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2分)下列句子中线套语病的一项是()
A.这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2.5倍,生产成本比原来减少了2倍。
B.《流浪地球》上映时,电影院里坐满了人,只有一个座位空着。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记叙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展示了苏联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
D.在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2.(2分)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讪笑(shdin)脍炙人口(kudi)瞬息万变(shiln)相形见细(chu)
B.叱骂(chi)安然无恙(yang)风调雨顺(tiao)焕然一新(han)
C.隘口(yi)稍纵即逝(shi)情郁于中(y€i)呱呱坠地(gud)
D.彷徨(pang)攀喋不休(di6)普人听闻(hdi)义愤填攫ying)
3.(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蛮建h6ng伤p£ng徨蹲qAng词夺理接粤zh6ng而来
B.寒号jin演望yi笃K裳羽衣苇j语然而止
C.翌yi日恬tiAn静纷至沓信来目眩xuAn神迷
D.出殡bin冗r6ng杂挑拨离间jAn怒不可遏。
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望(liao)寒噤(jin)强词夺理(qiang)锐不可当(dang)
B.缅怀(mian)旷野(ku立ng)怒不可遏(口立)屏息凝神(bing)
C.彷徨(pang)襁褓(qiWng)目眩神迷(xuan)尽粟一石(shi)
D.棱角(leng)拾级(she)挑拨离间(jian)忧心忡忡(chdng)
5.(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
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表面装好人,背后说坏话那楚革阐,没人理他。
B.快考试了,他还是惹而要事的样子,父母真为他担忧。
C.近年来,全国各地道德模范举军?隼,传播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D.来参观工艺品展览的人“颐不昌。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1)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
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任①公子为大钩巨缁②,五十辖③以为饵,蹲乎会稽,(2)投竿东海,旦旦④而钓,期年⑤不得鱼。已而
⑥大鱼食之,牵巨钩没而下,扬而奋髻⑦,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⑧鬼神,惮赫⑨千里。任公子得若⑩鱼,离而
腊之⑪,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⑫猎鱼者。已而后世轮才讽说之徒⑬,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⑭,趣灌渎
⑮,守鲸船⑯,其于得大鱼难矣。
(注)①任:诸侯国名。下文的“会稽”“苍梧”是山名,“制河”是河名。②缁(zI):黑色丝绳。③辖(ji3):
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④旦旦:天天。⑤期年:一整年。⑥已而:不久,后来。⑦髻(qi):鱼鳍。⑧侔(m6u):
相同、等同。⑨惮赫:威震。⑩这。⑪离而腊(xi)之:把它切成小块做成腊肉。离,分、切开。腊,做成腊肉。⑫
厌:同“魇”,吃饱。下文的“趣”同“趋”,疾走。跳(qudn)才讽说之徒:才学浅薄、喜好评议的人。⑭揭竿
累:举着钓竿钓线。揭,提、举。累,这里指钓线。⑮灌渎:山沟小渠。酬船(nifu):站鱼、鲫鱼,泛指小鱼。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1)其翼若事天之云()
(2)海运则将傕于南冥(
(3)任公子力大钩巨缁()
(4)里惊而相告()
2.下列每组加点字含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鹏年徙于南冥也/渔人甚异彳
B.已而大鱼住之/住不饱
C.自制河以车/从流飘荡,任意本西
D.孥而飞/冬吼吧,黄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根据选文完成下表。
描述的对象确立的志向实现的条件说明的道理
鹏飞向南海要实现理想,必须有所依凭(条件)。
任公子持之以恒(或舍得投资)
5.比较甲乙两文的写法。
8、(3分)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干等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虽未见“送别”二字,却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B.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面对此景,诗人
的离别之情、思乡之意更浓。
C.尾联没有直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内心感受,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更增无限深情。
D.这首送别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感人肺腑。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本理的一项()
A.首联中“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B.颔联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
C.颈联不仅写景,而且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意。
D.尾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9、(7分)句子默写。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送别诗的悲戚之感,给人以积极
向上的力量。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自己要乘长风,挂云帆,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
(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关雎》这首诗中表现这种心理追求的是“,”。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壶口,壶口
莫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
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在峻梁雄期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
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
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阅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一一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
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
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
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
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
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
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
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
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
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
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进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
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
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
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
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
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
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
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
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
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美文《壶口,壶口》,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1)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视
觉,听觉角度,比喻,排比修辞)
(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感情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请将《壶
口,壶口》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词。
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11、(15分)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
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
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
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
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
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事事地说:“人
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
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
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
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
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
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
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
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
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
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
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
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
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
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
(1)分析句子“他妈,辜负地说……”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
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4.揣摩最后一句,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5.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在你成长的历程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所理
解的父母(亲人)的爱。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12、(5分)名著阅读。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
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鞋子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
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
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
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这段文字节选自苏联作家的《》,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
取精神。
13、(5分)在我国,“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请参加班级举行的“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
(探“和”之义)试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和”的思想内涵。
材料一:
就瞿
《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禾,是“酥”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
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如“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材料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女诚》:“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颜悦色,事如依恃,正身洁行。”
材料三:“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
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
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和”的内涵:
(寻“和”之用)请参考示例拟写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句式工整)
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责,万事顺。
(“和”远流长)班级开展“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请你设计两项活动内容。
五、书写与作文(53分)
14、书写(3分)
15、作文(50分)
文题一:请以“沉醉其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D
【解题分析】
A.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
B.“坐满了人”与“只有一个座位空着”前后矛盾。改为:《流浪地球》上映时,电影院里只有一个座位空着,其余
座位坐满了人。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大无畏精神”。
故选D。
2、D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瞬息万变(shiin)。B
焕然一新(huan)oC隘口(出);呱呱坠地(gii)。
3、D
【解题分析】
A.蛮横heng„
B.笃nf裳羽衣6
C.目眩xuan神迷。
故选D。
4、D
【解题分析】
D.有误。间(jian)------jian»
5、B
【解题分析】
《社戏》选自《呐喊》,故B错误,故选B。
6、C
【解题分析】
C项的成语使用有误,“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与此处的语境不符。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
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1)悬挂(2)迁移(3)做(制作)(4)全、都
2.B
3.(1)翅膀拍打水面,水浪远达几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2)把钓竿投到东海,天天守钓,一年
没有钓到鱼。
4.钓大鱼外力(大风)人要有大志向,并持之以恒。(或有舍才有得)
5.相同处: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不同处:甲文夹叙夹议(寓言说理);乙文运用对比手法
(任公子用大渔具鱼饵在大海钓到大鱼,轮才讽说之徒用小竿小线在小沟渠很难钓到大鱼)。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识记、积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
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
“垂”“徙”“为”“皆”的意思,注意积累。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实词,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
类活用词等。考查的虚词,一般为高考常考的十八个文言虚词。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A.结
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见到的景象。B.均是动词,吃。C.方位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东。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漂流。D.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盛大,这里指大声。故选B。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
题要注意“技”“扶摇”“九”“旦旦”“期年”的意思。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
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
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
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4.试题分析: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作者的情感等的
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此题从【乙】文中的“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辖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可以看
出任公子确立的志向是“钓大鱼”。从【甲】文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月息者也”,可以看出鹏实现“飞向南海”这个志向的条件是“外力(大风)“。从【乙】文中的“夫揭竿累,趣灌
渎,守鲸船,其于得大鱼难矣”,可以看出【乙】文说明的道理是“人要有大志向,并持之以恒(或有舍才有得)”。
5.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要求比较手法的异同。注意对原文的手法进行比较分析。此题可以概括为:
相同处是【甲】文对鳏鹏的描写和【乙】文对大鱼的描写都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不同处是【甲】文借用寓言说
理;乙文将任公子用大渔具、鱼饵在大海钓到大鱼与浅薄说客之流用小竿、小线在小沟渠很难钓到大鱼进行了对比,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
参考译文:
【甲】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鳏。鳏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鳏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
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
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
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
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
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乙】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粗黑的绳子,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他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
天在那里钓鱼,等了一年还没钓到鱼。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钩,它将巨大的鱼钩拖入水下,迅速地
昂头扬尾摆动署背,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声响好像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
慑千里。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
鱼的。这样后来的浅薄说客之流,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站、鲫这样
的小鱼,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
8、1.B
2.B
【解题分析】
1.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
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
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故B项错误。
2.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思就是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
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没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故B项错误。
9、(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题分析】
诗词默写要求:[0-9]{1,}.(9分)[0-9]{1,}.(9分)[0-9]{1,}.(9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1)合乎题意即可。
(2)我推荐到【写法指津】栏目。本文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借鉴,采用了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让一篇写景文
章有了深度。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
恐后””“前仆后继地、这和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
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文章这些有意义的文字激发了读者的思想感情。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
“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
震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明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
作者的崇敬之情。题目要求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注意从视觉、听
觉的角度描写,并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语句通顺、优美。
(2)本题考查学生给推荐的栏目写推荐词的能力。此题为主观题型,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栏目,然后再根
据栏目的特点及设计的意义写推荐词,注意语言要尽量生动。写推荐词要结合文章内容,一是要突出栏目特点;二是
要重视语言特点,可以简洁生动讲究押韵,可以富有诗意给人联想,可以幽默诙谐令人叫绝;三是要巧用修辞,可选
用对偶、顶真、比喻、双关等。示例:我推荐的栏目是:美文美语。推荐词:《壶口,壶口》是一篇运用了象征的表现
手法的散文。本文语言独到、内涵高远。“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
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
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
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答案不唯一。
II、1.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
过程。
2.动作描写。“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
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3.⑴“如释重负”意思: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
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⑵示例: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
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4.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上:点明中心,
照应题目。
5.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说明:说出获得的感悟;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父(母)爱,语言通顺。)
【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即可。注意书写时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大小要合适。注
意“懵懂”这两个字的结构,不能在方格中把这两个字写得太长,要做到字体方正。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
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本
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
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从
句中的“赶”“跑”“追”“喘”等动词,可以看出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
切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表现出深深的父爱。
4.(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
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如释重负”本意指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在这里形容父亲因接不到女儿心情紧张,当知
道女儿回到家后心情突然得到轻松,生动地表现出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与自责心理。
(2)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阅读文章可知:句中“一堵
墙”“不可逾越的鸿沟”指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隔膜,所以本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
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5.本题考查结尾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末句话在文中的
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末句话在内容上:运用比
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对父亲的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结构上看,起到篇末点题,并点
明中心的作用。
【小题6】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
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
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无唯一的答案,能结合
生活实际和本文的主旨,谈出自己的感悟,语言通顺即可。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12、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积极乐观、为理想献身等。
【解题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33年。小说是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
况下创作的。它依据作家的亲身经历,描写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的成长历程,歌颂了他们在布尔什维克党
的领导下,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私无畏、奋不顾身的崇高品德。主人公保尔•柯
察金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徒的战斗以及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场面,充分体现出一代新人的
高尚品质。保尔勇于献身,努力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
不言败,顽强生活。
13、(1)音律协调(音乐相应)、情绪平和(和颜悦色)、和平共处(国家和谐)
(2)示例:美人之美,和谐共生;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3)示例:活动一:“和文化”手抄报比赛;活动二:“和为贵”主题演讲;活动三:和文化美文诵读。(写出两个
即可)
【解题分析】
(1)考查对“和”的思想内涵的探究。仔细阅读材料内容,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指口相应。所以,
本义是指音乐和谐,声音相应。材料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心里有
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女诚》“和颜悦色”;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人股东合作协议书模板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8)-北师大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丨苏教版
- 8-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Unit Six《 Lesson 17 Happy Chinese New Year to Our Famil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4年磁粉离合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与环保科技公司环保项目提成合同
- 2025年度便利店加盟店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离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及保密承诺书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聘合同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47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1.1青春的邀约 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1亿有多大》(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指导手册
- 校长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发言:2025春季开学教师掌握这 6 词教育之路畅通无阻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衰老细胞代谢重编程-洞察分析
- 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化工开停车培训
- 2024年财政部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题目及答案一
- 货物学 课件1.1货物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