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_第1页
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_第2页
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_第3页
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_第4页
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议论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原卷版)【考点穿透】【题型分类】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方法技巧】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2、结合段落中论述的方面和事物的原因进行概括。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趣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时句来总结主要内容。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就议论文来说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要抓好议论文的特点。【典例在线】【1-2022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①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需要学习者忍受,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写作的开始,是枯燥的。阅读一本经典,是枯燥的。深刻的课堂,是枯燥的。创新创造的过程,往往也是枯燥的。枯燥是一个门槛,为不学无术者、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个门槛,沉浸其中,才能慢慢获得愉悦。精彩,不是一个“被动获得”的结论,不是让别人给你喂养,一下子就提起你的兴趣,而是在孤独静观、克服枯燥后先涩后畅,在读懂读通,习得新知,打通困惑后所获得的知识愉悦感。很多人特别喜欢那种无须自己投入多少理解力的“精彩”,上来就是高潮,开口就是金句,那只是娱乐和商业对你的消耗,而不是可沉淀、可致知的思想。②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常有学生跟我说,我为什么不写,因为没有灵感,等有灵感的时候再动笔。我说,哪能这么被动等灵感?你得现在就思考和动笔。开始肯定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我的经验是,克服了开始30分钟的枯燥,逼着自己动笔,想着想着,就进入状态并找到灵感了。③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你要有耐心让自己慢下来,坐得住冷板凳,忍得了枯燥晦涩,去获得这个阅读资格,而不是看一两页就轻易扔一边。再深奥难读的书,克服了前30页的阅读痛苦,坚持一小时慢慢就读进去了。前30页往往是作者设的障碍和门槛,一个优秀的作者也是在寻找优秀的读者,绝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糟蹋。④上一门好课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常听学生说,某某课是好课,老师善于讲段子;某某课太枯燥,全是抽象的概念和艰涩的推理。我说,判断一门课的好坏,绝不能用“能不能在10分钟内吸引我”的消费者自负去判断,那是对好课的侮辱。⑤枯燥是一个门槛,有人越不过门槛,睡着了,或者被电脑上的综艺和手机上的段子吸引走了,谋杀了时间。优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钟的枯燥,沉浸到写作、阅读和课堂之中。日积月累,就有了人才与人手的分别。所谓优秀,绝不是机巧式小聪明,背后必有强大的枯燥忍耐力,是聪明人下笨功夫,越过了枯燥并攀登到知识高处的结果。(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2日,有删改)18.阅读②自然段回答,作者为什么主张写作不能“等灵感”而要“找灵感”?19.阅读⑤自然段,回答造成“人才与人手”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20.作者在文章中从哪三个方面阐释“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2-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①近日对1560名14至35岁青少年进行一项调查显示,98.5%的受访青少年对科学感兴趣,93.7%的受访青少年表示会以科学家为人生榜样。而同期另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中小学生的十大偶像选择中,科学家位居榜首,比排名第二的影视明星比例高出一倍以上。②从前些年有机构调查显示“超9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偶像”进而引发社会担忧,到如今“超9成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第一偶像’”,尽管调查统计的主体、方法不同,但如此明显的反差依然很能说明问题:近些年青少年“偶像观”的确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青少年意识到,相较于一夜成名的所谓“明星”,那些埋头苦干、艰苦研发、经世济民的科学家更有“偶像价值”。③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心中的未来。个体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暗示着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群体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对应着时代的价值标准。为什么人们对一度甚嚣尘上的“明星崇拜”忧心忡忡?因为曾经一些演艺明星给孩子们传递的是“拜金主义”“娱乐至死”等错误的价值引导,一些网红主播渲染的是“奢靡消费”“一夜成名”等消极的行为示范。如果那样的价值观被当成时尚、奉为标准,我们怎能不为下一代忧心?④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我国一代代科学家埋头苦干、创新创造、攻坚克难,“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科技进步、民族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散发着理想之光,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⑤还记得2019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出席湖南农大开学典礼时,校园秒变“大型追星现场”,这样的偶像崇拜才有时代意义;还记得钟南山等专家到高校演讲,受到空前欢迎,这样的追星故事才打动人心;还记得屠呦呦获诺奖后,很多学子因之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这样的榜样激励才有持久回响……科学家成为下一代的榜样,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对此我们既要乐见其成,更要积极推动、促其深化,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摘自李思辉《青少年“偶像观”变化令人欣慰》《光明日报》2022年6月8日,有删改)(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青少年“偶像观”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2)请用原文的话来说说,偶像崇拜为什么不是一件小事?(3)作者对“偶像观”的回归,提出了哪两点建议?【3-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书法的守正与创新钱念孙①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书法湍流在蜿蜒起伏的传统山脉中激荡前行的历史。如果先贤不注重继承传统,不尊重汉字的结字原则和书写方式,就不会形成源远流长且底蕴深厚的书法传统及其规范法度;如果先贤只是一味恪守传统遵循古法,不敢越雷池一步,书法史上就不会涌现那么多个性卓异、各呈异彩的书法家,我们今天也不会看到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名家碑文法帖。②书法界许多有识之士,近些年来不断呼吁继承传统、加强传统修养的重要性,这主要是针对“现代书法”等在尝试寻找书法表现的新手段和新天地时,有误入歧途或失之迷路的表现。简要说来,这种歧途和迷路主要有三个方面。③其一,“画字”。这种探索以“汉字象形说”为根据,写“石”字就要像块石头、写“山”字就要有山的姿态、写“水”字要有水流的意味、写“牛”字要有些牛头的样子。张仃、黄苗子等原有此类试验,后来接踵效颦者络绎不绝。可是,汉字形成虽然与象形有关,但多数并非象形字,许多文字由会意、形声、转注等手法构成,根本无法以象形笼而统之。张仃、黄苗子等老一辈艺术家此类创作虽有给人新颖之感的作品,但只局限于精心安排的字数很少的对联和小品,字数稍多便茫然无措,因而也无从寻觅。今人若以此作为书法创新的门径,不是落入用字捉襟见肘的穷途,就是陷入生拼硬凑的泥沼。④其二,“书法画”。这在“现代书法”和“学院派”书法中都有明显表现。如曾有人以“行”的篆体象形字写画出十字路口,再以重墨在路口画上两个脚印,仿佛用书法传达一种犹疑、彷徨的情绪。再如,有人将古代最具代表性书家的名款,逼真临写和精心铺排在一张染色做旧的纸上,同时钤①盖不同书家的仿制印章造成古味盎然的效果,以体现作者精到的临写能力和高超的拼接技巧。甲_______这类作品与其说是书法创新,不如说是利用汉字书写及篆刻印章等书法元素为构件,围绕特定主题而设计制作的现代艺术品。⑤其三,“乱书”。此类书法探索,如有人用墨笔在纸上多次重叠书写,造成一堆乱麻或一片重叠乱码的效果,根本无法识读。文字的辨识度没有了,那还是在写字或从事书法创作吗?这不仅违背中国书法创作以汉字为材料单向时空推进的原则,而且也失去书法通过书写之美传情达意,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功能。⑥当今书法的探索创新,关键要在遵循书法本体审美规律的基础上尝试建构,而不能违背书法本体审美规律去花样翻新招摇过市。所谓“书法本体审美规律”,就是书法书写本身的规律——即在继承书法传统既定程式化和规定性的基础上,通过笔法、墨法、结体、布局的有机变化配合,对汉字材料进行富有个性化和艺术美形象塑造的规律。⑦从古至今,中国书法风格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每一种书体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往往都会呈现各不相同的面貌,但书法本体的书写方式及审美追求却恒久未变,这就是中国书法都要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在笔法、墨法、结体、布局等方面殚精竭虑,穷极或多或少打破审美疲劳却又符合审美规律的变化创造,从而凸显富有自己个性色彩的审美风貌。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姨母帖》《丧乱帖》等,与汉魏之际的隶书相比可谓相距甚远,与先秦的篆书相比更是颠覆性的变革。唐代书论大家张怀瓘在《书议》中曾批评其行草书说:“逸少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可历史却证明,王羲之开拓和树立的刚柔相济、妍美流便的新书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对中国书法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乙_______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依照书法本体审美规律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⑧当代书法开拓创新,首先要坚定维护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为书写对象的基本立足点,离开这个基石,像“乱书”那样奢谈线条构成及情绪表达,像刻意拆解汉字随意拼接做空间分割,像“书法画”那样仅以汉字为构成元素而制作现代艺术品,就会动摇书法艺术殿堂的根基,从而导致书法传承的错位、断裂甚至倾危。当代书法开拓创新,核心要立足“守正”的基点进行,要围绕书法本体审美展开,要把时代审美情绪变化和自己独到感悟,融化到笔法、墨法、结体、布局之中而创造汉字书写的新形象和新境界。⑨古人进行这类创造,一般都是长期研习多种书体和法帖,对各种书体形象了然于胸后,结合自己个性和审美倾向自然而然地写出具有自家风貌的作品。今天一些人进行书法探索和创新,往往并不花费许多时间沉潜下来临习和研究书法经典,而是在书法日益展厅化呈示的背景下,吸取和搬用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理论及经验,以别出心裁,搜奇抉怪的办法肢解和颠覆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根基,达到哗众取宠、博取眼球的目的。沈鹏前些年在《书法的环境变化与持续发展》一文中谈书法现状时特别指出:“认为书法已经是陈旧的货色,必须用新形式赢得观众,彻底推倒重来,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为此,他提出要“警惕表面的热闹竟可能成为消解书法的异化势力”。这应该引起书法界足够重视。⑩书法与生俱来即与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字结伴而生并相伴而行。当代书法发展,需要艺术家真正沉下心来,潜入书法古老而悠远的深山,在传统经典绵延起伏的峰峦中发掘浑朴玉石,然后匠心独运琢玉成器,创造和化育出一种扎根传统而有时代风貌、古韵盎然而具个人风采的书法新形象。【注释】①钤:qián,盖的意思。(选自2022年4月12日《中国艺术报》,有删改)(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4-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真题】报刊阅读。学校准备举办“科技创新成就展”,请你参与。【材料一】①过去一年里,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勇攀高峰,逐梦太空的脚步在稳致远。中国航天正不断书写探索太空的新篇章。②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5月15日,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100天行驶距离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彰显出中国航天的创新自信。③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成为中国首个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开展拓展任务。嫦娥四号着陆3周年之际,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科学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晚期演化历史认知的空白。④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多次出舱,太空授课、在轨实验……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摘编自冯华余建斌《中国航天筑梦苍穹》,《人民日报》2022年4月25日)【材料二】①“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收获满满。接下来的2022年,如何乘势而上,持续发力?②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过去一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了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6.09%。基础研究做得越好,我们在科技发展上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就越强。筑牢根基,也要夯实人才基础。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多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员领衔挂帅;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鼓励支持首席科学家团队勇闯科学的“无人区”。③为更好地凝聚战略科技力量,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狠抓改革落实落地。④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国家将着力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在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方面企业的参与,在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方面,进一步加强参与度、话语权。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同时,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摘编自杨舒《2022年,科技创新如何持续发力》,《光明日报》2022年2月26日)【材料三】问:执行本次飞天任务,有什么感受?陈冬:能够再次执行飞天任务,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12年朝夕相处,两年半的任务训练,我们乘组彼此越来越熟悉、配合越来越默契。我们身上虽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问;准备此次飞行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刘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出舱活动训练强度最大,训练时长最长。第一次参加舱外服水下试验,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已经抖得拿不住笔,握不住拳。而将来真正的出舱活动,一次就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问:“太空出差”半年,有什么期待?蔡旭哲:最期待问天舱、梦天舱和天和核心舱对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刘洋:我们会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摘编自余建斌《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前来报到!》,《人民日报》2022年6月5日》)11.展会请你做讲解员,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我国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请你探究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5-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周珊珊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②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从田间地头到科学前沿,从内地到边疆,广大青年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向阳而生,蓬勃发展。③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④自信自强,不仅需要,更需要。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⑤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有删改)12.品读第④段文字,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完善中心句。自信自强,不仅需要①_____,更需要②______。【6-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良渚喜讯】①2019年9月,著名的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标志着由稻作农业孕育出的中华农耕文明在良渚得到实证。②形成于5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是早期城市文明的典型代表,填补了东亚考古史上城市文明的空缺。2017年,良渚古城宫殿区的池中寺遗址发现炭化稻谷堆积,保守估算,至少存有20万公斤稻谷。外城水利系统结构完整,蓄水、交通、拦洪、灌溉,功能齐全,为稻作稳产稳收打下了基础。(《良渚文明》解说词,2022)【考古链接】①农业考古是考古学三大课题之一。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本世纪初,在浙江省“上山文化”考古中,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充分证明上山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成功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中,一粒炭化稻米被放置在显眼处,这粒稻米在上山文化早期灰坑中被发现,其长宽比相对于野生稻要小,经研究,属于驯化早期的原始栽培稻。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人类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讲,上山文化可以被视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母体。从农业尤其是稻作农业文化的起源、延续和发展来看,三者可以被看成是一组递进的发展阶段,而以稻作农业文化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路径,最终奠定了由上山文化“最早的村落”走向良渚文化“最早的国家”这个区域文明的演进模式。③中国稻作的主体是稍具粘性、颗粒比较短壮、比较耐凉的温带“粳”稻,这与后来在印度等地发展起来的热带稻类明显不同,热带稻种一般都是没有粘性细长粒的“籼”米。今日云南境内籼稻和粳稻的分布是垂直的,海拔1500米以下种籼,1700至2000米以上种粳,中间地带则籼粳交混。良渚史前稻完全属于粳稻型。粳稻由北纬30°以南逐步北上,漫及江淮之间的大平原区,这可由历史文献得到充分的证明,证据链清晰。目前中国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36%左右,而粳稻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史前栽培出的矮生稻品及稻作农业的成功,无疑是世界科技史上极有意义的原创性贡献,而粳稻在其他温带国家的扩大种植,是原创性贡献中再度原创性的贡献。④如今,水稻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作物之一,遍布世界五大洲,全球水稻年产量达7.5亿吨,60%的世界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水稻科学家,又把中华稻作文化提升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在全世界享有最崇高的威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稻作文化还将继续造福世界人民!(《文汇报》专题报道,2021)14.请简单说明良渚稻作文化从何发展而来,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5.粳稻和籼稻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稻作现场】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注释】①兜鍪:头盔,士兵用以防护头部。巧妙比喻,暗示插秧如战斗。②唤渠朝餐歇半霎:渠,他。霎,一会儿。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休息片刻,先去用餐。③莳未匝:栽种还没有完毕。【7-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锚定青藏高原的“地标”,中国人又一次“冲顶”珠峰。新纪录、新突破,振奋人心。5月4日,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登顶科考小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小组对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对珠峰的全面“体检”活动史无前例。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改编自沈虹冰等《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新华网”2022年5月19日)材料二:5月,珠穆朗玛峰格外热闹。“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区展开。据介绍,此次珠峰科考整合了一个十余人的登山团队,登山队员接受过长期系统训练;熟练掌握了气象站安装、调试的各项技术。5月3日晚,登山队员们比预计提前一天抵达突击营地,4日凌晨,踏上了征途。哪怕队伍里有曾16次攀登珠峰的“老将”,这趟路也并不轻松。因为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每个登山队员都需要背负15公斤左右的物资,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按原计划登山队员要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架设气象站,但是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在和指挥部交流后,他们选择继续攀登最后在海拔8830米处才找到。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早在1959年,我国就成立了珠峰登山科考队,开展科考活动。资料显示,当时的科学家们用简陋的仪器观察地形地貌,在冰面打孔观测冰川的流动速度……那时,仪器设备、观测手段都很落后。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连登山鞋、冲锋衣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几十年积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支撑了科考装备的升级。无人机、无人船、探空气球和飞艇等,在此次科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巅峰使命2022”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摘编自申琳、徐驭尧《攀登,向着科学之巅》《人民日报》2022年5月10日)材料三:“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人生的高度。______。登顶珠峰,团结协作必不可少。制定科考计划、做好后勤保障、应对紧急情况等等,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______。此次科考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正是全体科考队员坚持不懈的结果。______。作为“世界第三极”的珠峰,环境险恶、气候恶劣,狂风、缺氧、极寒、雪崩等,时刻威胁着科考队员的生命,但他们不畏艰险,最终登顶成功。_______。攀登珠峰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科考队员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每一次登顶都是他们超越自我的艰苦历程。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珠峰精神”。“珠峰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它必将激励青年一代以攀登者的姿态勇往直前,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改编自贾玉宝《弘扬“珠峰精神”,奋进伟大征程》“四川新闻网”2022年5月6日)(3)结合材料内容,根据提示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要求:问题之间有逻辑联系。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队队长采访目的①_____采访问题(第一组)问题一:在科考的过程中,科考队遇到了哪些困难?问题来源于材料二问题二:②_____问题三:③_____采访问题(第二组)问题一:什么是“珠峰精神”?问题来源于材料三问题二: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珠峰精神”?【8-2022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真题】网红应该有的样子【材料一】①网红,是“网络红人”或“网络红物”的简称,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特点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物。提到“网红”,人们并不陌生。故宫博物院是“网红景点”,高品质文物展览、主题创意活动、特色文创设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他开通新浪微博1个月,吸引300多万粉丝;某“网红博主”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动人,拥有700多万海外粉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人物和实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②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③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教师”的人,往往对拓展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以此敦促自己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④互联网技术日渐纯熟,流行风尚的更替速度加快,能够被千千万万人持久喜爱的网红殊为难得。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递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自《人民日报<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有删改)【材料二】①“爷(婆),你们奏啥咧?还认得额么?”相信经常刷短视频的人,对这个声音并不陌生。某90后短视频创作者,开车到农村等偏远地区,“搭讪”老年人。他用这种拉家常的方式,跟老年人拉近距离,聊聊天,然后给老人们拍张照片,冲洗出来,放在定制的相框里,郑重地送给他们。看着满山遍地的红枣卖不出去,也开直播给农户们助力;看到江西老万夫妇爱心厨房的故事,便在陕西肿瘤医院旁边也创办了一家爱心厨房。②在短视频平台,类似这样的博主还有很多。对于此类题材的走红,网友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③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所表达的陪伴主题,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从老人布满皱纹的面颊上,我们读懂的是岁月的流逝,看到的是平凡生活中的不易与坚守。④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热衷于炫富、靠着浮夸演技、以猎奇低俗博人眼球的视频创作者,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流量,但很快又在大浪淘沙中被遗忘。而那些能够给作品注入温度,能够给用户带来知识增量、情感增量、价值增量的,更能以过硬口碑获得持续关注。在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B?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持续打动人心?如何将流量变成温暖人心的正能量?不论是给农村老年人拍照片,还是通过镜头弘扬传统文化,抑或是通过直播带货为贫困山区的农产品找出路,事实证明,流量不应该是利益的代名词,而应该是正能量的扩音器。⑤当然,回到现实生活,从这些视频中不难看出,生活并非都是风花雪月、诗和远方,一些现实话题也需要更多人予以关注,比如农村留守老人。某种意义上,农村留守老人是时代高速列车“落下”的群体,他们步履蹒跚,无法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视频中的老人,大多数独居或者夫妇二人相伴,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能够让他们倍感温暖,从他们的脸上,能够看到留守老人对于陪伴、亲情的渴望。现在脱贫攻坚战已经打赢了,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何尝不是全社会的目标?“网红们”的尝试或许是重要一步,也启示我们:关爱老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14.请你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什么样的网红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名师点睛】议论文内容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具体的内容要概括全面;2.抽象的内容要阐发准确;3.含蓄的内容要解说清楚。“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揭示文章的意义、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设问角度主要有: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某一具体内容的归纳、概括;4.揭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归纳和概括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在论述类文章中,论题、论点(或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二是要有切块分层意识,即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属种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偏正关系取其“正”。三是要有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不能先入为主,以偏概全。在议论文阅读中,“内容理解与概括”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是江西省中考阅读题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备战中考时的一大重点。中考议论文阅读对“内容理解与概括”能力的考查,出题角度多样,考查范围广泛,所以关注“内容理解与概括”常见的考查题型和知识点,尤为重要。【满分秘诀】“内容理解与概括”常见的概括方法有:1.关键词语提炼法。2.摘句法。3.概括引用法。4.概括组合法。5.分析组合法。【考点通关】【1-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求友匡己方梓①人活在世上,总希望身边有几个好朋友。功利心强的人看重朋友在生存方面对自己的帮助,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都反映了此种心态。品位高一些的人呢,他们在乎彼此心灵上的投契,觉得朋友能否对自己有衣食之助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他们能引领自己攀升到某种高度。曾国藩就持有这样的交友观。【A】②清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曾国藩在京城给四个弟弟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其三分之二的篇幅是讲如何读书、做人。谈到交友之道时,他如此下笔:“盖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意思是一个人与人订交,不能求虚名,而要通过交朋友救正自己品质、性情、能力上的某些不足。【B】③要寻到一个“匡己”之友,其实很不容易。④其一,他得有真性情。生活中许多人都能看到他人的缺点,但真正愿意指出来的并不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怕得罪人。一个人有了真性情,他才会想:朋友某方面有缺失,我不指出来,自己有什么资格享受他的信任与亲密呢?因此,他们说出逆耳忠言时,不会顾忌对方高不高兴,不会考虑做出如此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后果。【C】⑤其二,他必须有足够的见识。有的人嘴巴没遮没盖,所说的话从不过脑,他们的话于我们的人生并无多少营养,达不到“匡己”之境。个人生活阅历丰富,又喜欢读书、思考,看问题能窥到其真处、深处、隐秘处,向别人提的建议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这样的人才有能力去匡正我们。【D】⑥人人都有自己“唯一”的生命痕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脾性各不相同,遇事产生分歧是必然的。想成为匡正他人的人,你的胸怀就得博大。胡林翼是公认的有见识之人,对曾国藩的事业多有帮助,在湘军攻克金陵时,看到晚清政府的极端腐败,也曾想匡正他的“愚忠”……但话说了一半,便被曾国藩婉言谢绝。然而,胡林翼的可贵在于他最终能理解曾国藩所做的选择。正是这种博大的胸怀,使曾国藩视其为一生最大的知己。⑦当然,想求友匡己,我们先得给“己”设计一个充满蓬勃向上的模板。像任何双边关系一样,友情也是彼此选择的,你看中了别人,希望彼此的心灵互访互通,还得别人看中你。只有将自我的人性提得纯净些,大家乐于跟你交往,我们才有获得“优质朋友”的机会。假若自身无德无才,每一个优秀的人看到你都想逃出三条大街,求谁去“匡”你呢?⑧人性的锻造是个长久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求友匡己”也得有长久的打算。一要经得起大浪淘沙。时势相异,身边的朋友也大不相同,过去能帮助你的如今也许力气不逮,昔日能引领你的当下或许需要别人引领,我们在不忘老友的同时就得不断悦纳新友。二是必须执守初心。生活中的诱惑很多,不记得来时的路就会摔跤。恪守做个好人、做个有价值的人的初心去“求友匡己”,你的“匡”才不会脱离应有的轨道。⑨“求友匡己”,需要寻求能“匡”自己的朋友,还得学会自己“匡”自己。(有改动)2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匡己”之友需具备的特点。【2-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青春永不褪色》,完成下面小题。青春永不褪色①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如同生命终将逝去,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认为,世上只有青春是不朽的,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②我之所以说青春不褪色,是因为我所说的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他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爱因斯坦年老时,却仍能跟孩子们天真的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0余岁高龄依旧精神的奋斗在手术台上,这样的他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④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难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就如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风雨,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是最完美的使命,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一首美诗、一首诗书,高唱大江东去,始终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青春才不会受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影响,永远斗志昂扬,意气风发。⑤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余,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你,最终只能古代的岛下席慕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光辉里,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既然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就不该在左岸与右岸中迷失。⑥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不能只靠热血和激情,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美丽却无法保持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精神才能犹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⑦现在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全体国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积极投入生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⑧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才能永不褪色,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风华正茂。(选文有改动)20.作者认为青春永不褪色的原因是什么?21.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3-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青春永不褪色》,完成下面小题。青春永不褪色①有人说:“世上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如同生命终将逝去,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认为,世上只有青春是不朽的,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②我之所以说青春不褪色,是因为我所说的青春不是指青春期,而是指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他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爱因斯坦年老时,却仍能跟孩子们天真的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0余岁高龄依旧精神的奋斗在手术台上,这样的他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③如何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呢?④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有乐观开朗的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难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就如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风雨,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是最完美的使命,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一首美诗、一首诗书,高唱大江东去,始终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唯有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青春才不会受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影响,永远斗志昂扬,意气风发。⑤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和铭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余,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你,最终只能古代的岛下席慕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光辉里,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既然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就不该在左岸与右岸中迷失。⑥让青春永不褪色,我们更需要一份难得的沉稳,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不能只靠热血和激情,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美丽却无法保持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精神才能犹如太阳一般,耀眼而永恒。⑦现在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全体国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积极投入生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⑧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才能永不褪色,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风华正茂。(选文有改动)20.作者认为青春永不褪色的原因是什么?21.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4-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数字阅读,一样书香四溢李海峰①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30本,“听书”“视频讲书”等阅读形式为读书提供更多选择。②书籍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人类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阅读是浸润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升个人精神高度,扩展生命格局,突破思维方式,由此形成个体生命独特的精神气质,外在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在拥有坚定的价值观念。③在快节奏的今天,静下心来捧书阅读,似乎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数字阅读,例如移动阅读、手机听书等,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万亿规模。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阅读方式。④数字阅读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⑤阅读场景与内容的无限性。数字时代,无论身在何处,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均可以成为“移动的图书馆”,无限量的书籍触手可及,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场景也更加不受限制,随之丰富起来。⑥阅读方式与感官的多样化。眼睛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感官,以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为代表的音频平台让听书走进千家万户,“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姿态”,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双眼,而且优质的声音和表达,也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认知。⑦智能化沉浸式阅读正在逐步实现。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立体,使得人机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足,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场景阅读成为可能。书本内容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展现: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惟妙惟肖,阅读变成了身临其境的非凡体验。在未来,读者甚至可以参与到书中故事的创作,在虚拟现实里体验各个角色,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身份,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⑧尽管数字阅读带来的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担忧,但无论读书、听书、视频看书,重要的是摄取知识和信息后的思考与消化,并沉淀为人生的养分。或许,我们无需拘泥于阅读的方式,而是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温润生活,滋养心灵。(选自《人民日报》)19.阅读④-⑦段,请写出“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请依据文本概括出促进数字阅读发展的手段。【5-2022年广西玉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做一个战士巴金①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②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③《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④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⑤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于死命。⑥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他不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搏斗。他要消灭它们而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会停止战斗。⑦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地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⑧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⑨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假象绝不能迷住战士的眼睛,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除非他死,人不能使他放弃工作。⑩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1938年7月16日在上海12.文中说“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请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答案含标点80个字左右)【6-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乡村振兴行动】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家里不买书,附近不卖书,学校发的都是教科书。在乡村,私有阅读空间的建设几无可能,拓建公共阅读空间成了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核心举措。《孩子,你为什么不读书?》《南方周末》2020.12.10)2018年《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显示,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整体匮乏,高达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乡村学校的书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学校招标,低价中标,这导致高品质、不降价的好书很难被选择;二是源于捐赠,捐赠者不加挑选,多多益善。“当乡村孩子有了和城市孩子同样多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条件,以及得到阅读的帮助时,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其实就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推进乡村阅读工作的原因。”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如是说。《中国儿童阅读现状》(《南方周末》2021.04.22)今年,该项目落地贵州织金县、水城区10所村级小学,计划为每所小学设立一个励志书屋。之后,励志助学中心将组织专家开展长期、系统的阅读交流活动,用高品质阅读陪伴乡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助力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贵州乡村阅读计划”启动》(网易贵州2021.02.26)材料二:从2013年开始,总店设在江苏南京的先锋书店,把分店开进了乡村,在实体书店大盘震荡的背景下,不仅成功自救,还为不断空心化的乡村带去了人气和生机。陈家铺平民书局位于浙江松阳陈家铺古村,由一座乡村会堂建筑改造而成。平民书局第一批选书包含中外文学、名家诗歌、旅行休闲及摄影建筑等类别的艺术图书,共计2万多册;同时还搜集了有关松阳历史变迁、民俗文化及文艺创作的图书,配置了关于乡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保护方面的图书,设置了松阳文化专区。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落北侧,被一片水田环绕。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已久的民居,残存的老墙围绕着混凝土和钢结构建造的新建筑,形成当代与传统的对话。古色古香的碧山书局已经成为皖南热门景点;浙江桐庐戴家山村畲族民居里的云夕图书馆,也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的公共生活纽带,带动了畲乡文创和民宿产业的发展。“书店可以给村民一个阅读场所和公共空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尤其是孩子,有这样的阅读空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外来眼光的审视,村民对自身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先锋乡村书店计划执行人张瑞峰说。《先锋书店:把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文化报》2021.05.13)“没想到一家小书店真的能够改变一个村子的命运,能够对乡村传统村落的复兴有那么大的推动力。”建筑师张雷说。建筑师黄居正认为,先锋书店来到农村,作为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或许可以代替原来的祠堂,规训乡民、重塑乡村。“我们常说,空间可以组织人的行为方式,但我认为,空间所形成的“氛围'也可以塑造人,这就回到乡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育人。”《先锋书店24年:书店人驻乡村,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社区共同体》(澎湃新闻2020.12.03)材料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1)先锋书店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所人驻乡村的儿童阅读现状。请根据材料完成分析图。

乡村儿童阅读问题

先锋书店对应方法①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_【7-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材料一】红网时刻怀化12月4日讯(记者张金东)12月4日上午,怀化好人馆在市图书馆揭开面纱。好人馆以图片、文字等形式,集中展示了198位好人和2个集体的各级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道德内涵。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罗国宇为好人馆揭牌。一个好人就是一枚火种,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近年来,怀化市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宋先钦、周秀芳等人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或者该项荣誉提名奖,先后有3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材料二】周秀芳,今年73岁,是浙江宁波市退休教师。2014年周秀芳赴贵州支教,2015年开始到湖南溆浦支教。几年来,周秀芳把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数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到湖南、贵州山区。除了捐建30所希望小学,她还为400多名贫困生联系爱心捐助,获赠款物总价值达3500多万元。为解决希望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她还发动宁波的退休教师、大学生去贵州、湖南山区支教。2018年,她开始在产业领域尝试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在她牵头下,2019年,溆浦县北斗溪镇华容村的村民开始尝试栽种“红美人”树苗,沪杭甬研学实践基地落户溆浦。支教、建希望小学、产业扶贫、建立研学基地……周秀芳的爱心半径逐渐扩大,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本人也因此荣获“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请你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完成答题。10.请将【材料一】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5字以内)。11.怀化好人馆展示的好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国好人的哪些道德内涵?【8-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奋斗成就伟大梦想。实践充分证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多的根本力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日前,从全国总工会获悉:2021年全国五一表彰大会使用新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版奖章设计主题为“时代先锋”,根据“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设计而成,授予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材料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训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近日,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家长直言,早该加强了:有老师说,这下子有了“尚方宝剑”;还有其他网友称,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劳“疫”结合,切实如需。【材料三】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低迷,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实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怕浪费学习时间;一些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成“摆设”,经常被占用,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劳动实践课程开设不足,比如:家政、手工、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社会也无法全面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需求。(原文有改动)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劳动教育如何走出低迷的境地?【9-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说经典①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听:一幅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工程的等等,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手轻轻一拍就碎,它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③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说到“柳”,想起至今生长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带着湘军去平定叛乱,收复新疆。他一路边行军边插柳,现在这些合抱之木成了历史的见证,成了活的经典,凡游人没有不去凭吊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打天下的经典,1939年陕北公学的一批学生毕业要上前线,毛泽东去讲话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样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们三件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经典就这样产生了。莎士比亚有许多话,简直就是大白话,比如,“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话被人千百次地模仿。就是《兰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上,王羲之一挥而就。④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而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⑤经典所以为经典,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梁衡杂文集》,有删改)12.末段揭示经典成为经典的原因。根据文意,补出第三个原因。13.第三段分别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不经意而成的经典?【10-2021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托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说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关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人生一世,有得有失,习惯得到,也要习惯失去。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分超脱。有了这一分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距离》,有删改)16.第一、二段针对一个什么现象?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专题12议论文内容概括(解析版)【考点穿透】【题型分类】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方法技巧】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2、结合段落中论述的方面和事物的原因进行概括。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趣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时句来总结主要内容。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就议论文来说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要抓好议论文的特点。【典例在线】【1-2022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①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需要学习者忍受,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写作的开始,是枯燥的。阅读一本经典,是枯燥的。深刻的课堂,是枯燥的。创新创造的过程,往往也是枯燥的。枯燥是一个门槛,为不学无术者、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个门槛,沉浸其中,才能慢慢获得愉悦。精彩,不是一个“被动获得”的结论,不是让别人给你喂养,一下子就提起你的兴趣,而是在孤独静观、克服枯燥后先涩后畅,在读懂读通,习得新知,打通困惑后所获得的知识愉悦感。很多人特别喜欢那种无须自己投入多少理解力的“精彩”,上来就是高潮,开口就是金句,那只是娱乐和商业对你的消耗,而不是可沉淀、可致知的思想。②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常有学生跟我说,我为什么不写,因为没有灵感,等有灵感的时候再动笔。我说,哪能这么被动等灵感?你得现在就思考和动笔。开始肯定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我的经验是,克服了开始30分钟的枯燥,逼着自己动笔,想着想着,就进入状态并找到灵感了。③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你要有耐心让自己慢下来,坐得住冷板凳,忍得了枯燥晦涩,去获得这个阅读资格,而不是看一两页就轻易扔一边。再深奥难读的书,克服了前30页的阅读痛苦,坚持一小时慢慢就读进去了。前30页往往是作者设的障碍和门槛,一个优秀的作者也是在寻找优秀的读者,绝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糟蹋。④上一门好课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常听学生说,某某课是好课,老师善于讲段子;某某课太枯燥,全是抽象的概念和艰涩的推理。我说,判断一门课的好坏,绝不能用“能不能在10分钟内吸引我”的消费者自负去判断,那是对好课的侮辱。⑤枯燥是一个门槛,有人越不过门槛,睡着了,或者被电脑上的综艺和手机上的段子吸引走了,谋杀了时间。优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钟的枯燥,沉浸到写作、阅读和课堂之中。日积月累,就有了人才与人手的分别。所谓优秀,绝不是机巧式小聪明,背后必有强大的枯燥忍耐力,是聪明人下笨功夫,越过了枯燥并攀登到知识高处的结果。(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2日,有删改)18.阅读②自然段回答,作者为什么主张写作不能“等灵感”而要“找灵感”?19.阅读⑤自然段,回答造成“人才与人手”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20.作者在文章中从哪三个方面阐释“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答案】18.“等灵感”是消极(或被动)的;“找灵感”是积极(或主动)的。积极主动才能学好写作。19.造成二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能不能忍受枯燥。忍耐了枯燥,日积月累,就成了人才,反之,就成了平庸的人手。20.从写作、阅读、听课三个方面阐释“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或: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上一门好课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题干中“阅读②自然段回答”分析,可定位答案区域为第②段,结合“我说,哪能这么被动等灵感”分析,可概括出等灵感是被动的,结合“克服了开始30分钟的枯燥,逼着自己动笔,想着想着,就进入状态并找到灵感了”分析,可概括出找灵感是主动的,应积极主动才能学好写作。【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应注意结合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第⑤段中“枯燥是一个门槛”分析,造成人才和人手的差异的原因可概括为是否能够忍受枯燥。结合“优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钟的枯燥,沉浸到写作、阅读和课堂之中,日积月累”分析,可概括出人才能够长年累月忍耐枯燥;结合“有人越不过门槛,睡着了,或者被电脑上的综艺和手机上的段子吸引走了,谋杀了时间”分析,平庸的人容易被各种其他事物所吸引。【20题详解】本题考查搜集信息的能力。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既是全文的标题,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文章围绕这一观点展开。通读全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因此,抓住文章关键句进行概括提炼即可。结合第①段中“枯燥是一个门槛,为不学无术者、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个门槛,沉浸其中,才能慢慢获得愉悦”分析,可提炼出文章中心论点“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第②③④段分别从“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上一门好课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角度进行论述,即从写作、阅读、听课三个方面阐释“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2-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①近日对1560名14至35岁青少年进行一项调查显示,98.5%的受访青少年对科学感兴趣,93.7%的受访青少年表示会以科学家为人生榜样。而同期另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中小学生的十大偶像选择中,科学家位居榜首,比排名第二的影视明星比例高出一倍以上。②从前些年有机构调查显示“超9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偶像”进而引发社会担忧,到如今“超9成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第一偶像’”,尽管调查统计的主体、方法不同,但如此明显的反差依然很能说明问题:近些年青少年“偶像观”的确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青少年意识到,相较于一夜成名的所谓“明星”,那些埋头苦干、艰苦研发、经世济民的科学家更有“偶像价值”。③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心中的未来。个体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暗示着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群体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对应着时代的价值标准。为什么人们对一度甚嚣尘上的“明星崇拜”忧心忡忡?因为曾经一些演艺明星给孩子们传递的是“拜金主义”“娱乐至死”等错误的价值引导,一些网红主播渲染的是“奢靡消费”“一夜成名”等消极的行为示范。如果那样的价值观被当成时尚、奉为标准,我们怎能不为下一代忧心?④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我国一代代科学家埋头苦干、创新创造、攻坚克难,“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科技进步、民族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散发着理想之光,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⑤还记得2019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出席湖南农大开学典礼时,校园秒变“大型追星现场”,这样的偶像崇拜才有时代意义;还记得钟南山等专家到高校演讲,受到空前欢迎,这样的追星故事才打动人心;还记得屠呦呦获诺奖后,很多学子因之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这样的榜样激励才有持久回响……科学家成为下一代的榜样,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对此我们既要乐见其成,更要积极推动、促其深化,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摘自李思辉《青少年“偶像观”变化令人欣慰》《光明日报》2022年6月8日,有删改)(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青少年“偶像观”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2)请用原文的话来说说,偶像崇拜为什么不是一件小事?(3)作者对“偶像观”的回归,提出了哪两点建议?【答案】(1)根据原来的“超9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偶像”到现在的“超9成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第一偶像’”的巨大反差判断出青少年“偶像观”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2)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心中的未来。(3)①要乐见其成;②要积极推动、促其深化,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提炼。第②段“但如此明显的反差依然很能说明问题:近些年青少年‘偶像观’的确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是作者做出的判断,其依据在本段前文“从前些年有机构调查显示‘超9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偶像’进而引发社会担忧,到如今‘超9成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第一偶像”’”。【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偶像崇拜不是一件小事”意思是:偶像崇拜是一件大事;在文中找到体现“偶像”的意义语句即可,即第③段中的“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心中的未来”。【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建议的提炼。第⑤段“科学家成为下一代的榜样,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体现的是“偶像观”的回归,即“主流价值观的回归”;根据后文“对此我们既要乐见其成,更要积极推动、促其深化,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即可提炼作者对“偶像观”的回归提出的建议。【3-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书法的守正与创新钱念孙①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书法湍流在蜿蜒起伏的传统山脉中激荡前行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