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优化研究_第1页
新媒体视角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优化研究_第2页
新媒体视角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优化研究_第3页
新媒体视角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优化研究_第4页
新媒体视角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优化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利用数字阅读平台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功能和交流学习的服务方式[1]。近年来,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阅读进入人们的生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由单一纸质文本发展为音频、视频、图像等并存的局面,新媒体技术推动数字阅读朝着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与创新[2]。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够随时将报纸、杂志、书籍等多种类型资源通过互联网络传输给移动客户端,且仅占用极小的存储空间。如今,数字阅读已成为图书馆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开展基层数字阅读推广工作既是新环境下用户的迫切需求,也是县级图书馆做好文化传播工作、更好发挥服务职能的必要举措,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将数字阅读更好地融入县级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中,为用户提供优质阅读服务。1数字阅读推广的内涵与形式1.1数字阅读推广的内涵数字阅读是依靠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承载的资源,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形成知识认知活动的过程。数字阅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阅读对象的数字化指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表现形式,如电子书、数码照片、短视频等;数字化方式指非纸质电子设备载体,如PC电脑、智能手机、Kindle等[3]。数字阅读是基于文本知识和数字媒介获取阅读活动的现象,其载体是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浏览器,阅读方式不受时空限制。数字阅读推广是推广主体为用户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而利用数字化设备所做事项的总称[4]。数字阅读推广的目标是促进更多用户利用数字阅读开展学习,传播优秀文化。数字阅读推广需要建立在契合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激发阅读热情、开展数字阅读、提高数字阅读能力。数字阅读平台是数字阅读推广的基础,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云服务通过平台搭建实现海量文献系统的整合管理,用户仅需在移动智能终端登录即可检索、下载、阅读所需资源。数字阅读平台不仅能极大提升用户阅读的便捷化水平,还能推动区域间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资源和知识在交流互动中实现创新。1.2数字阅读推广开展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为提升数字资源利用效率,公共图书馆普遍开始通过App、社交平台、有声平台等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5]:一是开发图书馆数字阅读App,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使智能移动终端与数字阅读平台互联,利用数字阅读平台的数字性、交互性、共享性、即时性特点提升资源利用率,扩大资源共享范围。二是开通数字阅读公众号,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弥补自身不足,利用微信受众广泛、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发布相关信息,扩大自身影响力,在更好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控制推广成本。三是与有声平台合作推广,有声平台如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将馆藏资源录制成有声书供用户在线收听。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有声读物用户达4.2亿人,有声平台是不可忽视的推广途径之一[6]。此外,一些图书馆进一步利用新媒体设备,如VR/AR设备等挖掘数字资源的文化空间价值,加强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特色服务吸引用户参与数字阅读,调动其积极性,建立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2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2.1个性化服务不足,用户参与率不高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发展与应用,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应得到充分重视,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推出相关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是个性化服务开展的基础,也是支撑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高效率特色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具体的服务环节中仍沿用传统服务方式,用户服务工作缺乏新意,创新意识淡薄,导致数字阅读推广活动流于形式,实质内容偏少[7]。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馆员技术水平不高,对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导致部分数字化服务项目难以高质量开展,影响了数字阅读推广质量。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民众信息获取和阅读习惯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共图书馆应随之调整管理模式、发展方向与服务手段,但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的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错位、脱节,导致用户参与率不高[8]。新媒体服务手段应用不足、宣传覆盖面较低、供需关系失衡等凸显了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导致数字阅读推广效果不及预期,进而导致用户参与数字阅读推广的积极性受到影响。2.2技术应用不充分,平台共享程度低现阶段,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数据资源相对缺乏,推广特色程度不足。县级公共图书馆原有的传统服务和传统服务架构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新需求,也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面对技术环境的新变化和用户的新需求,公共图书馆应对数字阅读推广进行优化和调整,提升平台对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9]。数字时代,用户在数字阅读方面的积极性、阅读能力、阅读量等都呈现上升趋势,用户体验需要在细节方面进行优化。当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用户碎片化、浅阅读现象严重,阅读耐心不足,这与数字阅读平台图文排版不合理、功能不一等关系密切。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网站界面仅具备数字资源检索、阅读宣传公告、资源分类导航、用户咨询、相关链接等功能,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便捷性不足,用户体验不佳。同时,绝大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据资源仅向本地区用户开放,非本地区用户不能查看,影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3新媒体视角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优化策略3.1强化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数字服务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要以数字资源建设为起点,夯实基础,满足广大用户对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推动资源服务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大力推动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处理,使传统静态的线下服务升级为线上远程智能服务。首先,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整合馆内优质信息资源,构建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数字资源体系,利用该数字资源体系构建数据库,为数字阅读推广提供基础支撑,进一步支持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功能优化和职能拓展,满足用户的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其次,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对本地区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特色文献进行筛选和数字化处理,包含区域的县志、年鉴、家谱、人物志等,将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较高历史价值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促进特色珍贵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实现“古为今用”;再次,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特征,构建自有数据库,并根据信息建设需求形成契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检索目录,使用户能够便捷精准地获取相关资源。3.2充分利用总分馆制,拓展数字推广深度和广度总分馆制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共享上级公共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提供了便捷路径。为进一步拓展数字阅读推广深度和广度,县级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完善共享平台功能拓宽用户检索、咨询和借阅途径,加强利用总馆数字资源和服务等方式,有效提升服务效能[10]。首先,县级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技术应用强化本馆数字共享平台与总分馆平台的对接,实现资源和服务的省、市、县、街、村五级联动,打通数据资源和服务之间的利用瓶颈,提高资源和服务共享水平;其次,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强化对共享平台的运营和维护管理,保障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不间断和顺畅开展;再次,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借鉴总分馆体系中其他馆的数据库建设经验,根据本地区用户需求和服务特征强化数据库建设和特色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完善、更及时和更精准的阅读服务,使数字阅读服务向纵深方向发展;最后,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强化馆员数字阅读服务能力的培养提升,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强化新型人才培养,使服务输出水平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3.3注重技术的创新应用,优化用户数字体验要想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便捷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对数字阅读推广手段和内容进行优化创新,不断激发服务活力,打造具有沉浸感的数字阅读场景。首先,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充分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新需求,强化移动智能终端数字服务能力,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开发App功能,优化微信公众号、有声平台的数字阅读服务功能,使用户不受时空限制便捷获取所需资源;其次,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利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数字化阅读方式开通个性化信息传输渠道,为用户利用文本、音频、视频等资源提供便捷的传输路径,推动图书馆服务和功能的更好实现;再次,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强化移动服务功能建设,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扩大服务范围,优化用户线上阅读环境,还可考虑采用自助图书馆的形式为用户提供自助检索和借阅服务,使用户能够使用多种方式获取和阅读相关数字资源;最后,县级公共图书馆还应优化数字阅读平台应用界面,保持清晰简约的风格,便于用户快速检索和交流共享。与时俱进是公共图书馆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则和要求,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注重服务前瞻性,充分利用新技术,强化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对数字阅读推广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数字阅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