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仅次于无菌性松动,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约为0.04%~11%。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即多数为早期脱位。脱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给广大的骨科医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分析THA术后脱位的原因,并进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分类Ⅰ类:体位性脱位:其假体位置正确,软组织平衡,脱位是由于患肢不恰当的活动引起。Ⅱ类:软组织失衡性脱位,包括高位臼杯、股骨颈截骨过多、股骨颈过短等。Ⅲ类: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包括臼杯和股骨柄假体位置和方向的放置错误。Ⅳ类:同时存在软组织失衡和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目前认为,与THA术后脱位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操作以及护理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一、患者因素
1、年龄和性别高龄患者由于外展肌力较差、软组织松弛和(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女性患者肌肉力量较男性患者弱,因此有研究认为,高龄和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脱位。但也有研究认为男性患者活动量和负荷较大,因而更容易发生脱位。因此,年龄和性别对于术后并发脱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2、身高体重理论上身体高的人,偏心距更长、力臂大,髋关节更稳定、脱位发生率低,而肥胖患者对髋关节负荷加大,因而容易发生脱位,但这方面的报道较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3、原发疾病
一般认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脱位率较高,但这可能主要与患者采用假体较小、术中软组织松解较多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较大、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因而更容易发生脱位。不过目前,原发疾病与脱位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没有形成共识。4、合并症术前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髋关节周围肌群萎缩、张力下降,术后脱位率增加。术前有意识障碍、癫痫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脱位率也可能增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5、髋部手术史髋部手术史也是引发早期脱位的危险因素,既往手术导致外展肌力量减弱、关节周围大量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软组织张力降低和不平衡、翻修术时需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广泛松解,这些均容易引起髋关节不稳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二、手术相关因素1、手术入路THA手术分为侧前方入路、外侧入路和侧后方入路,采用侧后方入路时,髋部外旋肌群已切断,很容易向后脱位;而采用侧前方入路时,由于患者仰卧,可以触到两侧的髂前上棘,可用髂前上棘作定位参照。因此,脱位的发生相对较少。但由于采用侧后方入路有术野显露方便、出血少等优点,故仍有不少医生喜欢采用。2、假体安放位置不当正常情况下,髋臼外展角度为45°~55°,股骨假体前倾角度为5°~10°。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3、多余组织或异物存留术中安放髋臼假体后,未清除妨碍人工关节活动的多余骨赘或增生的髋臼缘;同时,多余的骨水泥可起到杠杆支点作用,造成关节脱位,同样会妨碍假体的复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三、术后因素1、搬运不当人工髋关节脱位好发于THA术后的早期,术后3个月以后发生的晚发性脱位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手术结束后的麻醉苏醒过程中,患者发生躁动时容易引起脱位;另一方面,手术后回病房时,患者往往仍处于未清醒状态,下肢肌肉松弛,加之搬运时未严格将患肢置于外展位,这些均为发生脱位的主要原因。2、体位控制不严不同的手术切口对患者术后体位及活动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对于行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者,要求3周内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不侧卧、不翻身,屈髋不>60°。但由于患者及家属不知道保持体位的重要性而擅自改变了体位,致使关节脱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3、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不当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不当,患者出现过度的曲髋、内收、内旋,常可导致髋关节后脱位,脱位也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早期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及有效的心理干预,将有助于患髋功能恢复,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下降,减少早期髋关节脱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护理对策1、做好心理护理由于髋关节疾病长期困扰着老年人,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THA逐渐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他们对手术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抱有极大的期望,因此,护士要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他们重视术后的体位要求,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减轻恐惧心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2、功能锻炼术后患肢保持正确体位,术后平卧,两腿间置高密度海绵制成的梯形枕,术肢远端置于用木材制成的防外旋箱内(注意足跟垫棉圈,防止压疮),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外展15°~30°;禁止患肢内旋、内收。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后,患者可在床上做坐起活动,但屈髋不能>90°。术后1周可扶双拐离床,3个月内患肢禁止作内旋、内收、外旋动作,屈髋不能>90°。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3、下地练习术后开始下地行走的时间受假体类型、手术操作和患者体力恢复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接受THA,术中也未植骨、未发生骨折,则术后3天即可下地练习步行;如为髋关节翻修术,下地练习步行的时间则推迟至术后3周。认为患者第1次下床就立即行走的弊端较多,因为大多数患者在起床后都有头晕,严重时会发生晕厥。因此,可先协助患者做下床站立的练习,每日2次,待患者适应后再练习行走。下床时,可让家属在场,使他们掌握协助患者下床的护理技巧,以免回家后束手无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下地练习方法:患者双手拉住拉手或用力支撑床面,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位,移动躯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侧腘窝部,随着患者的移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直至完成此动作。另一护士则用力扶住患者,使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将患肢轻轻放于地上,递给助行器。患者用力扶助行器站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站立5~10min后上床。上床时,患者双手拉住拉手,健侧肢体先上;护士托住患肢足跟和腘窝处,协助将患肢放于床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足尖向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髋部肿瘤等疾病较佳的治疗方法。无论哪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介服务合同项目
- 2025企业合同管理的精髓
- 沈阳市学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上海初一会考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一单元测验教案
- 2025混凝土建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指南
- 神经外科专业知识考核试卷
- 电玩具材料性能与选用考核试卷
- 燃气具安全规范与技术要求考核试卷
- 尘肺病介绍与预防课件
- 机电项目策划方案
- 脑机接口总体愿景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霸王茶姬管理制度
- 边防检查专业
- 对接焊缝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 省级特色专业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 【教案】2023届高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之词义猜测教学设计
- 青海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中学田径基础校本课程教材
- 牛津英语3BM3U3Seasons的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