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1页
【解析】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2页
【解析】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3页
【解析】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4页
【解析】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文)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则数列的公差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出数列的公差.【详解】,因此,数列的公差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公差的计算,考查等差数列定义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余弦定理可得结果【详解】由余弦定理可知,,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基础题目.中,,,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等差中项性质可计算出的值.【详解】由等差中项的性质可得.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差中项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是的内角,且,则与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运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换,再利用大边对大角,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详解】由正弦定理可知:,,因此本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考查了三角形大边对大角的性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A.30° B.45° C.150° D.45°或135°【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得到,通过大角对大边,排除一个得到答案.【详解】由正弦定理得,即,∴.又,∴,∴.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没有排除多余答案是容易犯的错误.依次成等比数列,则实数的值为()A.3或-3 B.3 C.-3 D.不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可以得到一个方程,解方程,结合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求出实数的值.【详解】因为实数依次成等比数列,所以有当时,,显然不存在这样的实数,故,因此本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中项的性质,本题易出现选A的错误结果,就是没有对等比数列各项的正负性的性质有个清晰的认识.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面积等于()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的面积的值.【详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则在方向上投影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设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可得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求得结果.【详解】设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因此,在方向上的投影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投影的计算,同时也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是正六边形,且,,则=()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根据几何图形表示.【详解】如图,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且,且,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平面几何图形表示向量,属于基础题型前项和为,已知,且对任意正整数、,都有,若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代入,推导出数列是等比数列,然后求出的表达式,继而求出的取值【详解】当时,,即,故数列是等比数列,,那么,若恒成立,即,而数列是单调递增,当时,,所以,故的最小值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结合数列的单调性求出最值,需要掌握本题解法.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A.10海里 B.10海里 C.20海里 D.20海里【答案】B【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C中,AB=20,∠BAC=30°,∠ABC=105°,所以∠C=45°,由正弦定理,有,所以10故选B.为个正数、、…、的“均倒数”,若已知正整数列的前项的“均倒数”为,又,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已知得,求出后,利用当时,即可求得通项,最后利用裂项法即可求和.【详解】由已知得,,当时,,验证知当时也成立,,,故选:C【点睛】本题是数列中的新定义,考查了与的关系、裂项求和,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答题.),A点的坐标为,则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向量的坐标等于点的坐标减去点的坐标,从而求得结果.【详解】设点的坐标为,则,,,解得,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终点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属于基础题目.中,,,则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数列是等差数列,确定该数列的公差,进而可计算出的值.【详解】,,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且a=1,b=,则S△ABC=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得角B,再由余弦定理求得边c,然后由正弦定理求得面积.【详解】∵依次成等差数列,∴,由正弦定理,∴,∴或(舍去),∴,∴.【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面积问题的题型与方法(1)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各个边角后,直接求三角形的面积.(2)把面积作为已知条件之一,与正弦、余弦定理结合求出三角形的其他各量.(3)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或范围,这时一般要先得到面积的表达式,再通过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最值等方法求得面积的最值或范围.16.如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的会徽图案,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如果把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记的长度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由勾股定理可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图形,因为都是直角三角形,,是以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意在考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2)在等比数列中,若,,求其通项.【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和、性质和通项公式,化简求出和,即可求出;(2)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求出和,即可得出.【详解】(1)设的公差为,∵,又∵,∴,∴,从而.(2)设的公比为,由,,得,,∴.【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1,x),=(2x+3,x),x∈R.(1)若⊥,求x的值;(2)若∥,求||的值.【答案】(1)或.(2)或【解析】【分析】(1)由⊥得其数量积等于0,从而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可得x的值;(2)由∥,得1×(x)x(2x+3)=0,解出x的值,可求出的坐标,从而可求出其模.【详解】(1)若⊥,则·=(1,x)·(2x+3,x)=1×(2x+3)+x(x)=0整理得x22x3=0,解得x=1或x=3.(2)若∥,则有1×(x)x(2x+3)=0,即x(2x+4)=0,解得x=0或x=2.当x=0时,=(1,0),=(3,0),=(2,0),∴||==2;当x=2时,=(1,2),=(1,2),=(2,4),∴||==2综上,可知||=2或2.【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坐标运算,属于基础题.19.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1)求的长;(2)求的长.【答案】(1);(2).【解析】【分析】(1)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出关于的二次方程,即可解得的长;(2)求得的大小,在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得的长.【详解】(1)设,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解得,即;(2),则,则,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图形中的计算,考查了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的前项和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分析:(1)先根据和项与通项关系得,再根据等比数列定义以及通项公式求结果,(2)根据分组求和法,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结果.详解:(1)当时,,所以,当时,,即,,,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也为的等比数列,所以,.(2)因为所以所以数列的前项和)点睛:本题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将原数列转化为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分段型(如),符号型(如),周期型(如)△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cosA=2bcosA.

(1)求角A的值;

(2)若,,求△ABC的面积S.【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化简可得,结合,可求,进而可求的值;(2)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平方和公式可求的值,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得解.试题解析:(1)在△ABC中,∵acosC+ccosA=2bcosA,∴sinAcosC+sinCcosA=2sinBcosA,

∴sin(A+C)=sinB=2sinBcosA,∵sinB≠0,∴,可得:

(2)∵,,∴b2+c2=bc+4,可得:(b+c)2=3bc+4=10,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