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危害、病毒变异情况_第1页
新冠病毒的危害、病毒变异情况_第2页
新冠病毒的危害、病毒变异情况_第3页
新冠病毒的危害、病毒变异情况_第4页
新冠病毒的危害、病毒变异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_冠病毒的危害、病毒变异情况目录2.对肺部的损害3.对心脏的损害4.对肝肾的损害5.对神经系统的损害6.对生育能力的损害7.辅助呼吸的危害8.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9.人类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10.新冠将成为季节流行病1.新冠病毒的感染范围和过程11.新冠肺炎的诊疗12.新冠病毒变异情况1.新冠病毒的感染范围和过程

新冠病毒除了导致肺部损害外,还会造成肾脏损伤、肝脏损害、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等多脏器损害。还能攻击人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很多人认为新冠性肺炎和普通肺炎一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此病在疾病初期的时候症状和普通肺炎十分相似,但是此病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因此部分患者会在一周之内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表现,例如呼吸困难、呼吸窘迫、休克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多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的感染范围和过程

2020年夏天,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超级计算机处理40000多个基因的数据。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感染通常从鼻腔中的ACE2受体进入人体,然后进入ACE2也存在的其他部位的细胞:肺脏、肠道、肾脏和心脏。数据显示,一旦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生根,新冠病毒不满足于简单地感染已经表达了大量ACE2受体的细胞。相反,它会主动劫持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诱使它在ACE2受体通常低或中水平表达的地方(包括肺部)上调ACE2受体。2.对肺部的损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时,其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部后,可以进一步蔓延至气管及更细的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感染整个呼吸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肺部严重感染会发展为肺纤维化,一部分重症患者治愈后会出现肺纤维化,影响日常生活,发展到晚期只能肺移植。而且目前对于肺纤维化,还没有特效药,病情是不可逆转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步速较快时会气促,无法正常做运动,甚至不能做回以往的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后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对肺组织引起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肺间质。在影像学肺部CT上,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汪涛:新冠肺炎后遗症,一部分人可能终身无法恢复!而类似的情况,也在香港也出现了。香港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曾对首批10名出院病人进行了跟踪,结果发现有3名康复者肺部功能受损两至三成。对肺部的损害对肺部的损害

首例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发布。遗体解剖教授刘良表示:

从目前的病理结果来看,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像糨糊一样的液体附着在上面。不像我们平常的感冒、病毒感染是流清鼻涕、流水,它又在深部的气道里面,出现黏液成份,这种成份,如果我们在治疗上不去针对性地做处理的话,可能起了反作用。对肺部的损害

“新冠肺炎死因本质上像溺水一样”肺被病毒导致的果冻状的分泌物给占满了,换气功能完全丧失,再浓的氧也进不去血里面。而吸痰也没用,因为靠气管镜到达不了那个终末端的地方。到了一定程度,无论你泵进多少氧气,这都无关紧要,肺部就像一个水球,病人即使在完全呼吸支持下也可能窒息。

由于新冠肺炎目前无特效药,只能把纯氧输送给病人,重症患者如不经口鼻插管,维持大概三至五天后,如果他的血氧饱和度能上升到正常范围,他也就挺过了呼吸衰竭这一关,但如果挺不过,就可能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ECMO等医疗行为。3.对心脏的损害

旧金山格拉德斯通研究所ToddMcDevitt研究员介绍,新冠病毒可以将心肌纤维切碎成小片,研究人员分析了三名新冠肺炎患者尸检心脏组织标本,这些患者的肌节纤维丝是无序而重新排列的,与实验室的模式相似。”卑诗大学医药学教授JamesRussell博士发现,以80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样本的调查中,过半的重症患者出现了心脏损伤,甚至引发死亡。对心脏的损害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初期,科学家就注意到了与之相关的心脏问题,但并不清楚究竟是病毒侵犯心脏,还是感染其他部位的病毒引发人体炎症反应所致。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脏损伤是由病毒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引起的。

《SARS-CoV-2感染人工程心脏组织及COVID-19心肌炎模型》2021年2月26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学报:转化科学基础》上,研究人员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了心脏组织模型。通过研究这一模型,他们确定新冠病毒感染不仅会杀死心肌细胞,还会破坏负责心肌收缩的肌纤维单位。

新冠病毒也会导致心肌发炎。当发生严重的新冠感染时,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会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武汉一项研究发现,12%的新冠患者有心血管损伤的迹象。这些病人的肌钙蛋白水平较高,这是一种心肌受伤释放的蛋白质。也有其它报告表明,新冠病毒可能直接导致急性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另一项研究观察了416名住院的新冠患者,发现其中19%的患者有心脏受损的迹象。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警告说,在幸存者中,新冠可能造成持续的心脏损害,并使现有的心血管疾病恶化,进一步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对心脏的损害4.对肝肾的损害

除了对肺部的损害之外,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新冠病毒也会给感染者的肝肾留下后遗症。有研究指出,新冠感染者普遍存在肾脏损害的情况。第三军医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对武汉、黄石和重庆的59例新冠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63%的患者表现出肾功能不全的症状,CT扫描显示100%的患者肾脏影像学异常。

英国和加拿大的专家们发现,接受重症监护的新冠患者中,有8%-12%出现了肝或肾衰竭,需要依靠常年的透析治疗才能生存。国内研究人员最近对34名Covid-19康复者的血液进行了检测。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在患者康复出院后,许多生物指标“未能恢复正常”。最令人担忧的是检测结果表明他们肝功能将持续受损。对肝肾的损害5.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除了肺、心脏、肝和肾之外,还有研究发现,很多康复的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中枢神经后遗症。华中科技大学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神经系统研究显示,214名患者中,超过三成的病患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具体表现为三类:一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急性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二是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如味觉减退、嗅觉减退、食欲减退、神经痛等;三是骨骼肌损伤。

新冠感染的长期并发症,无论是由病毒本身还是由它引发的炎症引起的,都可能造成包括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以及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这些神经损伤会影响到你的大脑、手臂、腿、手指和脚趾的正常功能。”在医院接受强化治疗的人还出现了其它认知方面的问题。例如,三分之一或更多的ICU患者会出现精神错乱。研究表明,重症患者的精神错乱可能预示着未来会遭遇长期的认知能力下降。对神经系统的损害2020年3月4日,北京地坛医院报道,其收治的一例56岁新冠肺炎患者,通过基因测序证实脑脊液中存在SARS-CoV-2病毒,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病毒侵袭。地坛医院ICU主任刘景院:“新冠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一定要考虑病毒有可能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的损害2020年4月3日,《国际传染病杂志》上一份来自日本的研究报告:在一名患脑膜炎和脑炎的新冠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新冠病毒,这表明该病毒可以入侵中枢神经系统。这名24岁的独居男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高烧,同时伴有头痛及四肢乏力。几天后男子在家中昏迷,送医抢救后被确诊,同时伴有脑膜炎,脑髓液的核酸检测呈阳性。男子醒来后,发现自己近1、2年的记忆竟然都丢失了!对神经系统的损害6.对生育能力的损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仅引起肺脏损害,肺以外的脏器,如睾丸最容易受到入侵,会导致男性生育功能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张亚东:有一半的患者检查出慢性睾丸炎,还有一些患者睾酮明显降低,这对生育下一代来说,是“致命”的。一项研究观察了中国38名新冠感染的重症患者,发现15名患者在患病期间,精液样本中含有病毒RNA,23名康复患者中有两人精液中含有病毒RNA。最近的另一项研究还显示,81名新冠男性患者的男性激素比例出现了下降,这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生育问题。研究人员呼吁更多的关注生育影响。2020年4月2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建议,“从新冠肺炎康复后,计划生孩子的年轻男性应该接受生育能力的检查。”7.辅助呼吸的危害“辅助呼吸是一把双刃剑。”前不久,“黑脸医生”胡卫锋,也在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后出现脑出血症状。他的主治医生指出,“上ECMO是九死一生的事。”而不幸的是他没逃过此劫,实在令人痛心!

Russell博士说,进过ICU、尤其是被上过呼吸机的新冠患者,并发症会更加严重。他们将来很可能肺部、大脑、心脏、肌肉都会出现问题。辅助呼吸的危害

这名男子名叫麦克,今年43岁,职业是护士。在确诊新冠之前,一直坚持健身的他打造了一副彪悍肌肉身材,体重达到了190磅。这次他因新冠肺炎入住ICU,气管切开,最终战胜了病毒,重获新生,但足足瘦了50磅。辅助呼吸的危害8.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

中新社香港2020年8月24日报道,被证实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为一名33岁男子,他于今年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复出院,8月初经英国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后接受检测再度确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该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显不同。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表示,对比该患者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个不同之处,且该患者返回香港再度确诊后,入院时已检测不出其体内有抗体,因此确定其为康复后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复阳”。这是全球首例康复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2020年10月12日,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刊发有关美国首例确认“二次感染”新冠病例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患者康复后仍有可能再次受感染且症状可能更严重。这一病例是内华达州一名25岁的美国男性,他在48天内感染了两种不同新冠病毒毒株。二次感染后症状比首次感染明显加重,后来治愈出院。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报告“二次感染”病例已经超过20例,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多地。不断出现的二次感染病例,说明确诊新冠肺炎即使康复后,可能也并非“一世免疫”,新冠病毒或许会像流感病毒等一样,长期在人群中存在。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现也会对疫苗的研究有所启示。建议康复者应继续保持防疫意识,并考虑将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9.人类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新冠抗体下降比想象得快。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文章得出一个关键结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其免疫抗体可能并不能像之前流行的SARS和MERS那样,在体内持续一年甚至几年,而是存在短短几周之后,抗体水平就急剧下降。患者可能无法建立对新冠病毒的长期免疫力。在8周时间里,81%的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抗体会减少,而有症状人群中抗体减少的比例为62%。换句话说,就是新冠患者体内的抗体,无法存在很久。人类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英国政府主导的一项研究显示,现在英国人拥有新冠病毒抗体的人数比第一波疫情高峰时要少得多。抗体带来的针对新冠的保护是短暂的,而且人们可能在第一次恢复几个月后再次感染。一些国家设想给痊愈者发“免疫证书”的防控策略是有潜在风险的,通过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是“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的,只有采用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和严格的防控措施才能彻底控制疫情。10.新冠将成为季节流行病尽管疫苗已经问世良久,但由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速度太快,全球疫苗的产能不足,加上如今病毒多次发生变异,未来疫苗对病毒的作用是否会消失也未知。人类和病毒的这次斗争,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目前还不是阶段性的胜利欢呼庆祝的时候,必须严格防范疫情的再一次爆发。一旦变异新冠病毒再度席卷全球,人类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北半球国家,因为这种病毒已经不止一次呈现出季节流行病迹象。而且,未来的好几年,人类都会面临这种情况,由于疫苗能产生抗体的时间有限,接种过疫苗的人或许也无法幸免。临床表现11.新冠肺炎的诊疗治疗方案新冠肺炎的诊疗出院标准新冠肺炎的诊疗高危人群新冠肺炎的诊疗12.新冠病毒变异情况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继续增加,新冠病毒变异正呈加速趋势。尽管大多数病毒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特性,现有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可能仍然有效。但是,突变不可控,如果放任病毒传播,完全有可能出现毒性更强、传染力更强、令疫苗无效的超级毒株。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坚决遏制全球新冠疫情感染人数的继续增长,同时继续监测新冠病毒突变和研发新型疫苗。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进入第四波暴发周期,主要原因是变异病毒的快速蔓延,从2020年2月份发现D614G突变开始,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D614G突变主要是增加了传播力,而到英国B.1.1.7变异毒株比原始毒株传染性更强,不光传播力增加,致死率也增加了。再到南非501Y.V2、巴西P.1变异毒株,出现了免疫逃逸的突变。不仅如此,巴西变异还衍生出第二代、第三代变异。

2021年4月正在印度境内迅速蔓延的双重变异病毒B.1.617毒株样本上同时出现了E484Q和L452R两个突变,可能弱化免疫效果,且传染性更强。新冠病毒变异情况2020年6月,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研究团队对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的D614毒株已经变异成了G614毒株,且在传染性方面大大增强。从图中可以看到,G614在2020年2月末已经开始全面取代原有的老毒株——“D614”而S蛋白正是新冠肺炎病毒用以打开人体细胞的最佳手段,在最早出现的D614毒株上,S蛋白极易脱落,导致其感染能力不稳定,但目前主流的G614毒株却恰恰相反,其有助于S蛋白保持稳定状态。据统计,G614毒株从年初的0,到2020年3月份的26%,2020年4月份的65%,2020年5月份的70%,在短短数月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主流病毒株。(这也说明了G614作为新冠家族的“后浪”,相比于老前辈D614更有传播优势)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英国B.1.1.7、南非501Y.V2、巴西P.1这三种变异病毒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共同N501Y突变,也就是刺突蛋白(S蛋白)的第501个氨基酸突变,这会导致新冠病毒与人类血管紧张素2(ACE2)受体的结合力增强,从而使传染性显著增强。南非和巴西的变异毒株还存在E484K突变,也就是S蛋白第484位氨基酸发生变化,从谷氨酸(E)变成了赖氨酸(K)。这会导致中和抗体(体液免疫)对变异病毒的抵抗效力下降,而不会影响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新冠病毒的变异不仅会导致其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增强、易感染群改变、检测工具失灵、中和抗体与疫苗效果减弱甚至失效等一系列风险。英国“B.1.1.7”传播速度提升了70%,致死率也增加35%。巴西“P.1”的感染能力是早期新冠病毒毒株的2~2.5倍。

美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研究发现,南非“501Y.V2”不仅传染性更强,而且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可使mRNA疫苗(mRNA-1273)免疫血清的体外中和活性下降5~10倍,使mRNA疫苗效果下降;

丹麦发现一种新的变异新冠病毒菌株,与之前南非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351和巴西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P.1均存在相似之处,其在母株基础上多了棘蛋白突变,这可能会让该新变种易于躲避抗体,使过去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再次被感染的风险增加。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芬兰已发现一种新型变异新冠病毒“Fin-796H”,其基因序列与已知新冠病毒毒株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无法通过核酸检测的方式被筛检出来。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来自英国的变异新冠病毒“B.1.1.7”与来自美国加州的变异新冠病毒“B.1.429”混合形成新的合体病毒。该合体病毒具有多重变异,且同时拥有B.1.1.7的易传播性和B.1.429的抗药性特质。美国强生公司和诺瓦瓦克斯医药公司(Novavax)两种疫苗的人体实验结果显示,疫苗对南非变异的保护率有较明显的下降,防护效果分别为57%和60%。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南非基因组检测网络(NGS-SA)通过分析2020年3月5日至12月10日在南非采集的2882例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发现了一个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名为501Y.V2/B.1.351)。他们的数据显示,这个新的变异株大概在2020年8月左右出现在纳尔逊·曼德拉湾,并在2020年底成为东开普省、西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的主要流行谱系。研究显示,501Y.V2变异株在能介导病毒进入细胞的刺突蛋白上有8个突变,其中,N501Y突变还存在于英国发现的一个变异株(B.1.1.7)中,并与人ACE2受体的紧密结合有关。同时,另一个突变E484K与能抵抗中和抗体有关。501Y.V2变异株的分布和传播以及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这个变异株可能比新冠病毒其他谱系的传染性更强。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图A:B.1.1.7突变体基因组中产生的突变信息;图B-C:截止2021年1月,B.1.1.7突变体已在包括英国在内的49个国家/地区被检测到。

发表在2021年3月15日的《Nature》临床研究结果显示,B.1.1.7突变体不仅比之前报道的新冠病毒突变体更易传播(比已有突变体的传播率高出43%~90%),而且还可能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对于55~69岁的男性来说,感染B.1.1.7毒株导致死亡的风险率为0.9%,而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死亡率为0.6%)。同期《英国医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B.1.1.7突变体与早期变种相比,造成的死亡率高出64%。这些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处于疫情重灾区的美国,B.1.1.7突变体也没有缺席,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了美国的50个州。截止2021年4月6日,B.1.1.7突变体已在美国造成16275例感染病例,这一数字与来自南非的B.1.351变种(造成386例感染病例)与来自巴西的P.1变种(造成356例感染病例)造成的感染病例数目相比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也从侧面反映了B.1.1.7突变体极强的传染性。B.1.1.7突变体造成的感染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在所有的突变毒株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数据来源:CDC新冠病毒变异情况2021年1月19日,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的研究人员Wibmer等人在bioRxiv发表了题为《SARS-CoV-2501Y.V2escapesneutralizationbySouthAfricanCOVID-19donorplasma》的预印本论文。论文称,南非出现的新冠变异毒株501Y.V2能显著逃避三类相关单克隆抗体的攻击。更糟的是,康复期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对该变异株的效应也显著降低了。研究数据暗示着,南非变种新冠毒株很有可能“二次感染”人,而当前基于刺突蛋白的疫苗可能对其无能为力,功效降低。这可能意味着疫苗抗原需要作出一些改变,以适应变异株上的刺突蛋白的突变。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B.1.351和P1变异存在诱发新变种可能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Institute)XavierMontagutelli博士说,在南非和巴西发现的B.1.351和P1变异可以在啮齿动物身上复制。这项研究《TheB1.351andP.1variantsextendSARS-CoV-2hostrangetomice》于2021年3月18日发布在bioRxiv上。尽管新冠病毒变种目前未证明可以在人与啮齿动物之间互相传播,但它们有可能在啮齿类动物中传播,从而进化成新的变种,然后再次感染人类。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2021年3月8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一项研究显示,接种了辉瑞BNT162b2疫苗的志愿者的血清对B1.351(南非变种病毒)、以及最初在英国和巴西发现的B.1.1.7和P1病毒株都具有中和能力。虽然对B.1.351病毒株的中和能力与野生型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准。目前没有数据显示它会影响疫苗对这一突变株的保护效力。2021年4月1日,辉瑞与BioNTech也联合发表声明称,截止至2021年3月13日的观察数据(n=800),辉瑞-BioNTechCOVID-19疫苗对变异病毒的防护效力高达100%。图片来源:NeutralizingActivityofBNT162b2-ElicitedSerum,NEJM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阿斯利康疫苗3月16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实验数据显示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和牛津大学研发疫苗对南非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B.1.351无效。在750名接种疫苗的参与者中,共有42例病例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39例(92.9%)是由新突变B1351引起的,阿斯利康疫苗对这种变体的有效性仅为10.4%。Novavax疫苗当地时间3月11日,Novavax公布最终试验结果,在英国针对年龄18-84岁的1.5万名受试者所做的第三期临床试验显示,Novavax疫苗对COVID-19原始毒株的防护力达96.4%,而对南非变种病毒的防护力仅有48.6%,将HIV阴性的受试者列入后,防护力回到55.4%。新冠病毒变异情况

2021年4月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公布了两款国产疫苗对变种病毒的研究结果国药BBIBP-CorV疫苗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