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稿_第1页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稿_第2页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稿_第3页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稿_第4页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目标: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位),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然而他的遇刺却打断了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进程,此后俄罗斯帝国基本上丧失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历史机遇。亚历山大是尼古拉一世的长子,1818生人。由于他的两位伯父,亚历山大一世和康斯坦丁大公都没有子嗣,宫廷上下很早就意识到亚历山大有可能是未来皇储,是俄罗斯帝国的继承人。故而整个俄罗斯宫廷,包括父亲尼古拉在内,都对未来皇储的教育给予极大的重视。亚历山大的老师是当时俄罗斯最著名的学者茹可夫斯基,这是一位德高望重,人文气息极浓的学者。茹可夫斯基在对亚历山大的教育中没有严格划分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的界限,而且更重视对皇子的思想教育。亚历山大既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思想教育,也受到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亚历山大在十九岁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他学过诸多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东正教神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外语,掌握了四门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波兰语。可以说,同此前所有的俄罗斯帝王相比,亚历山大接受的教育是最好的。

在幼年时,亚历山大曾随父母到过莫斯科,华沙和柏林。在学业完成后,在老师茹可夫斯基的陪同下,亚历山大以皇储身份开始在俄罗斯各地的旅行。他走过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大多数省份,尽管地方官员们极力掩饰,亚历山大还是接触到了社会底层的一些真实情况。这次巡游可能就是他在继位后大力推行改革措施的一个源出处。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尼古拉一世开始逐渐地扶植亚历山大参加国务活动,1842年在尼古拉一世休假期间,亚历山大代替父亲,主持了一个月的军国大政。1845年,尼古拉一世出国访问,亚历山大再次临时主持政务。从四十年代后期,亚历山大获得了任命个别部长的权利,也开始逐渐地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起初尼古拉一世委托亚历山大负责俄罗斯的农业问题,在1850年后又逐渐任命他担任军队职务。在这一期间,亚历山大对俄罗斯农奴制的看法发生了转变,逐渐放弃了原来的保守思想,决定要逐步废除落后的农奴制。

俄罗斯在1853-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使得俄罗斯国内朝野对尼古拉一世的不满达到了顶峰。半个世纪前称霸欧洲的俄军遭此惨败,暴露出装备落后,后勤运输和供应能力低下,军事思想陈旧,指挥无方等严重问题。恰好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尼古拉一世病逝了。亚历山大接手的是一个国力衰落、危机四伏的俄罗斯。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

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

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从亚历山大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木战争后的经济困难。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依靠举债度日,由于经费紧张,甚至重新装备军队这样的头等要务都暂时被搁置下来。地主贵族们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农奴制改革。

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了新的农民法令。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罗斯所有的农奴,从此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尽管自由农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罗斯在实质上的社会进步。

这项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就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以及由改革带来的混乱破坏了以前的那种安定感,反抗斗争更加激烈了,1860年农民骚动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但俄国的政局大体上仍保持稳定,终于度过了这段混乱的时期走向新时代。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集中在军事,社会,司法和行政体制方面。在军事上俄罗斯开始实行全民义务兵役,禁止了军队中的体罚。在社会领域加大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自1863年起俄罗斯的大学获得自治,学术空气逐渐转向自由化。

从1864年开始,中等教育机构开始面向全社会接收学生,改变了此前只接收贵族子弟入学的做法。在这一时期还开办了俄罗斯的第一批女子中学,女生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的权利。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俄罗斯妇女社会地位要高于欧洲妇女。

亚历山大二世通过交通现代化,使落后的俄国进入西方强国行列。他首先注意到交通运输问题,当时俄国只有一条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干线,全国铁路里程不过965公里。经过亚历山大二世的大力发展,到他去世时,全国铁路里程已达22525公里。铁路运输的发展,使俄国的经济活跃起来。

教育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艺术博物馆,即著名的特列季奇亚科夫画廊正式对公众开放(1856年),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落成开放(1860年),莫斯科动物园对公众开放(1864年),莫斯科音乐学院落成(1866年),俄罗斯电讯社成立(1866年),莫斯科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1875年),俄罗斯第一座发电站建成投产(1879年),圣彼得堡开始了电气化时代。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医学和教育方面的社会团体,出现了第一批社会慈善机构。在亚历山大二世主持下,在1863至1866年间,出版了由俄罗斯著名学者达利编纂的《俄语详解大字典》。1858年,俄罗斯开始发行第一套邮票。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生物条件反射的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

亚历山大二世同样继承了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传统,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俄罗斯开始扩张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1858-1860年沙俄政府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把远东总督府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使中国完全丧失了在日本海的出海口。1863年,亚历山大二世出兵镇压了波兰起义,把波兰王国降为俄罗斯的一个省。在1864年他将高加索地区彻底并入俄罗斯版图。在1864年至1865年间,俄国先后征服了中亚1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基本确立对中亚的统治。1867年,俄罗斯和美国签订条约,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阿拉斯加。1877年4月12日,俄土战争再度爆发。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此前土耳其治下的大片领土,南比萨拉比亚和摩尔达维亚,黑海沿岸的巴统等地并入俄罗斯版图。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飞速发展,增强了国力,由于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化,出现了一些地下革命组织,开展恐怖主义活动,试图用刺杀沙皇和政要的手段,改变俄罗斯社会。亚历山大二世遭到过多次暗杀袭击,但由于防卫措施得当,一直安然无恙。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但在这一天他再次遇刺。刺客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当日医治无效逝世。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打断了此前的改革进程。此后的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未能实行有效的改革措施,俄罗斯的各种隐患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在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37年之后,俄罗斯帝国灭亡了。

亚历山大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1861年改革,终于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俄国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管不彻底,但终被证明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亚历山大二世创立了国家杜马制度,国家杜马制度到今天的俄罗斯仍然存在。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一)国内:1、经济方面: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归纳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阻碍的表现:

(1)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2)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2、政治方面:

农奴制下阶级矛盾尖锐,备受压迫的人们,不断发起农民运动,严重地威胁了沙皇专制统治。(二)国际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关于克里米亚战争:(1)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讲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实质:是俄国与英法争夺殖民地的一场较量,这也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2)结果:俄国战败(3)俄国战败的原因: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和落后的农奴制(4)影响: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是推动俄国统治者改革的导火线。

(10年江苏高考)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请回答: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目的:(1)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专制统治。1861年沙皇亚历三大二世颁布“二一九法令”(1)概念:1861年俄历2月19日(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宣言和法令,包括《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等文件,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统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公民权利。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需高价赎买,付清赎金本息后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组织上:建立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将农民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856年,亚力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都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从下面解决好的多。”请回答: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提出从上面解决农民问题?目的是什么?农民起义已经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目的: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材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请回答: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三、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3)改革使俄国实现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二)局限性

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