却以⑤,
告诉人们山的庄严沉静是一种“隐智慧”,默然无语却内蕴深厚,主动和主静的人犹如此二者。
二、阅读(42分)
6.任务单是辅助我们学习名著的很好方式,在学习《傅雷家书》过程中,林林同学就根据名著导读中的阅
读提示设计了任务单,请你一起和林林完成阅读任务吧。
1
阅读阅读策略阅读任务阅读记录
层次
检视选择阅读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①_____________
阅读己的独特见解。在儿子面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仅是父亲,还有哪些身
份?请写出另外两种身份。
分析主题探究傅雷先生在1961年中叮嘱③
阅读儿子傅聪:“先为人,次为艺
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
琴家。”请你结合全书内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主题拓展联读从《傅雷家书》走向“家书”
阅读主题阅读,阅读《曾国藩家
书》《我们任》《目送》
文学类阅读
劝菜
王力
①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十个或十二个人共一盘菜,共一碗汤。酒席上讲
究同时起筷子,同时把菜夹到嘴里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节奏来。相传有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问一个
中国人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二十四个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真的吗?“那中国人说:“是真的。”那外国
人说:“菜太远了,筷子怎么夹得着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三尺来长的筷子。”那外国人说:“用
那三尺来长的筷子,夹得着是不成问题了,怎么弯得转来把菜送到嘴里去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是互相帮
忙,你夹给我吃,我夹给你吃的啊!”
②中国人的吃饭,除了表示合作的精神之外,还合于经济的原则。西洋每人一盘菜,吃剩下来就是暴
殄天物;咱们中国人,十人一-盘菜,你不爱吃的却正是我所喜欢的,互相调剂,各得其所。因此,中国人
的酒席,往往没有剩菜;即使有剩,它的总量也不像西餐剩菜那样多,假使中西酒席的菜本来相等的话。
③有了这两个优点,中国人应该踌躇满志,觉得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总算是想得尽善尽美的
To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未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这种让,起初是消极的
让,就是让人先夹菜,让人多吃好东西;后来又加上积极的让,就是把好东西夹到了别人的碟子里,饭碗
里,甚至于嘴里。其实积极的让也是由消极的让生出来的:遇着一样好东西,我不吃或少吃,为的是让你
多吃;同时,我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知道你一定也不肯多吃,为的是要让我。在这僵局相持之下,为
了使我的让德战胜你的让德起见,我就非和你争不可!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的一个重要项
2
目了。
④劝菜的风俗处处皆有,但是素来著名的礼让之乡如江浙一带尤为盛行。男人劝得马虎些,夹了菜放
在你的碟子里就算了;妇女界最为殷勤,非把菜送到你的饭碗里去不可。照例是主人劝客人;但是,主人
劝开了头之后,凡自认为主人的至亲好友,都可以代主人来劝客。有时候,一块“好菜”被十双筷子传观,周
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假使你是一位新姑爷,情形又不同了,你始终成为众矢之的,全桌的人都把“好
菜”堆到你的饭碗里来,堆得满满的,使你鼻子碰着鲍鱼,眼睛碰着鸡丁,嘴唇上全糊着肉汁,简直吃不着
一口白饭。我常常这样想,为什么不开始就设计这样一碗“什锦饭”,专为上宾贵客预备的,倒反要大家临时
大忙一阵呢?
⑤劝菜固然是美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我还是比较喜欢法国的一句谚语:“惟味
与色无可争。”意思是说,食物的味道和衣服的颜色都是随人喜欢,没有一定的美恶标准的。这样说来,
主人所喜欢的“好菜”,未必是客人所认为好吃的菜。肴馔的原料和烹饪的方法,在各人的见解上(尤其是籍
贯不相同的人),很容易生出大不相同的估价。有时候,把客人所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吃,与其说是有礼
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
⑥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液交流的关系。尽管有人主张分食,同时也有人故意使它和到不
能再和。譬如新上来的一碗汤,主人喜欢用自己的调羹去把里面的东西先搅一搅匀;新上来的一盘菜,主
人也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至于劝菜,就更顾不了许多,一件山珍海味,周游列国之后,上面就有
了五七个人的津液。将来科学更加昌明,也许有一种显微镜,让咱们看见酒席上病菌由津液传播的详细状
况。现在只就我的肉眼所能看见的情形来说。我未坐席就留心观察,主人是一个津液丰富的人。他说话除
了喷出若干泡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入席以后,主人的一双筷子就在这蜘
蛛网里冲进冲出,后来他劝我吃菜,也就拿他那一-双曾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的筷子,夹了菜,恭恭敬敬
地送到我的碟子里。我几乎不信任我的舌头!同样一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
在主人恭恭敬敬地夹了菜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我辜负了主人的盛意了。我承认我这种脾气根本就不适宜
在中国社会里交际。然而我并不因此就否定劝菜是一种美德。“有杀身以成仁”,牺牲一-点儿卫生戒条来成
全一种美德,还不是应该的吗?
7.本文选取社会中的人生世相,在叙述描写间融入恰到好处的点评。阅读文章,补全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起先:从中国人吃饭,“我”由此体会到了①=然后:比较中国人和西洋人就餐方式的不同,
我认为中国人的吃饭②。接着:回忆③,我想起这是种美
德。但还有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最终:精笔描写了中国人和气一团,津液交流的劝菜场景,发出“有杀身
以成仁”,牺牲一点儿卫生戒条来成全一种美德的感慨。
8.本文题目为《劝菜》,①②两段是否多余,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9.下面是小于同学关于本文“幽默手法”所做的发现式批注的阅读笔记,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关于“幽默”的
发现(注意:②④可选做其中一道,③⑤可选做其中一道)
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他说话除了喷出若干吐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
赏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反差
例句:③0
赏析:从主人的角度看是礼貌,从作者的内心却是尴尬,逻辑上的对比反差,生发出巧妙的矛盾情趣,
造成期待的失落和认识的顿悟。
适当夸张
例句:有时候,一块“好菜”被十双筷子传观,周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
赏析: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反常归因
例句:⑤»
赏析: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是因为以和为贵的道德修养,作者不合常理的归因,让人啼笑皆非,体现
了作者对劝菜这种不卫生的和气的善意戏谑。
10.近日,我国多地提倡市民聚餐实行分餐制,结合本文内容,分析实行分餐制的合理性
非文学作品阅读
青少年情绪管理
材料一: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
九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军急眼了,对老师
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八年级学生小霞(化名)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
还把门一脚踢坏……
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情绪的情况,中学教师卓秀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青少年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
上看待问题,冷静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
动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和同伴交流沟通。教育硕士李莉也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
自己的情绪,并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被人所接受的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
理状态。
材料二:
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
面情绪也较为普遍。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
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氤无聊等奔放的负
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图
80.00%73.87%73.37%
70.00%
60.00%53.78%
50.00%43.72%45J3%40.20%
40.00%28.14%
30.00%22.11%
20.00%12.06%
10.00%
0.00%
沙
(数据来源: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材料三:
万文昌: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
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
沉默会抑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
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个人情绪调整常用方法举例:
与朋友沟通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
11.请从材料二的柱状图中得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12.结合材料,请你为提高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从不同角度提三条建议。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两位同学都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都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B.受调查的青少年,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是,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
C.受调查男生的奔放的负面情绪多于女生,同样,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也多于女生。
D.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更加顺利。
古诗文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珊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子厚①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②见头角,众谓柳氏有
子矣。俊杰廉悍,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③。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④。遇用事者⑤得罪,例出⑥为刺
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为深博无涯谀,而自肆⑦于山水间。
元和中,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⑧,州人顺赖。其俗以
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⑨,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
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日:“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
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
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注释]①子厚: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②崭然:突出地。③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属官。④礼
部员外郎:官名,掌管辨别和拟定礼制之事及学校贡举之法。⑤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⑥例出:按
规定遣出。⑦肆:纵情。⑧教禁:劝谕和禁止的政令。⑨相侔:相等
[丙]溪居
唐
柳宗兀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国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②谪: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③榜(p6ng):行船。
14.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6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释义
是岂不足为政耶!不足为外人道也—
遇有以梦得事自上者查字典:①白色②空白③清楚,明白④下对上填序号_________
告诉
困其土俗参考成语:因地制宜、国势象形—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卷令赎归男女衣着,香如外人
B.其方贫、力不能者水尤清冽
C.当谓播州及郡下,遍太守
D.愿以柳易播寒暑易节
16.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18.柳宗元写的诗与《小石潭记》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与文章分析。
三'写作(35分)
19.,,抖音,,,,快手,,等一系列短视频推出后,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你的同学小丽也迷上了抖音平台的拍摄和直
播,一放学就进入自己的直播间,玩得很开心,并为自己不断上涨的点赞量自豪。临近期中考试了,小丽
父母很担心她荒废学业,明确阻止她再玩抖音。
小丽向你倾诉了她的烦恼,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开导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10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汉代的班固在《汉书》中有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告诉我们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
清代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风俗者天下之大事。告诉我们社会风气是全天下的大事。
“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一汪曾祺《文与画》
地方风俗或者节日习俗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思考,浸润着岁月的芬芳。请你写
一写自己和某个地方风俗或者节日习俗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这个风俗或习俗的看法和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体不限;
3.600字左右
7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褪;殷;慰
2.B;A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
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2)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
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褪色:tuis存释义:1.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以至没有。2.比
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殷切:yinqie,意思指深厚而迫切。宽慰:kuanwei,意思
为宽解安慰。
2.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掌握。风雪载途:fengxuezaitu,意思是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苦
心孤诣:kiixmguyi指刻苦用心地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掌握和辨析。D:“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元丰”
属于年号纪年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
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积累。“弄璋之喜”出处《诗•小雅・斯干》:载衣之裳,
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
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5.【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I;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
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
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雎鸠洲俶翕己涯
故答案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者乐水仁者乐
山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
8
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注意平时积累,完成该题应不
是难事。
6.【答案】朋友;老师(导师);示例:指出傅雷注重的首先是人格方面教育得一分,具体分析的一分,再指
出其他方面兼备得一分)这是傅雷教给儿子的人生信条。傅雷对儿子的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格的教育,他所推
崇的是“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书信中,他教导儿子首先要做一个爱国之人、正直之人、坚强之人,
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追求艺术上的成就钢琴上的造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阅读理解和掌握情况。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
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位良师益友,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中。在他去世十几年后,
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
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
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
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
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
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故答案为:第1空、朋友第2空、老师(导师)第3空、示例:指出傅雷注重的首先是人格方面教育得一分,
具体分析的一分,再指出其他方面兼备得一分)这是傅雷教给儿子的人生信条。傅雷对儿子的教育首先是一
种人格的教育,他所推崇的是“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书信中,他教导儿子首先要做一个爱国之人、
正直之人、坚强之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追求艺术上的成就钢琴上的造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
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
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答案】7.合作精神;合于经济的原则;江浙一带的劝菜风俗
8.参考示例:我认为不多余。这两段从合作精神和经济原则两个方面谈作者对中国人吃饭的看法,认为这
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德。第三段承上启下解释了中国人关于吃仅仅体现这两种美德还不够尽善尽美,于是提
倡食中有让的劝菜习俗。
前两段从内容上交代了劝菜习俗产生的文化根源,为后文写中国人的劝菜的种种场景做铺垫。
9.突出细节或运用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主人津液丰富的特点,突出了这种劝菜
习俗的不卫生,幽默调侃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习俗的厌恶和不满。;有时候,把客人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
吃,与其说是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作者把主,人和家庭成员劝菜时好菜的传递夸张的说成是周游列
国之后又物归原主,突出了劝菜风俗之盛行,劝菜态度之殷切,想像丰富,既委婉含蓄又冷峭辛辣,使文
章显得幽默风趣。;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液交流的关系。
10.经济实惠,避免因劝菜导致的食物浪费;节省了因互相谦让劝菜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尊重让人的饮
9
食习惯,有利于交流和合作;符合卫生要求,避免传播疾病。(写出三点即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通读文本,梳理层次,把握文本
的整体结构,对文本内容进行正确的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作业的理解。解答时要求学生理解文意,把握文段与文本的关系,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理解文言,结合具体的语境进
行理解和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拓展阅读的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联系生活,抓关键语进行归
纳概括。
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①根据第①段“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可知从中国人吃饭,可以体会到合作精
神。
②“中国人和西洋人就餐方式的不同"这一内容出现在文章第②段。结合第②段“中国人的吃饭,除了表示
合作的精神之外,还合于经济的原则”可知中国人的吃饭合于经济的原则。
③与题干中“我想起这是种美德。但还有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这句话相似的内容的出现在第⑤段劝菜固然
是美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这是一个过渡句,据此可知此处的答案应从上文找。结
合第④段劝菜的风俗处处皆有,但是素来著名的礼让之乡如江浙一带尤为盛行”可知第④段讲的是江浙-带
的劝菜风俗,从江浙-带的劝菜风俗可知劝菜固然是美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
8.考查语段的作用。解答此题,需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此来判断是否多余。结合第①
段“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及第②段“中国人的吃饭,除了表示合作的精神之外,
还合于经济的原则"可知,第①②段写的是中国人的吃饭体现了合作精神和合于经济的原则。结合第③段
“有了这两个优点,中国人应该踌躇满志,觉得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总算是想得尽普尽美的了。然
而咱们的先哲犹嫌未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可
知,这个句子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承接了上文中国人吃饭的两个优点,用“然而这个表示转折的词语引
出“咱们的先哲犹嫌未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于是有了下文的劝菜这一习俗,
由此可知,前两段从内容上交代劝菜习俗产生的文化根源。下文正是围绕劝菜的习俗展开,因此第①②段
在结构上为下文写劝菜习俗作了铺垫。
9.考查语句的赏析。
⑴根据其他例句中的“制造反差"适当夸张”“反常归因”可知此处应填一种手法,四个字。例句“上齿和下齿
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据此可知此处运用的“幽默”手法是善用比喻。
(2)例句“他说话除了喷出若干唾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把主人上齿和下齿
之间的津液比作蜘蛛网,由此可知主人唾液之丰富。结合下文“入席以后,主人的一双筷子就在这蜘蛛网里
10
冲进冲出,后来他劝我吃菜,也就拿他那一双曾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的筷子夹了菜,恭恭敬敬地送到我
的碟子里。我几乎不信任我的舌头!同是一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在主人恭恭
敬敬地夹了来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我辜负了主人的盛意了”可知,有着如此丰富津液的主人的筷子在自己的
嘴巴里冲进冲出后再夹菜,夹的菜上就沾满了主人的唾液,再把这样的菜夹给别人吃就十分不卫生。从“同
是一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在主人恭恭敬敬地夹了来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
我辜负了主人的盛意了”可看出“我对有着如此丰富津液的主人给我"夹菜,"我的态度是不满和厌恶的,从而
表现了作者对劝菜习俗的不满和厌恶。
(3)有时候,把客人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吃,与其说是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
(4)例句“有时候,yi块好菜被+双筷子传观,周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中把yi块好菜在饭桌上被+
双筷子传观说出是“周游列国”,由此可看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yi块好菜经过十双筷子传观,最终物
归原主,可知大家都在相互让菜、劝菜,由此可看出劝菜风俗之盛,劝菜态度殷勤,但最终大家都没有接
受这块“好菜",这块好菜"周游列国后物归原主,尽显讽刺之意,从作者的用词来看,十分幽默风趣。
(5)结合赏析中的“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可知,赏析的这个例句应能体现中国人和气的原因的,那么应
找到“中国人之所以和气”这个句子,据此可知这个句子出现在第⑥段“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
液交流的关系"。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拓展阅读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的内容,抓估关键语进行归纳。如:经济
实惠,避免因劝菜导致的食物浪费;节省了因互相谦让劝菜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尊重让人的饮食习惯,
有利于交流和合作;符合卫生要求,避免传播疾病。
【答案】11.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同学会因为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矛
盾冲突产生负面情绪;极少部分同学很少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12.学校开设与情绪管理有关的课程;父母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宣泄负面情绪的途径;学生掌握几种宣泄负
面情绪的方法。
13.C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探究。解答时要结合图标,理解图标的意思,从数据的对比
中获得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的内容,提建议的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的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时要求学生整体感知,理解材料的内容,对选项的表述要
回到原文,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11.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题干,抓住主要信息,明确答案要求;然后找出
图中所含的信息:标题、项目、各种数据等,并对其进行比较;最后依据题干要求,把数字转化为语言,
规范作答。
阅读图表可知: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有很多:43.72%因为不当交往受挫;45.73%因为被老师批评;
11
73.87%因为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32.66因为对周围环境不适;40.20%达不到父母期望;73.37%因为人
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22.11%因为担任学生干部过程不顺利;53.78%因为与父母的观念的差异与分歧;
28.14%因为参加校内活动不顺利;1%因为其他。只有12.06%
的人很少情绪低落。据此得出结论,例如:
1、接近一半的同学会因为被老师批评情绪低落;
2、超过一半的同学因为与父母的观念的差异与分歧情绪低落;
3.不当交往受挫而情绪低落的同学也很多。
12.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要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三“学校
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
作为重要课程内容”“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
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干预或者
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和材料四“个人情绪调整常用方法举例”,可分别向家长、
学校和学生自己提出不同的具体建议。家长方面要学习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学校要开设与情绪
管理有关的课程;学生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宣泄情绪的方法,如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
1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辨析。
C.有误,根据材料2二第②段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由此可知
并非“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也多于女生”;
故选C。
【答案】14.值得;④;按照、顺着
15.C
16.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
17.哎,人在困窘时才能表现出气节和道义。
18.我认为诗文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诗中的“幸”“闲”并非真正的幸运、闲适,作者表面上写生活的惬意自
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其被迫闲置、孤寂凄凉又强作闲适的愁苦与郁愤之情隐晦写出。《小石潭记》中作
者本来为幽静深远的小石潭的景色所吸引,然而作者遭遇贬谪,清幽的环境就显得过于凄清,被贬谪的孤
寂凄凉的心情一经环境的触发就禁不住流露出来:了。所以一诗一文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
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
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掌握。解答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平时
12
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停顿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
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
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
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
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创作的背
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对关键语的把握和分析。
参考译文: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
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
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
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
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
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
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
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
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
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
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
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
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
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
14.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1、根据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意思: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可知:
足:值得;2、根据给出的意项,理解句意: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白:选意项④3、因
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因:根据、按照;因势象形: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
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可知:因:按照,顺着。
13
1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全、都;B: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方政府与电力公司新能源充电桩共建合作框架协议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in Brazil-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路政联合执法协议书
- 黄石食堂承包协议书
- 仓库登高梯租用协议书
- 资产整体转让协议书
- 公司建合同框架协议书
- 餐饮法人变更协议书
- 解除劳务外包协议书
- 食堂污水清掏协议书
- 小学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解读课件
-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 2024年乐山市市级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真题
- 社区卫生服务与试题及答案
- 补单合同范本10篇
- 2025年下半年湘潭市技师学院招考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2
- 舞台剧合作合同协议
- 初级qc考试题及答案
- 影视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浙江开放大学2025年《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3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