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四模)附答案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四模)附答案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四模)附答案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四模)附答案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四模)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四模)一、选择题:15小题,30分。1.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2.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孝文帝迁都洛阳;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武则天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统治方式,逐步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A.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为了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为了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3.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推进科举取士 B.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唐玄宗大力整顿吏治4.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B.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C.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

D.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A.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理论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江泽民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C.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7.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基于这一认识,我国开始()A.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8.1980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9.如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A.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许多国家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

B.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外交事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D.我国逐步打破外交僵局以全面开放姿态走向世界10.公元1233年,英王指责伯爵理查德侵犯了王室领地;但伯爵宣称国王侵犯他的土地违约在先,效忠关系自动解除,伯群不再有效忠国王的义务。可知西欧封君封臣间()A.等级秩序森严 B.地位相互平等 C.矛盾冲突不断 D.存在契约关系11.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中世纪欧洲发展历程简图。其中空白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A.拜占庭帝国灭亡 B.城市兴起 C.租地农场的出现 D.大学兴起12.传说中炎帝教民垦种、制陶、纺织、点盐、黄帝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制作衣裳,尧鼓励垦种,禹治水除患,这些远古传说()A.无任何证据、纯属美好的传说 B.有史料依据、不容辩驳的事实

C.无科学依据,后人的任意想象 D.有一定依据、有待进一步证实13.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成第一台磁感发电机;爱迪生发明了白灯泡,每月生产5000盏都销售一空: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塞尔先后研制成汽油和柴油内燃机,之后内燃机被用于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这说明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发明与生活紧密结合

C.科学发明主要在欧洲进行 D.科学的发明带动了新兴产业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5.凡尔登战役中,德、法两国竞相使用新式武器:德军广泛采用了喷火器、毒气弹和超大口径火炮,法军则试验了轻机枪和400毫米超级重炮。在这场战役中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通过这段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凡尔登战役具有反侵略性质 B.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C.德国的武器装备领先于法国 D.新式武器的使用加重了战争的危害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17.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18.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刘徽。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19.《阿拉丁和神灯》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被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1)材料一的“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观察材料二图片内容,分析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烟囱多于教堂”的理解。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接受另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逐渐丧失本民族特征,最后变成另一个民族,称为民族同化。弱小民族被强大民族用强制手段征服、同化现象为“强制同化”,一些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自然逐渐地接受了文明强度较高的民族文化,久而丧失本民族的特征现象为“自行同化”。

材料二:因政府组织移民以及天灾人祸导致古代人口大量迁移、民族杂居,人口迁徙杂居是民族融合最快的方式;除此之外为巩固边疆、稳定统治、显示强盛等需要,中原政权与民族政权往往采用和亲的方式加强联系。而历史上许多因民族冲突而发生的民族战争也客观上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应时代潮流,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等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鲜卑族在语言、服装、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材料四: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民族同化分为哪两种类型?我国历史上民族间自行同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

(2)结合材料三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最重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史实?(说出2个即可)

(3)“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今天,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化1.0版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化。从资本走出国门,到处落地、到处开花、到处殖民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成熟和定型,都属于全球化的1.0版。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化进入2.0版,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升级版,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服务的……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化3.0的新愿景。——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三: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摘编自冯特君《国际政治概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球化1.0版”的形成过程。(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指出针对国际政治问题,作者提供了怎样的方案。答案和解析1.B2.A3.A4.C5.D6.B7.C8.C9.D10.D11.C12.D13.D14.A15.D16.√,√17.√,√18.刘徽,祖冲之19.×,“《阿拉丁和神灯》”改为“《天方夜谭》(或者《一千零一夜》)”。20.【小题1】英国;主要影响;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小题2】原因:手工工场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小题3】生产力高度发展(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由乡村转入城市)。21.(1)由材料“弱小民族被强大民族用强制手段征服、同化现象为‘强制同化’,一些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自然逐渐地接受了文明强度较高的民族文化,久而丧失本民族的特征现象为‘自行同化’”可知,民族同化有“强制同化”、“自行同化”两种类型”;我国历史上民族间自行同化最大的成就是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统一的民族大家庭;由材料二“因政府组织移民以及天灾人祸导致古代人口大量迁移、民族杂居,人口迁徙杂居是民族融合最快的方式;除此之外为巩固边疆、稳定统治、显示强盛等需要,中原政权与民族政权往往采用和亲的方式加强联系。而历史上许多因民族冲突而发生的民族战争也客观上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可知,民族融合的途径有迁徙杂居、中原政权与民族政权的和亲、民族冲突三种类型。

(2)由材料三中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应时代潮流,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等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最重大的历史功绩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如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促进了民族融合。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强了唐朝与吐蕃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3)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的意义在于:只有在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同时,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各族人民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有文化上的认同感,才可能有共同民族的归宿感,继而才能更好地搞好民族团结。

(1)类型:强制同化、自行同化。成就:形成了中华民族。途径:迁徙杂居、官府和亲、民族冲突。

(2)功绩:加速了民族融合。史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

(3)只有在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