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直线运动 一、知识精讲一、知识精讲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3)公式:v=s/t,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单位:速度的单位由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组合而成。①国际单位制:米/秒,符号m/s或m·s-1②交通运输中:千米/小时,符号是km/h或km·h-11m/s=3.6km/h.三、匀速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的分类(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①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即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3.匀速直线运动的s-t、v-t图像(1)路程—时间(s-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路程—时间(s-t)图象,如图甲所示。该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它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s/t的值不变。在同一坐标图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如图乙所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与t轴平行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在同一坐标图中,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四、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v=s/t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即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2)计算公式:v=s/t.(3)理解:①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②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指出在哪段时间内,或在哪段路程中,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或路程中,平均速度一般不同.二、题型先知二、题型先知TOC\o"1-1"\h\uTOC\o"1-1"\h\u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二、速度 1三、匀速直线运动 1四、变速直线运动 2一.速度与物体运动(共7小题) 3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共5小题) 8三.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0小题) 11四.匀速直线运动(共3小题) 19五.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共2小题) 21六.运动图像(共5小题) 22三、实战演练三、实战演练一.速度与物体运动(共7小题)1.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且运动8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5m,关于两车运动的s﹣t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D.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三条图线都是正比例图象,时间t=4s时,a、b、c通过的路程分别为5m、2m、1m;由v=可知,va>vb>vc;由题意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乙可能是a、b,也可能是b、c,还可能是a、c﹣﹣﹣﹣﹣﹣①由s﹣t图象知(或由前面可推出),t=8s时,a、b、c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0m、4m、2m;此时a、b间的距离为sa﹣sb=10m﹣4m=6m>5m,a、c间的距离为sa﹣sc=10m﹣2m=8m>5m,b、c间的距离为sb﹣sc=4m﹣2m=2m<5m;可见甲一定是a,乙可能是b、c,﹣﹣﹣﹣﹣﹣②综合①②可知,甲一定是a,乙可能是b、c。故选:A。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在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当某小车通过的路程为3.6米时,下列关于两车的运动时间t及两车间距离s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t为9秒,s为0.9米 B.若t为9秒,s为2.7米 C.若t为12秒,s为3.6米 D.若t为12秒,s为4.8米【解答】解:由图a知,甲通过路程2.4m,所用时间6s,所以v甲===0.4m/s,由图b知,乙通过路程3.6m,所用时间12s,所以v乙===0.3m/s。AB、若t=9s,由图b知乙通过2.7m,所以通过路程3.6m是甲,t甲===9s,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Δs=s甲1﹣s乙1=3.6m﹣2.7m=0.9m,符合题意,故A正确,B错误;CD、若t=12s,由图b知乙通过3.6m,此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2=v甲2t2=0.4m/s×12s=4.8m,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Δs′=s乙2﹣s甲2=3.6m﹣4.8m=1.2m,故CD错误。故选:A。3.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讲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千米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90千米。”“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5千米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千米的路程,怎么会超速呢?”(1)从两人的对话来看,这位女士没有弄清楚的物理概念是速度。(2)请你用正确的物理语言简单评价第二段中女士认为自己不可能超速的观点:该女士把速度和路程进行了对比,认为自己没有超速,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解答】解:(1)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警察所说的车速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女士所说的才开了7分钟是指时间间隔,她没弄懂速度的概念。(2)该女士说自己只剩下15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km的路程,是因为该女士把速度和路程进行了对比,混淆了速度和路程的概念,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故答案为:(1)速度;(2)该女士把速度和路程进行了对比,认为自己没有超速,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4.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辆轿车在G15公路上匀速行驶,以驾驶员所坐的座位为参照物,该车驾驶员相对座位的位置没发生变化(选填“发生”或“没发生”),由此判断驾驶员是静止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若该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800米路程,需用时90秒。【解答】解:(1)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以驾驶员所坐的座位为参照物,该车驾驶员相对座位的位置没发生变化,驾驶员是静止的;(3)根据v=可得,轿车运动的时间:t===90s。故答案为:运动快慢;没发生;静止;90。5.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纸带的打点情况,甲、乙两纸带均是匀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其中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慢(选填“快”、“慢”或“一样快”)。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少(选填“多”、“少”或“一样”)。【解答】解:从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甲、乙上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距离相等,所以都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但乙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大,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甲纸带从A点到B点的打点次数为6次,乙纸带从C点到D点打点次数为8次,因此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少。故答案为:匀速;慢;少。6.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1)观察图(a)可知,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6s。(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2m。(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答】解:(1)图像(a)中0.6m所对应的横轴上的点为6s。(2)图像(b)中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的路程式1.8m﹣0.6m=1.2m。(3)取相同的时间内,计算出两车速度,例如3s;V甲===0.1m/sV乙===0.2m/s,所以V甲<V乙故答案为别为:(1)6;(2)1.2m;(3)小于。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一段图像。请完善坐标并画出它们对应的图像。【解答】解:由左边的s﹣t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t=0s时甲在乙的前方20m处,乙比甲晚出发5s,由s﹣t图像可知,甲的速度v甲===2m/s,乙的速度v乙===10m/s,由图像还可知,在第10s末乙物体追上甲物体,故作v﹣t图像如下: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共5小题)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下列情况中,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的是()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00米 B.甲通过的路程为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的路程为1500米 C.甲在半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40千米,乙在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300千米 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解答】解:A、只知道路程,不知道运动时间,无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故A错误;B、由于甲、乙的运动时间相同,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则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故B错误;C、甲车的速度v甲===80km/h,v乙===60km/h,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甲车运动的快,故C正确;D、v甲=54km/h,v乙=10m/s=20×3.6km/h=72km/h,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故D错误。故选:C。9.下列现象中速度最快的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从太阳射向地面的阳光 D.把“神七”送上天的火箭【解答】解: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速度约为400km/h~500km/h;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速度约为3500km/h~4000km/h;C、从太阳射向地面的阳光的速度约为3×105km/s;D、把“神七”送上天的火箭速度约为8km/s;由此可见,光的速度最大;故选:C。10.如图(a)、(b)所示是甲、乙两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从图象可知()A.甲车运动快 B.乙车运动快 C.两车运动一样快 D.无法判断【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车的速度:v甲===0.2m/s。v乙===0.2m/s,则两车速度相等,运动的一样快;故选:C。11.超速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某公路段限速标志牌上标有90公里/时,在路测设有一架自动相机,在间隔4秒时间内先后拍摄了如图(a)、(b)所示的两张照片。已知公路旁相邻两盏路灯的间距均为50米,请分析对比两张照片中的信息及相关条件回答:(1)A、B、C三辆车中,运动最快的车是B,这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A、B、C三辆车中,一定有超速行为的车是A、B。【解答】解:(1)由题意知,A、B、C三辆车运动的时间相同,都是4s,通过图示可知,在4s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sB>sA>sC,根据v=可知,三辆车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B>vA>vC,故A、B、C三辆车中,运动最快的车是B,这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已知公路旁相邻两盏路灯的间距均为50米,由图可知,sA>100m,sB>100m,sC<100m当t=4s,s=100m时,速度v===25m/s=90km/h,所以,vA>90km/h,vB>90km/h,vC<90km/h,所以,A、B、C三辆车中,一定有超速行为的车是A、B。故答案为:(1)B;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A、B。12.如图所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队中的战士以身边战友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选题“运动”或“静止”),判断依据是他相对于队友的位置不改变(“改变”或“不改变”).新型战机整齐地在方队上空飞越蓝天,说明战机比方队运动得快(选填“快”或“慢”),判断的依据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飞机比方队通过的路程长。【解答】解:(1)队中的战士以身边战友为参照物,他相对于队友的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他是静止的。(2)新型战机整齐地在方队上空飞越蓝天,说明战机比方队运动得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飞机比方队通过的路程长。故答案为:静止;不改变;快;路程长。三.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0小题)13.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乙的速度为0.05米/秒;甲在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0.1米;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选填“相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甲、丙两车相距0.5米,则丙的速度可能大于甲的速度(选填“一定大于”、“可能大于”或“一定小于”)。【解答】解:(1)乙在t=12s内运动的路程s=0.6m,则乙的速度:v===0.05m/s;由图象可知,甲在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0.4m,甲在3秒内通过的路程为0.3m,甲在第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0.4m﹣0.3m=0.1m;(2)由图象读出经过6s时甲和乙通过的路程,s甲=0.6m,s乙=0.3m,且甲、乙的距离为s=0.9米,所以判断出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3)甲的速度:v甲===0.1m/s,则经过12s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1m×12s=1.2m,且甲、丙两车相距s′=0.5m,丙通过的距离可能为s丙=1.2m﹣0.5m=0.7m或s丙′=1.2m+0.5m=1.7m,丙的速度v丙===0.058m/s;或v丙′==≈0.14m/s,所以丙的速度可能大于甲的速度。故答案为:0.05;0.1;相反;可能大于。14.同一水平路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两车运动6秒时,甲车的速度为2米/秒,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6米。【解答】解:由图象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v=可知甲速度大于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位置不断变化,即乙是运动的;由图象知,两车运动6秒时,甲车通过的路程12m,所以v甲===2m/s;乙车通过的路程为6m,因为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所以甲、乙两车的距离:s=12m﹣6m=6m。故答案为:运动;2;6。15.雌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时,引起水面振动,就会形成以点水处为中心的圆形波纹(水波),并沿水面向四周匀速传播。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二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且蜻蜓做匀速直线飞行)请根据图片解答下列问题:①从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x轴向左(选填“向右”或“向左”);②求蜻蜓当时的飞行速度v1与波速v2的比值7:3。【解答】解:①由图知,左侧的圆圈较小,可知,蜻蜓是沿x轴向左飞行的;②两个圆心间的距离(即两次点水间的距离)为5.5m﹣2m=3.5m;第一个圆的半径为2m,第二个圆的半径为3.5m,可知刚点第二次时,第一个波纹传播的距离为3.5m﹣2m=1.5m;据分析知,相同时间内,蜻蜓飞行的距离更远,可知蜻蜓飞行的速度大于水波的传播速度;③由②知,蜻蜓当时的飞行速度与波速之比:v1:v2=:===7:3。故答案为:①向左;②7:3。16.如图是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20架飞机保持水平直线飞行,速度为120米/秒,以其中一架飞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飞行10秒,飞机飞行的路程为1200米。【解答】解:以其中一架飞机参照物,其他飞机相对于这一架飞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故其他飞机是静止的;如果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大地相对于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大地是运动的;若飞行10秒,飞机飞行的路程为:s=vt=120m/s×10s=1200m。故答案为:静止;运动;1200。17.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同地出发向正南方向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1米/秒。10秒后,甲、乙两车相距5米。【解答】解:根据甲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结合s﹣t图像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甲===1m/s;由图象可知,10s后乙车行驶的路程为:s乙=5m;10s后,甲车行驶的路程为:s甲=v甲t=1m/s×10s=10m;此时甲、乙两车相距的距离为:s=s甲﹣s乙=10m﹣5m=5m。故答案为:匀速直线;1;5。18.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v甲大于v乙(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运动相同时间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v=可知小车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即v甲大于v乙;已知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且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答案为:大于;西。19.位于A、B两点的甲、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5秒,甲、乙两小车正好相遇,求:(1)甲车和乙车各自的速度;(2)经过5秒,甲车和乙车分别通过的路程;(3)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解答】解:(1)由图a可知,甲车行驶6米,用时6s,则甲车速度=1m/s,由图b可知,乙车行驶18米,用时6s,则乙车速度=3m/s,(2)经过5秒,甲车通过的路程s甲′=v甲t甲′=1m/s×5s=5m经过5秒,甲车通过的路程s乙′=v乙t乙′=3m/s×5s=15m(3)经过5秒,甲、乙两小车正好相遇,如果甲、乙两小车相向而行,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sAB=s甲′+s乙′=5m+15m=20m如果甲、乙两小车同向而行,由于乙车速度更快,所以应该为乙车追击甲车,否则甲车不可能追上乙车,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sAB′=s乙′﹣s甲′=15m﹣5m=10m答:(1)甲车和乙车的速度分别为1m/s、3m/s;(2)经过5秒,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5m、15m;(3)如果甲、乙两小车相向而行,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m;如果甲、乙两小车同向而行,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m。20.小红坐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中“120”表示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问:(1)若一辆旅游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达上海需要多少小时?(2)若一辆轿车以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在沪宁高速公路行驶了1.5小时,则轿车通过的路程多少千米?(3)上海到南京的路程约为320千米,某驾驶员驾驶一辆轿车从上海到南京用了3个小时,设轿车匀速行驶。那么该驾驶员是否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计算回答)【解答】解:(1)由交通标志牌可知,从标志牌到上海的路程s=50km,由v=得,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t===0.5h。(2)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v′=120km/h,由v=得,轿车通过的路程:s′=v′t′=120km/h×1.5h=180km;(3)该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106.7km/h,小于120km/h,所以他遵守了交通规则。答:(1)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为0.5h。(2)轿车通过的路程为180km。(3)该驾驶员速度大约为106.7km/h,小于120km/h,所以他遵守了交通规则。21.某同学准备在暑期到北京去旅游,他从网上查询得到了下列信息:飞机从上海到北京的航程约为1200km,用时大约2h5min,飞机每人每百千米消耗能量约1.05×108J;高铁从上海到北京的路程约为1300km,用时大约4h48min,它的能量消耗为0.04(kW•h)/(km/座位)。如果他征求你的意见,你会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说你的理由。【解答】解:若他坐飞机从上海到北京,至少需要消耗的能量是:W=×1200km=1.26×109J;若他坐高铁从上海到北京,至少需要消耗的能量是:W′=0.04(kW•h)/(km)×1300km=1.872×108J;因此,从节约能量角度来看,建议该同学坐高铁去北京;因为坐高铁去北京比坐飞机去北京要多用2h43min,因此若从节约时间角度来看,建议该同学坐飞机去北京。答:建议该同学坐飞机去北京。22.两艘船A与B,在t=0时从港口O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0m/s分别向东、向南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当A船距O点L1=50m处第一次鸣笛,发出短促的汽笛声,以后每前进50m鸣笛一次。声波以u=340m/s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1)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2)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并判断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是否发生变化。【解答】解:(1)第一个声音信号从A船→B船,要经过△t1的时间,由勾股定理有L12+(L1+v△t1)2=(u△t1)2△t1=;=0.2124s;=5s;船B上的水手听到第一声汽笛声的时刻为5s+0.2124s=5.2124s;答: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为5.2124s;(2)由第一小题可知:第二个声音信号从A船→B船,要经过的时间为;所以听到的声音信号的时间间隔△T为;=5.212s;由△T的计算式可知,△T的大小仅与△L=L2﹣L1有关,故时间间隔不变。四.匀速直线运动(共3小题)2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经过2秒,两车相距10米 B.通过60米路程,两车相差2秒 C.出发后甲车始终在乙车前面 D.出发后甲车始终在乙车后面【解答】解:A、由图象可看出:经过2秒,甲车的路程是20米,乙车路程大于10米,则甲、乙两车间距离小于10米,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通过60米路程,甲车用时6秒,乙车用时为9秒,则两车相差3秒,故B错误;CD、由图象知:通过80米的路程,甲用时间少于乙车,则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出发后甲车始终在乙车前面。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甲”或“乙”或“甲、乙”);乙的速度为2米/秒;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解答】解:(1)从图象可知,甲乙中的路程都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图乙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12m;速度v===2m/s;(3)由甲的图象可得甲的速度为v甲=3m/s;3s后,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v甲t=3m/s×3s=9m;s乙=v乙t=2m/s×3s=6m;3秒后甲、乙的距离为s=s甲+s乙﹣s0=9m+6m﹣12m=3m;故答案为:(1)甲、乙(2)2m/s(3)3m。25.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解答】解:如图,(1)甲物体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不变,甲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2)乙物体的运动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不断增大,乙物体是加速运动。(3)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故答案为:匀速直线;速度。五.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共2小题)26.如图,将一斜面放在桌面上,用粉笔做好标志:A、B、C(AB=AC)将挡板挡在B处、C处,使乒乓球从A处释放:(1)除上述提到的器材外,还要秒表、刻度尺。(2)此实验一定要注意在释放乒乓球的同时按下秒表,到碰到挡板声的同时按下秒表。(3)若测时间时,测量者反映的略慢些,则测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这属于误差(错误、误差)(4)该实验中斜槽的角度是小点(选填“大点”或“小点”)好,原因便于测量时间。【解答】解:根据题意(1)测平均速度除了上面器材还要用到秒表、刻度尺;(2)从起点释放乒乓球时记时间要按下秒表;碰到挡板声的同时按下秒表,记下时间;(3)根据速度公式,测量者反映的略慢些,这样测出的时间会比实际时间多,因此测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这些因素属于误差;(4)斜槽的角度小点;这样便于测量时间。故答案为:(1)秒表,刻度尺,(2)按下秒表,按下秒表;(3)偏小,误差;(4)小点,便于测量时间。27.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小明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列于下表:路程/m10203040时间/s3.25.36.89.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小明同学下列跑步的平均速度:(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3.125m/s。(2)从10m处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5.56m/s。(3)从3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4.17m/s。【解答】解:(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公式v===3.125m/s;(2)从10m处到30m处的路程是20m,所用时间是3.6s,平均速度可由公式v==≈5.56m/s;(3)从3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公式v==≈4.17m/s;故答案为:(1)3.125;(2)5.56;(3)4.17。六.运动图像(共5小题)28.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乙在经过Q点后距Q点2米处相遇,则()A.甲比乙早1秒通过Q点 B.乙比甲早1秒通过Q点 C.甲比乙早3秒通过P点 D.乙比甲早3秒通过P点【解答】解:因为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m的两点,P点是起点(图象上是点O),Q点是终点(Q点位于纵轴的6m处)。由图可知:当两车的纵坐标都是8m时,甲车对应的时间是3s,而乙车对应的时间是6s,所以,乙比甲早3s通过P点,PQ距离为6m,当两车的纵坐标都是6m时,甲车对应的时间是3s×=2.25s,而乙车对应的时间是6s×=4.5s,4.5s﹣2.25s=2.25s;3s>2.25s,所以乙比甲早0.75s通过Q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9.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甲小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当甲经过P点时,乙刚好经过Q点,P、Q两点间的距离为18米,再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4米,则乙小车的速度()A.可能为米/秒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住宿管理方案
- 园林绿化防火应急方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工作总结
- 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
- 2024年新版房屋买卖合同
- 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抗原课件
- Methyl-streptonigrin-Methyl-bruneomyc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Methyl-7α-hydroxy-3-ketocholano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Mepiquat-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构架图
- 小学道德与法治《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课件部编版
- 水浒传宋江怒杀阎婆惜课件
- 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课件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装饰装修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 2021年成都西岭文旅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解读课件
-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2
- (施工方案)固结灌浆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