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代谢与平衡【考题猜想】(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8 代谢与平衡【考题猜想】(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8 代谢与平衡【考题猜想】(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8 代谢与平衡【考题猜想】(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8 代谢与平衡【考题猜想】(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代谢与平衡题组猜想内容题组一人的消化题组二血液循环题组三细胞呼吸题组四泌尿系统题组一题组一人的消化1.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答案】A【解答】A、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符合题意;

B、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在肠液、胰液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不符合题意;

C、尿素、尿酸和无机盐为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完全滤过回原尿,所以在血浆和原尿中浓度相等;到达肾小管时,由于大部分的水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溶质不变溶剂变小,所以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的浓度变大了,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不符合题意。

故选:A2.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时试管中的水越少越好,实验现象更明显C.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D.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答案】B

【解答】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A正确;

B、实验时试管中的水过少,三种食物完全燃烧,水可能都会沸腾,无法比较水温的变化,B错误;

C、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散热较多,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正确;

D、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正确。

答案:B3.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唾液【答案】A【解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A符合题意。

故选:A4.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量是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 B.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C.淀粉量减少时,e点上移 D.酶的量减少时,d点左移【答案】B

【解答】A:pH=a时,酶的活性较低,酶促反应速率较慢,e点不变,错误。

B:当温度升高时,酶促反应速率变慢,d点右移,产物量不变,e点不变,正确。

C:淀粉量减少时,产生的麦芽糖量减少,e点下移,错误。

D:酶的量减少时,产生的麦芽糖量减少,e点下移,d点右移,错误。

故选B。5.下列物质中既可预防夜盲症,又可预防佝偻病的是()A.胡萝卜 B.玉米 C.鱼肝油 D.牛肉【答案】C【解答】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也不同.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会患相应的疾病,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玉米和胡萝卜中;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和蛋类中,因此既可预防夜盲症又可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鱼肝油.故选:C6.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水是构成细胞的,体内的各种以及各种营养和废物的都离不开水;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由于蛋白质是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因此青少年时期尤其要注意对蛋白质的摄取。【答案】主要成分;生化反应;运输;基本物质;细胞生长【解答】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即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以及各种营养和废物的运输都离不开水。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细胞生长以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每天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主要成分;生化反应;运输;基本物质;细胞生长7.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1)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之王”。研究显示,维C可提高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人体缺铁会引起。(2)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答案】(1)贫血(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1)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人贫血;

(2)切开榴莲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1)贫血;(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消化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其具体操作是。(2)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则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3)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答案】(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消化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肠蛋白酶(3)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酶活性的最大值没有出现。【解答】(1)测量消化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其具体操作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消化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图1可知,三种酶的活性最低的是肠蛋白酶。

(3)由图2可知,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降低的点,因此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最适宜温度。

故答案为:(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消化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肠蛋白酶(3)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酶活性的最大值没有出现题组题组二血液循环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对血管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静脉 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 D.全是毛细血管【答案】B【解答】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②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只有②是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毛细血管。所以正确的只有B。2.人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下列物质明显减少的是()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无机盐【答案】C【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人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尿素和无机盐”明显减少的是尿素.3.下列各选项中四个科学术语分别表示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C.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D.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答案】C【解答】A.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都属于血管,并且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故A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B.杠杆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分成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因此,这三种杠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属于杠杆,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材料,但是合金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它属于金属材料,它们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它们之间是并列的,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4.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符合图示的是()123A染色体蛋白质基因B血液红细胞白细胞C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D种子胚子叶【答案】D【解答】由图可知,1包含2和3,2包含3;

A、蛋白质不包含基因;故A错误;

B、红细胞不包含红细胞;故B错误;

C、周围神经系统不包含中枢神经系统;故C错误;

D、种子包含胚和子叶,胚包含子叶;故D正确;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A.将氧和养料运输到组织细胞B.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C.参与人体各种调节作用D.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答案】C【解答】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是: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病菌和异物,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因此不属于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参与人体各种调节作用。6.实验与观察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方法。(1)做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时,通常使用(高、低)倍显微镜,可观察到流速最慢的血管是。(填序号)(2)做猪心解剖实验时,小金由肺动脉向新鲜猪心注水,发现最后水从血管流出。【答案】(1)低;2(2)肺动脉【解答】(1)做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时,通常使用低倍显微镜,可观察到流速最慢的血管是2。(2)做猪心解剖实验时,小金由肺动脉向新鲜猪心注水,发现最后水从肺动脉血管流出。7.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如酒后驾驶机动车者一次记12分等.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造成的.(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3)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膈肌处于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作用.【答案】(1)小脑(2)1→3→4→5→2(3)舒张;扩散(4)I;右心房;肾小管;重吸收【解答】:(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造成的.(2)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4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2效应器.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3)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4)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从丁图看出,葡萄糖浓度变为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导致尿液的葡萄糖浓度是0.因此当血液进入肾脏流经图丙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发生在丙图的部位是肾小管,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重吸收.8.在某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测评中有“观察鱼尾血液循环”的实验题,请完成下题:【实验器材】略。【实验步骤】⑴将一块脱脂棉花展开铺平,在烧杯内用浸湿,再用它裹住小鱼,只露出小鱼的尾部。⑵将包好的小鱼放在培养皿中,使其尾部展平,加适量的水。⑶用低倍镜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结果】⑷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⑸流过毛细血管的红细胞将汇集到(选填“小动脉”或“小静脉”)。【答案】清水(水);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小静脉【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所以为了保持鱼的存活需要用清水浸湿小鱼;毛细血管的管壁极其薄,管径较细,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血液经过心脏心室流出,通过动脉将血液送到毛细血管处,再通过静脉回到心房。

故答案为:清水;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小静脉。

题组三题组三细胞呼吸1.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A.构成细胞B.分解有机物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答案】B【解答】呼吸经过呼吸道首先是把氧气吸入肺部,和肺部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随着血液循环,运到需要氧气的细胞,就会与二氧化碳交换物质,细胞中二氧化碳出来,氧气进去,最终把有机物(如葡萄糖)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的体温都是因为氧气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传播,使我们时刻保持恒定体温。因此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B.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血液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了静脉血D.呼吸作用是指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溶个【答案】B【解答】A.呼出和吸进的气体都是空气,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A错误.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只有一层上皮西跑有利于气体的交换,与该结构的特点相适应,故B正确.C.血液经过气体交换后,氧气含量上升,变成动脉血,由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故C错误.

D.呼吸作用是细胞分解有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过程,故D错误.3.2020年10月25日,2020嘉兴马拉松线上赛启动仪式在嘉兴市中央公园举行。许多运动爱好者都参与到马拉松比赛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补水点,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B.运动员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增加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D.比赛中,人体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pH迅速下降而使血液呈酸性【答案】D【解答】A.运动员主要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正确,生物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B.运动员体温升高的原因是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增加,正确,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C.补水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肾脏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正确;

D.比赛中,人体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但是由于血液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pH值会维持相对的稳定,D错误;4.根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肾小管壁薄且周围围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B.心脏的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答案】A【解答】A.肾小管有重吸收的作用,将全部的葡萄糖,水,大对数无机盐重吸收进入血液;肾小球是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A错误;

B.心脏的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正确;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正确;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故答案为:A.5.糖类等物质的燃烧,与他们在体内氧化相比,不同点是()A.前者有氧气参与反应,后者不需要B.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不是氧化反应C.前者释放能量多,后者释放能量少D.前者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后者是缓慢的氧化反应【答案】D【解答】解:糖类等物质的燃烧,与他们在体内氧化相比,两者过程不同,其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体内分解属于缓慢的氧化反应;但两者的反应类型相同,都是氧化反应;两者释放的能量也相同;

故答案为:D。6.你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原因是。【答案】无氧呼吸;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解答】地球形成初期的大气层。地球初期的原始大气应是以宇宙中最丰富的轻物质:氢气、氦气和一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所以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无氧呼吸;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7.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隅良典,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必须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等。他还找到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2)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答案】(1)呼吸作用(2)非特异性【解答】(1)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2)吞噬细胞可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生理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2)非特异性8.你知道吗?香甜可口的葡萄不仅能直接食用,而且还可以用它做原料,生产葡萄酒和葡萄醋。下面图1是某兴趣小组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

他们查阅资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⑴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式大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⑵酒精发酵时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以利于该种微生物生长。⑶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⑷在醋酸发酵阶段如果能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现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方法一:每天都对发酵罐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方法二:将发酵罐中的原料分为A、B两层,每天只翻动A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的方法(选填“一”或“二”)发酵。【答案】酵母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核);二【解答】(1)在酒精发酵阶段,实际上是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2)醋酸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们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醋酸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

(3)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所以要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需要有一部分进行无氧呼吸;A做法使得原料与氧气充分接触,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乳酸;B做法中下层的原料隔绝空气,微生物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应该选择方法二。

故答案为:(1)酵母菌;出芽生殖:(2)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核):(3)二题组四题组四泌尿系统1.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A.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B.体循环:左心房→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室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食物的消化: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答案】C【解答】A: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少了器官后的系统,A错误;B:体循环:左心房→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室,体循环应该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B错误;

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是正确的;

D:食物的消化: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咽部分应该在食道的前面,D错误。故选C2.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与性激素有关B.鼓膜传递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答案】A【解答】:A、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A正确;B、鼓膜能够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不能产生神经冲动.B错误;C、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尿道排出尿液.D错误.3.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A.血浆原尿尿液B.血浆原尿尿液C.血浆原尿尿液D.血浆原尿尿液【答案】B【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以外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B符合题意。故选:B4.每个人都有两个肾脏,肾脏完成泌尿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单位 D.肾小球【答案】C【解答】解: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如图.故答案为:C5.如图是正常人的肾单位中尿液形成过程的模式图。图中各部位液体成分变化,正确的是()A.从①到③葡萄糖的量减少B.从④到⑤尿素的浓度不变C.①②③中蛋白质的量不变D.从②到③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答案】C【解答】A选项,从①到③,葡萄糖会先进入肾小管,然后被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回血液中,所以葡萄糖的含量基本不变,错误;

B选项,从④到⑤发生了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的水分重新吸收回血管,导致尿素的总量虽然没有增加,但是浓度会有一定的上升,错误;

C选项,大分子蛋白质不会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