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人文主题逻辑思维学科素养目标1.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比对和抽象,自主探究、积累逻辑经验和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反思、完善这些经验和知识。2.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在探究推理规则时激发从具体现象中穷究一般规律的探索精神;在探究论证方法时,敢于用逻辑的工具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3.欣赏体味逻辑形式的紧致、匀称、简洁之美;学会区分谬误和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探究区分标准。【学习活动一】认识逻辑(一)概念1.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2.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1)相容关系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四种情况。①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成年人”和“年满18周岁的人”。全同关系如右图所示: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仅仅是在外延上相同,在内涵上一定是有区别的。如果两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外延上都相同,它们就不属于全同关系,而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如“西红柿”和“番茄”,它们的差别只存在于语体色彩上,而在逻辑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它们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②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真包含关系如右图所示:③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某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种属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是b,并且有的b不是a。例如,“大学生”和“学生”、“人文科学”和“科学”。真包含于关系如右图所示:如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非常相似,如果不考虑顺序问题,二者可以合称为从属关系,其中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属概念不能是单独概念。④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交叉关系如右图所示: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都不能是单独概念。

(2)不相容关系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不相容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不是b。例如,“植物”和“动物”、“科学”和“迷信”、“红色”和“蓝色”等。这种关系如右图所示: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有彩色”和“无彩色”、“男人”和“女人”。矛盾关系如右图所示: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常常是一组肯定否定概念,如“有彩色”和“无彩色”;但也可以是两个肯定概念,如“男人”和“女人”。②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反对关系如右图所示: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五种基本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任何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单独概念之间只能是全同关系或全异关系。(二)逻辑判断1.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即肯定或否定对象的存在,或断定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关系。2.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陈述句。今天所有的同学表现都很棒。有些题目我不是特别明白。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且是文化中心。要么我去,要么你去。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团员。(三)逻辑的基本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分别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1.同一律(1)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①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②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2)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①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鲁迅先生是位“有钱人”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担任研究院教授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刁难师生。一天,林文庆把研究院的负责人和教授们找去开会,提出要把经费削减一半。教授们纷纷反对:“研究院的经费本来就少,连研究成果的印刷费都付不出,绝对不能再减了。”林文庆却阴阳怪气地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立即站起身来,从口袋摸出两个银币,“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铿锵有力地说:“我有钱,我是有‘钱’人,我也有发言权!”林文庆没有料到鲁迅会说出这句话来,弄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在这个例子中,林文庆讲话中的“死穴”是他抛出的概念——“有钱人”以及由此而做出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的论断。鲁迅先生对其无理狡辩、遏制言论的企图洞若观火,他反应迅捷、思维缜密,有意违背同一律,巧换概念,故意曲解“有钱人”的含义,随着两枚银币敲击桌面的脆响,一句“我有钱,我是有‘钱’人,我也有发言权!”这一出其不意的有力反驳,给林文庆当头棒喝,打乱了他的阵脚,一开口就气势非凡,使对方在心理上先输了几分,为接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扫除了“路障”,不能不令人叹服。②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例如:明代有位内阁大学士,他的父亲不大出名,他的儿子很不成材,可他的孙子却考中了进士。这位内阁大学士经常责骂他的儿子,骂他是不肖之子,是不成材的东西。后来,这个不肖子实在忍受不了责骂,就和内阁大学士吵了起来:“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有什么不成材的呢?”这位内阁大学士听了之后,放声大笑,就不再责备儿子了。在当时情况下,这个不肖子所要论辩的是自己是否成材的问题,但是他故意将这一辩题偷换成“你的儿子”和“我的儿子”相比怎么样,“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相比怎么样,这恰好将原来所要论辩的辩题回避了,这就是偷换论题式诡辩。2.不矛盾律(1)不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①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②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2)常见的违反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①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例如下面的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存在逻辑矛盾。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②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例如:一只鳄鱼偷了一个人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人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这个人。如果这个人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悖论”,即如果鳄鱼不将儿子还给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儿子还给这个人,否则鳄鱼便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3.排中律(1)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①内容: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A或者非A”;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种属性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存在其他可能。②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同时加以否定。(2)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命题就会陷入“模棱两可”(实际上应该叫作“模棱两不可”)之中。例如:清朝宰相刘墉得罪了乾隆皇帝,皇帝盛怒之下,把刘墉打入死牢,待来日问斩。由于众大臣求情,乾隆决定用纸做两个阄,分别写上“生”“死”,由刘墉抓阄决定自己的生死。和坤得知后,买通做阄的官员,在两个阄上都写了“死”字,想置刘墉于死地。一位好心的太监,把这情况偷偷地告诉了刘墉。第二天,刘墉当着皇帝和众大臣的面,抓了一个阄吞进肚里,免去一死。刘墉巧用排中律:“生”与“死”是矛盾关系,不能同时存在;既然留着的阄上写的是“死”,那么吞下去的阄上写的必然是“生”。他凭着智慧保住了自己的生命。4.充足理由律(1)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和要求。①内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之所以具有某种同一性质,是因为具有充分的根据。即“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②要求: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理由必须充足。(2)常见的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①以主观臆造的理由进行论证,会犯“诡辩”“理由虚假”的错误。②论证根据与论证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犯的错误叫“推不出”“强加关系”。③论证根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所犯的错误叫“以偏概全”。例如: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了“理由虚假”的错误;后者虽然是真实的,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活动任务一】1.下列各项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一年来,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缠着我,让我痛苦不堪;只有在非常繁忙的时候,我才会暂时忘记它。B.这座桥梁的垮塌,既不是设计方的问题,也不是施工方的问题,那一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C.阅读名著不一定能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高,但对我们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会有积极作用。D.司机质疑执法人员乱罚款,执法人员说:“罚款本身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C解析

A项违背了不矛盾律。“无时无刻不在缠着我”,就不可能“暂时忘记它”,二者不会同时成立。B项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并未将人为因素列举完备,比如,桥上通过的车辆严重超载等,所以结论不完全成立。D项违背了同一律。司机质疑的是“乱罚款”,执法人员回复的是“罚款”,二者含义不同。2.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谁也赢不了谁。”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D解析

D项战争的性质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可能性,而选项说“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A、B、C三项都存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因此跟排中律无关。3.以下对话中,小甄同学的话存在逻辑谬误。其违背的逻辑规律是(

)小贾老师:同学,你怎么还没交作业呢?小甄同学:老师,你怎么总是找我的碴儿?A.同一律B.不矛盾律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A解析

题目中小甄同学的话偷换了论题,从自身角度指明了老师行为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并没有正面回答老师所问的没交作业的理由,而反过来质疑说老师在找碴儿。偷换论题是有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暗中用另外一个论题(怎么总是找碴儿)代替原论题(为何没交作业),这是小甄同学所犯的同一律的逻辑错误。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思维过程中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如同数学上的公理一样,虽然难以证明,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①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