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病的针灸治疗_第1页
不寐病的针灸治疗_第2页
不寐病的针灸治疗_第3页
不寐病的针灸治疗_第4页
不寐病的针灸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寐

针灸推拿科

龙红燕2020年10月【概述】1.中医病名

《内经》中称本证为“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难经》始称“不寐”。古代文献所载之“郁证”、“头痛”、“眩晕”、“惊悸”、“健忘”、“阳萎”等门类中也可见到有关本病的论述。2.概念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3.讨论范围

导致不寐的原因主要有环境、身体疾病及精神性因素。本篇所讨论的多属精神性,也有一部分以不寐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包括神经衰弱、贫血、消化不良、更年期综合征等所致,亦可参照本篇治疗。对因如发热、咳嗽、各种疼痛等其它疾病所致的失眠则应着重处理原发病。【病因病机】《内经》中提到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灵枢·邪客篇》提到:“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而不瞑。”《景岳全书·不寐》中所云:“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阐述了阴阳营卫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根本,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不寐证的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的失养,情志的失常累及肝、胆、脾、肾等脏腑器官最终导致失眠。因此阴阳营卫的正常运行,心神得以安养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根本。1.病因内伤本病的病因可由五志太过,劳逸失调,素体虚弱或病后体虚,以及饮食不节所致。2.病机总属阴明失调人的睡眠,是由人体的阴、阳之气,随自然界之昼夜交替而有规律地出入转化,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影响或破坏了这种规律,阳气不得入于阴而不寐。故其总的病机是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虚者心失所养,实者邪扰心神。3.心主神明,其病位在心病变脏腑涉及肾、肝、胆、脾、胃等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不足或痰、火内扰因素,累及心神。4.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虚实之间互有夹杂与转化。阴虚火旺属本虚标实,痰、火实证久延可伤阴。【辨证分型】1.辨证要点

本病以持续不寐为主症,或为入睡艰难,或为眠而不酣,或为寐而易醒,醒后不易入睡,或为时寐时醒,严重者可通宵失眠。睡眠时间的长短,往往因年龄、体质等而异,且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以睡眠后有无明显症状,精力是否充沛等为依据来判断。有明显症状者视为不寐证。2.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脾虚不运,阴血不足——面色少华,神疲懒言。胃腑宿食,痰浊内盛——脘闷苔腻。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烦心悸,头晕健忘。

3.证候分型主症兼症苔脉象肝火扰心心烦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日常生活中狂躁暴怒,并且出现头昏目胀、眩晕耳鸣的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痰热扰心睡后不安伴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的症状红苔黄腻,脉滑数。心脾两虚彻夜不眠,多梦易醒。常伴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脉细弱。心肾不交入睡后容易自觉醒来,睡眠时间短多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健忘遗精的症状舌红苔少,脉细数。心胆气虚不寐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胆怯心悸,日常生活中处事易惊,终日警惕。舌淡苔薄,脉弦细。【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以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脑为元神之府,印堂可调理脑神,两穴相配可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穴镇静安神。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蹻脉、阳蹻脉相通,阴、阳蹻脉主睡眠,若阳蹻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蹻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方义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配穴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对于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聪可留针过夜;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操作(1)耳针法: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耳背心。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2)皮肤针法:自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经背部第1侧线,用梅花针自上而下叩刺,叩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3)电针法:选四神聪、太阳,接通电针仪,用较低频率,每次刺激30分钟。(4)拔罐法: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2.其他治疗【经验介绍】1.印堂穴埋针治疗不寐效果好。2.李汉友等用针刺配合涌泉贴敷治疗重症失眠168例。方法:先针百会(快速左右捻转法),起针后再针四神聪(提插法);均向前横刺,进针1寸,行针2min,行针间隔1Omin,共3次。均留针48h,取穴:涌泉(双);用药粉(珍珠、朱砂、大黄、五味子,适量混匀)3g,加鲜竹沥汁,调糊,分两等份,穴位贴敷,每晚睡前一次。9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结果:治愈85例,有效69例,无效14例。(李汉友.针刺配合涌泉贴敷治疗重症失眠168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7;17(9):17)吴学章针刺治疗失眠症12O例。心脾两虚取心、肝、脾、肺、肾、胃、胆俞(均双),留针30min。脑髓失调取印堂、百会、安眠(双),留针3Omin。心血不足取脾俞、足三里、隐白(小艾炷灸3~5壮)、神门(均双),留针30min。心肾不交取三阴交、太溪、心俞、肾俞、神门(均双),留针15~20min。胃气失和取足三里、丰隆、胃俞(均双),四神聪,不留针或留针1O~15min。肝胆郁热取风池、丘墟、行间、期门、神门(均双),不留针或留针1Omin。均每日1次。结果:治愈81例,有效3O例,无效9例。(吴学章.针刺治疗失眠症120例。中医杂志1996;37(1):【附注】(2)配穴的选择上多以背俞穴如心俞、肾俞、脾俞等调节脏腑气血治疗脏腑病证。或选取已病脏腑的本经穴位如足三里、太冲等调节本经脏腑病变,都是针对治疗失眠不同证型辨证取穴。(1)临床在选择主穴时多以养心安神、调和阴阳的方法为主,主穴取:神门、百会、照海、三阴交、安眠等五穴。三阴交一穴三用,不但可以健脾养血、柔肝敛阴,加之以补肾益精,更与心原神门相辅相成,共同调和心神;百会为诸阳之会,配合照海调节分主一身阴阳的跷脉。选取位于阴阳跷脉分布循行所过之处的安眠穴,沟通阴跷阳跷经气运行共同治疗失眠。对于失眠的针刺治疗主要以养心安神、调和阴阳为主,对于针刺治疗失眠的取穴规律概括为以下两点:3.预防与护理针灸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情志平和。并帮助病人调整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针灸治疗的时机午后阳衰阴长。阳渐入于阴,此时针灸可顺其势,而提高疗效。故针灸时间一般以下午或晚上为好。1.疗效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显著、但应明确诊断,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寐,应着重治疗其原发病。【小结】不寐是指夜寐不安的病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