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孟之道”就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之道,就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与此同
时,我们也需要将“孔孟之道”置入两个系统中予以考察:一是文庙祭祀系统,其中有颜子、
曾子、子思、孟子的“四配”;二是科举教育系统,其中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的“四书”。这两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从相互呼应看,假如认为“孔孟之道”
只是孔子与孟子之道,就会忽略颜子、曾子、子思的思想与贡献。以文庙祭祀系统补充科举
教育系统,目的就是让颜子、曾子、子思能够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从主次
之分看,文庙祭祀系统涉及四位配享,科举教育系统涉及四本经典。以文庙祭祀系统为辅、
以科举教育系统为主,是为了让以“孔孟之道”为纲领的“四书”通过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及
其考试机制得以代代相传。
今天,“孔孟之道”已经成为儒学的代名词。儒学的代名词为何不是涉及颜子、二程、
朱熹、王阳明的“孔颜之道”“孔程之道”“孔朱之道”“孔王之道”,而是独独选择了
“孔孟之道”呢?历史的选择自然有其理由,这些理由有可能是:
第一,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看。孔子传给颜子,颜子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子思传
给孟子,到孟子这里绝传。如果讲一头一尾,就是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所以将孔子与
孟子连在一块,有了“孔孟之道”的说法。
第二,从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看。《孟子》末章讲“见而知之”“闻而知之”。唯有圣
人能够闻而知之,闻而知之尧舜之道的是汤、文王、孔子,闻而知之就是以心传心。孔子之
后有颜子,有曾子,有子思。他们见过孔子,所以是见而知之者。孟子说:“由孔子而来至
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
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孟子没有见过孔子,属于闻而知之者。基于以心传心,
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这是一种体例,而且是一种大体例。
第三,从“四书”作者的确切程度看。颜子没有作品,或者说没有留下作品。所谓《大
学》代表曾子的思想、《中庸》代表子思的思想,历来存有异议。从司马迁开始,有了子思
写《中庸》之说(《史记•孔子世家》);曾子写《大学》之说,肇始于二程,定调于朱熹(《大
学章句•经一章》)。这两个说法都是慢慢形成的,但有人提出了异议。《论语》代表孔子的
思想,《孟子》代表孟子的思想,古已有之,毫无疑义。从这个角度看,将孔子与孟子连在
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孔孟之道”最大的精神内涵是内在超越,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超越而言的。外在超越
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依靠宗教信仰,这是一种高阶位的外在超越;第二种是依靠物质财富,
这是一种低阶位的外在超越。依靠宗教的高阶位的外在超越,是神文;依靠物质的低阶位的
外在超越,是物文。“孔孟之道”是真实的内在超越,代表了人文的方向,这种人文主义通
过道德理想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得以实现。“孔孟之道”一方面是道德理想主
义,一方面是文化守成主义,旨在通过实现文化守成主义而达成道德理想主义。时至今日,
“孔孟之道”仍有其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就在于它是内在超越的,是人文主义
的内在超越,是一种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的理想,是真正契合当代社会
人文建设的。
(摘编自杨海文《“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需要将“孔孟之道”置入文庙祭祀系统和科举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中予以考察,这两
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
B.“孔孟之道”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今天已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这可能与儒学传
播过程中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有关。
C.颜子、曾子、子思与孔子之间的传承属于“见而知之”;而孟子没有见过孔子,他们之间
的传承属于“闻而知之”,即以心传心。
D.“孔孟之道”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一种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的
理想,最终目的是达到文化守成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等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分析儒学选择“孔孟
之道”的原因。
B.文章引用《孟子•尽心下》中的话,论证了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是
一种体例。
C.文章举子思写《中庸》之说、曾子写《大学》之说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这些说法都是慢慢
形成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阐述了“孔孟之道”是真实的内在超越,代
表了人文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文庙“四配”中颜子、曾子、子思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要以文庙
祭祀系统补充科举教育系统。
B.在“四书”四部著作的作者中,孔子和孟子名气最大,所以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
“孔孟之道”,可谓水到渠成。
C.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超越而言的,在外在超越中依靠宗教信仰的阶位要高于依靠物质财富
的阶位,也即神文超过物文。
D.“孔孟之道”在当今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
是真正契合当代社会人文建设的。
(答案』l.D2.D3.B
K解析工
【1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最终目的是达到文化守成主义”不合文意,原文是“旨在通过实现文化守成主义而达成
道德理想主义”。
【2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A.“逐层深入”错误,三个角度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B.“论证了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是一种体例”错误,论证了“孟子没
有见过孔子,属于闻而知之者”。
C.不是为了“论证这些说法都是慢慢形成的观点”,而是为了“论证所谓《大学》代表曾子
的思想、《中庸》代表子思的思想,历来存有异议”。
【3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孔子和孟子名气最大,所以……”强加因果,原文是“所谓《大学》代表曾子的思想、
《中庸》代表子思的思想,历来存有异议……《论语》代表孔子的思想,《孟子》代表孟子
的思想,古已有之,毫无疑义。从这个角度看,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
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
投票结果,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
协议》。据了解,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
按照普通家用轻型车15年的使用期限,这项禁令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欧盟国家未来全面禁售燃油车,是一个规划已久的出于环保目的考量的庞大计划。在我
国,过去数年来,设立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相关讨论始终未曾停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
形势下,在燃油车所需化石能源自然储备百年内将消耗殆尽的现实背景下,发展新能源车是
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政府从多个层面上推出一揽子政策,积极鼓励民众选择消费新能源
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同比
增长67.13%,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
79.78%o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新能源车全面代替燃油车我们准备好了吗》)
材料二:
随着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两年多的持续增长,碳酸锂等资源价格上涨带来利润空间,吸引
了众多上市公司参与布局。不过,新年以来,上游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不断下探,随着中
游动力电池产能不断释放,前期的供需错配的市场现象已经出现缓解,将有利于新能源车整
车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
机构认为,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特斯
拉等企业已经宣布降价,后续预计同价格区间的品牌将跟进降价,以保有自身市占率。未来,
产品性价比高、供应链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强的车企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
乘联会方面预计,在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650万辆的基础上,2023年可能突
破850万辆。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000万辆,预计占汽车保有总量的7%。
专家分析认为,大城市限购限行因素带来的示范效应推动中小城市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潮,因
此综合成本差异推动的新能源车销量猛增,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进程正在加快。
(摘编自高伟《市场格局重塑新能源车2023年销量有望突破850万辆》)
材料三:
业界认为,以城市NOA(城市导航辅助驾驶)、800V高压大功率充电技术、4c高倍率电
池、4D毫米波雷达、下一代感知算法BEV等为代表的诸多新技术的“上车”,将推动新能
源车驶入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深化,汽车产业正逐渐跳出传统的造车框架,
从能源到驱动,再到底盘、转向等,都在进行变革创新。而这一切,都让车企进入了一个“无
人区”。因此,当下汽车行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后,汽车
产业正在被一波接一波的汹涌浪潮打破,企业不再有值得借鉴的先例,技术创新开始成为企
业发展的灯塔。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技术创新,用户需求都是企业考量的重点。原因很简单,中国智能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源于全球最大的Z时代用户。而这些年轻人,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社
会中,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天生敏感,是国外用户所不具备的特色之一。正是这些用户需
求导致市场对智慧座舱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要求也越来越高。
(摘编自傅明《新能源车驶入“无人区”新技术密集“上车”》)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议会已通过协议,将于2035年开始在相关国家停售新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以确保2050
年欧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B.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问题,欧盟国家将全面禁售燃油车。我国也有意禁售燃油车,但在
具体禁售时间上尚未达成一致。
C.因碳酸锂等资源价格上涨带来利润空间,新能源车销量已连续两年多持续增长,众多上市
公司看到商机,纷纷参与布局。
D.汽车产业受到电动化、智能化的重大影响,在能源哪动和底盘等方面积极变革创新、新能
源车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在汽车总量中占比较少,但根据其迅猛增长态势,估计在2023
年底它所占的比重将大幅上升。
B.新年来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不断下探,将会缓解前期供需错配的市场现象,有利于改善
新能源车整车企业的盈利水平。
C.为鼓励民众选择新能源车、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这些政策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D.在特斯拉等企业宣布降价后,同价格区间的品牌为保有自身市场占有率,必将跟进降价,
否则其市场竞争力将大为削弱。
6.近年来,为何会出现“新技术密集'上车’”这一现象?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分析。
K答案U4.C5.A
6.①当今时代,逐步禁售燃油车、发展新能源车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大为不同,
又受到电动化、智能化的影响,在发展中没有值得借鉴的先例,只能变革创新。
②新能源车需求强劲,前景广阔,只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越的性能,才能让车企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抢占先机,发展壮大。
③年轻人是新能源车的主要用户,他们对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车企
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K解析H
【4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因碳酸锂等资源价格上涨带来利润空间,新能源车销量已连续两年多持续增长”错误,
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二第一段“随着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两年多的持续增长,碳酸锂等资源价
格上涨带来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参与布局”可知,应是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
使得碳酸等资源价格上涨,由此带来利润空间。
【5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将会缓解前期供需错配的市场现象”错误,变已然为未然。由材料二第一段“不过,新
年以来,上游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不断下探,随着中游动力电池产能不断释放,前期的供
需错配的市场现象已经出现缓解,将有利于新能源车整车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可知,原文
说的是“前期的供需错配的市场现象已经出现缓解”。
C.“这些政策也将退出历史舞台"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机构认为,随着新
能源补贴退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可知,原文说的是“随着新能源
补贴退坡”,“退坡”并非“退出历史舞台”。
D.“同价格区间的品牌为保有自身市场占有率,必将跟进降价”错误,变或然为必然。根据
材料二第二段“目前特斯拉等企业已经宣布降价,后续预计同价格区间的品牌将跟进降价,
以保有自身市占率”可知,“后续同价格区间的品牌将跟进降价,以保有自身市占率”只是
一种“预计”,不是必定如此。
【6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事实上,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深化,汽车产业正逐渐跳出传统的造车框架,
从能源到驱动,再到底盘、转向等,都在进行变革创新。而这一切,都让车企进入了一个‘无
人区'。因此,当下汽车行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后,汽车
产业正在被一波接一波的汹涌浪潮打破,企业不再有值得借鉴的先例,技术创新开始成为企
业发展的灯塔”可知,当今时代,逐步禁售燃油车、发展新能源车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车
与燃油车大为不同,又受到电动化、智能化的影响,在发展中没有值得借鉴的先例,只能变
革创新。
结合“正是这些用户需求导致市场对智慧座舱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要求
也越来越高”可知,新能源车需求强劲,前景广阔,只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越的性能,才能让
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发展壮大。
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技术创新,用户需求都是企业考量的重点。原因很简单,中国智
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源于全球最大的Z时代用户。而这些年轻人,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
社会中,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天生敏感,是国外用户所不具备的特色之一”可知,年轻人
是新能源车的主要用户,他们对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车企必须进行
技术创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
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
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
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
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
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
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
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
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
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
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
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从北
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
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
姓朱的先生,橹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囱儿,新烧的饵块咒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
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黝黝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
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
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视野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
《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他想,
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
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囱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
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
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
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
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
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
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
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
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
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
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
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K备注X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也
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聚居地。②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
宁静幽美的意境,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之美。
B.小说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舒缓,表现社会安定、人情淳朴;瓦猫“开
光”则稍显急促,充满敬畏,展现了当地的落后迷信。
C.小说从多角度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使人领略到了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
力,体会到了闻先生一路跋涉、箪路蓝缕的艰辛。
D.文章结尾,闻太太请冯太太的理由是庆祝乔迁之喜,与全文一脉相承,展现了战乱年代人
们的守望相助,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8.小说中“巫人端公”开光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莫言在评价葛亮的小说时说;“他笔下的人物,即便在艰难的时世,那种仁义的理念没有
泯灭。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现。”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文中的人物“重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优秀品质。
K答案可7.B
8.①端公开光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展现了云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
情,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端公为瓦猫开光是乔迁新居的必经流程,之后清华大学文学
研究所才正式成立,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恭敬肃穆的开光仪式,表现了龙泉镇人和西
南联大师生的善良友好、尊重互助,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
邪避害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
9.①宽厚仁爱,守望相助。荣老爹陪同闻先生去找房子,屋主不在乎租金多少,将自己新建
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瑞红送饵块,小说结尾闻太太对冯太太的关心,这些行善举、做善事
的行为,展现了战乱年代人们互相关怀的人情美,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宽厚仁爱、互助
友善。②坚韧不拔,躬行实践。闻先生一路跋涉,箪路蓝缕来到龙泉镇,带着几个年轻人自
己装修房子,展现了闻先生代表的西南联大人为追求真理自强不息、不畏艰苦的精神风貌,
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力量。③守护文化,勇于担当。庄严肃穆的瓦
猫“开光”礼,寄托了闻先生和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
“礼”的敬畏,对文化与责任的坚守。
(解析》
【7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展现了当地的落后迷信”错,根据文中所描述的当地风俗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
清净,以及研究所建成后请尊瓦猫,可知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而非落后迷信。
【8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
文中写到瓦猫安放的过程,端公身穿玄色长袍、头戴锦帽,手执木剑,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
雄鸡,口中念念有词,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将鸡宰杀
T,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点香祭
之良久,然后踏上屋顶,将瓦猫安在脊瓦上。瓦猫开光的整个过程,是西南地区特有的风土
人情,让人感觉非常的神秘,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当地的人,经过了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可知瓦猫是乔迁
新居的必备之物,正是有了这一尊瓦猫,西南联大研究所才算正式成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
“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
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
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恭敬肃穆的开光仪式,表现了龙泉镇人和西南联大师生
的善良友好、尊重互助。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
让很多师生由北方去了昆明,并且在昆明复建研究所,而研究所建成后,需要请尊瓦猫,而
当地的风俗则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从而可知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
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特别是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下,所
以瓦猫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9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瓦猫》的故事叙述贯穿其中的是一个“情”字,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知、相守,在有限
的叙事空间中创造了无尽的情感维度,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
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如“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
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囱儿,新烧的饵块,给他们送些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
她躲过去”“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等
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等,这些行善举、做善事的行为,展现了战乱年代人们互相关怀的人
情美,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宽厚仁爱、互助友善。
如“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
姓朱的先生,橹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可知,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西南联大
人不畏艰苦的自立自强精神,他们盖这房子是为了修建研究所,这体现了他们即使在战乱不
安的情况下,也要追求科学真理,展现了闻先生代表的西南联大人为追求真理自强不息、不
畏艰苦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力量。
如“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
到了瓦猫”,根据文中所描述的当地风俗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可以从中看出
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请
瓦猫”不只是那一只陶器本身,这其中更重要的是一种礼仪形式,而这体现了闻先生和龙泉
镇人对“礼”的敬畏与坚守,对文化与责任的坚守。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在有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万章问曰:“孔子于卫主雍睢,于齐主寺人脊环,有诸?"盂子曰:“否!不然。好事
者为之也。于卫主颜豌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
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之以礼,退之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而主雍睢与寺人脊环,是无命也。孔子不说于鲁卫,将适宋,遭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
过宋。是孔子学随,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之,观近臣以其所为之主,观远臣以其
所主。如孔子主雍睢与寺人脊环,何以为孔子乎?”
夫子行说七十诸侯,无定处,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于是喟然而叹曰“天以至明为不可蔽乎,日何为而食也?地以至安为不可危乎,地何为而动?”
天地而尚有动蔽,是故贤圣说于世而不得行其道,故灾异并作也。夫子曰:“不怨天,不尤
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生于乱世莫之能容也故言行于君泽加于民然后仕言不行于君泽丕加于民则处孔子
怀天覆之心,挟仁圣之德,悯时俗之污泥,伤纪纲之废坏,服重历远,周流应聘,乃俟幸施
道,以子百姓,而当世诸侯莫能任用。是以德积而不肆,大道屈而不伸,海内不蒙其化,群
生不被其恩。故喟然叹曰“而有用我者,则吾其为东周乎!”
(节选自《说苑•至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生于乱世/莫之能容也/故言行于君/泽加于民/然后仕/言不行于君/泽不加于民/则处
B.孔子生于乱世/莫之能容也/故言行于君泽/加于民然后仕/言不行于君泽/不加于民/则处
C.孔子生于乱世/莫之能容也/故言行于君泽/加于民然后仕/言不行/于君泽不加/于民则处
D.孔子生于乱世/莫之能容也/故言行于君/泽加于民/然后仕/言不行/于君泽不加/于民则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君王身边的侍卫人员,与“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中的“左右”含
义相同。
B.“是孔子尝昵”与“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
同。
C.“日何为而食也”与“钟鸣鼎食之家”(《滕王阁序》)两句中的“食”字含义不同。
D.“乃俟幸施道”与“以俟君子”(《论语•先进》)两句中的“俟”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共王打猎时丢了一张弓,他很大度地不打算去寻找,认为获得这张弓的仍是楚国人,孔
子却认为楚共王格局还不够高,不应局限于楚国内部。
B.万章向孟子求证孔子当年在卫、齐两国时住处的传闻是否属实,孟子加以否定,并告诉万
章,孔子依据礼和义而进退,不会刻意去追求富贵。
C.孔子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希望能使天下的百姓都各得其所,但他游说了七十个诸侯国君
却未能得志,只好隐退而修订《春秋》。
D.孔子胸襟广大如天覆大地,他拥有仁慈圣明的品德,对世俗污浊深感痛惜;他长叹说,如
果有人能重用自己,自己一定能成为东周的达官显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不说于鲁卫,将适宋,遭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过宋。
(2)是以德积而不肆,大道屈而不伸,海内不蒙其化,群生不被其恩。
I1答案』10.A11.B12.D
13.(1)孔子在鲁、卫两国不受欢迎,便要前往宋国,遇见桓司马,(桓司马)想在中途劫
杀他,孔子便改换衣装经过宋国。
(2)因此德泽积蓄起来而不被宣扬,重大的政治主张被扭曲而不能伸张,海内不能蒙受他
的教化,万民不能蒙受他的恩惠。
K解析H
【10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孔子生活在战乱的时代,没有谁能容纳他。因此如果自己的主张被君王施行,恩泽施
加到百姓身上,然后就去做官;如果自己的主张不被君王采用,恩泽不能施加给百姓,他就
隐退安居。
“言行于君"和''泽加于民”句式对称,句意相关,中间断开,排除BC。
“言不行于君”与“泽不加于民”句式对称,句意相关,中间断开,排除D。
【11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句意:身边的侍从请求去找回来/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
B.“含义相同”错。尝:经受、身受;曾经。句意:那时孔子曾受困厄/曾经为官做事,都
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C.正确。吃,蚕食;吃饭。句意:为什么会出现日食。/击钟列鼎而食的富贵人家。
D.正确。都是“等待”的意思。句意:想要等待机会施行他的主张/等待真正懂得的人来完
成。
【12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自己一定能成为东周的达官显贵”说法错误,原文“而有用我者,则吾其为东周乎”的
意思是“如果有人能用我,我将要在东方复兴周朝的盛德”。
【13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说”,“说”,通“悦”,不受欢迎;“适”,前往;“要”,在中途;“微服”,
改变衣装。
(2)“肆”,宣扬,扩展;“屈”,扭曲,压抑;“蒙”,“被”,蒙受,承受。
参考译文:
楚共王外出打猎时丢失了他的弓,左右的侍从请求去找回来,楚共王说:“算了吧,楚
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到它,又何必去寻找它呢?”孔子听到后说:“可惜他的公心还不算
大,要是说‘有人丢了弓就有人会得到它‘就行了,为何一定要说楚国呢?”孔子所说的就
是大公。
万章问孟子说:“孔子在卫国时住在雍睢家,在齐国时住在寺人脊环家,有这样的事吗?”
孟子说:“没有!不是这样。那是好事的人编造出来的。孔子在卫国时住在颜雕由的家里,
弥子的妻子与子路的妻子是姊妹。弥子对子路说:'孔子如果住在我家,可以得到卿的位置。'
子路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说:'人的富贵是有天命的。’孔子按照礼法进取,按照道义退
身,能不能当官,都认为由上天决定,如果住在雍睢和寺人脊环家中,这就不会有上天佑助。
孔子在鲁、卫两国不受欢迎,便要前往宋国,遇见桓司马,(桓司马)想在中途劫杀他。孔子
便改换衣装经过宋国,那时孔子曾受困厄,以司城贞子为主人,做过陈侯周的臣下。我听说,
观察在朝的臣子,要看他接待的是什么客人;观察远来的臣子,要看他所寄居的主人。如果
孔子以雍睢和寺人脊环为主人,他凭什么能够成为孔子!”
孔子游说了七十个诸侯国君,没有固定的居处,他想要使天下的百姓都有各自的归宿,
但他的学说行不通,只好隐退修订《春秋》。孔子于是长叹说:“上天因为最光明而不能被
掩蔽吧,为什么会出现日食?大地因为最安稳而不可动摇吧,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天地都
还有被掩蔽和震动的时候,因此圣贤的学说在世上不能推行,就会有灾祸和异常的现象同时
发生。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人,人在世上学习平常的知识也会通达于天上,了解
我的大概是上天吧?”
孔子生活在战乱的时代,没有谁能容纳他。因此如果自己的主张被君王施行,恩泽施加
到百姓身上,然后就去做官;如果自己的主张不被君王采用,恩泽不能施加给百姓,他就隐
退安居。孔子怀着上天覆盖大地一样的胸襟,具有仁慈圣明的品德,惋惜当时世俗的污浊,
哀伤法度的废弃败坏,肩负重任,游历远方,周游应聘,想要等待机会施行他的主张来爱抚
百姓,但当代诸侯没有谁能任用他。因此德泽积蓄起来而不显明,重大的政治主张被扭曲而
不能伸张,海内不能蒙受他的教化,万民不能承受他的恩惠。所以孔子长叹道:“如果有人
能用我,我将要在东方复兴周朝的盛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族②娟娟净,雨寰®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备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②窿,细小的竹子。③衰,通“泡”,滋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含了《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流露出诗人虽客居于此但依然
疏狂不羁之情。
B.颔联描绘了草堂秋日的景致,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叶明净悦目,细雨后荷花娇艳,微
风过后清香扑鼻。
C.颈联将“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既对仗工整,也写出了诗人在与故人书信断绝前后
的现实生活处境。
D.本诗中的“狂夫”这一形象,将“翠族”“红渠”的赏心悦目之景与“恒饥”“填沟壑”
的可悲之事统一起来。
15.孟子认为“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本诗中狂夫也体现了“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K答案》14.B
15.①“贫贱不能移”体现在诗人客居他乡暂住在茅草屋,虽然居住环境简陋,但依然陶醉
于百花潭边翠竹荷香的美丽景色中。②“贫贱不能移”体现在朋友疏离,孩子饥饿难捱,诗
人穷困潦倒至极,但依然以倔强的态度面对困苦磨难,仰天大笑狂放不羁,笑对苦难。
K解析X
【14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B.“秋日的景致”错,应为“夏日时节的景致”。
故选Bo
【15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形象的能力。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
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
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诗人客居他乡暂住在茅草屋,虽然居住环境简陋,但依然陶醉于
百花潭边翠竹荷香的美丽景色中。这体现其“贫贱不能移”的形象。
颈联的意思是: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
愧疚而感伤。这是写诗人被朋友疏离,孩子饥饿难捱,自己穷困潦倒至极的处境。但即使如
此,他依然“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依然以倔强的态度面对困苦磨难,仰天
大笑狂放不羁,笑对苦难。这也是其“贫贱不能移”形象的体现。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孟子•公孙丑下》)
(2)古文今用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学典礼上,老师用“松柏后凋岂畏寒”一句鼓
励学生,这句话化用了《论语•子罕》中的“,”两句。
(3)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能,但一定要取之有道。《论语•述而》中,表明孔子对采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不屑的句子是:
K答案』(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一直以来,人们都这样描述黑土地的肥沃,称其
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的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和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
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黑土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
自己手中,黑土地责任重大。但是,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
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保护黑土地,②
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近年来我国.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为电心采取了二系列措施,.统筹推进土壤侵蚀防沧、.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培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依法保护黑土地的观念③。
过去,不少地方对于黑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私挖滥采黑土现象存在。要形成全民保护
意识,保护黑土地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一方面要营造对盗挖滥采和非法买
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另一方面更要让尽心呵护、科学使用黑土地的人获得
相应的回报,推动黑土地保护④。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
k答案》17.①功不可没;②刻不容缓;③家喻户晓
18.晓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将“黑土地”比作“大熊猫”,突出了“黑土地”的稀有和珍贵,语言表达生动、
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19.近年来,我国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推进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
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培育等工作。
K解析》
【17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语境指黑土地养活人口功劳大,可用“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功劳极大,不可抹灭。
②处,语境指保护黑土地形势紧迫,可用“刻不容缓”。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
不允许拖延。
③处,语境形容让依法保护黑土地的观念人人都知道,可用“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家家
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18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黑土地”,喻体是
“大熊猫”。
表达效果:比喻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大熊猫”的稀有和珍贵人所共
知,把“黑土地”,比作“大熊猫”,表现黑土地的肥沃,突出其稀有和珍贵,也使语言形
象生动,形象上产生联想,使人们对黑土地重要性的的认识更加具体。
【19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围绕……为中心”结构混乱,可改为“围绕……”或"以……为中心”。
二,“统筹”后缺宾语,可在“培育”后加上“等工作”。
(二)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志于道”,这意味着儒家教育核心宗旨是培养能够践行儒学“大道”的人才,意味着
品质的优秀要优先于知识的拥有。但是,①要真正体现“道”的精神,必须借助于
具体的德行。于是,孔子推导出,在“志于道”的基础上,教育应该“据于德”。所谓“德”,
就是“道”的具体化,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九教学实录 苏教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考生回忆
- 采油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致同研究之年报分析 A+H股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21)-关键审计事项之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的减值示例
- 2023年三醋酸纤维素膜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电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学院《含能化合物检测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涡轮螺桨发动机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Unit4 Free Time(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中国工程机械发电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正规借条免费下载(5篇)
- 酒店投资概算表(模板)精华
- GB/T 36393-2018土壤质量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
- GB/T 1412-2005球墨铸铁用生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023
- 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 RCS-9626CN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
- 年终总结运维报告课件
-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
- 公司力量观后感
- 《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参考资料广东开放大学2022年10月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