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6 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本册教材继续沿用板块组元的特点,共设计了11个板块,依次为:正气歌、汉语家园、感悟成长、异域风情、童年、抒怀、小英雄的故事、《西游记》与《水浒传》、饮食文化、信息与生存、推敲。其中,共有31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2次口语交际,3次综合学习活动。课后练习分为四个类型:朗读或默读、思考与交流、拓展与运用、积累。二、教材主要特点1.依据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选文既有传统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又有新入选的课文(《豆腐颂》《苏武牧羊》等),其中包括充满热爱祖国(《小英雄雨来》)、热爱生活(《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热爱读书(《忆读书》)、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亲近自然(《科罗拉多大峡谷》)等人文教育的因素,从中既能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又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追求文质兼美,体现精品典范。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已故语文教育专家张翼健便提倡“取法乎上”的教材编写理念。选文题材广泛,有反映乡村生活的,有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有表现古人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有展示自然风光的作品,有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优秀作品的节选等,对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和了解世界有着积极的作用。本册教材体裁多样,有诗词、散文、童话、小说,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还增加了短小的文言文和古典名著节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通俗易懂,趣味性和可读性强,很好地突出了板块主题。各板块的内涵丰富,文章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一单元教材分析1.正气歌本板块是小学生进入6年级的第一个学习板块。本板块主题为“正气歌”,取材于《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的五言长诗《正气歌》。本板块共有3课,内容分别是歌词《苏武牧羊》、七言律诗《过零丁洋》、七言绝句《狱中题壁》和五言绝句《绝笔诗》。这个板块课文的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颂扬人间浩然正气、抒发胸臆、表达作者坦荡的情怀。在情感基调上,本板块课文突出了一个“爱”字。爱国,所以甘洒一腔热血;爱民族,所以不畏凶悍强敌。苏武历尽苦难信念不改,文天祥面对亡国痛楚慨然赴死,谭嗣同为强国信念情愿献出生命,吉鸿昌义正词严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爱是产生信念的基础。6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提升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的黄金时期。本板块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两方面都有切实意义。苏武牧羊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过零丁洋教材分析本课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连称:“好人!好诗!”竟不能再相逼。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向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接下去五、六两句则承接前两句进行具体地补充,“惶恐滩”和“零丁洋”是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出众的才华,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看出,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激奋高亢。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狱中题壁教材分析《狱中题壁》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表达了自己为变法情愿献出生命的决心;课题苏武牧羊第1教学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过程与方法: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意思,受到教育。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2.读熟诗文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要求认识的字:帏盖帏幔帏帘匈奴旄前置性作业:1、查找关于苏武的资料。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苏武生活的句子,写在预习本上。3、用红色的笔画出文中的比喻句。4、用蓝色的笔画出文中的对偶句。一、预习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排除读音障碍;2.理解难度词语;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四、整体朗读全诗五、根据你所了解的资料,讲一讲苏武的故事。六、背诵《苏武牧羊》和《竹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自主学习,细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苏武牧羊》一课,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苏武牧羊是怎样一个故事?质疑问难,读课文,理解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轻声读第1节。这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呢?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苏武过着怎样的生活?找出词句,想象一下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他又是怎样想的?从这些词语中你可以读出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

2.读这节,指导有感情地来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情感。(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读第二小节文字。这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苏武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相关词句来讲一讲。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读这小节文字。读这节时要与第一小节的读法有什么变化?试着比一比,读一读。分小节读,读出不同。(三)读整篇,你感受到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苏式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宁死不倔,顽强斗争,维护国家尊严,是个有气节的好汉,这样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四)听音乐,学唱这首歌曲。(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类似于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吗?(六)达标验收:1、多音字:nan难Nan2、形近字:辱——辰匈——胸奴——努拱——供板书设计历尽难中难身体上的折磨心如铁石坚苏武牧羊不辱使命终归汉任海枯石烂心灵上的折磨气节崇高美名传大节不稍亏教学反思课题过零丁洋第1教学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过程与方法: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教学难点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教学重点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教学难点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前置性作业:1、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句子,写在预习本上。3、你知道诗中哪句话是交代作者经历的吗?找出来,写在预习本上。4、用红色笔画出诗中的比喻句。教学过程:一、我们学习过哪些表现人物气节和爱国情怀的诗句?二、自主学习《过零丁洋》

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3、合作探究,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4、质疑问难,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2.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复习诗文二.合作学习1、质疑问难,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2、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3、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4、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5、拓展延伸,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三、指导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测试:同音字组词:廖()惶()聊()皇()近义词:遭逢——浮沉——惶恐——板书设计首联起兵抗元颔联国破家亡舍生取义为报国过零丁洋颈联百感交集坚贞不屈写壮歌尾联丹心永垂教学反思课题狱中题壁第1教学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查阅有关谭嗣同和吉鸿昌的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全诗内容,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汉朝的张俭和杜根,都因揭发朝中权贵、上书要求太后归权皇帝而受打击迫害,他们吃尽苦头,但在当时就受到人们尊敬.死后更留下好名声。谭嗣同衷心祈愿这两位“生者”继续实现“死者”未竟的志愿。结合注释和资料,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听写生字、读生词、读古诗)1、写生字2、读幻灯片上的生词3、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古诗二、熟读两首古诗1、指名读2、教师针对学生读得不流畅的诗句进行指导三、自主学习,学习《狱中题壁》1、组织学生汇报针对这古诗你都了解什么?2、组织学生体会着读一读3、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意4、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讲不通?5、教师幻灯出示有关典故的资料6、小组内讨论诗的大意7、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激昂、充满豪情)四、作业1、复习诗2、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预习下两首诗板书设计思张俭待杜根狱中题壁向天笑大义凛然,舍生取义两昆仑教学反思课题自题小像第2教学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准备鲁迅相关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背诵《狱中题壁》1、教师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绝笔诗》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适当追问为什么这样设计,以便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教师帮助整理为: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二、合作探究:实现学习目标1、组织学生选择一首诗、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帮助提升理解3、组织学生理解《绝笔诗》这首古诗的意思4、指导有感情朗读古诗(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5、用同样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充分让学生自学6、组织学生感情朗读《绝笔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无所畏惧)三、拓展延伸:背诵三首诗,并比较其异同。四:达标验收:1、多音字:héng横hèng2、形近字:昆肝荃坤杆诠板书设计逃神矢暗故园自题小像荃不察以诗明志,矢志不渝荐轩辕教学反思二单元教材分析汉语家园《汉语家园》这一板块包括《贴春联》《对子歌二首》两篇课文。由《汉字家园》到《汉语家园》,虽然只是一字之差,透射出来的却是对汉语文化层面的关注,如果说《汉字家园》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汉语家园》则更多地关注汉语文化的积淀。本板块的三篇课文中,《贴春联》是节选自《红岩》的小说片断,五副对联是课文的主体;《对子歌二首》是嵌对的韵文。对两篇课文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嵌对的对子歌以及品味含蓄优美的诗意语言,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领略汉语言的无限魅力。贴春联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第16章。《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16章主要写了1949年元旦,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过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对狱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选入教材后有删节改动。课文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写了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其中具体描写了“贴春联”。课文的重点、难点也都集中在“贴春联”这一部分。具体说来,较难理解的是五副对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以及“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对子歌二首教材分析《对子歌二首》选自《中国蒙学精选赏析》中的“声律启蒙”,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风霜雨雪、春夏秋冬、莺歌燕舞、绿竹苍松……情境极其优美,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学生了解对子,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3.感悟成长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在成长中感触,在感触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这正是对《感悟成长》这一板块的最好诠释。这里选择了两篇耐人寻味的文章,两位作者都感触到了成长历程中显而易见却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哲理,从而有所领悟。“我思故我在”,两位作者都在感悟中成长,取得了成功。两篇课文文辞细腻深邃,在小故事中体现了大智慧,易于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因此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捕捉到的教育教学契机比较多,应该精心设计,争取在课堂上呈现精彩的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课题贴春联第2教学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8个一类生字。会写“爆、剔”等生字。过程与方法:了解时代背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文中对联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体会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感受革命前辈鉴定的革命信念。教学重点1、理解五副春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理解“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2、了解《红岩》小说的背景。3、了解对联简短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教学难点理解五副春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理解“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教学准备1、《红岩》小说概要。2、在预习本上写出几个与“弯弯曲曲”形式相同(AABB)的词语。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几幅对联有什么含义,把答案写在预习本上。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些革命先辈们为什么要贴对联,把答案写在预习本上。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8个一类生字。会写“爆、剔”等生字。了解时代背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五副春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理解“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解题1.齐读课题,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2.教师酌情补充。(渣滓洞集中营)二、指导预习1.指名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节选自优秀长篇小说《红岩》。三、默读课文1.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2.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件?3.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四、反馈自学情况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博得:取得,得到。劣绅和土豪:指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谨防:小心地防备。黑名单:这里指特务准备逮捕或枪杀革命者的名单。3.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4.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件?叙述了“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表演节目”四件事。重点写了“贴春联”这件事。5.给大家读一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简单说说你的理解。五、指导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文中对联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五副春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理解“猩猩”的态度。教学难点理解五副春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理解“猩猩”的态度。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回顾课文内容。检查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文中写了几幅春联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交流文中其他部分的批注所得。总结全文。做课后题。七、达标验收:1、多音字:jintiao劲挑jintiao2、听写重点词语:爆发苍劲洋溢崩溃翻天覆地扭转乾坤参禅妄加评论板书设计纵情高歌交换礼物扭转乾坤,日新月异贴春联极乐世界勇敢无畏乐观主义精神苦尽甜来即将胜利巧妙斗争艺术贴春联大地春回全国解放乐在其中生死度外教学反思课题对子歌二首第2教学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一类生字,会写5个二类生字。过程与方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3.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教学重点1.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2.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对子歌,同时认识并初步掌握对对子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3个一类生字,会写5个二类生字。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教学重点1.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2.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对子歌,同时认识并初步掌握对对子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教学难点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对子歌,同时认识并初步掌握对对子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古代蒙学的对子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二首。1.对对联有一个初浅的认识。2.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范读课文。注意其中的字音。学生自由练读。指生朗读并正音。齐读课文。做到正确。上下联对比接读。(男女生或小组间)二、自主学习: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对子歌所表达的意思学习对子歌(一)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以自己的话还原古文。交流互补。获得对子上下句的认识。注释:牛女:牛郎、织女二星。河,银河。参商:二星名。《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兄弟不睦,日寻戈矛。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斗:北斗七星。戍旅:守边塞的兵卒。三、继续熟读课文。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其一并背诵下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教学重点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对子歌,同时认识并初步掌握对对子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复习:背诵《对子歌》二、继续学习《对子歌》齐读课文指生背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还原其二,边默读边标记。三、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习所得。质疑问难,你喜欢哪几句?为什么?齐读全文,总结全文总结全文五、测试:多音字:sai塞sesai板书设计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对子歌二首莺歌燕舞绿竹苍穹情境优美对仗工整秦岭云横巫山雨洗教学反思三单元教材分析感悟成长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成长,共选取了两篇文章,《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的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真美”和“真糟”》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母爱。依据两篇文章的特点,确立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及创编名言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展示积累、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2.过程与方法:从题入手,抓住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VCD,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朗读中品味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课题和时间赛跑第3教学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教学准备词卡、磁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录音导入,激发兴趣1.CAI播放配乐朗诵《匆匆》片断(第三节)。2.谈话导入。同学们,每当我们聆听《匆匆》这一名篇时,总会油然而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啊,时光一去不复返!说说看,你每天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你是否想过珍惜有限的时间呢?你是怎样珍惜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到这个课文标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自由读课文。(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学。(2)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3.教师利用词卡、CAI课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4.指导学生当堂正确书写生字。5.指名分节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6.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7.听录音,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三、质疑总结,布置作业。问题一、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获得了哪些益处?通过读课文,大家找一找,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问题二、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作业: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珍惜时间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大家分组讨论,下一节课找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这是作业之一;作业二是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在班上交流,要求能够谈出大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学习1—5小节1.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2.指名读一、二两节。(1)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2)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小组合作解决(3)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4)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5)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3.齐读一、二两节。4.默读三、四两节。(1)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2)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小组交流、讨论。(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6)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7)指导朗读。5.自读第五节。(1)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2)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3)“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真美”和“真糟”第4教学周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4.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5.树立正确看待别人不同评价的态度。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教学准备相关教育思想的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入。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人生道路的成功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有一首诗,说明了这一点:是啊,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2.说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进一步理解。)父亲当时的意见是(对的)。说明父亲和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子女,只不过他比较(公正)。四、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并讨论解疑。1.质疑。2.讨论解疑,学习课文最后2节,完成板书。五、小结。巴德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好好翻看一下回忆的匣子,准备下节课写一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2.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3.树立正确看待别人不同评价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看待别人不同评价的态度。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复习。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分析文中不同的爱给作者带来的教育。1.指名读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种不同的爱是怎样的爱。3.联系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曾受过的爱,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巴迪的父母对巴迪所寄托的希望,并逐渐达到会背的程度。三、指导写出自己感受的爱,也可以是读这篇课文后的读后感。四、小结。爱有许多种,它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习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我”。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爱。五、回顾课文组织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六、训练默读能力1.好文章需要静心体味,练习默读课文的速度与质量。2.全班评比默读能力等级七、再感受文章的内涵板书设计“真美”与“真糟两种不同的爱母亲:慈祥、赞许父亲:严厉、批评给人以灵感和创作源泉提醒、指出不足之处兼而有之(幸运、成功)只有一种(引入歧途)教学反思单元教材分析4.异域风情本板块安排了三篇课文、一个表达和一个综合学习活动。“异域”在这里指外国,这一板块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外国的一些风光、风土人情等,所以安排的三篇课文都是介绍外国景观的,而且是一组说明性的记叙文。《埃及金字塔》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位置和形状、作用、名字的来历和几个著名的金字塔的构造以及这些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音乐之城维也纳》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这座城市,十分生动地告诉我们音乐的神圣和维也纳以及人们平凡的生活已经融为了一体,它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名副其实的音乐城。《科罗拉多大峡谷》向我们介绍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凯巴布高原上,为举世无双的大自然杰作。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建筑、民俗等特点的同时,学习记叙说明的表达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安排的表达内容《美丽的大自然》也和本板块文章密切结合,选择一处景物来写,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把身边最美的景物和景物中蕴涵的民风民俗介绍给大家。课题埃及金字塔第5教学周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1个生字。2.理清文章层次,并能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教学准备埃及金字塔的图片、相关资料介绍。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1个生字。2.理清文章层次,并能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来。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如:契qi合、无垠yin、沧chang海、矗chu立、毁损sun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墓(墓地)估(估计)沧(沧桑)矗(矗立)幕(夜幕)做(做事)呛(呛人)耸(耸立)3.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二、练习朗读课文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3.解词:巍然屹立:高大雄伟的样子。匠心独具:巧妙的艺术构思。契合:①符合②情意投合。耸立:高高地直立。精湛:精细深刻(跟“粗浅”相对。)风雨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浑然一体:天然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不可分割。(浑然天成)媲美:同样美好;比美。坟墓: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矗立:高耸地立着。三、指导表达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是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作业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写一类生字。3.查找相关资料。二次备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对埃及金字塔了解多少呢?二、检查朗读情况三、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深入学习课文内容。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中哪部分最能显示出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2.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组织小组间讨论研究。借助照片、风光片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埃及金字塔的壮观、雄伟。3.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是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学习介绍金字塔的结构的段落,弄懂说明事物的方法及其好处,尤其是由这些具体数字我们所能想到的。第一段: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地点。第二段:介绍了埃及金字塔是七大奇迹之首。第三段: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第四、五、六、七段:具体介绍了吉萨大金字塔。第八、九段: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第十段:神秘的金字塔吸引着各国游客。四、指导朗读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总结全文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六、作业板书设计法老的坟墓埃及金字塔吉萨大金字塔神秘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教学反思课题音乐之城——维也纳第5教学周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0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音乐的神圣是怎样和维也纳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表达自己对维也纳的赞美的感情。4.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并学习在习作和表达中加以运用。教学重点1.研究学习音乐、维也纳和人们的平凡的生活之间的关系。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教学准备维也纳的大街小巷的图片、维也纳的音乐家的雕塑的照片、来自维也纳的著名的乐曲、相关资料介绍。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0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音乐的神圣是怎样和维也纳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表达自己对维也纳的赞美的感情。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表达自己对维也纳的赞美的感情。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虔诚:恭敬而有诚心。经典:①最重要的、最有权威性的著作②特指儒家经典③泛指中国的四部类书籍,广义的④宗教徒指宣传各种宗教教义的经书⑤著作具有权威性的。风靡全球:形容一个事物在全世界都很流行。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3.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二、练习朗读课文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三、指导表达1.提出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的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观点的。同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来。2.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了维也纳是座音乐城,音乐和这座城市以及人们的生活已经融为了一体。四、作业1.熟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练写文中的生字新词。2.找相关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准备。二次备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感悟音乐的神圣是怎样和维也纳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感情。教学重点1.研究学习音乐、维也纳和人们的平凡的生活之间的关系。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1.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2.抓主课题中的“音乐之城”这几个字,从而了解到维也纳的特点就是与音乐密不可分。二、检查朗读情况学生朗读,同学互听,并进行评价。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通读全文,找出文章中能集中回答这一问题的语句谈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能说出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说明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的。四、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研究学习,也可以请老师帮助解答。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组织小组间讨论研究。借助照片、风光片使学生形象感知维也纳的神圣、优雅、迷人。五、讨论研究文章所运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文中除了运用了数字说明法,还运用了哪些说明事物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进一步指导朗读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总结全文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整理,弄懂稳中写了维也纳的大街小巷、公园、酒店、歌剧院,也就是在告诉我们维也纳音乐无处不在。八、作业完成课后习题。查找相关资料。来自维也纳的音乐,并写一篇读后感或听后感;也可以根据所听音乐编写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设计流经的国家音乐之城音乐之河是音乐家的都城教学反思课题科罗拉多大峡谷第5教学周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和新词语。学会13个二类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来表达自己读文所能体会到的感情。3.了解大峡谷的形成和风光的奇绝以及野生动物的繁多,心中充满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4.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其作用,并学会使用。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说明事物。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说明事物。教学准备大峡谷的图片、相关资料介绍。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和新词语。学会13个二类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来表达自己读文所能体会到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说明事物。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交流预习笔记。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恢宏:宽广,广大。也作恢弘。堪称:可以,能称作。倾泻: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覆盖:遮盖。鸟瞰:从高处俯视。崎岖:形容山路高低不平。雾霭阴霾:雾气,云气混浊的样子。孤峰孑立:孤单的山峰挺立的样子。重峦叠嶂:山峰层层堆积的样子。怪石嶙峋:形容山石重叠不平的样子。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交流预习笔记。正音字:栩栩如生(xǔ)洞穴(xué)扑朔(shuò)迷离区别字:博(渊博)慨(感慨)魄(魄力)搏(搏斗)概(概括)魂(灵魂)二、练习朗读课文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并进行汇报。三、指导表达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是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作业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大峡谷的形成和风光的奇绝以及野生动物的繁多,心中充满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其作用,并学会使用。教学重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说明事物。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说明事物。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读课题,理解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它能使你想到什么?二、检查朗读情况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通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2.逐段段落进行深入学习。组织小组间讨论研究。借助照片、风光片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大峡谷的壮观、雄伟,为举世无双的大自然杰作而感叹。A、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自己归纳段意B、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3.提出问题: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4.文本对话你想对大峡谷说写什么?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由衷赞美和赞叹的感情,也发自肺腑地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课文在介绍大峡谷的面积、深度、长度、宽度、动植物以及游人时用上了很多具体数字,要认真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想一想这些数字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四、指导朗读五、总结全文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业1.预习课文。完成课后习题。查找相关资料,可自制课件。2.背诵古诗《浪淘沙》作者:刘禹锡板书设计位置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风景世界天然遗产动物游人教学反思单元教材分析5.童年本组的四篇课文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童年。《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分别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鞋店学徒凡卡的悲惨命运,而《忆读书》《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则分别讲述了童年读书的快乐以及孩子们浓郁、淳朴而愉快的乡村生活。学习本组课文,要用心感悟,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从课文的内容引起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先叙述平安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了。本课教学重点是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课文按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他的信。本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由作者的讲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在鞋铺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与爷爷一起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再加上作者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懑。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第6教学周教学目标1.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童年。2.学习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情感及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的表达方法。3.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及出现的幻景所表达的意思。2.理解文章中的一些语句及文章结尾段的含义教学难点1.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及出现的幻景所表达的意思。2.理解文章中的一些语句及文章结尾段的含义。教学准备《小珊迪》,安徒生及其作品介绍。圣诞节的介绍。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情感及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情感及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揭题导入新课导语:【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去结识一下这位苦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吧!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二、范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女孩是怎样一个人?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三、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2.注意句子通顺、连贯。四、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试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五、深研课文(卖火柴—燃火柴—灭火柴)过渡: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一)学习“卖火柴”部分1.默读思考;从这段内容中,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鞋(很大的拖鞋—说明她穷得连鞋都买不起;男孩连拖鞋也拿跑说明小女孩受人欺负)头发(打成卷,很美丽—说明她是一位很美丽的小女孩,但因为她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灯光与香味(略)3.指导朗读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多么值得人同情。在朗读时,要读出这种感情。(语调略低沉些,重音要适当,语气、停顿要能表现情感)4.小结: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令我们万分同情。六、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情感。弹性:合作创编课本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名有感情朗读“卖火柴“这部分课文。2.提问:小女孩为什么卖火柴?教学重点写小女孩擦燃火柴,课文写了几次,每次各出现什么幻景?教学难点指导学习第一次擦火柴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因为冷才幻想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幻想出现烤鹅,因为孤独幻想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而当这些幻想随着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部分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幻想的原因。反映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6.指导朗读(说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二)1.屏幕出示文章最后两段;2.认真读一读这两段;3.思考:作者为什么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来描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去掉可否?(体会细节描写)4.讨论:怎样理解课文结尾这几句话?教师随机点拔?(这是一种幻想与现实之间的鲜明、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个原本欢乐幸福特定的时间,更增强了对比效果,加深了对小女孩的同情,也引起人们的深思。)5.指导朗读(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在朗读时不但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融入你对小女孩同情与怜惜的情感,深情地读出来。)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朗读最后两段1.练读2.汇报3.全班有感情朗读4.有感情地朗读全篇5.指名分段汇报板书设计又冷又黑卖火柴(穷苦生活)光头赤脚又冷又饿火炉—冷烤鹅—饿擦火柴(渴望幸福)圣诞树—没欢乐奶奶—没幸福飞走人死去火柴灭(悲惨结局)教学反思课题凡卡第8教学周教学目标1.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将叙述、写信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3.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4个生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含义。教学准备《童年》、《契柯夫短篇小说选》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含义。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检查交流预习情况1.组织交流汇报重点生字词。指导音形义及新词。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指导朗读课文:正确、流利2.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①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②他为什么要写信给爷爷?③凡卡写信的内容都有哪些?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课文围绕“凡卡写信”这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准备写信、写信过程、写信之后)2.试着给文章分段。第一段(1-2)准备写信。第二段(3-15)写信过程。第三段(16-21)写信后。四、小结这节课把握了内容,理清了思路,我们下节课学习文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凡卡的痛苦。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学习回忆的内容信中还回忆可哪些事?在哪几段写的?都是什么事?(4、5、6、13、14这5个自然段)谈一谈自己体会到什么?选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事读读,质疑解疑。将插叙插在文中作用。有感情朗读“砍圣诞树”这一部分。二、学习“寄信做梦”1.思考并讨论:凡卡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如果爷爷收到信,能接凡卡回家吗?2.点拔:凡卡的信爷爷收不到。不仅仅是这封信收不到,更重要的在沙皇统治下,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痛苦的命运。三、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教给语调、重音、停顿的处理方法。四、练习小组朗读比赛板书设计凡卡时间:圣诞节的前夜准备写信环境:昏暗的神像满架的楦头神情:担心、叹气教学反思课题忆读书第8教学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4.学会6个一类生字,认识12个二类生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2.指导阅读相关的书籍。3.课件等,查找冰心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一类生字,认识12个二类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4.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三、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1.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教师辅助策略)

3.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a、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b、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c、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四、课内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二次备课一、导入:

诵读活动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速读课文,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2、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二、研读课文。

1.

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2.

请同学将本文结合自己上一节课后小结,概括归纳"读书好"的体会。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三、提高升华

1.小结全文:文中总结性的语句。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3.除关键词语外,教师可提示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同学的关注。

四、迁移活动板书设计忆读书

中心内容

记叙顺序

多读书

读书好

时间顺序读好书教学反思课题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9教学周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我们”快乐的心情。2.使学生受到只有“善于发现,创造快乐,才会永远快乐!”的教育。3.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4.学会5个一类生字,认识四个二类生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孩子们生活的乐趣。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孩子们生活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一类生字,认识四个二类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孩子们生活的乐趣。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孩子们生活的乐趣。教学过程共性化教学同学们,们去过农村吗?说能说一说你在那里的经历和感受呢?你们生活在城市,所以那里的一切对于你们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