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县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召县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召县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召县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召县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吕县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

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有一轻质木板(质量可忽略不计)长为心、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

一竖直向上的力尸拉着,左端可绕。点转动。当物体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

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2.底面积为100cm2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

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

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也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

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匕=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物体B的密度1.4xl03kg/n?

C.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

D.放入物体B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

3.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穿防滑鞋B.旅行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4.某工人为了搬运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

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B.(S»

A.

,,,,aO^Q一

A.一只小狗B.一个小学生C.一袋方便面D.一枝铅笔

7.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单个流感病毒B.一只鸡蛋C.一只公鸡D.一辆自行车

8.如图,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为40JB.物体受到20N的摩擦力

C.物体运动了2mD.物体运动了1m

9.甲、乙两个圆柱分别用铁和铜制成,高度相等,底面积比为2:1.将甲、乙两个圆

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则

A.甲比乙大B.乙比甲大

C.一样大D.无法判定

1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

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

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则

甲乙

A.F甲vF乙p甲二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二F乙p甲vp乙

D.F甲>F乙p甲>p乙

11.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此次阅兵,辽宁舰航

母编队精彩亮相,一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集中展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当辽宁舰航母上舰载飞机起飞后,航空母舰排开水的体积会增大

B.当水舱充水后,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时,它可以漂浮在水中

C.水面舰艇多采用前后编队而非并排行驶,是为避免舰艇相“吸”碰撞

D.战机升空时,机翼下方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大

12.小明要把桶装水从一楼运到二楼的教室。他的体重是60kg,一桶桶装水的质量约

20kg。则小明从一楼走到二楼的过程中,他对一桶桶装水所作的功最接近

A.600JB.1200JC.1800JD.2400J

二、填空题

13.爱米做如下实验:将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

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静止后,观察到如图

所示的情景,发现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爱米由此分析推理以下结论:

(1)因为浮力的大小跟和有关,所以三个球受到浮力尸单、F乙、F

丙的大小关系是;

(2)根据浮沉条件,可以判断这三个球的密度〃甲、〃乙、〃丙大小关系是;p

液_______________P乙;

(3)请画甲球所受重力、丙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

14.烈日炎炎的夏天,湖水经过阳光照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湖水的内

能一(选填“增大”或“减小”)o当阳光斜射在水面上时,同时存在反射和折射现

象,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

是60°(选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5.山顶上的空气较稀薄,且处于大气层的较浅处,所以山顶的气压通常比山脚下的气

压_______(低/高):在山顶上用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

"(升高/降低/不变)的原理.

16.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新型拖把——“真好拖”,包含拖把与脱水装置,图乙是其结构

图.在使用时只需将拖把浸湿,然后放在脱水槽中,用脚踩动踏板,脱水槽会转动,拖

把上的水就会从小孔被甩到容器内.脱水装置的脚踏板、提手上都有凹凸的花纹,其作

用是,如果脚踩踏板时,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拖把上的

水由于被甩入容器内,拖把的运动状态(选填“没发生”或“发

生”)改变.

h-KS

三、实验题

17.(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

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

做的好处是;

动力Fi/N动力臂h/cm阻力FVN阻力臂h/cm

2552

3663

4224

3426

3692

4428

(2)一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过程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小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

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

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又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

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同学.原因是;

(3)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

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

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

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18.(8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

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

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

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

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_o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

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填”需

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

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o

⑸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

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组合是

■■■

■■■

①②③④⑤⑥

A.①⑥B.②⑤C.③④D.①④

19.(8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均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用同一滑轮

组进行了两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h,cm弹警测力计的示数E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0cm

135215

76515$

(1)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实验中,使用滑轮中提升重物时,小明应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第1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在表格的空格处应填的合适数据是.

(5)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_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温度计示数为零下2C,请在图中用笔将温度计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

()

21.(8分)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请画出此时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一)

五、计算题

22.(10分)世界第一家机器人餐厅最早落产于山东济南,行走的机器人服务员不仅可以

与顾客打招呼,而且可以为顾客点菜,如图所示,若机器人在50N的牵引力作用下匀速直

线行驶,60s内行驶了30m,求:

(1)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3.(12分)某地在湖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图甲是使用吊车向湖底投放圆柱形石料的示

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v=0.1m/s下降至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图乙

是这一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尸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忽略水的阻力)求:

(1)在第30s至120s之间时,石料所受的浮力;

(2)圆柱形石料的密度;

(3)湖底受到水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题分析】

由图知道,动力臂为。4=乙,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P(阻力)等于物体重力,阻力臂为

OB,J.OB=OA-vt=L-vt,

由杠杆平衡知道,

FxOA=F'xOB=Gx(OA-vt),

Fx£=GxCL-vt)

由此解得

所以,当,增大时,F逐渐减小,只有A符合题意。

2、C

【解题分析】

B.乙图中将A、B看为一个整体,它们处于悬浮状态,则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为:

FM=GA+GB=3N+7N=10N,

则它们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七呼10N

=lxlO3kg/m3xlON/kg=O01m3>

物体B的体积为:

363

VB=V排总-VA=0.001m-500xl0m=0.5xl0W»

物体B的质量为:

GB7N

GB=一==0.7kg,

glON/kg

物体B的密度为:

0.7kg

=1.4xl03kg/m3

0.5xICT3m3

故B正确。

A.因匕=3%,则丙图中物体A、C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3333

V排总,=Vc+VA=3VB+VA=3x0.5xl0-m+0.5xl0W=2xl0-m,

则A、C受到的总浮力为:

3333

F浮总'=2水g匕“=1x10kg/mx10N/kgx2x10-m=20N,

则物体C的重力为:

Gc=尸浮总GA=20N-3N=17N,

C的质量为:

Gc17N

mc=一=1ANT/1=L7kg,

glON/kg

C的密度为:

1.7kg17

=---X103kg/m3

3x0.5xIO-3m315o

1.4xl()3kg/m321

则。C"gio^kg/n?=17。

故A正确。

C.甲图中,A漂浮,则A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则其排开水的体积为:

F'3N

VftA,==3=3X14m3>

^7lxl0kgWxl0N/kg°-

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8cm=0.08m,底面积为SnlOOcm'O.Oln?,则甲图容器中水的

体积为:

旷水=v-排Sh-V,=243

&VA'=sA0.01mx0.08m-3x10-m=5xlOWo

则水的重力为:

G水=»i水g=p水V水g=lxl03kg/m3x5xl0"m3xl0N/kg=5N。

所以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F=G水+GA+GC=5N+3N+17N=25NO

故C错误。

D.放入物体B后,水面上升的体积等于B排开水的体积与A从漂浮到浸没过程中增

加的排开水的体积之和,则容器中水面增加的高度为:

AV

S

一s

"+(5A)

s

_。5X10-3m3+(O.SxlOTn?BxlOTn?)

0.01m2

=0.07m,

所以放入物体B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P=夕水gA/flxlCPkg/m,x10N/kgx0.07m=700Pao

故D正确。

3,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鞋底有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

行李箱下安装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B正确;用力捏闸,

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故C错误;路面上撒沙子,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

以增大摩擦,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4、D

【解题分析】

在以上四种情况中,BCD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物体与地面之间

的摩擦力,

A.属于滑动摩擦,摩擦力最大,不省力;

B.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能省力;

C.在C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其所用力的大小与B是相等

的,都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

D.在D中使用的是动滑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物体与地

面之间滚动摩擦力的一半。所以此时所用的拉力最小,即最省力;

5、A

【解题分析】

A.图中所示装置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利用玻璃管和水银等测出了大气压强相当于

约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装置是液体压强计,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不能用来测量大气

压强,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装置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组成了一个连通器,不能用来测量大气

压强,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是一只密度计,利用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不符合题意。

6、C

【解题分析】

根据物体的重力可求出其质量;m=—==0.=100g;

gION/kg

A.一只小狗的质量在3kg左右,绝不会等于100g;A错误;

B.一个小学生的质量在40kg左右,远远大于100g;B错误;

C.一袋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左右,符合题意;C正确;

D.一枝铅笔的质量在10g左右,远小于100g.D错误;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对重力的估计,可根据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对照各选项中的物体的质量,

找出接近题干质量的物体即可.

7、B

【解题分析】

A.单个流感病毒接近10.g,故A错误;

B.一只鸡蛋接近50g,故B正确;

C.一只公鸡接近2000g,故C错误;

D.一辆自行车大约15000g,故D错误。

8、C

【解题分析】

做功的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物体在做匀速直线

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根据功的公式W=Fs得到物体运动的距离。

【题目详解】

A、物体在重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的功为0,故A错误;

B、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不知道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判断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

故B错误;

W401

CD、物体运动的距离$="黑=2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B

【解题分析】

利用P=£=■!=W=华=以誉=Pgh比较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题目详解】

因为p=q=-^=-二/且=「2=pgh,p铁vp铜,h铁=h铜,所以p铁vp铜,即

JJJJ\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大小乙比甲大.

故选B.

10、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由于甲、乙两图中,物体都处于漂浮状态,要比较F甲、F乙的大小,可

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判断.

(2)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深度有关,由于容器底面积一定,当物体排开水的

体积越大时,液面就越高,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把A和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即A和容器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

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A和

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FkF乙;

因为两中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F浮=p水gv排;

VF¥=Fi,

v排甲=v排乙;

因此甲乙两图中,液面的高度是相同的,由p=pgh可知,当p一定时,若h相等,则

P相等;即Pkp乙.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比较浮力变化的关键是把握住前后两种情况下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

-总重,运用的是整体思想.

11、C

【解题分析】

A.由于航母在航行时处于漂浮,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总重力,当战机从航母上起

飞后,由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会将减小,又因为尸浮排,所

以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故A不合理;

B.当水舱充水后,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时,即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潜水艇体

积,所以潜水艇可以悬浮在水中,而不是漂浮在水中,故B不合理;

C.因为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水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当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带

动其周围的水随船向前运动,结果使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

度,所以舰艇内外测的水存在压强差,使两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所以为了避免舰

艇相“吸”碰撞,而不采用“并排”护航,故C合理;

D.飞机在空中前进时,由于机翼上方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下方气流速

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大,所以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就产生了向上的升

力,故D不合理.

12、A

【解题分析】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则对一桶水做的功为:

W=Gh=mgh=20kgXlON/kgx3m=600J,则A正确,BCD错误。

二、填空题

13、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的〃甲乙y丙=

【解题分析】

第一空、第二空.根据产浮=〃液gu排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第三空.已知三个实心球的体积相同,由于三个球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排开液体的体

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厂浮=〃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歹甲=尸乙=尸丙;

第四空、第五空.根据题意可知,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则弹簧对乙球没有作用

力,则

乙在液体中会悬浮,由浮沉条件可知〃乙=〃液,

由图可知,甲球下方弹簧长度大于原长,则甲球受到的浮力尸甲〉G甲,

甲在液体中上浮,因此〃甲V〃液,

丙球下方弹簧长度小于原长,则丙球受到的浮力尸丙<G丙,

丙在液体中会下沉,因此〃丙浪

因此可得〃甲乙Vp丙。

第六空.甲球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重心上,丙球所受弹力竖直向上,作用在

重心上如图:

14、热传递增大30。不可能

【解题分析】

第一空、第二空.炎热的夏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湖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

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

第三空.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等于90°-60。=30°,由光的反

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等于30°;

第四空.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折射角一定小于30°,

不可能为30°,更不可能为60°。

15、低升高

【解题分析】

第一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小,所以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

第二空.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锅内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温

度,所以食物容易熟。

16、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惯性发生

【解题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

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

【题目详解】

脚踏板和提手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拖

把浸水之后,拖把放在脱水槽内转动,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水脱离拖把,

被甩入容器内.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时,拖把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且转动方向不停的改

变,所以拖把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题目点拨】

“真好拖”拖把,利用了增大摩擦、惯性、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重力等知识点.体现

物理和生活有密切关系.

三、实验题

17、右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小华小华充分利用实

验数据,结论具有普遍性,小明直接将力和力臂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相加的处理数据方法

不正确;变大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解题分析】

(1)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应调节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调节时,需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

(2)实验结论必须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符合物理规律;同时要多做几次实验,

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

(4)图丁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

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题目详解】

(1)图甲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

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2)小明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

义的,故错误;

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X动力臀=阻力又阻力臂,故正确的

是小华同学,科学的;

(3)若拉力F向左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

一定,动力F的力臂变短,则动力F变大;

(4)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

衡有影响.

【题目点拨】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

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18、b长匀速直线不需要初速度A

【解题分析】

第一空.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

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

持初速度相同了;

第二空.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可知,木板的表面粗糙程度

最小,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

第三空.由实验可知,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

减小得越慢,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变,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四空.通过前边的分析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第五空.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

同的初速度;

第六空.飞机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从飞机上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物体由于

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三个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

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落到地面上后间隔的距离也相等,所以⑥正确,④⑤错误。

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时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三个小球下落时,在同一条垂线上,

所以①正确,②③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19、见解析所示竖直匀速50%390%

【解题分析】

s,15cm

(1)由表格中第一组数据可知,绳子的段数!!=”==—=3,是奇数,从动滑轮的挂

%5cm

钩开始依次绕线,如下图所示:

(2)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匀速拉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才于绳子的拉力相等;(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

%用GhGhG

,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i=

VVgFsFnhnr

G.3N1

—nAr-50%;(4)n=3,由F=-(G+G动)得,G动=3F「G=3><2N-3N=3N,

叫3x22V3

则F2=;(G2+G动)=g(6N+3N)=3N,故空格处应填3;⑸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

受的最大拉力为10N,即Fmax=10N,由F=g(G+G动)得,Gmax=3Fmax-6动=

G27N

3x10N-3N=27N,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x\max=素"=0…=90%.

3F1mx3X10N

【题目点拨】

根据第一次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绳子的段数,即5=!111,从

而求出第二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2)n=3是奇数,根据“动奇定偶”可知

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绕线;(3)根据Q=肃===三工=工求出第1次的机械

FsFnhnF

效率;(4)据第一次实验数据,由F=;(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