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商隐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了解本诗的托古讽今的艺术手法。学习目标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诗人简介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咨询,征求意见。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人能比。译文: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读懂诗意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惜。徒然。指汉文帝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指百姓。译文: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关心天下百姓,而是鬼神。

宣室求贤访逐臣“求”“访”赞扬了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侍贤态度之诚所谓求贤若渴、网罗贤才。赏读诗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汉文帝对贾谊的赞赏,赞赏他的“才调”,即才华气质,与更无论”在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才俊不凡、华才照人的精神风貌。这两句表现了文帝对贾谊的器重。

可怜夜半虚前席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汉文帝移膝靠近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景。

不问苍生问鬼神“问”与“不问”的对照百终极其犀利,辛辣的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至极,不关心国家民生,只关心鬼神、服药求仙之事。思考:诗歌中前三句是如何写文帝与贾生的?分别突出了两个人什么形象特点?文帝求访前席贾生才调无伦求贤若渴,虚怀若谷虚心垂询,凝神倾听才华高超意气风发,神采照人赏诗悟理思考:诗中进行了怎样的对比?先扬后抑: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人(物)的不良之处,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用假托的方式,先说其“好处”,在读者心存怀疑之时,作者再由所谓“好处”转而揭示其害处,由“赞美”转为指责。不问苍生问鬼神皇帝垂问求贤皇帝不顾国计民生扬抑贾生,名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史记•屈贾列传》载: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仕途坎坷的李商隐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古人(贾谊)今人(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武宗好仙,荒废国事。宦官弄权。牛李党争,深受其害。辗转藩镇,潦倒终身。逐臣才调无伦被问鬼神心系汉室相同点: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对比古人今人,读其伤己之情自比贾生西汉晚唐不问苍生问鬼神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不能重贤相同点:不关心民生疾苦,不能任用贤才。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讽刺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对比古今时局,读其伤时之意借古讽今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讽刺汉文帝吗?有没有深层含义?此诗托古讽今,诗中有讽刺,有感慨。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同时,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既表达了对皇帝的讽刺,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又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通过描写贾谊的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表面上求贤、敬贤,实际上不能识贤、任贤,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课堂小结咏史诗——借古讽今,寄寓怀才不遇的身世感伤写法特色(1)欲扬先抑;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2)借古讽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3)细节描写:宣室求贤访逐臣,可怜夜半虚前席。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拓展阅读贾

谊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1、《贾生》中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贾生》中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