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及利用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的国家,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其利用情况。一、自然资源丰富程度1.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发现171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铅、锌、镍、钨、钼、金、银、磷、硫、钾盐等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2.水资源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全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3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3.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全国土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仅为12亩,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4.生物资源中国生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约3.3万种,脊椎动物约7400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气候资源中国气候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东部沿海地区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西部地区高原、山地气候,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二、自然资源利用1.矿产资源利用中国矿产资源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支柱产业。然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2.水资源利用中国水资源利用成效显著,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但水资源利用中仍存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水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3.土地资源利用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取得了较大成就,实现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的合理利用。然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土地污染等问题。4.生物资源利用中国生物资源利用较为充分,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发展迅速。但生物资源利用中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足等问题。5.气候资源利用中国气候资源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技术水平不高、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三、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中国自然资源丰富程度较高,但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议仅供参考: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布局;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预防和治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善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管理和监管;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自然资源利用水平。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针对“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及利用”这一知识点的例题及解题方法:例题1:我国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哪些?解题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列出我国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种类。例题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几?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几分之几?解题方法:查阅相关数据,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以及人均水资源量与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例题3: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几?人均土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几分之几?解题方法:查阅相关数据,得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以及人均土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例题4:我国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列举五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列出五种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例题5:我国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简要描述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解题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描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例题6: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题7: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例题8: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例题9:我国生物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我国生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例题10:我国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我国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例题1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至少三条建议。解题方法: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例题12:简述我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现状。解题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简述我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现状。通过以上例题及解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及利用”这一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例题和解题方法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案例、图表、数据等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经典习题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什么?解答: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在总量上,我国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位于世界前列。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经典习题2: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解答: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南部地区水资源较多,而北部地区水资源较少。经典习题3:列举我国两种主要的耕地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解答:我国两种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和旱地。水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江南、华南等地;旱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等。经典习题4:为什么说我国矿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解答:我国矿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主要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成矿条件等差异,导致了矿产资源的地区性分布差异。经典习题5:简述我国气候资源的季节性特征。解答:我国气候资源的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是我国的雨季,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冬季则是干旱季节,气温较低。经典习题6:列举我国两种主要的生物资源及其利用方式。解答:我国两种主要的生物资源是农作物和森林资源。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森林资源主要用于木材供应和生态保护。经典习题7: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解答: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土地污染等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同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和污染。经典习题8: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解答: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两条解决措施:一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合理配置水资源。经典习题9:简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态势。解答: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态势是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渐优化,效益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推动了矿产资源结构的优化。经典习题10:针对我国气候资源的利用,提出两条建议。解答:针对我国气候资源的利用,可以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