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_第1页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_第2页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_第3页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_第4页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

CCSA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X

`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

Guidetolandsavingecologicalburialservices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GB/TXXXXX—XXXX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节地生态安葬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安葬区生态建设要求、骨灰安葬

要求、服务机构要求和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节地生态安葬管理与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287殡葬术语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124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T397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MZ/T017殡葬服务术语

MZ/T018殡仪接待服务

MZ/T022骨灰寄存服务

MZ/T023骨灰撒海服务

MZ/T034公募业务接待

MZ/T036公墓安葬服务

MZ/T037公墓维护服务

MZ/T038公墓祭扫服务

MZ/T134节地生态安葬基本评价规范

MZ/T144殡葬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指南

MZ/T145殡葬服务机构业务档案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287、MZ/T017和MZ/T1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2节地生态安葬land-savingandecologicalburial

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选用节

能、绿色、环保材料,对骨灰进行安葬的形式。

注:[来源:MZ/T134—2019,3.2,有修改]

4分类

1

GB/TXXXXX—XXXX

4.1节地生态安葬按照骨灰安葬方式、骨灰安葬载体等因素进行分类。

4.2节地生态安葬分类见表1。

表1节地生态安葬分类表

安葬方式安葬载体说明

骨灰节地型墓位安葬在骨灰安葬设施内采用节地型墓位安葬骨灰的一种形式

保留骨灰安葬

骨灰立体安葬在骨灰堂(楼、塔、墙、廊、地宫等)以格位存放骨灰的立体安葬形式

在骨灰安葬设施内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使用可降解容器盛放骨灰,或直接

骨灰植树(花、草坪等)

将骨灰藏纳土中,以植树(花、草等)为主要标识(或设置其他小型标识物)安

不保留骨灰安葬安葬

葬骨灰的一种形式

骨灰撒散将骨灰撒放到指定土壤、水域等的骨灰安葬形式

5基本要求

5.1土地占用

5.1.1节地生态安葬不应占用耕地、河道、河坝、已规划的道路或其他公用土地。

5.1.2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安葬等方式的公募和墓地,应统一规划建设配套设施,科学合

理设计墓穴间距和步道宽度。

5.1.3采用骨灰立体安葬方式的建筑应合理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5.1.4节地生态安葬应坚持公益原则,属于经营性用地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5.2地貌环境

节地生态安葬相关建筑与设施设计、建设应:

a)与周边地形地貌协调;

b)不改变所处地点的地形地貌额自然植被;

c)不建设在各级自然保护区和不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区域。

6安葬区生态建设要求

6.1安葬区规划建设

6.1.1应编制区域性节地生态安葬规划,对现有可安葬骨灰的资源再开发,提高单位用地骨灰安葬密

度,总体规模应根据骨灰安置总量确定,并与服务人口数量、年死亡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相协

调。

6.1.2应按照骨灰安葬设施总体规划设置骨灰节地型墓位安葬区、骨灰立体安葬区以及不保留骨灰安

葬区。

6.1.3应根据骨灰安葬设施土地资源状况与环境特点,设置独立的节地生态安葬区,或利用现有安葬

区划出部分区域实行节地生态安葬。

6.1.4安葬区应结合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设施,宜保留原有

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进行微地形改造,突出视觉美感。

6.1.5安葬区容量设置应便于安葬、祭扫和人员疏2散,设立与安葬量相配套的公共空间。

6.1.6骨灰安葬设施中已安葬区域,应逐渐改造已有墓位并增加节地生态安葬的面积,提高单位面积

骨灰安葬的数量。

2

GB/TXXXXX—XXXX

6.1.7骨灰安葬设施中新开发利用的安葬区宜采用节地生态安葬形式,逐步提高骨灰安葬设施中节地

生态安葬面积和数量。

6.1.8骨灰堂(楼、塔、地宫等)安放骨灰的建筑应符合JGJ124、JGJ/T397的有关规定,防火设计应

符合GB50016的规定。

6.2安葬区环境设计建设

6.2.1环境设计宜根据现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各功能区自身特点,在保护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的前提

下,对现有环境进行开发利用。

6.2.2节地生态安葬区应进行雨水控制,选用透水材料进行地面铺装。

6.2.3道路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和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方便、安全的方案,并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

6.2.4骨灰安葬设施应选用绿色、环保、节能的材料。

6.2.5节地生态安葬区树木和植物应与园区的主题风格相协调,适合本地的气候状况,绿地率应不低

于50%,区域绿化覆盖率不低于80%。

6.2.6节地生态安葬区应减少单调的规则式排列安葬,排列布置突出视觉美感,形成节地生态安葬产

品的排列布局艺术化。

7骨灰安葬要求

7.1骨灰安葬前的处置

7.1.1宜用淋滤法等技术去除骨灰中的重金属,防止骨灰进入土壤、水体等环境后造成严重的污染。

7.1.2可将部分或全部骨灰进行深加工,制作成具有纪念意义的生命文化传承物质,实现骨灰的减量

化和文化传承纪念。

7.2骨灰节地型墓位安葬

7.2.1墓位占地总面积不宜超过该安葬区总面积的60%。

7.2.2宜多人共用一处骨灰节地型墓位,具有一定共性人群合葬,宜建立以该人群特质为主题的纪念

标识物。

7.2.3碑墓工程地上标识物宜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单个墓位面积不应大于0.8m2,地上标识物

高度不大于0.8m。

7.3骨灰立体安葬

7.3.1骨灰墙(廊、亭等)应与骨灰安葬设施环境相协调,发挥环境美化、安全保护和骨灰安葬的多重

功效。

7.3.2骨灰墙(廊、亭等)安放骨灰的构筑物格位层数不宜超过10层。最底层格位内层底面距离地面高

度不应小于300mm。

7.3.3相对集中排列组合的骨灰墙,墙与墙之间通道宽度宜在2m~5m之间。

7.3.4骨灰地宫、墙、廊、亭等安放单具骨灰的格位建筑面积不应大于0.25m2/格。

7.3.5骨灰亭按照亭内、亭外结构设置格位的,亭内应设置祭扫空间,且每平方米祭扫空间对应的骨

灰亭安葬骨灰数量不宜超过10具。

7.3.6格位应防水、防潮,确保骨灰格位的密闭性。格位空间宜以安放两个标准尺寸骨灰盒为宜,可

采取前后或左右相邻放置。

7.4骨灰植树(花、草等)安葬

3

GB/TXXXXX—XXXX

7.4.1骨灰安葬于树木、鲜花、草坪下方土壤时,应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葬于土中。

7.4.2安葬的骨灰距离地面深度宜530mm~850mm,距离树木的根颈部300mm以外。

7.4.3用于安葬骨灰的树木以及道路周边、广场等供人通行及活动范围内的树木,其枝下净空应大于

2.2m。

7.4.4宜利用互联网技术、二维码信息技术、纪念标识等进行人文缅怀。集体安葬(集中深埋)的区域

宜以小型园林小品或纪念碑等形式作为纪念标识物。

7.5骨灰撒散

7.5.1骨灰海撒应在指定水域内进行,并按照MZ/T023的规定执行。

7.5.2在骨灰安葬设施内撒散骨灰,应符合:

a)骨灰撒散区设置于骨灰安葬设施内避风的区域,避免粉尘和异味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b)骨灰撒散服从骨灰安葬设施的工作管理,个人不宜实施该行为;

c)不宜将骨灰直接撒散于绿地或土壤表面,骨灰撒散后应及时恢复绿地或土壤原貌。

8服务机构要求

8.1基本要求

8.1.1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机构应满足MZ/T018的相关要求。

8.1.2应设(配)置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接待场所、设备设施和工作人员。

8.1.3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礼仪培训。

8.2服务要求

按MZ/T022、MZ/T023、MZ/T034、MZ/T036、MZ/T037、MZ/T038等标准规定的要求开展接待和

服务。

8.3安全管理

按MZ/T144的规定开展管理工作。

8.4档案管理

按MZ/T145的规定开展管理工作。

9评价

按MZ/T134的规定开展节地生态安葬评价工作。

4

GB/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仁与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湖州市民政局、厦门开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浙

江省民政厅、湖州市殡葬协会、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济南金

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彼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

GB/TXXXXX—XXXX

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节地生态安葬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安葬区生态建设要求、骨灰安葬

要求、服务机构要求和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节地生态安葬管理与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287殡葬术语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124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T397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设计规范

MZ/T017殡葬服务术语

MZ/T018殡仪接待服务

MZ/T022骨灰寄存服务

MZ/T023骨灰撒海服务

MZ/T034公募业务接待

MZ/T036公墓安葬服务

MZ/T037公墓维护服务

MZ/T038公墓祭扫服务

MZ/T134节地生态安葬基本评价规范

MZ/T144殡葬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指南

MZ/T145殡葬服务机构业务档案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287、MZ/T017和MZ/T1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2节地生态安葬land-savingandecologicalburial

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选用节

能、绿色、环保材料,对骨灰进行安葬的形式。

注:[来源:MZ/T134—2019,3.2,有修改]

4分类

1

GB/TXXXXX—XXXX

4.1节地生态安葬按照骨灰安葬方式、骨灰安葬载体等因素进行分类。

4.2节地生态安葬分类见表1。

表1节地生态安葬分类表

安葬方式安葬载体说明

骨灰节地型墓位安葬在骨灰安葬设施内采用节地型墓位安葬骨灰的一种形式

保留骨灰安葬

骨灰立体安葬在骨灰堂(楼、塔、墙、廊、地宫等)以格位存放骨灰的立体安葬形式

在骨灰安葬设施内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使用可降解容器盛放骨灰,或直接

骨灰植树(花、草坪等)

将骨灰藏纳土中,以植树(花、草等)为主要标识(或设置其他小型标识物)安

不保留骨灰安葬安葬

葬骨灰的一种形式

骨灰撒散将骨灰撒放到指定土壤、水域等的骨灰安葬形式

5基本要求

5.1土地占用

5.1.1节地生态安葬不应占用耕地、河道、河坝、已规划的道路或其他公用土地。

5.1.2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安葬等方式的公募和墓地,应统一规划建设配套设施,科学合

理设计墓穴间距和步道宽度。

5.1.3采用骨灰立体安葬方式的建筑应合理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5.1.4节地生态安葬应坚持公益原则,属于经营性用地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5.2地貌环境

节地生态安葬相关建筑与设施设计、建设应:

a)与周边地形地貌协调;

b)不改变所处地点的地形地貌额自然植被;

c)不建设在各级自然保护区和不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区域。

6安葬区生态建设要求

6.1安葬区规划建设

6.1.1应编制区域性节地生态安葬规划,对现有可安葬骨灰的资源再开发,提高单位用地骨灰安葬密

度,总体规模应根据骨灰安置总量确定,并与服务人口数量、年死亡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相协

调。

6.1.2应按照骨灰安葬设施总体规划设置骨灰节地型墓位安葬区、骨灰立体安葬区以及不保留骨灰安

葬区。

6.1.3应根据骨灰安葬设施土地资源状况与环境特点,设置独立的节地生态安葬区,或利用现有安葬

区划出部分区域实行节地生态安葬。

6.1.4安葬区应结合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设施,宜保留原有

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进行微地形改造,突出视觉美感。

6.1.5安葬区容量设置应便于安葬、祭扫和人员疏2散,设立与安葬量相配套的公共空间。

6.1.6骨灰安葬设施中已安葬区域,应逐渐改造已有墓位并增加节地生态安葬的面积,提高单位面积

骨灰安葬的数量。

2

GB/TXXXXX—XXXX

6.1.7骨灰安葬设施中新开发利用的安葬区宜采用节地生态安葬形式,逐步提高骨灰安葬设施中节地

生态安葬面积和数量。

6.1.8骨灰堂(楼、塔、地宫等)安放骨灰的建筑应符合JGJ124、JGJ/T397的有关规定,防火设计应

符合GB50016的规定。

6.2安葬区环境设计建设

6.2.1环境设计宜根据现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各功能区自身特点,在保护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的前提

下,对现有环境进行开发利用。

6.2.2节地生态安葬区应进行雨水控制,选用透水材料进行地面铺装。

6.2.3道路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和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方便、安全的方案,并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

6.2.4骨灰安葬设施应选用绿色、环保、节能的材料。

6.2.5节地生态安葬区树木和植物应与园区的主题风格相协调,适合本地的气候状况,绿地率应不低

于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