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编制说明_第1页
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编制说明_第2页
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编制说明_第3页
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编制说明_第4页
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一)项目来源

本项目为2020年国标委发[2020]53号文下达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纺织品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

1部分:摩擦法》,计划编号为20204790-T-608,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执行,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标准修订旨在根据市场上各品牌企业反映的对于现行标准的疑问以及羽绒制品与测试试样

的样品状态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对于现行标准的测试设备以及取样方法进行优化,根据市场的需

求,力求对于布料、缝制工艺、不同类型的羽绒制品都能达到满足其质量把控的功能,建立一种表

征各类羽绒制品缝线和面料防钻绒性能都能使用的测试方法。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测试样品与

羽绒制品的实际状态差别明显,测试结果与羽绒制品的服用效果差异大,测试方法无法满足新型布

料的检测需求;现行标准的适用范围针对面料的防钻绒性能,并不包括羽绒制品上缝制工艺的钻绒

情况,而在市场的实际反馈中,消费者的投诉反映多以羽绒制品从缝迹针孔处钻出的情况较多,因

此有必要修订完善本标准,满足市场监管部门、企业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三)主要工作过程

1.2020年标准任务下达后,起草小组收集现行标准的实施反馈情况,针对前期的科研成果中轻薄

款的样品试验隔距较小的情况,研究了用“包裹布”代替“塑料袋”。

2.2021年3-6月,标准起草小组研究了不同的包裹布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包括颜色、克重、厚

度及包裹试样的方式等。

3.2021年6-12月,研究厚度测试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样品、包裹布的厚度、压盘尺寸和重量等

因素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确定试验隔距。

4.2022年1月-2023年2月,起草小组对研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

1

制说明。

二、编制原则

1.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

2.本标准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本标准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和社会利益。

三、主要内容确定

相较于GB/T12705.1-2009的主要修订内容:

1.范围

本次修订扩充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009版标准的范围为“适用于制作羽绒制品用的各种织物。

羽绒制品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采用。”纺织品防钻绒性能不仅需要对织物进行测试以筛选符合要求

的内胆布或面料,还需要对加工制成的羽绒制品进行最终的测试,保证其性能符合消费者需求。本

次修订将羽绒制品纳入到范围内,将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以羽绒为填充物生产的羽绒制品

及制作羽绒制品用的各种织物。”

2.防钻绒测试仪

本次修订修改了摩擦法防钻绒设备的具体参数,见图1和图2。

1)两夹持器间距离可任意调节,调节范围为0mm~60mm,两边有刻度尺,方便手动及时调整与读数,

满足对于不同状态样品的检测需求;

2)对夹板的面积进行了调整,增大夹具尺寸至180mm×80mm,扩大了样品测试面积。

图1优化后摩擦法防钻绒仪器

2

图2羽绒样品夹持状态示意图

现行GB/T12705.1-2009使用的仪器参数为固定隔距(44mm)、试样面积小(有效面积170mm×

120mm),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市场反馈其试样状态较厚与实际产品状态差距大,并不贴近实际产品

的填充重量,因此项目组提出优先对检测仪器进行改良,增大夹板尺寸、并可方便调节隔距。

3、缝纫针

本次修订修改了缝纫针,“采用9号圆头针”。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大多企业生产羽绒制品选

用9号圆头针。该缝纫针比原标准规定的“家用11号”更小更细。

4、试样包裹袋

本次修订用“试样包裹袋”代替现行标准中的“塑料袋”。试样包裹袋由单位面积重量为(187

±10)g/m2,材质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混纺或复合纤维,动摩擦系数为(1.0±0.1)的深色机织

物制成。试样包裹袋为长边缝合,短边开口,呈筒状,内部有效尺寸为(240±10)mm×(220±10)

mm,在开口两端分别钻两个固定孔。

将试样袋装入“试样包裹物”中形成了样品和样品、样品与包裹布之间均产生作用力,更贴合

羽绒制品实际使用。是考虑到羽绒制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织物面层与面层进行摩擦,里层也

会与其他衣物进行摩擦。

同时,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轻薄款羽绒服,有些款式充绒量很少,裁取后样品厚度很薄,根据

样品实际厚度调整的隔距较窄,不易操作。将塑料袋换成包裹布将会增大测试隔距,上机安装样品

更方便。再者,羽绒防钻绒测试过程中钻出的大多数是绒丝、羽丝等,现行标准使用的塑料袋是透

明的,换成包裹布后钻出的绒丝、羽丝等直接收集到包裹布上,更易于数根数,减少了实验室人员

数数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因此标准起草小组选择了起绒织物作为厚度、密度的带绒毛布料包裹布。

4.1试样包裹方式

标准起草小组选用了三种不同的包裹方式,分别为塑料袋包裹样品、样品中间夹布、试样包裹袋,

3

详见图3。分别用3块不同胆布制作平行样品,通过厚度测试调整隔距,进行防钻绒测试,结果见

表1。

图3(a)塑料袋+试样图3(b)塑料袋+包裹布+试样图3(c)包裹布袋+试样

表1不同的包裹方式防钻绒测试结果

防钻绒测试结果(根)

样品编号

塑料袋+试样塑料袋+中间夹包裹布+试样包裹布袋+试样

经向000

1#胆布

纬向000

经向171519

2#胆布

纬向212021

经向013

3#胆布

纬向000

从实验数据可见,三种不同包裹方式的防钻绒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反映被测布料样品的防

钻绒性能好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起草小组发现采用包裹布袋包裹样品测试时,钻出的绒丝、

羽丝等直接粘到包裹布上,样包上的钻出物基本没有,可直接清点包裹布内部粘附的填充物,计数

时间相较于塑料袋更短,计数更清晰,详见图4。

图4(a)测试前样品装入包裹布袋图4(b)测试后包裹布袋上粘附的填充物

4

4.2包裹布的参数

标准起草小组选用的试样包裹袋由单位面积重量为(185±10)g/m2,材质为聚酯纤维/聚酰胺

纤维混纺或复合纤维,动摩擦系数为(1.0±0.1)的深色针织物制成。其因素包括了颜色、织造工艺

(梭织、针织、无纺布)、厚度等方面(图5)。不同包裹布对试样袋测试结果的影响见表3。

图5选用的包裹布种类

4.2.1深色布料:与填充物的色差最明显,方便计数填充物数量。

4.2.2针织布料: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梭织布料制成的包裹袋其布边和固定孔位置容易脱纱,影响使

用寿命和计数过程;无纺布料在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局部磨损。

4.2.3磨毛织物:织物表面通过工艺处理后具有毛绒感,可有效粘附测试过程中钻出被包裹试样袋的

填充物,方便收集与计数。

4.2.4织物厚度:织物厚度适宜在1mm附近。目前试验中使用到的织物在0.5—1.5的范围内,较薄的

布料其表面绒毛粘附能力较差,试验后在取出试样袋时填充物容易飞散;较厚的布料其表面绒毛过

长,绒丝、羽丝容易藏于绒毛内,计数后不易清理,影响效率。

4.2.5织物克重:在织物厚度接近于1mm的情况下,其织物克重不能太轻,以保证其具有足够密度,

以保证粘附的填充物不易钻出包裹袋表面。

4.2.6织物成分: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混纺或复合纤维,强度好,尺寸稳定,耐用。不宜使用纯棉或

棉混纺的布料,容易磨损起毛球。

4.2.7动摩擦系数:标准起草小组选用了三种不同克重,不同织物密度的起绒面料,采用FZ/T

01054-2012《织物表面摩擦性能的试验方法》,摩擦速度100mm/min,动程60mm,压力750Pa,对包

裹布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其参数见表2。分别选取了25块不同类型的防钻绒面料,分别使用塑料袋

与布袋包裹试样方式,测试结果见表3。

5

表2包裹布的参数

参数

克重(g/m2)动摩擦系数

包裹布

1#包裹布1871.0±0.1

2#包裹布1501.1±0.1

3#包裹布4271.2±0.1

表3不同包裹方式的试样袋测试结果

布袋包裹试样(根)

样品编号塑料袋包裹试样

1#包裹布2#包裹布3#包裹布

1#71686878

2#1111

3#1111

4#0000

5#2436

6#0113

7#89811

8#12181819

9#85939799

10#29343537

11#0002

12#2002

13#0223

14#44414751

15#4545

16#4646

17#4568

18#0224

19#46504858

20#19202826

21#2122

22#108810

23#0112

24#0000

25#68810

从测试结果可见,塑料袋与三种布袋分别包裹样品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但在试验过程中,清

点用2#包裹布包裹样品的根数时发现,有个别绒丝、羽丝等填充物会钻出布袋表面,这可能是由于

2#包裹布的织物密度较低,可能会导致漏计数的现象;清点用3#包裹布包裹试样的根数时发现,其

6

织物的绒毛较长,容易夹带绒丝、羽丝和粉尘,清理起来比较耗时。而1#包裹布袋包裹试样在测试

过程中,可有效防止填充物从布袋钻出,对于羽绒有一定的粘附力,方便收集以及清点钻出的根数;

绒毛不易脱落,有一定的耐用性,可重复使用多次。因此标准起草小组选用紧密、较薄、柔软、绒

毛较短的面料,即1#包裹布,克重(187±10)g/m2,动摩擦系数为1.0±0.1。

5、试样

5.1试样袋制备

本次修订新增了“新型布料的取样方式”。对于新型工艺布料制备样品需保留其原结构,均匀

填充羽绒填充物。实验室缝制的缝线处需涂胶密封,见图6。

图6新型通道布料试样制备

细化了“羽绒制品的取样要求”,直接在制品上裁取相同尺寸的试样,横向、直向各取一个试

样,优先取平整、能涵盖最多缝迹的部位,保持原制品的面、里料、原缝迹以及填充物的结构状态,

实验室缝制的缝线处涂胶密封,羽绒制品原缝线不需涂胶密封,见图7。

图7羽绒制品取样

5.2试样有效尺寸

本次修订修改了“试样的有效尺寸为180mm×200mm”,该尺寸大小既能保证试样在测试过程中,

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在两夹具的有效夹持范围内,又能充分起到挤压、揉搓和摩擦等作用,样品有效

面积增大后为现行标准的1.76倍,增大了样品的代表性,样品结构见图8。

项目组分别对普通布料、通道布料、羽绒制品的取样进行了研究并确定取样方法。优化后的防

7

钻绒设备的夹板尺寸为180mm×80mm,项目组缝制了三种不同尺寸(180mm×180mm,180mm×200mm,

180mm×220mm)的试样袋进行试验,试样袋在设备上的运动轨迹如图9~图11。

图8试样有效尺寸为180mm×200mm

图9试样有效尺寸为180mm×180mm图10试样有效尺寸为180mm×200mm

图11试样有效尺寸为180mm×220mm

6、填充物重量

本次修订新增了“填充物重量”的规定,填充物重量根据羽绒制品的实际填充密度进行填充,

若不能提供,则采用羽绒填充物重量8g进行填充,即羽绒制品的单位面积填充重量为200g/㎡。根

据大数据统计,大多数羽绒服的单位面积填充重量为150-250g/㎡,因此,本标准选择了中位值。

7、测试隔距的确定

本次修订修改了“测试隔距”,采用测厚仪进行厚度测试,根据羽绒制品的厚度选择测试隔距,

以保证不同样品在防钻绒测试时均可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进行测试。而现行标准只有一种隔距(44

±1)mm。

羽绒制品款式繁多,其面料材质、厚度、透气性、缝制工艺等存在差异,即使填充相同重量羽

绒填充物,其制成的试样实际厚度也有差异,寝具制品用的布料较厚实,轻薄化纤类的布料较薄,

在相同重量填充物和相同隔距的情况下,寝具试样在夹具中的状态比轻薄布料试样要明显紧实。鉴

8

于羽绒制品状态蓬松,其厚度会随着压力的不同而变化,为了获得最佳的防钻绒测试隔距,标准起

草小组研制了一种简便的羽绒制品测厚仪(见图12),研究了不同压盘面积、不同压力等参数对羽

绒制品厚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最优参数进行了验证。

试样制备完成后,使用羽绒制品测厚仪测试其厚度(图13),根据其厚度选择测试隔距,以保

证不同样品在上机时均可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进行测试。

7.1厚度仪

厚度仪垂直安装在压盘的上方,其感应头与压盘相接。压盘尺寸为(160±2)mm×(180±2)

mm,上方带有连接杆,在仪器结构的支撑下可自由地手动控制压盘的升降,与底板呈水平状态。

图12厚度仪图13厚度仪测试读数

通过多种材质的尝试,标准起草小组确定以有机玻璃作为压盘材质。同时,压盘自身重量、连

接杆重量及厚度表感应头重量等重量之和为1500g。放下压盘至底板表面,将厚度仪读数归零位。

提高压盘,将样品放置于压盘与仪器底板之间时,手动控制压盘至接触到试样表面时,放开连接杆

使压盘自由下降,即可实时观察下降时试样的厚度数据变化并最终按时记录数据。

标准起草小组选取了对不同厚度和透气性的布料制成样品进行下压试验。透气性好的布料在20s

后读数基本稳定,差异在0.5mm内;透气性较差的布料在50s后读数基本稳定,差异在0.5mm内。

因此确定,使用压盘自然下降1min时读取试样袋厚度,以2倍的厚度值作为该试样的测试隔距,修

约至1mm。优化后的厚度仪稳定性良好,可操作性强、简单高效。

7.1.1压盘尺寸的确定

厚度测试过程中的压盘尺寸建议采用160mm×180mm。由于羽绒填充物轻而蓬松,制成样品后其

样品中部呈弧状拱起,因此需考虑压盘在下降时应与试样表面具能充分接触,根据试样的有效尺寸

为180mm×200mm,制作了3种尺寸的压盘:160mm×180mm,170mm×190mm,180mm×200mm(见图14),

9

分别将3种不同尺寸的压盘对试样进行测试。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样品是处于中间厚四边薄的状态,

而且样品四周缝线均有涂胶密封,因此170mm×190mm和180mm×200mm两个稍大尺寸的压盘容易接触

到四周的密封胶,因此压盘尺寸为160mm×180mm时更适用。

图14压盘尺寸的确定

7.1.2压盘重量和测试隔距的确定

本标准厚度测试过程中的压盘重量建议采用1500g。测试隔距为2倍的组合试样厚度。

标准起草小组分别选取了30份不同种类、不同钻绒性的羽绒服装用梭织胆布制备羽绒包,样

品有效尺寸为180mm×200mm,填充含绒量为80%的羽绒重量8g。选用350g、700g、1500g和2300g

四种不同重量的压盘对样品进行厚度测试,测试数据见表4。

表4羽绒包的厚度测试结果

厚度试验(mm)

样品编号压盘重量350g压盘重量700g压盘重量1500g压盘重量2300g

(压强119.1Pa)(压强238.2Pa)(压强510.4Pa)(压强782.6Pa)

1#18.4814.219.616.81

2#18.5314.29.626.48

3#18.5414.319.746.32

4#18.0213.569.025.87

5#18.1814.019.045.91

6#18.9514.659.116.01

7#18.9814.759.396.40

8#17.213.619.466.37

9#21.4716.489.59.42

10

厚度试验(mm)

样品编号压盘重量350g压盘重量700g压盘重量1500g压盘重量2300g

(压强119.1Pa)(压强238.2Pa)(压强510.4Pa)(压强782.6Pa)

10#19.2514.689.79.51

11#19.1514.129.746.82

12#19.414.499.776.55

13#19.9114.579.786.62

14#18.0114.009.826.90

15#18.9714.229.847.01

16#19.414.8910.117.00

17#21.9116.0110.267.13

18#19.3914.8210.357.46

19#19.4414.8810.387.52

20#21.7715.8210.387.54

21#21.6215.7610.397.91

22#19.0815.0010.397.77

23#21.7215.8410.457.94

24#19.7115.2310.617.72

25#19.5615.0110.647.56

26#21.4115.8710.77.32

27#22.1716.2210.837.48

28#20.4515.6411.037.65

29#22.716.7211.067.98

30#22.8616.7911.078.01

平均值19.8715.0110.067.23

标准偏差1.540.910.600.88

从表4中看出,压盘重量为350g时,30个样品的平均厚度约20mm;压盘重量为1500g时,其

样品的平均厚度约10mm,其2倍的羽绒包厚度为20mm,与填充8g羽绒(中厚型,即单位面积充绒量

约200g),夹板隔距为20mm的相一致。

11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由于羽绒具有蓬松性,制备好的样品内除了填充物会存在一定空气,

使用350g压盘时,由于压盘较轻,对于透气性较差的布料,其绒包里的空气未有足够的压力使其排

出,最终厚度容易造成不稳定。而使用1500g压盘时,由于压盘重量足够,对于透气性较差的布料,

也能使绒包里的空气有效排出,4组数据的标准偏差最小,厚度的重复性测试结果较稳定。因此,

标准起草小组选用压盘重量采用1500g(压强为510.4Pa)进行样品厚度测试。测试隔距为2倍的组

合试样厚度。

7.2测试稳定性验证

标准起草小组随机抽取了10份面料,制备羽绒包,样品有效尺寸为180mm×200mm,分别填充

4g、6g、8g、10g、12g绒子量为80%羽绒填充物,其单位面积填充重量111.0g/m2至333g/m2,基本

覆盖了“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羽绒服。项目组使用压盘重量为1500g,对50组试样

进行厚度测试,并以2倍厚度作为隔距进行摩擦法防钻绒性能测试(见表5)。

表5优化方法的测试数据

样品编号填充重量(g)单位面积填充重量(g)厚度(mm)隔距(mm)钻绒根数

4111.04866

6167.071474

1#胆布8222.07.91677

10278.010.12066

12333.011.92472

4111.05104

6167.06.6132

2#胆布8222.07.9162

10278.010.1202

12333.012.1242

4111.04.188

6167.06128

3#胆布8222.07.4159

10278.09.6198

12333.011.6238

4#胆布4111.03.9810

12

样品编号填充重量(g)单位面积填充重量(g)厚度(mm)隔距(mm)钻绒根数

6167.06.41311

8222.07.41515

10278.08.51712

12333.010.52110

4111.04870

6167.06.11297

5#胆布8222.07.41579

10278.09.51993

12333.011.42388

4111.051033

6167.06.41332

6#胆布8222.07.41525

10278.09.51920

12333.011.52326

4111.04.180

6167.06.9143

7#胆布8222.07.9161

10278.010200

12333.011.9241

4111.0480

6167.07140

8#胆布8222.07.9160

10278.010.1200

12333.012240

4111.0480

9#胆布6167.06.9140

8222.07.9161

13

样品编号填充重量(g)单位面积填充重量(g)厚度(mm)隔距(mm)钻绒根数

10278.010200

12333.012.1240

4111.0481

6167.07.1141

10#胆布8222.08.1161

10278.09.9200

12333.011.9241

从表5试验数据可见,50份试样的厚度与填充的重量呈线性关系,同一块面料的5组试样防

钻绒测试结果均较为接近,因此使用1500g的压盘重量进行厚度测试,并选用2倍厚度值作为测试

隔距,测试稳定性好。

8.防钻绒数据验证

标准起草小组随机选取了10份不同的胆布,分别使用现行标准与修改后的方法测试,其测试结

果见表6,数据表明,修改后的防钻绒测试方法其测试结果的趋势一致性好。

表6新旧方法的测试结果

钻绒根数(根数)

样品GB/T12705.1-2009GB/T12705.1-××××

编号

厚度测试隔距

经向纬向平均值经向纬向平均值

(mm)(mm)

1#1131161149.619647268

2#8469.820111

3#6989.419111

4#3969.419010

5#12388.918524

6#4549.519111

7#2221229.4197119

8#24202210.120162018

9#>200>200>2009.6198210493

14

10#80727610.621383034

9、实验室验证数据

组织了X家实验室,分别。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按照“技术先进,符合国情”的原则,在查找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结

合产品的实际情况,使标准先进可行,以推动我国羽绒制品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国外防钻绒测试方

法EN12132-1:1998《羽毛和羽绒织物防钻绒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摩擦法》与我国现行GB/T

12705.1-2009中的测试参数一致,暂未更新标准。

五、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纺织品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摩擦法》修订稿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羽绒制

品行业提供标准技术力量。本标准与国内其他标准没有交叉、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和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上报,并建议作好标准的宣贯和咨询解答工作。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实施日期为标准发布后6个月。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修订推荐性国家标准,代替GB/T12705.1-2009。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15

一、工作简况

(一)项目来源

本项目为2020年国标委发[2020]53号文下达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纺织品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

1部分:摩擦法》,计划编号为20204790-T-608,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执行,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标准修订旨在根据市场上各品牌企业反映的对于现行标准的疑问以及羽绒制品与测试试样

的样品状态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对于现行标准的测试设备以及取样方法进行优化,根据市场的需

求,力求对于布料、缝制工艺、不同类型的羽绒制品都能达到满足其质量把控的功能,建立一种表

征各类羽绒制品缝线和面料防钻绒性能都能使用的测试方法。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测试样品与

羽绒制品的实际状态差别明显,测试结果与羽绒制品的服用效果差异大,测试方法无法满足新型布

料的检测需求;现行标准的适用范围针对面料的防钻绒性能,并不包括羽绒制品上缝制工艺的钻绒

情况,而在市场的实际反馈中,消费者的投诉反映多以羽绒制品从缝迹针孔处钻出的情况较多,因

此有必要修订完善本标准,满足市场监管部门、企业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三)主要工作过程

1.2020年标准任务下达后,起草小组收集现行标准的实施反馈情况,针对前期的科研成果中轻薄

款的样品试验隔距较小的情况,研究了用“包裹布”代替“塑料袋”。

2.2021年3-6月,标准起草小组研究了不同的包裹布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包括颜色、克重、厚

度及包裹试样的方式等。

3.2021年6-12月,研究厚度测试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样品、包裹布的厚度、压盘尺寸和重量等

因素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确定试验隔距。

4.2022年1月-2023年2月,起草小组对研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

1

制说明。

二、编制原则

1.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

2.本标准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本标准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和社会利益。

三、主要内容确定

相较于GB/T12705.1-2009的主要修订内容:

1.范围

本次修订扩充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009版标准的范围为“适用于制作羽绒制品用的各种织物。

羽绒制品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采用。”纺织品防钻绒性能不仅需要对织物进行测试以筛选符合要求

的内胆布或面料,还需要对加工制成的羽绒制品进行最终的测试,保证其性能符合消费者需求。本

次修订将羽绒制品纳入到范围内,将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以羽绒为填充物生产的羽绒制品

及制作羽绒制品用的各种织物。”

2.防钻绒测试仪

本次修订修改了摩擦法防钻绒设备的具体参数,见图1和图2。

1)两夹持器间距离可任意调节,调节范围为0mm~60mm,两边有刻度尺,方便手动及时调整与读数,

满足对于不同状态样品的检测需求;

2)对夹板的面积进行了调整,增大夹具尺寸至180mm×80mm,扩大了样品测试面积。

图1优化后摩擦法防钻绒仪器

2

图2羽绒样品夹持状态示意图

现行GB/T12705.1-2009使用的仪器参数为固定隔距(44mm)、试样面积小(有效面积170mm×

120mm),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市场反馈其试样状态较厚与实际产品状态差距大,并不贴近实际产品

的填充重量,因此项目组提出优先对检测仪器进行改良,增大夹板尺寸、并可方便调节隔距。

3、缝纫针

本次修订修改了缝纫针,“采用9号圆头针”。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大多企业生产羽绒制品选

用9号圆头针。该缝纫针比原标准规定的“家用11号”更小更细。

4、试样包裹袋

本次修订用“试样包裹袋”代替现行标准中的“塑料袋”。试样包裹袋由单位面积重量为(187

±10)g/m2,材质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混纺或复合纤维,动摩擦系数为(1.0±0.1)的深色机织

物制成。试样包裹袋为长边缝合,短边开口,呈筒状,内部有效尺寸为(240±10)mm×(220±10)

mm,在开口两端分别钻两个固定孔。

将试样袋装入“试样包裹物”中形成了样品和样品、样品与包裹布之间均产生作用力,更贴合

羽绒制品实际使用。是考虑到羽绒制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织物面层与面层进行摩擦,里层也

会与其他衣物进行摩擦。

同时,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轻薄款羽绒服,有些款式充绒量很少,裁取后样品厚度很薄,根据

样品实际厚度调整的隔距较窄,不易操作。将塑料袋换成包裹布将会增大测试隔距,上机安装样品

更方便。再者,羽绒防钻绒测试过程中钻出的大多数是绒丝、羽丝等,现行标准使用的塑料袋是透

明的,换成包裹布后钻出的绒丝、羽丝等直接收集到包裹布上,更易于数根数,减少了实验室人员

数数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因此标准起草小组选择了起绒织物作为厚度、密度的带绒毛布料包裹布。

4.1试样包裹方式

标准起草小组选用了三种不同的包裹方式,分别为塑料袋包裹样品、样品中间夹布、试样包裹袋,

3

详见图3。分别用3块不同胆布制作平行样品,通过厚度测试调整隔距,进行防钻绒测试,结果见

表1。

图3(a)塑料袋+试样图3(b)塑料袋+包裹布+试样图3(c)包裹布袋+试样

表1不同的包裹方式防钻绒测试结果

防钻绒测试结果(根)

样品编号

塑料袋+试样塑料袋+中间夹包裹布+试样包裹布袋+试样

经向000

1#胆布

纬向000

经向171519

2#胆布

纬向212021

经向013

3#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