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选择题2:声光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_第1页
押选择题2:声光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_第2页
押选择题2:声光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_第3页
押选择题2:声光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_第4页
押选择题2:声光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押选择题2:声光热声现象在广东卷近3年的广东省卷、广州卷和深圳卷三套题中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声音的传播、噪音的控制方式、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影响的因素。此类题型常与近代和古代的乐器为背景,考查声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的因素。又以及生活中的声现象为背景,考查声音的传播影响因素及噪音的控制方法。光现象是广东3卷的必考选择题部分,其中光现象的辨析和凸透镜成像的利用是中考的重点。光现象的辨析主要考察生活中的光现象,结合图片一起进行考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主要考察的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热学知识包括两部分:物态变化和内能及其利用。物态变化主要通过四季的变化,判断水的物体变化。内能及其利用是广东3卷考察的重点,利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秘笈1:声音的传播及影响因素在做此类题时,要明白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传播的影响因素。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例如:回声。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①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快,但声音在泡沫和海绵中,传播速度远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②温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越快。秘笈2:声音的特性的辨别在做此类题时,分三步进行:(1)首先判断题中描述的声音特性是不是声音的“音色”音色这个特性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如果不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就一定不是在描述音色。(2)寻找题中的关键形容词,并根据关键词进行判断“粗细长短松紧是音调,响度关键看用力”(3)如果没有题中描述的关键形容词,那就代入情景进行辨别例如“窃窃私语”,代入情景:如果我们与同学窃窃私语,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想让声音的响度小这样别人就听不到了。这样一想答案就出来了。而与音调有关的特性常常与“乐器”“音阶”“音高”以及声音的“粗”“细”“尖锐”和“低沉”等有关乐器的音调总结如下表。乐器音调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鼓皮越松,音调越低弦乐器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弦越粗、越长、越松,音调越低管乐器空气柱越细、越短,音调越高;空气柱越粗、越长,音调越低秘笈3: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1)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其他条件相同时,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其他条件相同时,发声体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发声体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发声体越小,音调越高。(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与发声体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引起发声体振动的力度大小决定振幅,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其他条件相同时,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响度越大;其他条件相同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分散程度越小,听到的响度越大。(3)音色: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秘笈4:常见光现象及实例与应用汇总光现象发生条件方向事例及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1)实例:影子、手影游戏、皮影戏、凿壁偷光、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日食、月食、金星凌日等;(2)相关成语或俗语:立竿见影、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坐井观天等;(3)应用:激光准直、射击时的"三点一线"、排队站直、木工检查木板是否平直等光的反射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改变(1)实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玻璃幕墙反光(光污染)、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等;(2)相关成语或俗语:杯弓蛇影、镜花水月等;(3)应用:①平面镜:潜望镜、穿衣镜、口腔内窥镜;②凸面镜:汽车后视镜;③凹面镜:太阳灶、汽车前灯及手电筒内壁反射面等光的折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传播方向改变实例:水中筷子“弯折”、圆形鱼缸中的金鱼“变大”、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就能被看到、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看见水下的物体、叉鱼时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去,日晕、彩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应用等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的实质是光的折射雨后彩虹等秘笈5:物体变化的识别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注意:热空气遇冷液化;热空气遇骤冷凝华①雾、露“白气”自来水管“出汗”: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②霜雾凇、冰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秘笈6:热量的相关计算解题时,首先要分清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变化导致的吸放热还是燃料燃烧放热,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热量计算公式(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情况下)如下:(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2)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公式中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表示物体吸热时升高的温度,表示物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3)若温度的变化量用表示,那么吸、放热公式可统一表示为;(4)当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公式为或(5)热机效率【特别提示】在解答有关热量的计算题时,要对题中描述温度变化的文字引起高度重视,如“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对应的都是温度的改变量,而不是末温t,而“升高到”“降低到”对应物体的末温t。声学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答案】C【详解】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发出声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响铃声音大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即响度大,故B错误;C.校内广播是通过声音告诉学生信息,故属于信息传播,故C正确;D.次声波是人类听觉范围以外的声音,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能被听见,所以不是次声波,故D错误。故选C。2.(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答案】B【详解】A.频率表示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已知M发出声音的频率为440Hz,表示该音叉每秒钟振动440次,故A不符合题意;B.已知M和N发出声音的频率都为440Hz,所以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故B符合题意;C.引起N音叉振动的能量是由M音叉传递来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所以N音叉发声振动的振幅应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深圳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是()A.不高声喧哗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学校周围植树【答案】D【详解】A.不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不符合题意;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B不符合题意;C.在公路上不鸣笛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C不符合题意;D.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022·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答案】D【详解】A.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①隔热,②隔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长期戴着耳机听高分贝音量的音乐,有可能损伤鼓膜,致使听力下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形成的音响效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呐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而不是利用次声波,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答案】B【详解】A.声音频率越大,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图可知,第一个编钟的质量小,第二个编钟的质量大,敲M处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敲N处的高,说明声音的频率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同一个编钟上敲M处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敲P处的低,说明声音的频率还与振动物体的长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音调的高低与声音频率有关,音调越高,声音频率则越大,P处的音调比N处的音调高,则P处的声音频率比N处的大,故B符合题意;CD.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而振幅的大小与敲击的力度大小有关,与敲击的位置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答案】B【详解】D.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根据题意知道,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说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故D错误;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所以甲鼓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故B正确;AC.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根据题意,不能判断两鼓的振幅,故不能判断响度,故AC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答案】C【详解】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四个瓶子装的水体积不一样,那么四个瓶子振动快慢不同,振动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故A错误;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通过患者身体传过来的声音,得知患者的健康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在不断变少,同时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从而推理玻璃罩内完全为真空时,闹铃声会完全消失,即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车辆上的喇叭禁止,是在声源处减少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故D错误。故选C。8.(2021·广东·中考真题)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答案】B【详解】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故选B。光学9.(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一张大厦的照片,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虚像C.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在太阳下的大楼是光源【答案】C【详解】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使用照相机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C正确;D.光源能自己发光,大楼反射太阳光,大楼自己不会发光,所以大楼不是光源,故D错误。故选C。10.(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新型纯电动无人驾驶小巴车,是全球首款获得德国“红点奖”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根据预设站点自动停靠,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除了随车的一名安全员亮亮,一辆车可容纳9名乘客。下列关于新型小巴车描述正确的是(

)A.小巴车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小巴车的高清摄像头是凹透镜C.小巴车的速度为114m/s D.当小巴车开始行驶时,乘客受到惯性向前倾【答案】A【详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故B错误;C.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表示40km/h,则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故选A。11.(2023·广东·中考真题)如题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详解】阳光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2.(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月亮是光源 B.灯光秀的光光的直线传播C.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D.彩虹光的色散【答案】A【详解】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在夜晚能看见月亮,那是因为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故A错误;B.我们能看到灯光秀的光是由于光的直线播,故B正确;C.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D.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色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A。13.(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C.彩虹——光沿直线传播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答案】D【详解】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是手指经过空气、放大镜折射形成的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人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在不透明的介质中不能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C.彩虹——太阳光经过水珠发生色散现象,故C错误;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大桥在水面上成像,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故选D。热学14.(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端午节煮粽子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习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为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打开锅盖上面的白雾是水蒸气C.加热粽子是利用做功增加内能 D.闻到粽子的香味是因为扩散现象【答案】D【详解】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热量,所以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打开锅盖上面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加热粽子时,开水放出热量,粽子吸收热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C错误;D.闻到粽子的香味是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15.(2023·广东·中考真题)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详解】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是因为粽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格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6.(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答案】B【详解】依题意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变化比乙温度变化慢,由此可知,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甲乙温度都降低,由于甲温度变化比乙温度变化慢,所以甲的末温比乙的末温高,但由于不知道甲乙两块金属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7.(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小明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该合金从70℃降至47℃并保持47℃一段时间再降至35℃,合金在此过程()A.对外放热,内能一直减少B.存在液化现象,内能一直增加C.温度保持47℃时,不吸热也不放热D.存在凝固现象,内能先减少后不变再减少【答案】A【详解】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合金从70℃降至47℃的过程是放热的降温过程,处于液态;保持47℃这段时间是凝固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合金处于固液共存态;从47℃降至35℃的过程是放热过程,合金处于固态。故该合金一直对外放热,内能一直减小。故A正确,符合题意,BC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8.(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某路灯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对下图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电能” B.乙是“太阳能” C.丙是“电能” D.丁是“机械能”【答案】C【详解】由题意可知整个过程是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蓄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上蓄电池对外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应路灯工作,路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2023·广东·中考真题)下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详解】四冲程汽油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其在工作时有四个冲程,即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都是两个气门关闭,火花塞上产生电火花的是做功冲程.20.(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白露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露珠的形成属于()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答案】C【详解】露珠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2022·广东·中考真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电能是一次能源C.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产生的【答案】C【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是从自然界中的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因此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B错误;C.水力发电时,消耗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太阳内部发生的是热核反应,太阳释放的的巨大能量是由核聚变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22.(2022·广东·中考真题)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液化【答案】B【详解】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是因为樟脑丸逐渐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这属于升华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3.(2022·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普通教室内的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1kg B.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C.室内大气压强约为100Pa D.室温约为60℃【答案】B【详解】A.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5g,故A不符合题意;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在70cm~80cm之间,故B符合题意;C.室内大气压强约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105Pa,故C不符合题意;D.正常教室内的温度约在20℃~30℃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等热机能量流向的是()A. B.C. D.【答案】D【详解】热机燃烧燃料放出的能量,有部分转化为提供热机动力的机械能,还有相当部分能量散失了。而汽油机的效率一般为20%~30%,则机械能约为W机械能=ηW=30%×1000J=300J散失的内能W内能=W-W机械能=1000J-300J=700J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5.(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答案】C【详解】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大于34℃小于6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车上的蓄电池内,为汽车提供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太阳能汽车不能将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动能【答案】C【详解】A.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太阳能汽车不能将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有一部分太阳能会转化为内能等其它形式的能,故C正确;D.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故选C。27.(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热传递B.冬天搓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液化吸热D.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凝华【答案】C【详解】A.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是因为人的体温较高,冰淇淋的温度较低,两者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人的体温降低,感觉很凉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冬天搓手取暖,双手互相摩擦,双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酒精是液体,容易汽化,在手上容易汽化,汽化要吸热,吸收手的热量,手温度降低,人感到凉快,所以这是汽化吸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是因为冰棍长时间在冰箱内,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即冰棍外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8.(2021·广东·中考真题)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C【详解】A.吸气冲程: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故A错误;B.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混合气做功,缸内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错误;C.做功冲程: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开闭,由飞轮的惯性带曲轴转动,带活塞上移,排出废气,不涉及内能与机械能间的转化,故D错误。故选C。1.(2024·辽宁·一模)针对建筑施工时噪声对居民正常休息的影响,有关部门规定,晚上十点后禁止施工,这种控制噪声的办法是(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D.在道德上【答案】A【详解】禁止施工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2024·贵州遵义·二模)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诗词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忽闻岸上踏歌声”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B.“转轴拨弦三两声”中“转轴”是为改变音色C.“不敢高声语”中“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D.“夜半钟声到客船”是根据响度来辨别出钟声【答案】A【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B.“转轴拨弦三两声”中“转轴”是为改变音调,故B错误;C.“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辨别的,故D错误。故选A。3.(2024·湖北随州·二模)如图所示,陶埙是中国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古典艺术爱好者用陶埙吹奏悦耳动听的《高山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于陶埙振动产生的B.用力吹陶埙,可以改变陶埙声音的音色C.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吹奏陶埙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圆孔可以改变音调【答案】D【详解】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用力吹陶埙,增大了空气柱的振幅,可以改变陶埙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如果影响其他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时,此时的声音是噪声,故C错误;D.吹奏陶埙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圆孔,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音调,故D正确。故选D。4.(2024·河南南阳·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男高音”和“引吭高歌”中的“高”都是指音调高B.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吹笛子时,按下不同位置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体内碎石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答案】A【详解】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不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幅度即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吹笛子时,按下不同位置的笛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体内碎石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4·山西临汾·二模)古筝,因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弹奏古筝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弹奏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细弦比粗弦发声的响度更大C.拨动同一根琴弦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表演者弹奏古筝产生的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乐音【答案】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古筝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故A正确;B.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细弦和粗弦的振幅相同,发声的响度一样大,故B错误;C.拨动同一根琴弦的力度越大,响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变,音调不变,故C错误;D.弹奏古筝时发出的声音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休息时可能变成噪声,故D错误。故选A。6.(2024·北京·模拟预测)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妙的声音,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之一。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辨别不同类型的乐器声,主要是靠它们的响度不同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答案】C【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辨别不同类型的乐器声,主要是靠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阻碍了噪声的传播,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故C正确;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7.(2024·北京西城·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铃声逐渐变大B.乙图:用发声响度不同的音叉轻触静止的乒乓球,两次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相同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随音乐跳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丁图:用嘴吹一根带活塞的塑料管,将活塞上下拉动时,发出哨声的音调不改变【答案】C【详解】A.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闹钟铃声逐渐减弱,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用发声响度不同的音叉轻触静止的乒乓球,两次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相同,故B错误;C.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随音乐跳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D.上下推拉活塞改变的是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哨声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C。8.(2024·陕西榆林·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惊喜“现身”龙年春晚,献唱儿歌《大闹天宫》,在太空向理想致敬,也向全球华人送来新春的美好祝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回地面的B.唐胜杰和江新林两名宇航员音色不同C.调节电视机音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D.关闭房间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外界噪声的干扰【答案】B【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航天员的声音通过电磁波传回地面的,故A错误;B.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体有关,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故B正确;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关闭房间的门窗可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9.(2024·山东菏泽·一模)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音调高C.选手能辨别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加快时,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变【答案】B【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鼓时,鼓皮振动发出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选手能区分开鼓声和其他声音,依靠的是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音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无关,鼓手敲击鼓面加快时,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4·江苏苏州·一模)百度地图是一款导航APP,在语音播报设置上,用户可从系统中众多演员的个性语音包中进行选择。用户更换语音包能变更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答案】B【详解】不同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用户可从中选择喜欢的公众人物作为导航播报员,这是利用软件模拟了这些人物发声的音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2024·辽宁·一模)下列设备中利用紫外线制成的是(

)A.遥控器 B.验钞机 C.夜视仪 D.火情侦测仪【答案】B【详解】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线,利用红外线可制成火情侦测仪、夜视仪、遥控器等;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线,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制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2.(2024·贵州遵义·二模)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 B.对光有会聚作用 C.光的色散 D.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B【详解】“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即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2024年3月14日,为了激发全体九年级学子的学习热情,鼓舞学子斗志,点燃奋战百日的豪情,为中考营造浓厚的冲刺氛围,我校举行了2024届中考百日普师大会,如图所示,为大会期间的无人机航拍照片。关于无人机航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拍摄时人物要位于无人机镜头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C.要拍摄年级全体师生的全景画面,可以控制无人机上升一定高度D.无人机拍摄过程中,相对于无人机学生一定是运动的【答案】C【详解】AB.无人机进行航拍时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利用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AB错误;C.要拍摄年级全体师生的全景画面,即拍摄的范围更大,需要将像变小;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为了让像变小,可以增大物距,所以要拍摄年级全体师生的全景画面,可以控制无人机上升一定高度,故C正确;D.无人机拍摄过程中,若跟踪某一学生进行拍摄,则该学生运动,无人机也会随之运动,则相对于无人机,学生此时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14.(2024·广西钦州·一模)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调整到适当位置,在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副眼镜的镜片是()A.凸透镜,可矫正远视眼 B.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C.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远视眼【答案】A【详解】太阳光通过镜片在地面上形成光斑,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2024·湖北随州·二模)唐代储光羲的《钓鱼湾》中有“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的诗句。下列图示现象中体现的光学现象原理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A.皮影戏 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 D.道路广角镜【答案】C【详解】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A.皮影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都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道路广角镜是凸面镜,所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2024·广东茂名·二模)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A.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详解】A.通过后视镜观察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是光的折射现象,不是镜面反射现象,故B错误;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凿壁偷光”指光从破损的墙壁穿出形成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正确。故选D。17.(2024·四川广元·二模)南河之滨芳草萋萋,河面上时有白鹭上下翻飞,如图所示。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离水面越远,所成的像越小B.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C.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水越深,像离水面的距离越远【答案】B【详解】A.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B正确;C.该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D错误。故选B。18.(2024·四川成都·二模)周末小明在成都“绿脉”——天府绿道上骑行、沿途景色优美、湖水清澈,倒影如镜,美轮美奂,小明用手机拍摄了许多照片,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发出的光穿越大气层时是沿直线传播的B.看到的水中“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C.手机的相机镜头靠近景物时可以成更大的像D.手机照片的颜色由红、绿、黄三种色光组成【答案】C【详解】A.大气层密度不均匀,所以太阳发出的光穿越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故A错误;B.从岸上看到的水中“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手机的相机镜头靠近景物时可以成更大的像,故C正确;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即手机照片的颜色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故D错误。故选C。19.(2024·黑龙江绥化·一模)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当u=20cm时,v=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位置时,物距等于像距,所以即故A错误;B.当u=25cm时,u>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当u=15cm时,f<u<2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成像原理与之相同,故C正确;D.由图可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此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D错误。故选C。20.(2024·陕西咸阳·二模)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打电话,很多人喜欢用手机拍照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图中甲、乙是小明去公园游玩时用手机拍下的两张蝴蝶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摄像头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拍摄蝴蝶时,蝴蝶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C.保持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乙时比拍摄甲时手机离蝴蝶更远D.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很容易导致近视,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答案】D【详解】A.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拍摄蝴蝶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蝴蝶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摄像头焦距不变,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拍摄乙时比拍摄甲时手机离蝴蝶更近,故C错误;D.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因此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正确。故选D。21.(2024·北京西城·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壶口冰瀑 B.黄山雾海C.天池白雪 D.长城雾凇【答案】B【详解】A.壶口冰瀑,冰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黄山雾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D.天池白雪、长城雾凇,雪和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关中地带美食遍地,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如图所示是被誉为“乾县四宝”第一绝的豆腐脑。不仅豆腐细腻,而且嫩滑顺口,香辣可口,且营养价值极高,以“酸”、“辣”为特色,是补品中的瑰宝。下列有关豆腐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豆腐脑细腻且嫩滑,说明硬度很小B.豆腐脑散发的阵阵香气,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豆腐脑冒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D.豆腐脑入口烫嘴,说明含有很多热量【答案】D【详解】A.硬度表示物质的软硬程度,豆腐脑细腻且嫩滑,说明硬度很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豆腐脑散发的阵阵香气,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豆腐脑周围水蒸气温度较高,冒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豆腐脑入口烫嘴,说明豆腐脑的温度较高,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很多热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3.(2024·河北·一模)小华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能看见“白气”,这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放热液化的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感觉到粘手,这是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发现冷冻室的内壁有一层霜,这是水凝固成冰的现象D.从冷藏室拿出的汽水,过段时间后瓶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熔化现象【答案】A【详解】A.打开冰箱门,看见冒白气,“白气”的形成原因是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正确;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手上的水遇冷凝固成冰,这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C.冷冻室的内壁有一层霜,这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从冷藏室拿出的汽水,过段时间后瓶外壁出现小水珠,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A。24.(2024·湖北随州·二模)2024年春节前夕,湖北东部经历了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过冷的雨水(冻雨)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形成毛玻璃状(或透明)的坚硬冰层,这就是“雨凇”。如图所示,“雨凇”是一种()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答案】B【详解】过冷的雨水(冻雨)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形成的毛玻璃状或透明的坚硬冰层,即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5.(2024·广东深圳·二模)明末《天工开物》中记载“檀质太久劳则发烧”,这句话描述的是檀木使用时间长会因为摩擦而发热,下列能量转化形式与之相同的是()A.甲图中酒精灯给水加热B.乙图中内燃机的压缩冲程C.丙图中电磁感应现象D.丁图中塞子从瓶口跳起【答案】B【详解】檀木摩擦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酒精灯给水加热,是化学能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