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F1方向的力最小B.沿F2方向的力最小C.沿F3方向的力最小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3.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教室里大气压值约为2×105PaB.教室门框高约为2m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D.小明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1500J4.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A.书受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的重力C.书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5.扬州四季分明、美景如画.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飘飘 B.夏天花香扑鼻C.秋天落叶纷纷 D.冬天雪花飘飘6.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N的拉力,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4N C.2N D.8N7.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到了天空,可见它不受重力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不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可见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力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9.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75NC.拉力F的功率为12W D.有用功为120J10.如图是华为matexs可折叠屏手机,为了利于折叠,制作该手机屏幕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磁性11.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小明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明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小明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牛顿 B.米 C.千克 D.米/秒1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4.关于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B.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是力维持的结果15.小明梦见他和小华被困在一个结冰池塘中的情形,他们坐的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没有摩擦,他们无法推动小船.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奇妙的方法—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如图所示,小船居然动起来了.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人扔行李的力推动了小船向前运动B.这一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行李被扔出后将沿竖直方向落下D.行李被扔出后,船将做加速直线运动16.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汕头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50℃C.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7dm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17.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1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托盘天平B.自拍杆C.门把手D.订书钉19.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A.F1>F2 B.F1=F2 C.P1=P2 D.P1<P220.以下物理规律或原理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 B.二力平衡条件C.杠杆原理 D.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1.将体积为5×10-4m3,重为4N的苹果投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苹果漂浮,浮力为5N B.苹果悬浮,浮力为4NC.苹果漂浮,浮力为4N D.苹果沉底,浮力为5N22.在抗击疫情期间,进出公共场所都要用测温枪测温,测出来的正常体温大约是()A.30℃ B.36℃ C.38℃ D.40℃23.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足球在下落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增大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踢足球的不同位置运动方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4.如图所示,是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运动员潜水越深,受到水的压强越大D.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后,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5.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B.鸡蛋排开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C.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D.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26.如图所示,滑轮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0.6m/s,拉绳的力F是12N。由此可知()A.物重是36N,物体的速度是0.2m/sB.物重是24N,物体的速度是0.3m/s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6N,物体的速度是0.2m/s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4N,物体的速度是0.3m/s27.一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这个小球将()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C.做无规则运动 D.慢慢停下来28.一艘渔船从江河驶向大海时,船受到的浮力F及船浸入水中的体积V的变化情况是()A.F增大,V变小; B.F不变,V变小;C.F不变,V变大; D.F变大,V不变.29.登山运动员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其原因是()A.高山上气温太低 B.高山上大气压小,水的沸点低C.炉火的温度低 D.水沸腾的时间不够长30.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茶壶和船闸都是连通器,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B.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时水柱会升高,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C.甲乙两人同时从一楼爬到五楼,两人做功的功率相同D.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的指甲刀,剪指甲时通常把压手柄的手指压在______点(选填“A”或“B”)会更省力,磨平指甲的锉刀上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32.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______m,F的大小至少是_______N。33.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质间转移.34.一种厕所的排便桶水箱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略去了向水箱中注水装置)。出水口上的橡胶盖是空心的,放水时它漂浮在水面上,水从出口流出,如图(a)所示。随着水的流出,水面下降,直到橡胶盖盖住出水口,放水过程结束,注水过程中和注满水后,橡胶盖都盖住出水口,如图(b)所示。(1)图中的手柄运用了哪种简单机械:______;(2)放水时,图(a)空心橡胶盖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______G(填“>”“<”或“=”)(3)图(b)中注水过程和注满水后橡胶盖能紧紧盖在出水口是因为橡胶盖与出水口紧密接触,此时橡胶盖下部没有水,不受水对它______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则上部水对它______的压力(两空均填“向上”或“向下”)和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盖住出水口而不浮起。(4)这种装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次冲水都要用掉一箱水,为节约用水,可对橡胶盖进行加重,使得F浮______G(填“>”“<”或“=”),从而按下手柄时橡胶盖抬起放水,放开手柄后橡胶盖能立即盖上出水口,停止放水。35.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此实验中的数据可知,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N.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36.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1654年,著名的__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1.01×105帕,则面积为10m2墙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__牛.37.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_____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0×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38.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从高处加速滑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9.城市高架桥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因为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撞到汽车A;“追尾”碰撞的一瞬间,B汽车对A汽车的撞击力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汽车对B汽车的力,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4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地均匀正方体A和B,lA=2l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两个相同的容器M、N中分别装有等体积的同种液体,密度为ρ液,将A、B分别放入容器M、N中,液体均未溢出,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A、B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1)甲、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2)若ρA=ρ液,则此时p1______p2(选填“>”、“=”或“<”)。下列做法中可使FA与FB的比值保持不变的有______(填序号);①A、B都切去一半②只将A切去一半③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大的同种液体④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小的同种液体(3)若两容器中的液体都是水,用手使A、B浸没在其中,松手后,物块A、B均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FA∶FB=6∶1,由此推断:浸没时松手,物块A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在此过程中物块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ρB=______kg/m3。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1)根据上图把下表中未填的数据填上。物重(N))未放物体时量筒中水的体积(mL)物体浸在水中之后水的体积(mL)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mL)2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以上数据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3)若已知水的密度是ρ水=1.0×103kg/m3,g=10N/kg则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________N;(4)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42.小红和小明学习杠杆的知识后,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1)小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前她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她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时支点选在均匀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2)杠杆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使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听示,这样便于测量_________。若此时在左右钩码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杠杆将_________(选填“静止不动”“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3)小红收集了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0.50.21.00.121.00.151.50.133.00.12.00.15(4)小明继续进行实验探究,他准备了一个质地均匀的轻质杠杆,在水平方向调节平衡,并在杠杆左右放上不同数量的相同的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用刻度尺测量力臂l1和l2的方法如图丙所示,则2l1_________3l2(选填“>”“<”或“=”)。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90000瓦,如果汽车在60秒内匀速直线行驶了120米.求:①汽车所做的功W.②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f。44.如图所示,质量为3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200cm2,内装2.7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水对容底部的压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解析】

如图所示滑轮是个定滑轮,定滑轮的本质是个等臂杠杆,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不变,所以力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故选D。2、C【解析】分析: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塑料尺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原理与此相同即是正确答案;解答: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这是大气压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也有斥力,故B不符合题意;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C符合题意;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区别,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3、A【解析】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1×105Pa,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105Pa左右,符合题意;B.老师的身高约170cm,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一层楼的高度约3m,中学生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W=Gh=500N×3m=1500J不符合题意。4、C【解析】

A.书受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C.书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

A.柳絮飞扬,柳絮不是分子,故A错误;B.荷花飘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树叶飘落,树叶不是分子,故C错误;D.雪花纷飞,雪花不是分子,故D错误。6、B【解析】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肯定会发生形变,所以弹簧测力计一定有示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详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4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故选B.7、B【解析】杯子中装满水,放入木块后,水的高度h不变,由p=ρgh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因为F=pS,S不变,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故选B.8、D【解析】

A.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斜坡上的汽车向下滑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上;故C错误;D.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越大,故D正确。9、C【解析】

A.由v=得物体移动距离s物=v物t=0.2m/s×10s=2m由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s物=3×2m=6m故A错误;B.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fs物,W总=Fs=F3s物,因为η====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η×3F=80%×3×20N=48N故B错误;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0N×6m=120J拉力做功的功率P===12W故C正确;D.有用功W有=fs物=48N×2m=96J故D错误。故选C。10、C【解析】

为了利于折叠,制作该手机屏幕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11、D【解析】

A.小明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木块受到压力方向水平向右,木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小明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小明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物块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12、A【解析】

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故A符合题意。故选A。13、D【解析】

A.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C错误;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14、D【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B.当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时,此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C.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星球间的引力等现象,说明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是力维持的结果,故D错误。15、B【解析】

A.人扔行李的力是向后的,小船的运动方向向前。所以不是人扔行李的力推动小船向前运动。故A错误;B.人用力向后扔行李的同时,行李也对船施加一个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行李被扔出后由于惯性,行李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同时行李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行李不能沿竖直方向落下,故C错误;D.由于没有摩擦,小船在冰面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不变,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16、A【解析】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故A符合题意;B.汕头夏天的最高气温不超过40℃,故B不符合题意;C.初中生的课桌大约是7dm,故C不符合题意;D.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B【解析】

物体对水平面上的压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相等,又因为容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由F=G=mg知道,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甲=F乙;由图知道,S甲<S乙,由知道,杯子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是p甲>p乙,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18、B【解析】

A.托盘天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B.自拍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门把手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订书钉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19、B【解析】

AB.由图乙可知,木块两次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F相等,即F1=F2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第①次的运动速度较大,根据公式P=Fv,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P1>P2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A【解析】

BCD.二力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都是直接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其结论形成方法与牛顿第一定律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得出的,故A符合题意。故选A。21、C【解析】

由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知,苹果的质量为由密度公式可知苹果的密度为由于苹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投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时将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4N。故选C。22、B【解析】

测温枪测出的人的正常体温在37℃以下,大部分人波动在36℃到37℃之间,高于37℃即为发热。故选B。23、C【解析】

A.足球在下落过程中,高度下降,它的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B错误;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头对球有作用力,反过来球对头也有作用力,故C正确;D.用力踢球的不同部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故选C。24、D【解析】

A.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的过程中,运动员受重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跳板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的形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所以运动员潜水越深,受到水的压强越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后,上升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慢,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5、C【解析】

A.鸡蛋在甲中下沉,甲的密度小于鸡蛋密度;在乙中悬浮,乙的密度等于鸡蛋密度;在丙中漂浮,丙的密度大于鸡蛋密度,所以,故A错误;B.鸡蛋在甲中下沉,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则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鸡蛋的质量;乙悬浮,丙中漂浮,则乙、丙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即乙丙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鸡蛋的质量,所以,故B错误;C.由B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乙丙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故C正确;D.三种液体的深度相同,丙的密度最大,甲的密度最小,根据得,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故D错误。故选C。26、C【解析】

由图可知,n=3,则物体的速度为由于是水平使用滑轮组,滑轮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均不计,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而物重无法计算。故选C。27、A【解析】

由于物体原来是运动的,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当物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选A。28、B【解析】

当船由河流驶入大海后,都是漂浮,船受到的浮力:F浮=G,∵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受到的浮力不变;又∵F浮=ρ水v排g,ρ海水>ρ河水,∴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江水的体积,即: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29、B【解析】

登山运动员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这是因为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低,沸点降低,所以不易把鸡蛋煮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0、D【解析】

A.茶壶、船闸都属于连通器,主要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错误;B.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时水柱会升高,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C.根据P==知,两人从一楼爬到五楼,h相同,但两人重力G和时间t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两人做功的功率大小,故C错误;D.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但都处于漂浮状态,故所受浮力都等于其自身重力,所以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A增大摩擦【解析】

[1]由图可知,指甲刀是省力杠杆,离支点越远,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作用在A点会更省力。[2]锉刀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32、1.6250【解析】

[1]观察图片可见,独轮车的轮轴处是支点,重力G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阻力臂是0.4m;力F是动力,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动力臂是1.6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代入数据,解得F=250N【点睛】考点:杠杆平衡条件应用33、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解析】

(1)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详解】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是因为塑料棒由于摩擦而带了电,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变,所以外层电子发生转移而带电,即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转移.【点睛】牢记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另外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34、杠杆=向上向下<【解析】

(1)[1]手柄绕着点转动,所以用到杠杆。(2)[2]图a中,橡皮盖飘在水面上,所以。(3)[3]橡皮盖下部的水向上挤压,而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4]橡皮盖上部的水向下挤压,所以上部的水对它施加向下的压力。(4)[5]要按下手柄时橡胶盖抬起放水,放开手柄后橡胶盖能立即盖上出水口,停止放水,须使橡皮盖的。35、1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解析】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4N=1N。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3.5N=1.5N,可见,物体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故可得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6、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1.01×106【解析】

[1]1644年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的原理,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1654年,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展示了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3]大气压为1.01×105帕,则面积为10m2墙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37、重心84×104【解析】

马之所以不会倾倒,是因为马的整体重心落在飞燕所在位置的竖直位置了,工艺品的质量为:m=ρV=8.0×103kg/m3×1×10-3m3=8kg,工艺品的重力为:G=mg=8kg×10N/kg=80N,所以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FS=GS=80N/20×10-4m238、增大减小【解析】

[1]滑雪运动员从高处加速滑下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2]滑雪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在减小。39、惯性等于汽车头枕【解析】

[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汽车A。[2]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追尾”碰撞的一瞬间,B汽车对A汽车的撞击力等于A汽车对B汽车的力。[3]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40、4∶1>①④上浮变小1.5×103【解析】

(1)[1]由公式可得,物块对桌面的压强为因为A和B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所以,即所以mA∶mB=∶=4∶1(2)[2]由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为所以ρA∶ρB=∶=1∶2因为ρA=ρ液,所以ρB>ρ液,所以A在液体中将悬浮,B在液体中将沉底,则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题可知,VA>VB,则p1>p2。[3]①A、B都切去一半,A、B的体积减小一半,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一半,受到的浮力减小一半,但FA与FB的比值保持不变,故①符合题意;②只将A切去一半,A的体积减小一半,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一半,受到的浮力减小一半,B体积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FA与FB的比值改变,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大的同种液体,A在液体中将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受到浮力大小不变,B的状态无法判断,受到的浮力大小无法判断,FA与FB的比值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小的同种液体,A、B在液体中将沉底,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FA与FB的比值保持不变,故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④。(3)[4][5]因为lA=2lB,所以VA=8VB,由可得,浸没时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VA∶VB=8∶1而物块A、B均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FA∶FB=6∶1,说明两物块没有都浸没在液体中,又因为mA∶mB=4∶1,ρA∶ρB=1∶2,所以物块A漂浮,物块B沉底,故浸没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