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信息的传递知识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1)电话是由美国发明家贝尔于1876年发明。(2)电话的构造: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串联在电路里组成的。工作流程:声音—>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声音。2.电话交换机(1)两部电话要实现通话,就要架设一对电话线。如果有n部电话要实现相互通话,就必须假设n(n—1)/2对电话线。(2)打电话时“占线”的主要原因:对方正在给他人打电话;他人正在给对方打电话;对方正在给自己打电话;对方电话未放好;电话交换机之间线路忙。知识点二、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只有变化的电流才能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稳定电流则不能产生电磁波。在生活中,开关电器、雷电等所形成的电流变化也会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和真空中传播。(2)传播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大约是3×108m/s,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要小于这个数值。3.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1)电磁波的波速公式: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和频率f的关系是c=f。由于电磁波波速c是一个定值,所以波长和频率成反比例关系。(2)单位:频率f的单位为赫兹(Hz),还有千赫(kHz),波长的单位为m。4.电磁波的分类:一般根据波长来划分,波长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它们的本质都是电磁波,不同的是波长的不同。5.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雷达、微波炉、紫外线消毒杀菌等。知识点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三种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射频电流。3.移动通信:(1)工作原理:将声音信号转变成交变的电信号,再把带有声音信息的电信号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通信方式就是移动通信。(2)工作过程: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限电接收台。当人们讲话时,一方面将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捕捉到空中的电磁波,使得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知识点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1)微波:是指波长在10m~1mm之间的电磁波,其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2)微波的特点优点:微波的频率高,可加载的信息量大。缺点: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它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而必须建设一些中转站来转发信号。信号要想传递得越远,需要的中转站越多。2.卫星通信(1)组成: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2)作用:通信卫星是一个空中微波中转站,它从一个地面站接收发射来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变频后,再发射到一个或几个地面站。(3)用于通信的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又叫同步卫星,利用这些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转站,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覆盖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3.光纤通信(1)光纤通信: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进行通信的方式叫光纤通信。(2)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可长距离传输信息,容量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3)解读:a.激光的特点: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b.光缆:光缆是光信息的路径,是一种用玻璃做成的光导纤维,光从其一端射入,在里面经过多次反射(这决定了光信息可以在弯曲的光缆里传播),最终从光缆另一端射出。1.(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当2022虎年的钟声敲响时,天和核心舱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为全国人民送上新年祝福(如图)。他们美好的祝福声传到地球靠的是()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2.(2022·云南·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站的结构及航天员授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接完成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B.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从地面带到空间站的实验器材质量变为零3.(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关于他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讲课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太空授课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C.女宇航员的音调高是由于振幅大D.分辨翟志刚和叶光富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动发射三名航天员历时六个月,在太空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C.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D.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保持不变5.(多选题)(2022·河南·中考真题)从“嫦娥五号”采回月球样本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的电磁波信号比“嫦娥五号”的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大B.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天问一号”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C.“嫦娥五号”比“天问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更远D.“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相对太阳都是运动的6.(2022·河北·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的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___________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7.(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8.(2022·山西·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电视直播,直播信息是卫星通过___________波传递的。当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时,小亮突然问小明:“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了推力,怎么还能继续运动?”从小亮提出的问题中可判断他所持有的观点是___________。9.(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期间,做_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时的影像是通过___________传回地面指挥中心的。10.(2022·广东·中考真题)题22图甲为部分电磁波的频率分布示意图。(1)由图可知,紫外线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2)下列实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遥控器控制电视
B.体检时拍X光片C.医院杀菌消毒灯
D.“测温枪”测量体温(3)少量的紫外线照射是有益的,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小明想检验某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及一定防护下进行实验。步骤一:如图乙所示,固定好紫外线灯和涂有荧光物质的硬纸板,将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放置在___________(选填“I”“Ⅱ”或“Ⅲ”)区域,且调整玻璃板与硬纸板平行;步骤二: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发光;步骤三:关闭紫外线灯,荧光物质不发光;步骤四:按产品的说明书要求在玻璃板上均匀涂满防晒霜,再次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有微弱发光。由此可推断,该防晒霜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阻挡全部紫外线。一、单选题1.(2022·广西贵港·二模)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探测器经过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等一系列减速措施后,再经过反推发电机进行动力减速,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抵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B.反推发电机利用了热值大,密度小的燃料C.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火星表面是静止的D.落地后,探测器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拍摄传回地球的首批图片之一。这些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主要依靠()A.电磁波 B.激光 C.声波 D.电流3.(2022·山东菏泽·二模)2021年5月29日晚,由“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开始追赶“天和”核心舱。30日凌晨,“天舟二号”与“天和”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和”核心舱通过超声波与地面基站传递信息B.“天舟二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C.追赶过程中,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D.“天舟二号”加速升空,动能、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守恒二、填空题4.(2022·安徽芜湖·模拟预测)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着陆在火星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射______向“天问一号”传达指令。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______的作用。5.(2022·福建·九年级专题练习)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过程运用北斗系统完成远距离自主快速测定轨,其间信息的传递是依靠______实现的。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形成结合体后一起运行,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是______的。6.(2022·安徽合肥·一模)2021年5月25日晚,520架无人机在长沙橘子洲上空变换队形,摆出“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的画像”等图样,用来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无人机组是利用______为载体来获得信息的;“禾下乘凉梦”的图样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现象。7.(2022·山东聊城·一模)科技引领生活的时代已经来临,5G通讯网络技术为无人驾驶提供有力支持,如可以实现在一、两公里之外提前感知交通信息,5G通讯网络是利用______来传递信息的;下列三组材料:①铅笔芯、铝、地球;②陶瓷、铅笔芯、物理书;③塑料尺、硬币、地球,在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______(选填序号)。三、实验题8.(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1)如图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2)如图2,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方式,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如图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旋转至b位置时,其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4,真空罩内的手机能接收到来电信号,说明电磁波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1)如图所示,______图表示电话话筒的原理图;______图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2)为了探究电话话筒的原理,做如下实验:①将电源、碳粒话筒、电流表串联起来,用手摇动碳粒话筒,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这说明碳粒话筒受到振动后,电阻值__________.②用嘴对着话筒吹气或大声喊话,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时,电流中的电流________(选填“越强”或“越弱”),说明电流随着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3)以上实验说明:话筒通过声音引起内部碳粒电阻的变化,从而将_________信号转变成________信号.10.(2021·陕西·三原县南郊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在使用洗手间水龙头时发现:当手伸进水龙头下如图所示窗口前时,水龙头出水,当手离开时断水。(1)小明听老师说这是一种由红外线控制的自动出水龙头,他想到: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水龙头自动出水可能是温度较高的手辐射的红外线被窗口接收,使控制阀打开而出水.为验证猜想,他取3个相同的塑料杯分别装入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以相同的方式将杯子逐渐靠近窗口,发现控制阀是否打开出水与杯子到窗口的________有关,把刚好出水时杯子与窗口的距离定为最远出水距离,每次测量这个距离都是15cm.他对实验现象分析如下:温度不同的杯子辐射的红外线强弱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最远出水距离应该不同,但实际却相同,可见他的猜想是错误的。(2)为了进一步寻找原因,小明分析得到控制水龙头出水的红外线可能是由窗口发出的,于是他取了面积形状完全相同的梳妆镜和透明玻璃板,保持它们与窗口平行,分别将它们逐渐靠近窗口,测出最远出水距离分别为32cm、7cm.入射到梳妆镜上的光线全部反射,而入射到玻璃板上的光线________(选填“全部”“部分”或“不发生”)反射,接收到的反射光越弱,最远出水距离会越________,因此说明水龙头出水是因为窗口发出的红外线被手____到窗口而使水龙头控制阀打开自动出水。(3)得到出水原因后,他又进一步探究最远出水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并完成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射面面积/cm2最远出水距离/cm1瓷砖100302纸板10018.23棉布10017.54海绵10016.1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出水龙头的最远出水距离与____________有关,此表中________对红外线的反射效果最好。实验后他查资料得知:有一种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是利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物体,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来看到物体。为使物体不易被暴露,应使其表面材料对红外线反射作用较________(选填强或弱)。四、计算题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卫星通信系统是由赤道上空一定高度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和经该卫星连通的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同步卫星天线波束最大覆盖面可以达到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赤道上空同平面轨道上等间隔放置三颗同步卫星,就能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目前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系统就是按照上述原理建立起来的,三颗卫星分别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上空.(1)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要实现全球卫星通信,卫星在轨理论高度(距地面高度)至少多远?(2)卫星传输的主要缺点是传输时延大.甲乙两人打接越洋电话,已知他们两地基站共用的是一颗在轨高度约3.6×104km的通信卫星,且两地距卫星均为4.5×104km,求打接一次电话时延多少s?12.(2021·全国·九年级)你见过戴着面罩或墨镜的工人进行电焊作业吗?电焊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高温,将焊条熔化,从而使两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电焊机工作时有很大电流,但不会连续工作,所以导线中会产生迅速变化、时断时续的电流。(1)电焊机输出电压40V、输出功率2000W,某种橡皮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下表,从安全角度考虑,计算说明应选择哪种导线作为电焊机的输出导线?导线规格导线横截面积2.54610安全载流量28374768(2)焊条熔点为1100℃,比热容为0.4×103J/(kg•℃)。假设电流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焊条吸收并使焊条升温,电焊机工作4s,可使一根质量为20g的焊条全部熔化吗?(3)电焊机工作时会不会产生电磁波,为什么?(4)电焊机工作时会对周围的居民或行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请指出其中的两点。专题09信息的传递知识点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1)电话是由美国发明家贝尔于1876年发明。(2)电话的构造: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串联在电路里组成的。工作流程:声音—>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声音。2.电话交换机(1)两部电话要实现通话,就要架设一对电话线。如果有n部电话要实现相互通话,就必须假设n(n—1)/2对电话线。(2)打电话时“占线”的主要原因:对方正在给他人打电话;他人正在给对方打电话;对方正在给自己打电话;对方电话未放好;电话交换机之间线路忙。知识点二、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只有变化的电流才能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稳定电流则不能产生电磁波。在生活中,开关电器、雷电等所形成的电流变化也会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和真空中传播。(2)传播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大约是3×108m/s,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要小于这个数值。3.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1)电磁波的波速公式: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和频率f的关系是c=f。由于电磁波波速c是一个定值,所以波长和频率成反比例关系。(2)单位:频率f的单位为赫兹(Hz),还有千赫(kHz),波长的单位为m。4.电磁波的分类:一般根据波长来划分,波长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它们的本质都是电磁波,不同的是波长的不同。5.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雷达、微波炉、紫外线消毒杀菌等。知识点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三种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射频电流。3.移动通信:(1)工作原理:将声音信号转变成交变的电信号,再把带有声音信息的电信号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通信方式就是移动通信。(2)工作过程: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限电接收台。当人们讲话时,一方面将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捕捉到空中的电磁波,使得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知识点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1)微波:是指波长在10m~1mm之间的电磁波,其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2)微波的特点优点:微波的频率高,可加载的信息量大。缺点: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它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而必须建设一些中转站来转发信号。信号要想传递得越远,需要的中转站越多。2.卫星通信(1)组成: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2)作用:通信卫星是一个空中微波中转站,它从一个地面站接收发射来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变频后,再发射到一个或几个地面站。(3)用于通信的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又叫同步卫星,利用这些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转站,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覆盖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3.光纤通信(1)光纤通信: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进行通信的方式叫光纤通信。(2)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可长距离传输信息,容量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3)解读:a.激光的特点: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b.光缆:光缆是光信息的路径,是一种用玻璃做成的光导纤维,光从其一端射入,在里面经过多次反射(这决定了光信息可以在弯曲的光缆里传播),最终从光缆另一端射出。1.(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当2022虎年的钟声敲响时,天和核心舱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为全国人民送上新年祝福(如图)。他们美好的祝福声传到地球靠的是()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答案】C【解析】A.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用于通讯,他们美好的祝福声传到地球靠的是电磁波,故C符合题意;D.大气对红外线辐射传输主要是的影响吸收和散射,红外线仅仅适合短距离的通讯,不适合远距离的,故太空和地球的通讯只能是电磁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2·云南·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站的结构及航天员授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接完成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B.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从地面带到空间站的实验器材质量变为零【答案】B【解析】A.完成对接后,核心舱和宇宙飞船合二为一,所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静止的的,故A错误;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航天员与学生互动只能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B正确;C.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没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B。3.(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关于他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讲课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太空授课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C.女宇航员的音调高是由于振幅大D.分辨翟志刚和叶光富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无法在太空中传播,宇航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C.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女宇航员的音调高是由于频率大,故C错误;D.不同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分辨翟志刚和叶光富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故D错误。故选A。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动发射三名航天员历时六个月,在太空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C.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D.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A.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故A错误;B.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B错误;C.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故C正确;D.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C。5.(多选题)(2022·河南·中考真题)从“嫦娥五号”采回月球样本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的电磁波信号比“嫦娥五号”的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大B.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天问一号”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C.“嫦娥五号”比“天问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更远D.“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相对太阳都是运动的【答案】BD【解析】A.“天问一号”的和“嫦娥五号”的都是利用电磁波信号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B.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很大,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火星、地球都是太阳系中成员,而“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故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天问一号”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故B正确;C.“嫦娥五号”是由地球飞往月球的探测器,“天问一号”是由地球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所以,“天问一号”比“嫦娥五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更远,故C错误;D.“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相对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BD。6.(2022·河北·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的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___________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答案】
振动
音色
电磁波【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一个特性,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要靠电磁波传递,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7.(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答案】
振动
音色
电磁波【解析】[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2]“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8.(2022·山西·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电视直播,直播信息是卫星通过___________波传递的。当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时,小亮突然问小明:“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了推力,怎么还能继续运动?”从小亮提出的问题中可判断他所持有的观点是___________。【答案】
电磁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解析】[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声音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电视直播,直播信息是卫星通过电磁波传播的。[2]根据他的说法“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了推力,怎么还能继续运动”,可以判断,他所持有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9.(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期间,做_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运动;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时的影像是通过___________传回地面指挥中心的。【答案】
做功
曲线
电磁波【解析】[1]返回舱在大气层中下降时,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返回舱的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2]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期间围绕地球运动,运动方向一直在改变,是在做曲线运动。[3]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的影像是通过电磁波传输回地面的,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10.(2022·广东·中考真题)题22图甲为部分电磁波的频率分布示意图。(1)由图可知,紫外线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2)下列实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遥控器控制电视
B.体检时拍X光片C.医院杀菌消毒灯
D.“测温枪”测量体温(3)少量的紫外线照射是有益的,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小明想检验某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及一定防护下进行实验。步骤一:如图乙所示,固定好紫外线灯和涂有荧光物质的硬纸板,将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放置在___________(选填“I”“Ⅱ”或“Ⅲ”)区域,且调整玻璃板与硬纸板平行;步骤二: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发光;步骤三:关闭紫外线灯,荧光物质不发光;步骤四:按产品的说明书要求在玻璃板上均匀涂满防晒霜,再次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有微弱发光。由此可推断,该防晒霜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阻挡全部紫外线。【答案】
是
3.0×108
C
Ⅱ
不能【解析】(1)[1]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紫外线又属于看不见得光,所以紫外线属于电磁波。[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而紫外线属于看不见得光,所以紫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2)[3]A.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拍X光片利用的是X射线,不属于紫外线,故B不符合题意;C.医院杀菌消毒灯,利用的是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故C符合题意;D.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4]由题意可知,小明要检验某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应该把玻璃板放在紫外线灯和涂有荧光物质的硬纸板之间,观察荧光物质的发光情况;然后在玻璃板上均匀涂满防晒霜,观察荧光物质的发光情况,通过对比,得出某防晒霜对紫外线是否有阻挡作用。[5]由题意可知,在玻璃板上均匀涂满防晒霜,再次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有微弱发光,说明仍有部分紫外线照射在荧光物质上,所以该防晒霜不能阻挡全部紫外线。一、单选题1.(2022·广西贵港·二模)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探测器经过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等一系列减速措施后,再经过反推发电机进行动力减速,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抵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B.反推发电机利用了热值大,密度小的燃料C.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火星表面是静止的D.落地后,探测器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D【解析】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间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值大的燃料,相同质量完全燃烧放热更多,密度小,相同体积质量小,更轻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悬停阶段,探测器相对火星表面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探测器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拍摄传回地球的首批图片之一。这些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主要依靠()A.电磁波 B.激光 C.声波 D.电流【答案】A【解析】火星车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故选A。3.(2022·山东菏泽·二模)2021年5月29日晚,由“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开始追赶“天和”核心舱。30日凌晨,“天舟二号”与“天和”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和”核心舱通过超声波与地面基站传递信息B.“天舟二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C.追赶过程中,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D.“天舟二号”加速升空,动能、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守恒【答案】C【解析】A.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天和”核心舱通过电磁波与地面基站传递信息,故A错误;B.“天舟二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追赶过程中,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天和”相对于“天舟二号”位置发生改变,“天和”是运动的,故C正确;D.“天舟二号”加速升空,速度变大,动能增加,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4.(2022·安徽芜湖·模拟预测)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着陆在火星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射______向“天问一号”传达指令。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______的作用。【答案】
电磁波
地磁场【解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射电磁波向“天问一号”传达指令。[2]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指南针本身有磁性,放入地磁场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总是指示南北方向。5.(2022·福建·九年级专题练习)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过程运用北斗系统完成远距离自主快速测定轨,其间信息的传递是依靠______实现的。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形成结合体后一起运行,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是______的。【答案】
电磁波
静止【解析】[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我们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2]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形成结合体后一起运行的过程中,它们之间没有位置上的改变,它们是相对静止的。6.(2022·安徽合肥·一模)2021年5月25日晚,520架无人机在长沙橘子洲上空变换队形,摆出“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的画像”等图样,用来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无人机组是利用______为载体来获得信息的;“禾下乘凉梦”的图样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现象。【答案】
电磁波
反射【解析】[1]无人机组是利用电磁波为载体来获得信息的;无人机组通过无线设备发射和接受电磁波,进行信息互通。[2]“禾下乘凉梦”的图样在水中的倒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现象。7.(2022·山东聊城·一模)科技引领生活的时代已经来临,5G通讯网络技术为无人驾驶提供有力支持,如可以实现在一、两公里之外提前感知交通信息,5G通讯网络是利用______来传递信息的;下列三组材料:①铅笔芯、铝、地球;②陶瓷、铅笔芯、物理书;③塑料尺、硬币、地球,在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______(选填序号)。【答案】
电磁波
①【解析】[1]5G通讯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铅笔芯、铝、地球、硬币是导体,陶瓷、物理书、塑料尺是绝缘体,故选①。三、实验题8.(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1)如图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2)如图2,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方式,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如图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旋转至b位置时,其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4,真空罩内的手机能接收到来电信号,说明电磁波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
3.6
A
变大
能【解析】(1)[1]由图示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6N。(2)[2]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B升温快,A升温慢,所以A的吸热能力更强。(3)[3]在B位置向下拉的弹簧测力计由a向b旋转的过程中,拉力的力臂变小,而钩码的重力不变,即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不变,对应的力臂不变,据杠杆平衡条件知,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变大。(4)[4]真空罩内的手机,能接收到来电信号,却听不到响铃,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来电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那么电磁波在真空中可以传播。9.(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1)如图所示,______图表示电话话筒的原理图;______图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2)为了探究电话话筒的原理,做如下实验:①将电源、碳粒话筒、电流表串联起来,用手摇动碳粒话筒,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这说明碳粒话筒受到振动后,电阻值__________.②用嘴对着话筒吹气或大声喊话,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时,电流中的电流________(选填“越强”或“越弱”),说明电流随着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3)以上实验说明:话筒通过声音引起内部碳粒电阻的变化,从而将_________信号转变成________信号.【答案】
乙
甲
发生变化
越强
声音(响度)
声
电【解析】(1)对于现在的话筒,工作时是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声信号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即磁生电;乙图表示电话话筒的原理图;而听筒中有变化的电流通过时,即产生变化的磁场,故电生磁,甲图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2)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当人们对着话筒讲话时,使振动膜压迫碳粒,使盒内碳粒的松紧程度发生变化,即其电阻发生变化,流过碳粒的电流就相应的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早先的电话听筒里都有一个电磁铁,当有强弱不同的电流通过时,能够吸引前面放着的薄铁片,使铁片振动起来,发出声音;说明电流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3)以上实验说明:话筒通过声音引起内部碳粒电阻的变化,从而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故答案为(1).乙
(2).甲
(3).发生变化
(4).越强
(5).声音(响度)
(6).声
(7).电【点睛】知道并理解话筒、听筒的作用和原来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0.(2021·陕西·三原县南郊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在使用洗手间水龙头时发现:当手伸进水龙头下如图所示窗口前时,水龙头出水,当手离开时断水。(1)小明听老师说这是一种由红外线控制的自动出水龙头,他想到: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水龙头自动出水可能是温度较高的手辐射的红外线被窗口接收,使控制阀打开而出水.为验证猜想,他取3个相同的塑料杯分别装入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以相同的方式将杯子逐渐靠近窗口,发现控制阀是否打开出水与杯子到窗口的________有关,把刚好出水时杯子与窗口的距离定为最远出水距离,每次测量这个距离都是15cm.他对实验现象分析如下:温度不同的杯子辐射的红外线强弱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最远出水距离应该不同,但实际却相同,可见他的猜想是错误的。(2)为了进一步寻找原因,小明分析得到控制水龙头出水的红外线可能是由窗口发出的,于是他取了面积形状完全相同的梳妆镜和透明玻璃板,保持它们与窗口平行,分别将它们逐渐靠近窗口,测出最远出水距离分别为32cm、7cm.入射到梳妆镜上的光线全部反射,而入射到玻璃板上的光线________(选填“全部”“部分”或“不发生”)反射,接收到的反射光越弱,最远出水距离会越________,因此说明水龙头出水是因为窗口发出的红外线被手____到窗口而使水龙头控制阀打开自动出水。(3)得到出水原因后,他又进一步探究最远出水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并完成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射面面积/cm2最远出水距离/cm1瓷砖100302纸板10018.23棉布10017.54海绵10016.1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出水龙头的最远出水距离与____________有关,此表中________对红外线的反射效果最好。实验后他查资料得知:有一种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是利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物体,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来看到物体。为使物体不易被暴露,应使其表面材料对红外线反射作用较________(选填强或弱)。【答案】
距离
不同
部分
近
反射
反射面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山州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马山县委员会马山县接待处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稀土资源勘查技术与评价考核试卷
- 会计学生的自我评价(5篇)
- 高中学生自我鉴定表范文(5篇)
- 电容器在港口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优化考核试卷
- 职场沟通与合作能力考核试卷
- 燃气具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安全考核试卷
- 平凡的世界读后心得(13篇)
- 纸容器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考核试卷
- 2022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专题 烃 卤代烃
- GB/T 25742.4-202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4部分:表示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
- 萧红《呼兰河传》课件
-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大学生三生教育主题班会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 水塘排水、清淤质量检验记录表
- 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客房预订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