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2024届高考(新高考Ⅱ卷)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1(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渔

傲欧阳修①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车马九门②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③漏声衢鼓④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注]①词人时任参知政事。②九门:都城城门,此处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轻快之笔写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场面,下阕以沉重之笔写京城的景象与年华易老之叹。B.“暖日迟迟花袅袅”句中“迟迟”形容阳光温暖,白昼日长;“袅袅”形容花枝摇曳、香气散发之状。C.“花不能言惟解笑”这句将花当作人来写,花儿不会说话,任人品评,而绽开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靥。D.“长安城里人先老”与“花开未老人年少”构成鲜明对比,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16.(6分)“车马九门来扰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都运用了叠词。请分别简要分析两者的表达效果。【答案】15.D16.①“车马九门来扰扰”中“扰扰”运用叠词,写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纷纷扰扰,充满了为名利奔波的人;词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涌动的名利之争的厌恶。②“寻寻觅觅”运用叠词,写词人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能找点什么来慰藉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错误。根据该词上下阕,应是官场生活的种种不自由令人未老先衰。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①“车马九门来扰扰”写京城虽然车水马龙,往来客商,纷纷扰扰。其中“扰扰”,纷乱貌,运用叠词,更突出了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纷纷扰扰,而这些人之所以都到京城来,无非为名或为利,“扰扰”实际是写出这里充满了为名利奔波的人;“扰扰”也有烦躁意,词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涌动的名利之争的厌恶。②“寻寻觅觅”是词人的动作,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运用叠词,写词人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能找点什么来慰藉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2024届高考(新高考Ⅱ卷)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2(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①杨炎正,南宋爱国词人,力主抗金。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中“斜日”点明了时间,“西风”突出了季节,这首词写出了词人在秋日把酒临风时的所见所感。B.“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两句描写荷花如同被胭脂染过一般红艳,可谓以乐景衬哀情,突出词人愁思之深。C.“尚想三径菊花丛”一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意,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D.“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写词人想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老翁,直抒胸臆,进一步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情。16.(6分)“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三句与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同:二者都化虚为实。本词将抽象的愁绪写得可用斛装载,李煜词则将抽象的愁绪比作浩荡的春水,都通过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异:杨词中“无处落征鸿”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离愁之多,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李词中还运用设问的手法,点明了抽象的本体“愁”,表达词人内心无尽的悲伤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直抒胸臆”说法有误,这两句是用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退隐之意。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同:二者都化虚为实。“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放眼望去这千顷大江,里面有万斛的离别哀愁。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使抽象无形之愁,化为形象具体之物,比喻妥贴、生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可见两词都通过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异:杨词中“无处落征鸿”再次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离愁满江,竟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何况人呢?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离愁之多,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愁之无边无际,由此可以想见,真是凄恻悲凉至极。李词中还运用设问的手法,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表达词人内心无尽的悲伤之情。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6(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茂陵①李商隐汉家天马出蒲梢②,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嘴③,属车无复插鸡翘④。玉桃⑤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⑥。谁料苏卿⑦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注】①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寝。②蒲梢:古代骏马名。③含凤嘴:诗中指打猎时胶泥黏合破损的武器。④鸡翘:皇帝出巡时,侍从在车上插有用羽毛装饰的旗。⑤玉桃:传说人吃了可长生不老的仙桃。传说,东方朔曾偷玉桃。⑥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传武帝年幼时曾说,如得阿娇为妻,将筑金屋以藏之。⑦苏卿:苏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为怀古之作,多用典故是本诗的特点,用典大多与茂陵的主人有关。B.颔联写汉武帝休闲时刻喜欢打猎,也经常微服私访,体察下面的民情。C.颈联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批评了汉武帝沉迷长生不老和贪恋美色。D.全诗第二、八句重点写自然之景,一句生机勃勃,一句满目萧然,对比鲜明。16.清代纪昀说这首诗“前六句一气,七八掉转作收”,请结合诗歌所抒发的感情,谈谈对本诗结构的理解。(6分)【答案】15.B16.①诗歌的前三联是针对汉武帝生前事迹委婉抒发感情的,没有“悲”的意味。

②尾联用典和写景相结合写出人们只能看到潇潇雨中的松柏,而不见有作为的君主,倍感凄然。

③所以,诗歌的结构可以说是“前六句一气,七八掉转作收”。【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和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能力。B.“体察下面的民情”错误。颔联“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说汉武帝一味地爱打猎,弓弦断了,就将西海国献来的用麟角和风喙煮成的“续弦胶”拿来,用嘴濡湿粘好再射;经常微服私游,不用插“鸡翘”标志的随从车队陪驾,而屡冒风险。所以,颔联写汉武帝迷恋游猎,荒废政事,不是体察民情,语带讽刺。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和鉴赏古诗结构技巧的能力。①首联“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咏汉武征讨大宛,出使西域,获取了“蒲梢”千里马,——这好比唐武宗皇帝抗击回鹘,迎接太和公主归国,又诛杀了昭义叛将刘稹等一样,均可算得上是名动朝野,“武功”堪夸。颔联“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说汉武一味地爱打猎,弓弦断了,就将西海国献来的用麟角和风喙煮成的“续弦胶”拿来,用嘴濡湿粘好再射——这又和唐武宗迷恋游猎,荒废政事,如出一辙。颈联“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感叹汉武空好神仙,重色轻才,不爱惜东方朔般的贤士,却只知宠爱陈阿娇之类的后妃——这又和唐武宗迷恋游猎,荒废政事,如出一辙。首联以骏马赞扬汉武帝之武功,中间两联写汉武帝好声色、求神仙、恋女色,以体现其欲望颇多。可见,诗歌前三联是针对汉武帝生前事迹委婉抒发感情的,没有“悲”的意味。②尾联“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借用苏武的典故,写等到在匈奴持节牧羊十九载的忠臣苏武回到长安,奉旨哭祭长眠茂陵的汉武帝时,一切都成过去,连武帝陵冢上的松柏也在秋雨萧萧声中,散发出无尽的惋惜和哀愁。从李商隐的角度看问题,同样是想说:我丁母忧刚回京不久,武宗皇帝就大驾归天!从此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令人怅望洒泪,忧心忡忡了。尾联用典和写景相结合写出人们只能看到潇潇雨中的松柏,而不见有作为的君主,倍感凄然。③本诗借咏汉武帝的功过,在象征和隐寓中抒发了作者对唐武宗的影射式的批评。诗歌前六句分别叙说汉武帝的生平盛事,一气敷陈,不着议论;后二句掉笔收结,惋叹不尽而议论自出。所以,诗歌的结构可以说是“前六句一气,七八掉转作收”。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7(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圣贤[宋]刘克庄圣贤自牧极卑谦,后学才高胆力兼。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取人最忌规模狭,绝物常因议论严。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贤自我修养态度谦卑,而后辈读书人则认为自己才学、胆力兼具。B.读书人以贾谊、陶潜作为评定“圣贤”标准,诗人对此是不认同的。C.颈联直出议论,直接表明观点,表达了对“取人”“绝物”的看法。D.诗歌批评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警示作用。16.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意思是诗歌像文章一样,表达不宜太直白而应有波澜。请结合这个观点分析本诗尾联的艺术效果。(6分)【答案】15.B16.“小夫贱隶”是讽刺文学批评者对平民创作者的忽视,“何嫌”运用反问突出对其诗歌的认可。此联表达含蓄深刻,曲折有致,可理解为对于文学批评者的讽刺和对于文学价值的肯定。【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读书人以贾谊、陶潜作为评定‘圣贤’的标准”错。“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意思是作者认为悔过的文人应被排斥,暗示了对人品不端的文人的不容忍。另外,诗人也批评了对诗人的谴责和批评,认为这种批评已经演变成对陶潜的指责。是对当时文坛风气的一种讽刺和批判。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清代施补华认为“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即诗歌像文章一样,表达不宜太直白而应有波澜。“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意思是诗人呼吁读者去阅读《国风》这三百首古代诗歌,他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小夫和贱隶,他们所采集的诗歌也应该被珍视,不应该有任何偏见。“小夫贱隶”用以讽刺文学批评者对平民创作者的忽视,“何嫌”反问的方式,突出对其诗歌的认可。此联表达含蓄深刻,不直白,曲折有致,可理解为对于文学批评者的讽刺和对于文学价值的肯定,强调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平等性。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8(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①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②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③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①杜审言,河南洛阳人,本诗是杜审言扈从武则天去长安期间所作。②上林苑: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③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首句语气平缓,点明宦游的处境、地点,照应了题目的“京中”,勾勒了整首诗的背景。B.颔联用“上林苑”“细柳营”都比喻长安,描写了京中春天的盎然生机,表达诗人内心的欢乐。C.颈联诗人想象与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诗人以虚衬实,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D.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诗人直接和大自然对话,要大自然偿还自己春天,洋溢昂扬乐观的情绪。16.“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首诗歌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你从本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答案】15、B16.①怀念友人,思念家乡。一、二句写自己独自来到长安的孤寂,五、六句想象与洛阳友人赏春欢宴,暗含对友人的思念和思归之情。②孤独寂寞,忧愁怅惘。三、四句长安城的景色充满生机,自己却无意欣赏,怅惘忧愁。③乐观昂扬,满怀期待。最后两句诗人直接和洛城的风景对话,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乐观昂扬的精神。【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细柳营’都比喻长安”“表达诗人内心的欢乐”理解错误,“上林苑”借指长安,“细柳营”借指军营;“徒”“漫”,表明春景虽美,却无人共赏,流露惆怅的感情。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二句诗意是: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诗人写出了自己独自来到长安的孤寂。五、六句诗意是: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