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之1月模拟卷4 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之1月模拟卷4 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之1月模拟卷4 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之1月模拟卷4 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之1月模拟卷4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福建省2024年1月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文化领域的“差序格局”思想无疑是近百年来中国话语建设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代表。费孝通早年从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

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他在《乡土中国》中首先用同心圆波纹结构来表述传

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也即以“己”为圆心,推己及人,拓展出一圈一圈

由内而外的关系网。圈子的波纹所及之处表明了各个圈层和中心的远近亲疏。

他还借两个意象分别描述了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西方的格局是“一捆一

捆扎清楚的柴”,中国的社会结构则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

圈推出去的波纹”。换句话说,中国的社会关系是用同心圆波纹结构来描述

的“差序格局”,西方的社会关系则是用柴捆结构来描述的“团体格局”。

费孝通的这个表述深入人心,影响广泛,显然是中国学派的生动表达,也已

经成为理解中外社会结构的经典意象。

这一比较,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时空转换。社会结构的中西比较同时也是古

今比较。在费孝通这里,比较的两端分别是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洋现代社会。

两者对比的核心差异在于以家庭关系为中心还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这个核

心差异也被英国学者用来说明西方社会结构自身的变迁。在对比现代与古代

社会结构的时候,梅因指出,古代社会的单位是''家族",现代社会的单位

是“个人”。他指出,罗马人的“家族”“氏族”和“部落”都可以“想象

为从同一起点逐渐扩大而形成的一整套同心圆,其基本的集团是因共同从属

于最高的男性亲属而结合在一起的“家族””。家族集合形成氏族,氏族集

合形成部落,部落集合形成共和政治。在梅因的分析中,古罗马社会结构的

最外圈有点类似于费孝通所说的模糊不清的天下。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家族

为中心的传统也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中西方古代社会所共有的。

这一传统的差序格局在现代中国也已开始瓦解,不再适合用来描述进入工业

社会与信息社会的中国社会关系。因此,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宣告“乡

土性的地方自足时代是过去了”,“我们所生活的处境已经不再是孤立的、

自足的、有传统可据的乡土社会。现代生活是个众多复杂,脉脉相关,许多

人的生活。”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格局,差序格局仍在中国历史连续体中起

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呼唤我们将自身纳入到流动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定义自我、

把握社会、观察世界,而不只是一个孤零零、赤裸裸的个人。

(摘编自陈建洪《哪个我们?如何差序?-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同心圆意象》)

材料二: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附近的小世界。我们每日都会和很多陌生人产生千丝

万缕的联系,比如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维修师傅,以及其他

在固定的时间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但是对于他们究竟长什么样却

不很清楚,好像面目非常模糊。我们从外卖员手中接过外卖,就好像在APP

上点击了“确认收到”,这样“碎片化”“即亥“化”的交集把正视变得无关

紧要,所以“具象的人”也基本不存在,因为人就完全成为当时劳动的一个

载体,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而他们,也许刚刚跟着同村的亲戚落脚城市,眼里的一切都很新鲜;也许已

下定决心,做完这个月的活就结束漂泊返回老家;也许正在犯愁,即将入学

的孩子到底是留在身边还是送回老家;也许仅仅只是机械地分拆着快递的包

裹,有一日工做一日工,对未来已全然麻木。这些隐藏的琐碎故事,和我们

有关系吗?值得我们去特别关注吗?

我所提出的“附近”这一概念,已经不再是传统乡村社会状态下的“共同体”,

而是指一个流动变化的社会关系场域。它在带来个体化的同时,也使个体与

附近其他人的关系变得陌生、疏离,这是造成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悬浮”式

生存状态的根本性因素。抽象的、无处安置的激情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很

容易被点燃,很容易膨胀,而我们自己深耕的实际生活却越来越稀薄,即使

同在一个空间、同处一个时段,甚至处在相互配合、相互需要的关系中,却

没有能力去呼吸自己身边自然的空气,也不愿意去做哪怕是聊聊天的尝试,

只得孤独地背着人造氧气筒呼吸。

作为嵌入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个体,最本质的需求就是人和人之间交流互动

的需求,不仅是和熟悉的人,也是和那些陌生的人。这一切的第一步,也许

只是主动走出家门,从沙发上跳起来,从手机的短视频平台里“小美大壮3

分钟讲完电影”的方式里跳出来,走入真正的公共空间,在构造和参与中有

所作为,把握社会、观察世界、关注周围,成为相互联系的主体群落。

(摘编自严飞《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先生分别以“同心圆波纹结构”“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两个

意象,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并强调将自身纳入

到流动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去定义自我、把握社会、观察世界。

C.材料二所提出的“附近”这一概念,有别于传统乡村社会状态下的“共

同体”,是指一个流动变化的社会关系场域。

D.材料二主张个体应走入真正的公共空间,并在构造和参与中有所作为,

其目的是使被社会媒体所点燃的抽象激情冷静下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是为了了解中国,解决中国的

问题;由于这个表述深入人心,影响广泛,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话语

的建设。

B.费孝通先生早年曾留学英国,19世纪英国史学家梅因以家庭关系为

中心和以个人权利为中心区分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研究思路,可能对

他产生过影响。

C.现代中国从外在的社会关系来看,差序格局已开始瓦解;从内在的文

化精神来看,差序格局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可见“差序格局”已基本

失去阐释力。

D.材料二的阐述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之上:交流互动是人与人之间最

本质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无法在虚拟的公共空间中得到真正的满足。

3.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传统社会是同心圆波纹结构”这一观点的

一项是(3分)

A.《墨子》中强调“爱无差等”“兼相爱,交相利”。

B.《增广贤文》:“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C.《释名》:“伦,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D.《大学》:“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述思路。(4分)

5.都市生活中,不少对门而居的邻里互不往来。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

种现象的看法。(6分)

1.6分)D(主张个体走入真正的公共空间的目的是改变“悬浮”的

生存状态。)

2.6分)C(在文化精神格局方面,“差序格局”仍有很强的阐释力。)

3.6分)C

4.4分)

①提出“社会结构的中西比较同时也是古今比较”的观点;②指明费

孝通其实是将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比较;③举出英国学者就社

会结构作“古今比较”的实例;④得出以家族为中心的传统为中西方

古代社会所共有的结论。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

①对门而居,空间上很近;互不往来,心灵上陌生疏离;这是悬浮式生

存状态的真实写照。②此处邻里不再是生活“共同体”,而是流动

变化的“附近”。③我们认为,应该多从家里走出来,参与邻里公共

生活,为心灵找一片实实在在的栖息地。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

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4年1月九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牵手

范小青

曾明的眼睛不是一下子坏了的,他先是得了一种眼病,医生就预言曾明的

眼睛不行了。最后曾明真的成了一个盲人。

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这就是曾明必须选择的路。曾明被介绍到街道

办的福利工厂去工作,往一块小小的金属板上辗螺丝。上班的时候,把一台

收音机开着,节目很丰富,多半是直播形式的,盲人们常常放下手里的活,

给电台打热线电话,曾明很快就被吸引,觉得生活有意味得多了。

辗螺丝对曾明来说,真是小菜一碟,进厂不多久,就已经很熟练。有一天

曾明起身去方便,不小心和邻近的老陶撞了一下,金属板翻到了一处,他

们一起蹲下来拣金属板。才拣了几十只,曾明就再也摸不着了,便有些急,

道:“我做了一百只了,怎么只有这一点点?”

老陶随口回道:“这么凑巧哇,刚好一百。”“我数到一百,才起身去上厕

所。”

几个人笑了起来,曾明道:“你们的意思,是我瞎说?”

没人回答曾明的问题,曾明便起身找负责人,负责人听了,也是一笑,道:

“算了,又不计件,不要计较了吧

“凡事总有个道理。”

“扯不上,工资又不挂钩……”

曾明再没有说话。晚上回家听电台节目,曾明打了一个热线电话,把事情

说了,主持人告诉他,这算是一种病态心理,解除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人

倾诉。主持人告诉曾明,曾明住处不远的另一条街上,有一位在街道办事

处做调解的刘主任,建议曾明找那位刘主任说说,刘主任是调解战线的先

进,

曾明在某一天果真找到那地方去,人们把他引到主任的办公室时,曾明听

到刘主任正在调解民事纠纷,他听主任说得在情在理,很快就把当事双方

说通了,高兴而去,曾明听到喝水的声音,接着刘主任问他:“你是不是我

们这个街道的?”

“是,是电台的主持人叫我来的“是小丁吧,他常常介绍人来我这里

曾明就把事情说了,说罢却有好一阵没有听到刘主任的声音,只觉得周围

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曾明还以为刘主任出去了呢,忍不住问道:“你在

吗?”

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

曾明心下有些奇怪,但并没有往深里想,只是点头道:“是的,得了一种奇

怪的眼病,医不好.”

“这么说来,你失明的时间不很长?”在曾明的感觉中,刘主任的声音好像

离得很远,"半年吧

"你……”刘主任又停顿了一下,问道:“你失明以后,做梦吗?”曾明愣了

一下,摇了摇头。

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没,好像没有梦见过什么。”他不明白刘主任问他这个做什么,或许是一

种心理治疗.

“盲人做梦,若能看见东西,古时候称作天眼开

曾明想了想,说:“那恐怕说的是先天的盲人吧,像我们这样,应该是能做

梦的,人若盲了,已经够痛苦,若连梦也做不起来,那就更惨,不能这么

不公平吧。"

“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你怎么知道?”

刘主任没有回答曾明的这个问题,却回到了曾明的主题上,说:“你心中的

这股气,其实不是对着老陶的,你说是不是?从根本上说你对于自己的失明

一直郁闷不平,看起来你已经适应了失明以后的生活,其实你并没有适应,

你还需要继续适应……”

曾明打断刘主任的话:“没有失明的人,怎么能够体验失明人的滋味,就像

你,怕是不能体谅我的心情吧.”

刘主任笑了一下,说:“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盲人中,是

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

曾明一时回答不出来。

刘主任说:“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我总是在想……”下面的话被一阵

人声打断,有人进来说道:“刘主任,又来人了。”

曾明知道刘主任有工作了,便站起来道:“刘主任,你忙,我先走了,过日

我再过来就是."

刘主任说:“好,我领你出去。”就有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一路过来,

刘主任没有和曾明说话,曾明再一次感受到在刘主任办公室里感觉到的那

种沉静压抑。

曾明继续到福利厂上班,大家和他仍像以前一样亲切,好像谁都不记得曾

经有过一丝不愉快的事情。一天夜里,曾明做了一个梦,梦见刘主任对他

说:“你怎么不来了?我很想你。”醒来后,曾明的心里有些不宁。过了几

天,他又到刘主任那里去,这一回曾明只让人把他引到走廊端头,他自己

沿着走廊,很快摸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进去,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

你的脚步声.”

曾明说:“你的耳朵真好。

刘主任说:“你来得正好,今天是我的休息日,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好吗?”“到

哪里?”

“到那地方你就知道。”

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曾明的手被那只手牵着,他们一起往外走,以曾

明的感觉,好像到了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

“你听到了什么?”

“鸟叫,很多很多的鸟。”

刘主任笑了,说:“是的,他们都在这里遛鸟,今天比赛。”曾明说:“比

什么?”“比鸟的叫声。”

在一片叽喳的鸟鸣声中,曾明突然感觉到自己内心一片明亮,刘主任的热

乎乎的手又伸过来牵住了他的手,说:“走,我们上那边看看去.”

他们牵着手走了几步,曾明听到身边有人在说话,他们说,瞧,两个瞎子手

牵着手在走路呢。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明主动给电台的主持人打热线电话,不仅是为了发发牢骚,实际上他已

经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B.知道曾明是个盲人后,刘主任并没有改变自己调解纠纷时的惯常做法,这

说明刘主任对人一视同仁,维护他人尊严。

C.“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题的提出与

引发的思考,构成了小说的基调与主题。

D.相比于盲人生活的不便,小说更侧重于描写他们精神上面临的困惑,也体

现出对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理解与关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人经常给电台打热线电话,写出了福利工厂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也为

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B.小说通过曾明与老陶口角这个偶发事件,具体展现了“在黑暗的世界中生

存下去”的现实问题,由小及大,构思自然。

C.第一次见刘主任时,曾明“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这写出了

盲人心理上的敏感。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这种语言风格体现着作者对盲人世界的认识,

看似平淡,实则很有韵味。

8.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

找出相关细节。(5分)

9.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师余题研究

6.(3分)D

解析:A文中并没有显示已经意识到。B文中未见惯常做法,事实上刘主任

对曾明更多的是关心。C词句并非主题,小说主题是理解关注残疾人心理问

题。

7.(3分)D

解析:这种语言风格并不能体现作文对盲人世界的认识。

8.(5分)

①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②曾明愣了一下,

摇了摇头。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③“我想也是,只是

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④“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

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题我

总是想不明白”;⑤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给满5分为

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9.(6分)

①小说从盲人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体会曾明的心理状态,

感同身受。②让刘主任的行为和言语显得有些奇怪,引发读者的好奇和想

象。③使得刘主任是盲人这一重要事实直到结尾才揭示,有出人意料的效

果。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从情节角度分析,小说情节围绕曾明展开,以曾明和老陶的冲突

为开端写起,然后又写了曾明主动给电台的主持人打热线电话,曾明两次

找刘主任调解咨询的情节。曾明做为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使故事更具

真实感,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小说中,盲人曾明因工作问题与老陶的冲突,而去

打热线电话和找刘主任咨询,希望能化解二人的矛盾,但在这一过程中,

曾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精神上面临的困惑,并在和刘主任的交往中“感觉到

自己内心一片明亮”,这一改变让读者体会到他内心变化,感受他的发展

与成长,使其形象更生动形象。

从小说主旨分析,通过从曾明的角度讲述他和老陶等福利厂工人和刘主任

之间故事,表现了面对“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现实,揭示他们精

神上面临的困惑,呼吁社会理解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的心理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福建省2024年1月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日:“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

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肢体之运动皆由心神之主使,亦犹庶民之休戚皆由君上之好恶也。然肢体之

运动,心神固资之以为荣卫,然而运动之极至于疲废而痿痹焉,则人心之神

亦因之而伤损矣。人民之供役,人君固资之以为奉养,然而役使之过至于贫

苦而怨叛焉,则人君之国亦因之而丧亡矣。所谓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二言

者为人上者宜常书于座右以为朝夕之儆,以比丹书之戒焉。

(节选自丘)睿《大学衍义补》)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时之论也。当其时,文、武之

泽已斩,天下忘周而不以为君,周亦忘天下而不自任为君,则君子虽欲自我

君之而不能。若夫六王者,非篡逆之臣,则介在戎狄,无异于酋帅,杀人盈

野,以求君天下而建社稷。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故轻也。君与社稷轻,

而天所生之人,不可以无与立命,则苟有知贵重其民者,君子不得复以君臣

之义责之,而许之以为民主可也。

黄巢既灭之后,僖宗乐祸以逞志,首挑衅于河东。朱温,贼也;李克用,狄

也;起而交争。当是时,人各自以为君,而天下无君。民之屠剥横尸者动逾

千里驯朴孤弱之民仅延两间之生气也无几。而王潮约军于闽海,秋毫无犯;

王建从泰毋谏之说,养士爱民于西蜀;张全义招怀流散于东都,躬劝农桑;

杨行密定扬州,辇米赈饥;成泗抚集凋残于荆南,通商劝农。此数子者,君

子酌天地之心,顺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

帅之罪罪王潮,不得以党贼之罪罪全义,不得以僭号之罪罪王建,不得以争

夺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帅自立之罪罪成泗。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

而擅地自专者,概可勿论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民之屠剥A横尸者B动逾千里C驯朴D孤弱之民E仅延两间F之生气G也H

无几。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指保全,与《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全”意思相同。

B.儆,指警示,成语“以儆效尤”的“儆”指“使人警醒”,两者的用法不

同。

C.以为,“把……当成……”,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窃以为其人勇

士”的“以为”意思不同。

D.凋残,残败、减损,与《三国演义》中“操贼专权,欺君罔上,黎民凋残”

的“凋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借“心”与“体”的关系来阐释君民关系,丘溶则在此基础上联系国

家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

B.王夫之认为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是在特定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维

护周天子的统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C.王潮、王建、杨行密等人虽有罪过,但王夫之认为人们应该记住他们为民

所做的好事,而不应对其过多苛责。

D.两则材料均涉及儒家民本思想,丘溶侧重阐释君民的相互依存关系,王夫

之则结合史实对民本思想的合理性进行阐述。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肢体之运动皆由心神之主使,亦犹庶民之休戚皆由君上之好恶也。

(2)张全义招怀流散于东都,躬劝农桑。

14.王夫之认为,在怎样的情况下,不能以君臣之义苛责“擅地自专”的历

史人物?请简述。(3分)

10.(3分)BCE

11.(3分)D(“抚集凋残",凋残,减损的百姓;“黎民凋残",凋

残,减损。)

12.(3分)B(王夫之认为,孟子“民贵君轻”说是在“君非君而社稷

亦非社稷”的前提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保民。)

13.(8分)

(1)@分)肢体的运动都由心神掌管役使,就好比百姓的喜乐忧虑都由君

王的好恶决定。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主使”“休戚”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张全义在东都洛阳招纳安抚流散的百姓,亲自鼓励百姓从事

农业生产。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招怀”“农桑”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

①群雄纷起,天下无君;②百姓难以安身立命;③爱民顺民,造福一方。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民众把君主当作自己的心,君主把民众当作自己的身体。心端正,

身体就能感到舒畅;心肃穆,容止就会显得敬谨。心里喜欢,身体必能安

适;君主爱好,民众必定也爱好。心在身体之内而受到保护,也因身体牵

累而受到伤害;君主靠民众而生存,也因民众而灭亡。”肢体的运动都由

心神掌管役使,就好比百姓的喜乐忧虑都由君王的好恶决定。但是肢体的

运动,心神固然凭借其作为保卫,然而运动过度以至于身体疲乏懈怠而萎

靡不振,那么人的心神也会因此而受伤劳损。人民服徭役,国君固然依靠其

供养,然而役使过度导致百姓贫弊困苦从而产生怨恨叛乱,那么国家也会因

此而灭亡啊。所谓“君主靠民众而生存,也因民众而灭亡”,这两句话作

为当政者应该经常写在座位的右边作为早晚的警示,以当作上天的忠告。

(节选自丘溶《大学衍义补》)

材料二:

孟子说:“民众最值得重视,社稷江山次于民众,国君相比民众、社稷

较为轻微。”这是应时势而说的话。当时,周文王、周武王遗留的恩

泽已经断绝,天下人忘记了周天子的存在,不把他当作君主,周天子也

忘记了天下而不把自己当作君主,则君子即使自己想栗把周天子当作君

主也做不到。至于六国的君主,不是篡逆之臣,就是长期处在戎狄之间,

与酋邦统帅无异,他们杀人遍野,追求君临天下、建立社稷,君主既然

并非合格的君主,社稷也就不是真正的社稷了,所以其重栗性就下降了。

君主与社稷的重要性下降,而百姓作为上天所创造的生命,任何人离了

他们就无法建立政权,所以只栗有知道重视百姓的人,仁人君子就不能

再以君臣之义来苛责他,就可以允诺他做百姓的君主了。

黄巢被剿灭后,唐僖宗不顾可能招来灾祸的危险,一心想要实现自己

的志向,所以首先向河东的李克用发起挑衅。朱温是叛贼,李克用

是夷狄之人,这两大势力起来相互争斗。这个时候,各地割据势力

都自为君主,而天下实际上没有了共同的君主。百姓惨遭屠戮,动

逾横尸千里,质朴弱小的百姓,能够存活延续多一刻的没有几个。而

王潮在闽海地区约束军队,秋毫无犯;王建听从恭毋谏的劝说,在

西蜀供养人才、安抚百姓;张全义在东都洛阳招纳安抚流散的百姓,

亲自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杨行密平定了扬州,运米赈济灾民;

成泗在荆南地区安抚凋残的百姓,发展商业、鼓励农业生产。这几个

人都算得上是能够斟酌权衡天地的愿望,顺应百姓诉求的君子,是值

得称赞的。所以人们应该记住他们为民所做的好事,对其不当的行为

不应过多苛责,不能因为王潮拘禁主帅就全盘否定他,不能因为张

全义与朱温同伙就完全否定他,不能因为王建自封尊号就全面贬斥他,

不能因为杨行密争夺地盘就一味贬低他,不能因为成泗驱逐主帅而自

立就认为他有罪。至于他们忘记了唐朝尚有天子存在,不担忧天子死

活而割据一方、自行其是,是出于时局的因素,就不必再讨论了。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福建省2024年1月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上]

苏轼

仰看鸾鹄刺天飞,富贵功名老不思。

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后西湖付与谁。

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

[注]晁端彦与苏轼同年考中进士,苏轼任职杭州时,晁端彦在邻县为官,

两人往来甚密。后来苏轼转任密州,晁端彦则坐事待罪润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失意之人仰看鸾鹄冲天而飞,然而老衰穷愁之中已无富贵功名之念。

B.颔联反用“老骥伏杨”之意,隐用悲秋名句,意谓深秋之时更无仕进之心。

C.尾联诗人以“诗穷而后工”劝慰友人,并认为友人终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负。

D.从本诗所写内容可推测,晁端彦赠诗中表达了自己在重阳节的失意与惆怅。

16.“别后西湖付与谁”一句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3分)C(诗人主要从“诗穷而后工”的角度劝慰友人。)

16.(6分)

①友人坐事离开,诗人对其遭遇表示同情与遗憾;②友人离开后大好

西湖无以托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暗含劝慰之意。

评分参考:答出第一点给3分,答出第二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苏南八校2024高三1月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直接

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我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名

字即取于此。

⑵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由若使树长得高就“必固其根本"、若

使水流得远就“",引出若使国家长治久安就“”

的观点。

(3)又是一年毕业季,小强请王老师给自己写两句赠言。王老师以古代

诗句“,”激励他时不我待、只

争朝夕。

17.(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2)必浚其泉源必积其德义

(3)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示例二: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示例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2024届浙江省智学联盟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2023年世界减盐周,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的患病.居高

不下A。健康成年人一天摄入的食盐量最好控制在6克以内,

而我国成年人一天的食盐摄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

觉得可以将家中的盐统一换成低钠盐。

①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②一般使用一定量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

中的氯化钠。③低钠盐近两年来颇受追捧,④但有段时间网上流行一种

说法,⑤说临床上高血钾越来越多了,⑥主栗就是因为吃了低钠盐的缘

故。⑦低钠盐到底是健康食品还是洪水猛兽呢?⑧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⑨减少钠的摄入量,⑩这一建议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钠离子与血压的关

系在医学上很明确。人体摄入过多的钠,可造成水与钠潴留,血容量增

加,同时导致血管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增高。

专业人士称,B,少了也会发生危险,因为钠也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有维持血压的作用。如果是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使用低钠盐是可以的,

但是不建议家里“一刀切”地全用低钠盐。这是因为低钠盐中添加的钾元素,

也会成为一个危险因素。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

卡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8.A.与盐的摄入量有密切关系B.钠多了不好(每处2分,意思对、符

合字数要求即可)

19.第⑤句可修改为:说临床上高血钾患者越来越多了;第⑥句可修改为:

主要就是因为吃了低钠盐;第⑩句可修改为:这一建议是有科学道理的。(序

号准确各给1分,修改正确各给1分)

【解析】⑤“高血钾越来越多”成分残缺,⑥“因为吃了低钠盐的缘故”成

分赘余,⑩“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不合逻辑。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i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晚饭时候,家将们听得马蹄声,早已迎了出来,都在宅门外垂着手直挺挺地

站着。羿在垃圾堆边懒懒地下了马。他刚要跨进大门,低头看看挂在腰间的

满壶的簇新的箭和网里的三匹乌老鸦和一匹射碎了的小麻雀,心里就非常踌

踽。但到底硬着头皮,大踏步走进去了;箭在壶里豁朗豁朗地响着。

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他知道她眼睛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