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2分)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考古发现了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

陶质建筑残料,集中分布的大型墓葬、独立的仓储区、手工业区等。据此可推知()

A.陶寺先民处于旧石器时代

B.陶寺遗址初具早期国家特征

C.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D.陶寺文化受河姆渡文化影响

2.(2分)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迁入山林的

百姓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学家对魏晋百姓举族避难的影响有争议

B.魏晋政府对南迁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C.《桃花源记》是文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D.《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3.(2分)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清朝边疆治理示意图。治理举措对应正确的是()

清朝

X

CD

A.设西域都护B.册封达赖班禅

C.设宣政院D.设台湾行省

4.(2分)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时代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谓“黑中有亮,暗中有光”。下列支撑这一

观点的是()

A.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B.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开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

5.(2分)1878年创办的中兴煤矿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1914至1934年间其盈亏情况如图所示。

据此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19191922192419261928193019321934年份

1914—1934年中兴煤矿盈亏情况统计困

A.外国资本的经济掠夺得到遏制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

D.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

6.(2分)如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A.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

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7.(2分)1945年9月,八路军接受苏共中央的建议“到农村去发展,去没有国民党和苏军的地方发展,不要留在

沈阳、长春这样的大城市”,主动撤出了沈阳。此举()

A.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

B.基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面目

D.基于中国社会性质出现了变化

8.(2分)如图是1955年由某集体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画作意在引导农民()

A.积极投身土地改革B.支持社会主义改造

C.踊跃加入人民公社D.加紧分田包干到户

9.(2分)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风橘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首词见证了()

A.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C.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D.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成就

10.(2分)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中国在1972

年将熊猫赠送给美国,1973年赠送给法国,1974年赠送给英国,1975年赠送给墨西哥,1978年赠送给西班牙。

这反映()

A.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

B.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国力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与中国结盟成为世界潮流

11.(2分)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

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

A.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强化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D.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建立起来

12.(2分)下列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时代热词”,最有可能出现在2014-2024年的是()

A.中国式现代化、两弹一星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入世”

c.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

D.邓小平理论、中国梦

13.(2分)观察以下两幅欧洲政治版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m-次世界大战的却贻第一次息界大裁后的Kt洲

图1图2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华盛顿体系已建立起来

C.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D.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14.(2分)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漫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

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据此可知()

A.苏联模式形成受国际环境影响

B.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针锋相对

C.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成效显著

D.经济危机推动了苏联模式形成

15.(2分)ChatGPT作为最新的智能机器人,能够进行智能对话、知识总结,再次实现了技术刷新。与此同时,

ChatGPT热引发的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这反映了(

A.世界各国重视对最新科技的研发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新技术的传播

C.科技的运用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D.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20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中,曾发生过许多“巧合”,同一时期,东西方相映成趣。今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

的迷雾,去探究吧!

探究任务一【轴心时代:寻智慧之光】

材料一: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

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

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

明的发展”。

探究任务二【帝国时代:探建筑奇迹】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36万民工,花了10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沸,北达阴山,南至

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居延汉简》称汉代长城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中古时代》

材料三:从1世纪到3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陆续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防御之墙”。

公元117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史称哈德良长城。

——摘编自马兆锋编著《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因。

探究任务三【变革时代:悟历史潮流】

材料四:

15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2年林宣忌钱发表《解故

做花了废除衣奴制的法令黑人奴民宣言》

1&61年赫亲王爽沂等上寿《通零到务1868年明治天知灿<£条H文)

全局酬a气程六条〉

(3)材料四中涉及的变革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变革集中出现的共同背景。

(5)有学者曾说,“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

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的“时代观念”有哪些?

17.(20分)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利用表格可以更直观、更有效地解读历史信息,认识中

国节日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端午节的历史(节选)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习俗

汉代之前中原和长江中下待考证时间尚未固定;主要活动有采药、禳除灾害等。

两汉浙东地区曹娥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活动有

梧州陈临采兰沐浴、用桃木板辟邪等。

荆州等地屈原

魏晋南北朝吴越地区勾践南方的习俗与北方观念融合;角黍和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

江浙一带伍子胥出现。

三晋故地介子推

南方地区屈原

隋唐宋元隋唐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射柳等活动见于史

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盛大。

明清明清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活动丰富。

——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材料二:中国当下节日文化的构成(部分)

中国传统节日外来节日(主要是近代以政治性节日(近代新兴节日(21世纪以

来流行)以来设立)来出现)

春节(农业节气)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学雷锋日“517”吃货节

清明节(农业节气)万圣节(纪念教会圣人)青年节双H^一购物节

端午节(农业节气)五一劳动节(纪念1886年建党节

中秋节(农业节气)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建军节

傣族泼水节三八妇女节(纪念20世纪国庆节

彝族火把节初一系列妇女运动)抗战胜利纪念日

——摘编自郑雪《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当下节日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端午节的演变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请你参照示例,从材料二的政治性节日中任选一个节日(示例除外),写一张“节日宣传卡”。

节日名称及纪念事件:

抗战胜利纪念日一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勿忘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围绕“中国节日文化”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价值观正确。)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三十三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2分)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考古发现了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

陶质建筑残料,集中分布的大型墓葬、独立的仓储区、手工业区等。据此可推知()

A.陶寺先民处于旧石器时代

B.陶寺遗址初具早期国家特征

C.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D.陶寺文化受河姆渡文化影响

【解答】“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考古发现了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可能用于宫殿之上

的陶质建筑残料,集中分布的大型墓葬、独立的仓储区、手工业区等”说明这一时期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明显,

可能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故B正确;陶寺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奴隶制经济进入繁

荣时期,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反映陶寺遗址陶寺文化受河姆渡文化影响,排除D。

故选:Bo

2.(2分)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迁入山林的

百姓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学家对魏晋百姓举族避难的影响有争议

B.魏晋政府对南迁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C.《桃花源记》是文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D.《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解答】据题干“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迁

入山林的百姓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可知,这说明《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故D符

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历史学家对魏晋百姓举族避难的原因有争议,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反映魏晋政府对南迁

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排除B;《桃花源记》是文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说法错误,排除C。

故选:D。

3.(2分)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清朝边疆治理示意图。治理举措对应正确的是()

D

A.设西域都护B.册封达赖班禅

C.设宣政院D.设台湾行省

【解答】根据清朝边疆治理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在A西北部,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

舌L,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

在B东北部,17世纪末,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

津,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

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在C

东南部,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

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

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在D西南部,清朝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

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

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

理。D项对应正确;西汉时,在今新疆地区设西域都护,排除A项;册封达赖班禅是在今西藏地区,对应C,

排除B项;设宣政院是在元朝,排除C项。

故选:D。

4.(2分)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时代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谓“黑中有亮,暗中有光”。下列支撑这一

观点的是()

A.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B.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开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北京

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这场伟大运动重要的组织发动者、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在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人中产生了振聋发耳贵的影响,B项正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早于北洋军阀时代,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北洋军阀时代不符,排除C项;戊戌变法时期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是清朝末年,

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

5.(2分)1878年创办的中兴煤矿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1914至1934年间其盈亏情况如图所示。

据此可知()

1914—1934年中兴煤矿盈亏情况统计困

A.外国资本的经济掠夺得到遏制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

D.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时期中兴煤矿发展较好,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煤矿发展处于下坡路,南京国

民政府建立后,社会相对稳定,煤矿发展好转,说明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C项正确;近代中国是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的经济掠夺得到遏制说法错误,排除A项;仅从题干一个中兴煤矿,不能推断出民

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排除B项;“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说法错误,一战期间获得迅速发展,排除

D项。

故选:Co

6.(2分)如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A.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

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解答】据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可知,根据当时的国情,1921

年召开的中共一大,作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决议;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作出了“国共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的决议;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作出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决议。这一

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实事求是的做出历史性的抉择,A项正确;1929年召开的古田

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B项;秋收起义失利后,中国共产党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

村,排除C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Ao

7.(2分)1945年9月,八路军接受苏共中央的建议“到农村去发展,去没有国民党和苏军的地方发展,不要留在

沈阳、长春这样的大城市”,主动撤出了沈阳。此举()

A.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

B.基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面目

D.基于中国社会性质出现了变化

【解答】据“1945年9月,八路军接受苏共中央的建议’到农村去发展,去没有国民党和苏军的地方发展,不

要留在沈阳、长春这样的大城市’,主动撤出了沈阳。”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动撤

离沈阳等多个解放区,这是在重庆谈判前,中共表达的和平建国的诚意,A项正确;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

利,民族矛盾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B项;重庆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面目,排除C项;1945年9

月,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故选:Ao

8.(2分)如图是1955年由某集体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画作意在引导农民()

A.积极投身土地改革B.支持社会主义改造

C.踊跃加入人民公社D.加紧分田包干到户

【解答】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组织农民加入

农业生产合作社。题干画作意在引导农民支持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与“农

业生产合作社”无关,排除A项;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

系的公有化程度,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无关,排除C项;分田包干到户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排除D项。

故选:Bo

9.(2分)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风橘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首词见证了()

A.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C.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D.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成就

【解答】A.根据材料“1956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通车,这是一五计划的成就,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故A项正确。

B.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通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C.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D.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o

10.(2分)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中国在1972

年将熊猫赠送给美国,1973年赠送给法国,1974年赠送给英国,1975年赠送给墨西哥,1978年赠送给西班牙。

这反映()

A.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

B.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国力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与中国结盟成为世界潮流

【解答】题干材料说明中国的熊猫外交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范围,开始面向资本主义国家,这反映中国的外交

政策不再局限于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发生变化。故A正确;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B;熊猫外

交不能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排除C;中国向这些国家赠送熊猫,但这些国家并没有与中国结盟,排除

故选:Ao

11.(2分)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

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

A.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强化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D.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建立起来

【解答】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趋势是减少不必要的国家干预,排除。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且仅从深圳一地的情况不能得出中国

整体认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

C.据题干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行多项经济体制改革举措,如鼓励创办民间科技企业、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

成立产权交易所等,这些举措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经济活力,反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符合

题意。D.深圳的改革只能反映局部地区的情况,不能反映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建立起来,排除。

故选:C。

12.(2分)下列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时代热词”,最有可能出现在2014-2024年的是()

A.中国式现代化、两弹一星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入世”

C.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

D.邓小平理论、中国梦

【解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2013年提出的,脱贫攻坚是在2015年提出的,故C正确;两弹一星我国20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成就,排除A;“入世”是2001年,排除B;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排除D。

故选:Co

13.(2分)观察以下两幅欧洲政治版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m一次改界大成府的版4第一次直界大板后的欧调

图1图2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华盛顿体系已建立起来

C.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D.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解答】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德

国受到明显削弱,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帝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等新兴民族国家出现,波兰复国,社会主义

国家苏俄诞生,说明这时期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C项正确;一战使欧洲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欧洲的中心地

位开始动摇,二战后完全丧失,排除A项;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不

符合题意,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排除D项。

故选:C。

14.(2分)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漫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

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据此可知()

A.苏联模式形成受国际环境影响

B.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针锋相对

C.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成效显著

D.经济危机推动了苏联模式形成

【解答】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描绘的是

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可知,斯大林模式是在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之下形成的,受国际环

境影响,A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是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推行的时间为1921-20年

代末,排除C项;1929年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与苏联模式的形成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选:Ao

15.(2分)ChatGPT作为最新的智能机器人,能够进行智能对话、知识总结,再次实现了技术刷新。与此同时,

ChatGPT热引发的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这反映了()

A.世界各国重视对最新科技的研发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新技术的传播

C.科技的运用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D.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ChatGPT作为一种现代技术,能帮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但也会引发安全教育等问题,

可见其作用各有利弊。故D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ChatGPT的开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排除A;材料未提

及经济全球化,看不出经济全球化推动技术传播,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科技的运用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排除

Co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计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20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中,曾发生过许多“巧合”,同一时期,东西方相映成趣。今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

的迷雾,去探究吧!

探究任务一【轴心时代:寻智慧之光】

材料一: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

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

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

明的发展

探究任务二【帝国时代:探建筑奇迹】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36万民工,花了10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跳,北达阴山,南至

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居延汉简》称汉代长城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中古时代》

材料三:从1世纪到3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陆续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防御之墙”。

公元117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史称哈德良长城。

——摘编自马兆锋编著《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因。

探究任务三【变革时代:悟历史潮流】

材料四:

15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2年林宣忌钱发表《解故

班花了度除衣奴制的法令依人奴民宣言》

二一••••・)

1861彻218W186418651866186718681669

1I

1861年林拿王爽听一上野(通问若186s年明治天皇发布行条H文)

至局的做质程六集〉

(3)材料四中涉及的变革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变革集中出现的共同背景。

(5)有学者曾说,“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

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的“时代观念”有哪些?

【解答】(1)史实: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

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动时期,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等思想,开创了儒家学派,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道、无为而治”,

开创道家学派,对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公元前8世纪,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成为世界性宗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主张人应该“认

识你自己”,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

响;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明的发展。

(2)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汉代长城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州里一堡,百里一城”、材料三“下令修建长城

以抵御凯尔特人”结合所学可得出,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因进行军事防御,维护统治阶级统治。

(3)变革: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的变革是俄国

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恭亲王奕诉等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涉及的变革是洋务运动;1862年林

肯总统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涉及的事件是美国内战;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文》,涉及的变革是

日本明治维新。

(4)共同背景: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后,英国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英国向世界

各地区扩展,推动了世界各国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已

经确立,并向世界扩展,落后的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5)时代观念: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从俄国、中国、日本、美国

的变革中可以得出,19世纪60年代的“时代观念”有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教育普及化、文

化大众化等。

故答案为:

(1)史实:公元前8-前3世纪是“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大动荡时期,

思想上百家争鸣,孔子提倡“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开创了儒家学派,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

治思想和道德准则;老子主张“道”“无为而治”,开创道家学派,对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深

远影响。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成为世界性宗教。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强

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明的发展。(与答案相近即可)

(2)共同原因:①维护统治阶级统治;②提高在海外的影响力。(与答案相近即可)

(3)变革: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②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③

洋务运动;④日本明治维新。

(4)共同背景:19世纪中期后,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向世界各国各地区扩展,推动着世界各国各地区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各种因素(或落后的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间矛

盾尖锐)。

(5)时代观念: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教育普及化、文化大众化等。

17.(20分)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利用表格可以更直观、更有效地解读历史信息,认识中

国节日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端午节的历史(节选)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习俗

汉代之前中原和长江中下待考证时间尚未固定;主要活动有采药、禳除灾害等。

两汉浙东地区曹娥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活动有

梧州陈临采兰沐浴、用桃木板辟邪等。

荆州等地屈原

魏晋南北朝吴越地区勾践南方的习俗与北方观念融合;角黍和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

江浙一带伍子胥出现。

三晋故地介子推

南方地区屈原

隋唐宋元隋唐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射柳等活动见于史

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盛大。

明清明清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活动丰富。

——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材料二:中国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