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商一语又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

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写

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伴随古风音乐走向大众化甚至主流化,脱胎于唯美意境的古风音乐开始越来越多地面临

着商业化发展的机遇和资本的诱惑。资本拓展了古风音乐的“出圈”之路,也让这条路变得

更加拥挤。一些转型成公司后的古风团队,创作的古风歌曲出现了一些“高燃曲风”;有些

古风歌曲中全部以现代乐器编曲,脱离了古风原本的规则;有的讲述的是一个古代故事,但

歌词上全部用白话。这类新派的古风歌曲与老派的有很大的出入,趋于流行化的古风歌曲,

也逐渐淡化了最初的方向。

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高,则伴随更高的商品价值,是专业音乐价值评价的“同向论

古风音乐发展过程中,资本力量的注入影响了价值的同向性,给古风音乐的艺术价值造成了

影响。即使专业音乐人加入古风创作后,其创作质量也受制于商业压力,限制了专业水平的

发挥。可见,在与商业文化合流、不作为“情怀”而作为商业生存的古风音乐,在走向专业

化的道路中,自主性和创作空间受到多重挤压。在古风音乐大众化的过程中,作为助推力的

商业文化也对其形成创作阻力。

当下,国家对于古风的鼓励,多从民族文化传播、宏观文化建设的角度,而并不是从发

展青年文化、鼓励新兴创意的角度。就“古风国潮”类的生产与文化实践而言,仍植根于固

有的主流认同观念,国家通过“古风”“国潮”等灵活的情感机制实现对主体文化整合的

倡导。由此,古风上春晚,不能纯粹理解为古风在主文化中争得一席之地,而是主文化在以

国家美学、政治化美学的视角扶持古风;而古风作为亚文化,生于唯美甚至避世的少年情怀,

主次文化的分野天然存在;“融合”仅是文化产品的征用,而非本质上的文化互通。

在这种征用中,古风音乐中不符合主文化需求的元素,自然被主流舞台的层层选拔过滤。

同时被过滤的还有其粗粉的原始生长力。”周杰伦类中国风歌曲有非常商业化、标准化的制

作,而古风歌曲不一样,其制作则更为粗糙和个体化。……孩子们动用乱七八糟的资源,来

建构一个自己的古典世界,无论如何这是有创造力的在古风同好“圈地自萌”的世界里,

作为非专业的自目的性创作者,“无技巧”或“自然流露”并非意味着古风的“低人一等”,

相反,对于真正的古风爱好者,代表着对品位的追求与欲罢不能的审美寄托一一“行于所当

行,止于不可不止”的创作,是洞彻古风本质、深沉热爱厚积薄发后的喷洒。

长期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创新精神,需要的恰恰是自目的性的超功利文化的主导。主流文

化不具备青春亚文化的隐逸作用或青春态的审美执念。亚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天然的娱

乐精神和非功利性特质,之所以对青少年构成强大的吸引力,不仅限于其千变万化的丰富性,

也在于参与过程中的赋意和表达,带有自主建构、反抗权威的意义。理想、爱情、自我,这

些构建了青春文化的元素恰恰构成了古风音乐的原始创作和消费动机。无论何时,青春期迷

惘、矛盾、寻觅、冲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扰始终是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宿命,无论社会的意识

形态如何整一和强大,青年亚文化或多或少总会以某些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古风音乐的出

圈之路必然在保持本真特质和主流化之间艰难地挣扎。

(摘编自曾昕《圈地自萌或破壁生长:古风音乐的亚文化发展矛盾》)

材料二:

在今天,古风歌曲正同时受到青少年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双重影响。埃里克森在《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发生起因做出了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在埃里克森看

来,青少年亚文化的产生是因为青春期聚集了早年尚未解决和整合的认同危机,而青春期正

是最容易发生认同危机感或混乱的时期。在多元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青少年迫切渴望寻找自

身的位置,并通过圈内外身份的确认来巩固自身的认同感。岳梓月《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古

风亚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古风亚文化正是国内青少年探寻民族性,并利用民族性消解全

球化的一种努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古风亚文化的产生就是国内青少年试图解决认同

危机的象征性行动。古风歌手河图的《为龙》中“翘首觐向,你伫立此方,谨记生而为龙的

模样,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等歌词在圈内大受欢迎,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种情况。

与此同时,这种现象也受到了官方主流的重视。共青团中央的网易云音乐账号在2017

年7月15日创建了一个名为“清雅古风”的歌单,除了常见的一些古风歌曲,还收录了许

多如《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等更贴近官方文化宣传的歌曲。此举受到了古风爱好者的好

评,一位古风爱好者在评论区留言“原来咱们听的歌是一样的此类现象既体现了古风走

向主流的趋势,也反映出主流重新界定古风、吸引古风受众的尝试,并在客观上构成了对亚

文化收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商业的介入下,古风给予青少年的想象被进一步放大。霍尔在《流行艺术》

中指出:“(商业形象)利用了青少年世界的自我封闭和内省的张力,夸大和强调了一种感情。”

仅从古风音乐而言,它更像是一种拼贴的音乐,而所有素材都能够在主流音乐的语言中找到。

因此,面对主流商业音乐,古风歌曲通常显得单薄而脆弱,古风爱好者所认同的音乐深度也

因此经不起推敲。

(摘编自朱逸非等《古风非古一一古风歌曲的音乐分析与文化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专业音乐评价的“同向论”,如果一部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高,那么可以推测出

它的艺术价值也会相对更高。

B.主文化与作为亚文化的古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关系,它们之间有天然的界

限,不是本质上的文化互通。

C.《为龙》中的一些歌词在圈内大受欢迎,这种情况证明了古风歌曲正同时受青少年文

化与主流文化的双重影响。

D.古风音乐所使用的素材都能在主流音乐的语言中找到,这使得它在主流商业音乐面前

通常会显得单薄、脆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老派古风音乐,曲调可能会偏于舒缓,会运用古典乐器进行编

曲,歌词也会加入文言元素等。

B.真正的古风爱好者的创作可能“无技巧”或只是“自然流露”,但作者对此并不持否

定的态度,而是认为其有可贵之处。

C.青春亚文化的隐逸作用或青春态的审美执念,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文化创新,这是引发

主流文化开始重视并主动接纳它的原因。

D.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古风的想象有被放大的成分,这和青少年世界自身的特

点有关,也和商业因素的介入有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官方主流对亚文化收编”的一项是(3分)

A.歌手乌兰图雅创作的古风歌曲“巾帼英雄组歌”,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以流行音

乐为载体,唤起人们对巾帼英雄的崇敬之情。

B.经过全新的谱曲后,源自《楚辞》的古风歌曲《山鬼》,曲风尤显离忧哀愁及浪漫色

彩,登上了古风音乐盛典“国风极乐夜”的舞台。

C.自得琴社的古风歌曲《左手指月》另辟蹊径,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多维度融合,在国

外某视频播放平台获得了1300多万的播放量。

D.央视多个频道栏目中出现了古风歌曲,如《经典咏流传》中的《琵琶行》,《点赞中

国》中展现华服之美的《麟犀咏裳》等。

4.商业资本和主流文化在助力古风音乐“破壁出圈”的过程中,也给古风音乐的发展带

来了哪些阻力?请根据材料概括。(4分)

5.古风音乐的哪些特质与青少年群体的内在需求相吻合?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赶戏

白龙涛

腊八这天,大掌柜任德修赶戏回来,直接去了玉池宫。

任老爷是个戏迷,尤迷天兴戏班田茂的戏。这田茂,扮相轩昂,行腔清越,人称“活唐

王”。唐王演多了,田茂就戏里戏外都端起了唐王的架儿,昂首方步,睥睨众生,就连任老

爷都难得他一个正眼儿。任老爷却不怪:唐王嘛,就该是这个派儿!

田茂登台,任老爷必去捧场,若外地演出,就套上马车去赶戏。

任老爷钱多朋友广,走哪儿食宿到哪儿,顺便到各地分号、煤场转转,盘点生意,厮会

老友,倒也逍遥快活。今年冬天,任老爷蹿腾着赶了六州十八县,却因缺了田茂的唐王戏,

耳朵里寡淡得紧。

前年,田茂因与东盛洋行老板的三姨太暧昧,腿被打断,遭戏班抛弃。任老爷便收留了

他,还在北大街盘了一处住所,给他娶了妻室。田茂怎能不感念任老爷的恩情,钟足了劲儿,

打算腿好了给任老爷唱一辈子的戏哩。

腿愈,田茂就迫不及待扮上了,唱了一出拿手戏《打金枝》。田茂腿虽半残,但嗓音依

然响亮婉转,如珠走盘。但,任老爷总觉得哪里味儿不太对。最后,田茂抖了一个花腰,转

身甩袖,立身不稳,一屁股旋坐地上,又慌忙翻身,对着任老爷诺诺磕头。任老爷看了一眼

似抽了筋骨蜷缩在地的田茂,皱皱眉,摆手让他退下了。

田茂成了玉池宫的堂信,半年后,升任大堂管事。

玉池宫,是任老爷的产业之一,虞城最豪华的浴楼。楼高三层,一楼设大池和木床,二

楼设雅座和雅间,三楼设特座和高级厢房。甫一开张,即名震豫东。许多高官巨贾、名绅红

伶都慕名而来。就连英、法、比利时等国不少人士也常光临,浴后纷纷交口称赞。

任老爷进了玉池宫。①以往,田茂早就躬身相迎了,但今儿个却未见他的身影。环顾四

周,“玉池宫”三个馆阁体大字上了新漆,呈半月阳嵌在门脸上方;楼梯、走廊、门窗帘

均用淡青色绸缎,墙壁及门窗均新刷白洋漆;地面为新铺彩色镶铜色水磨石,四边为蓝色,

中为槟榔池花,群蝶花间翩翩起舞;两壁新挂有古铜色木制西洋画两幅,东为日出之景,西

为落日之色,提醒浴客时间之意。

任老爷捋须颔首。赶戏之前,他把玉池宫交给五姨太和田茂管置,看来两人是用了心。

背手上了三楼。三楼最里一间厢房是他和五姨太专用的,设置更为奢华。有美人榻一张,

上铺红缎子缎边狼皮褥子,榻头置一退光漆蛋圆形茶几,上置景德镇产细瓷茶具一套,内置

西洋大瓷浴盆,内盆边靠墙设有轨钢精电光活动皂盆,台面上放有香皂、芝兰香水、白美人

香水等。厢房里,传来德国西门子木叶电暖机的响声。任老爷心里瞬时暖意融融一一今儿个,

得好好让五姨太伺候着泡泡这一身尘缁。

正欲推门,听到里面有人言语。②任老爷凑近门缝往里一瞅,心里镀②弦梆胡琴笛瑟锣

鼓齐响一通。但见田茂正和五姨太着翻领真丝睡衣躬在美人榻里。丫头跪地,伺候田茂吸上

“炮台烟”,从红木笼屉里端来双荷包蛋清汤鸡丝面一碗、八宝素包子和羊肉包子各两个,

又端来五姨太爱吃的蜜饯红果、蜜糖莲子、糖麦冬、麒麟园空沙饼四盘点心。五姨太捏起一

块空沙饼,磕掉红豆沙馅,将饼皮放进嘴里细嚼。田茂吃了面,丫头凑身松骨采耳,一时哈

欠连连,魂魄舒坦。五姨太搭上东洋留声机,《打金枝》鼓点便响起来。

田茂忽地起身,病腿点着步子跳下美人榻,戴上任老爷的海龙皮帽,披上太平貂皮大鳖,

蹬上双脸虎头鞋。一瞬间,光芒四射,王者雍容之气现于眉宇之间。只见他胯一甩,眼一睁,

下颌一翘,嘴里便有抑扬脆亮的声音飘了出来一一

驸马儿跪在了金銮殿里

听父王与我的儿加封官职

头上封你双啊双展翅

封儿的官职再提三级

天子宝剑赐予给你

代管满朝文武职

你的父汾阳王他欺压了你

封儿个并肩王不分高低

唱到最后,③田茂连着抖了三个花腰,旋身甩袖,惮须舞翅,稳稳当当,恰如唐王现世。

任老爷看得入迷,周身通泰,禁不住拍手叫了一声好,推门站到了田茂面前。田茂和五

姨太扑通跪倒在地,身子如冷风吹过,瑟瑟颤抖。

任老爷看了一眼蜷缩在地的田茂,兴致全无,说道:“刚才不唱得挺好吗?”

田茂呜呜哭道:“老爷一一”

任老爷说道:“你这个田茂,唱戏,要分清戏里戏外。戏里,你就是万人之上的唐王,

瞅瞅你这个样儿,哪有半点儿的王气?⑷真枉我赶了你那么多年的戏!”说完,就转身下楼了。

三天后,下了场大雪,任老爷让马夫套上马车,把田茂送到了永城煤场。有人问起田茂。

任老爷就抖一个花腰,学了唐王的念白道:“这田茂一一掳了一条腿,花腰仍抖得如此利索,

这么大的腰劲儿,不钻煤洞子岂不是亏了一一”

(原载于《安徽文学》2020年第8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池宫是田茂工作的场所,也是“唐王现世”“生活丑戏”上演的舞台。

B.小说中的任老爷痴迷于听戏,钱多路广,乐善好施,但也睚眦必报。

C.小说对“三楼厢房”精雕细刻的描写,突显了厢房“更为奢华”的特点。

D.小说设置田茂扮演“唐王”的情节,有暗讽田茂表里不一、私德不馨之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通过心理和行动描写,表现了任老爷的疑惑,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句子②的描写富有画面感,绘声绘色地表现眼前景象给人物带来的巨大心理震动。

C.句子③连用动词、短句,节奏明快,生动描摹了田茂行云流水、出神入化的表演。

D.句子④“真枉我赶了你那么多年的戏”,流露出任老爷面对背叛时的失望和愤恨。

8.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任老爷对待田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析。(6分)

9.小说题目“赶戏”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材料二:

某之才之学不逮于足下远矣,而且以是来,盖将警省其昏懦,鞭驱其鹫怯,真不屑之教

诲也。奉教以还,三复吟诵,初跃如其喜,且惕然而惧,故迟而不以书对者,有所不敢也。

今足下以此为疑,盖深惜暗投其珠耳。姑诵闻之于师者以复足下。

昔文公侏熹)初登延平①之门,务为者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

既而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朱

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书立言,莫不由此。足下所示程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

致知”之两言,固学者求道之纲领。然所谓致知,当求其所以知而思得乎知之至,非但奉持

“致知”二字而已也,非谓知夫理之一而不必求之于分之殊也。朱子所著书,盖数十万言,

巨细精粗,本末隐显,无所不备。方将句而诵,字而求,竭吾之力,唯恐其不至。然则举大

纲、弃万目者,几何不为释氏之空谈也?近日学者盖不免此失矣。吾侪其可踵而为之乎?

抑愚又有所闻:圣贤之学,知与行两事耳。讲问辨诘,朋友之职也。至于自得之妙;力

行之功,他人不得与焉,非自勉无所得也。某虽愚钝,然不可谓无志于此。足下于斯两者,

涵泳从容,精修力践,旦旦有得,幸明以告我,赐中流之一壶②,则感责善之德深矣。

(节选自许谦《答吴正传书》)

【注】①延平:字愿中,号延平,传二程之学于朱熹。②中流之一壶:典出《鹃冠子•学

问》:“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比喻可贵难得。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务为ft侗A宏阔之言B好同C而恶异D喜大E而耻小F延平皆不之G许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指得到,与《劝学》“神明自得”中的“得”词义相同。

B.庶人,指平民、百姓,唐以后逐渐为“民”“黎庶”等所取代。

C.学者,材料二中指求学的人,与现在所说的“学者”词义不同。

D.目,指条目,与《论语》“请问其目”中的“目”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在古代即“大人之学”,“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

原则。

B.许谦认为获取知识,力行实践是需要靠自己努力的,与他人无关,所以他迟迟没有回

信。

C.延平认为,儒家学说的特点是理只有一个,但它所处的位置、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

D.《大学之道》把“致知”作为“八目”之一,许谦则进一步强调了要“知行合一”。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分)

(2)方将句而诵,字而求,竭吾之力,唯恐其不至。(4分)

1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修身”的具体做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泊舟津头,有感

【宋】朱敦儒①

海山翠叠,夕阳殷雨云堆雪。鹏鹄声里蛮花发。我共扁舟,江上两萍叶。

东风落酒愁难说,谁教春梦分胡越②。碧城芳草应销歇。曾识刘郎③,唯有半湾月。

【注】①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此词是词人旅途休憩时的情感抒发。②胡:指当时

被金人所占的中原一带。越:指南宋偏安的江浙地区。③刘郎:作者自称。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夕阳殷雨”中的“殷”,即“红色”,夕阳映照暮雨,雨也因此呈现了殷红色。

B.“鹏鹄声”在古人眼里常含悲情,因声如“行不得也哥哥”,易勾起旅人的离愁别绪。

C.“东风”一句,诗人感叹良景美酒难消满心愁绪,只因春光不在,北方沦陷,故园难

回。

D.“碧城”句所使用的描写手法,在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也曾使用。

1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难说之愁”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江花月夜》中运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

之苦的句子是:“,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

当时小人损害国家,正直之人不为所容的黑暗现实。

(3)中国古代诗歌中,蝴蝶是一种常见的意象,诗人常用它营造意境、寄寓情感,譬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北欧有一种莺科小鸟,春天飞到北欧后在这里育雏,愉快地生活。到了八月,它们开

始浮躁起来,那时它们迁徙的本能激发了。此后突然在一夜之间全部飞掉,飞到非

洲各地。到了第二年春季,它们又飞回去年秋天离开的故居。

它们都是单独飞行,就是初次迁徙的小鸟,也和其他经验丰富的莺一样,能丝毫不差地

到达目的地,而且它们只在夜晚飞行。有人不禁要问:A?

①起先,人们把气候的变化看作候鸟迁飞最可能的理由。②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的目

的,一组科学家在德国弗莱堡市进行了实验。③实验者首先把几只莺从孵化到成长都养育在

隔绝音响的房间里,B―,使它们生活在终年是夏天的幻觉中。④虽然这些莺无法从外界获

得任何季节变迁的信息,可是一到秋季(外边的气候),就会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显得急躁和

不安。⑤接连许多夜晚,它们在支架上激动地鼓拍双翼,不能入睡。这种不安心情持续的时

间,相当于它们飞到非洲的时间,过后它们在晚上又能安睡了。到了春季,大约在莺要从非

洲飞回欧洲的时候,它们又表现出类似的不安神色,晚上又不能入睡。这一切现象都在告诉

我们,在莺的身体里,存在着一架“时钟”,这架“时钟”会告诉它,什么时候该振翼远飞。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i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

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

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

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

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什么拿这话混我?

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损在地下,

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

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

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二噫!_好一工!

我史一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

来。&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

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

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的逗号

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22.文中五个加点的“一”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论语•卫灵公》

恕己之心恕人。一一《增广贤文》

人生最困难的是与生活讲和。一一【美】莫里•施瓦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

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证明”古风歌曲正同时受青少年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双重影响,于文无据。

2.C“隐逸作用或青春态的审美执念”,并非主流文化重视接纳的原因。

3.D表现了作为官方主流的中央电视台对古风歌曲的关注重视。

4.①商业资本让古风歌曲趋于流行化,淡化了其最初的方向;②商业资本重视古风歌曲

的商业价值,影响了它的艺术价值;③主流文化对古风歌曲的征用,会过滤其粗粉的原始生

长力;

④主流文化的影响,容易使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古风歌曲失去本真特质。(每点2分,答

出两点即可)

5.①古风音乐对唯美意境的追求,符合了青少年的唯美、避世的少年情怀。

②古风音乐粗粉的原始生长力恰好契合了青少年的创造力。

③古风音乐创作中的自由性,能满足青少年自主建构、反抗权威的需求。

④古风音乐的民族性,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危机。

⑤古风音乐的丰富性,能满足青少年的娱乐需求。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6.B“睚眦必报”理解不恰当。

7.A没有行动描写

8.①先是欣赏:田茂戏里戏外都端着唐王的架儿,他却不怪,反而认为“就该是这个派

儿”。②然后是略有失望,但还是有意相帮,逐渐认可和放心:“觉得哪里味儿不太对”“皱

皱眉”,但还是给他安排了工作;对田茂在玉池宫的工作表现“捋须颔首”“看来两人是用了

心”等。

③最后是失望、愤恨:“瞅瞅你这个样儿,哪有半点儿的王气?真枉我赶了你那么多年的

戏!”

(每点2分)

9.①任老爷作为戏迷痴迷于“赶戏”;

②任老爷无意间赶上了田茂与五姨太之间的“好戏”;

③标题一语双关,意蕴丰富,蕴含了做人要时刻保持清醒,分清戏里戏外,切记“人心

不足蛇吞象”的生活哲理。

(每点2分)

10.BDF

11.A得:处世合宜,“神明自得”中的“得”是得到,词义不相同。

12.B迟迟不回复的原因还包括觉得自己见识不高,又有所顾虑,怕说错话。

13.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道,宗旨(1分);第一个明,彰明(1分);亲,亲近爱抚(1分);止,达到(1分)】

(2)(我)正要一句一句地诵读,一字一字琢磨、推敲,竭尽我的能力,还是唯恐自己做

不到。【关键词:方,正要、将要(1分);求,琢磨或推敲(1分);其,自己(1分);句意(1分)】

14.①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规律获得知识)②正心诚意③知行合一

15.C引发愁绪的原因是多重的,譬如亲人离散,故国难归,羁旅漂泊等。

16.①借景抒情,诗人舟中远眺,山水相映,翠峰叠嶂,鹏码声声,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②运用比喻,把我和扁舟比作江上无依浮萍,抒发了词人漂泊不定悲苦之情,寓意深厚。

③虚实结合,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战乱中的故国应是芳草凋谢,增添了对亲人的挂念之意。

④以景结情,尾句认识自己的只有这孤独、冷寂的半弯月,更显孤寂萧索,更添愁绪。(答

出三点即可)

17.(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8.A.候鸟迁飞的理由是什么B.并保持恒温

19.②改成“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或删去“的目的”)

④改成“这些莺虽然无法从外界获得任何季节变迁的信息”

20.反复感叹,加强语气,突出强调范进中举后激动狂喜的心情。

21.①两个逗号将“夺”“损”“拉”三个动作分隔开来(1分),强调动作干脆利落(1分);

②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短句,节奏明快(1分),表现了邻居急迫的心情(1分)。

22.①描述了范进由不敢相信,到确认后的狂喜、恍惚甚至失去神智的过程;②体现了

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平易、简练、传神的特点。

23.写作(60分)

【命题说明】

作文题目来自《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

本单元写作研习任务聚焦两千多年前的经典语句所给我们的人生启迪,这些语句在新的

时代下或许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审题立意】

写作任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意在引导学生探讨立身处世之道。青少年学生容易出

现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冲突;另一方面源于自己内心

世界的冲突。孔子的话告诉我们与外部世界和解的途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

己及人,是宽恕他人。《增广贤文》的“恕己之心恕人”,重点在“恕人”,但提出了“恕己

之心”,这是个体消解内心矛盾冲突的重要途径。''与生活讲和”,既是用“恕人”与外部世

界讲和,也是用“恕己”与自己讲和。与生活讲和,这不仅是一种立身之道、处世之法,还

是一种人生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