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太仓市市级中考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太仓市市级中考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太仓市市级中考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太仓市市级中考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太仓市市级中考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太仓市市级名校中考联考生物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下列生物中,属于细菌的是

A.酵母菌B.蘑菇C.大肠杆菌D.霉菌

2、如图为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唯体

A.丁图中的②发育成乙图中的b

B.乙图中的a、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甲发育成乙的过程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的D部分

D.丙图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该异物都不动,说明该异物位于()

A.目镜上B.物镜上C.装片上D.载物台上

4、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约在15亿年前,真核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生殖方式出现了.决

定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进步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

A.能够快速大量产生后代B.后代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C.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信息D.后代具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5、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作物体内,培育出抗虫棉。此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A.发酵技术B.转基因技术

C.核移植技术D.胚胎移植技术

6、女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22+XB.22+Y

C.44+XD.44+Y

7、图是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8、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①②③④组成

B.大豆种子的⑤是一片,而玉米种子的是两片

C.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变蓝的部分是玉米种子的胚乳

D.生活中用的面粉和豆油都来自种子中的子叶

9、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A.杀菌

B.接种疫苗

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

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10、雷鸟的羽毛会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关于这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生物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

11、切洋葱时常会引起流泪,原因是洋葱组织细胞中含有对眼睛有刺激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A.液泡B.细胞壁C.细胞膜D.细胞核

1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若下图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I

A.i是光合作用,n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B.I是光合作用,II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c.I是呼吸作用,n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D.I是呼吸作用,n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13、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药剂量适当B.合理选择药物

C.按时用药D.抗生素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14、近年丹麦扇贝泛滥,它属于()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

15、关节十分灵活的原因是()

A.关节面覆盖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关节软骨

B.关节囊非常坚韧,把相邻的两骨牢牢地连在了一起

C.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凹一凸相互吻合

D.关节囊内壁能分泌滑液

16、月经来潮说明()

A.女子已经怀孕B.卵细胞已经受精C.卵细胞没有受精D.女子即将分娩

17、唐朝诗人贺知章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刘禹锡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词句。绿

色植物分布广泛、它们为大地增绿,为人间添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属于种子植物

B.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柳树属于裸子植物

C.“苔痕上阶绿”中的植物主要是苔解植物,它茎中没有导管,没有真正的根

D.苔解植物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18、山羊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下

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门色白色

A.白毛山羊生下了黑毛山羊,这种现象属于变异

B.山羊体细胞内染色体为30对,则受精卵中染色体为60条

C.子代白毛山羊的基因组成不能确定

D.如果这对山羊再生一只小羊,是黑毛的可能性是20%

19、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对于今世后代都有着巨大价值的全球性资产,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宣布每年5月

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20、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C.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D.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1、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

A.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一咽一喉一支气管―气管一肺

B.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肾脏T膀胱一尿道一输尿管一体外

C.食物经过消化道:口腔T咽T食道T胃T小肠一大肠T肛门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一植株生长一开花一受精一传粉一结果

22、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B.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

D.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23、“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A.河蚌的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能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家鸽有发达的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适应飞行生活

C.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24、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5、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体现了生物的哪个特征()

A.生长B.繁殖C.新陈代谢D.应激性

2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细菌、真菌

27、青蛙和大豆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A.受精卵、种子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D.受精卵、受精卵

28、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数量多,且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输送氧气

B.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C.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壁不仅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9、人能卷舌(A)对不能卷舌(a)为显性,现有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试问,他们若再生

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能卷舌的几率是()

A.25%B.50%C.75%D.100%

30、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

C.动脉中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D.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

31、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D.⑤和⑦为营养组织

3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33、下列各组水生动物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鲤鱼和海豚B.蚯蚓和青蛙C.海萤和珊瑚虫D.河蚌和海豹

34、同学们进入青春期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有烦恼可以向家长和老师诉说

B.要求家长不用管自己的任何事

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5、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这种免疫属于()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36、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每年6月左右,坦桑尼亚大草原的青草逐渐被消耗,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上演

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参加大迁徙的兽群中打头阵的是20多万匹野斑马,紧跟其后的是百万头角马,殿后

的是50万只瞪羚。

资料二:大雁在迁徙途中,会有“站岗放哨”的雁,当发现敌害时,它们会大声鸣叫、使劲扇动双翼,使群体迅速做出

防御敌害的准备或快速逃生。

(1)以上资料中出现的野斑马、角马、瞪羚和大雁等动物属于(填“脊椎”或“非脊椎”)动物。

(2)“站岗放哨”的雁“鸣叫”、“扑翼”等是在进行交流,能有效地保证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3)兽类和鸟类的运动方式虽然不同,但都要依靠、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动作。

(4)参加坦桑尼亚大草原大迁徙的兽群是否具有社会行为?(填“是”或“否”),原因是o

3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最外层是表皮,其下是真皮,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有一层“细胞外间质”把表皮牢牢地“粘”在真

皮之上。“细胞外间质”中有一种蛋白,叫层黏连蛋白332,编码这种蛋白的有三个基因(LAMA3,LAMB3、LAMC2),

哈桑就是因为LAMB3基因发生突变,使表皮无法黏附在真皮上,他的皮肤变得像纸一样弱。这种先天遗传病叫交界

型大疤性表皮松懈症(JEB)。意大利与德国科学家的联合行动,为哈桑进行了基因治疗:将哈桑的皮肤细胞取出来,

将正常的LAMB3基因转进去;然后把这些转基因细胞利用干细胞技术,在体外培养出全新的、正常的细胞,进而繁

肓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使哈桑获得了新生。哈桑的表皮松懈症(简称JEB)是一种

先天性遗传病,他的病因是因为LAMB3基因发生了,使哈桑皮肤的层黏连蛋白失去作用造成的,这也过一步证

明了—决定生物的性状。在意大利与德国科学家的联合治疗下,通过体外转基因培养等手段,使哈桑带着几乎全新

的皮肤顺利出院,获得了新生,这项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_技术。干细胞一般情况下是指动物体的细胞,但

植物体内也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组织,它是__组织,请你举出个具体的实例下列关于哈桑治疗方案中干细胞再

生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哈桑自身活组织进行培养可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B.皮肤干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的皮肤

C.哈桑皮肤脱落的原因是其皮肤细胞中层黏连蛋白332失去了作用

D.移植皮肤与哈桑原有皮肤中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8、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K八XKKKrc

>1231d345

KicnaHccKHIC

678910678910

€€HUMIKIIxtCC

11121314rc'51112131415

於KIICtxy

1718XX161718■x

得虻“19“20M,21«22

甲乙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一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一—两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

体。

(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

女性。

(4)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女儿,他们再生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的可能性是一—o

39、东营市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目前已达到1039家,对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如图为“东营润丰家

庭农场”农业生产模式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杂草水稻

(1)该食物网中包括条食物链,鸭能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写出一条即可)。

(2)昆虫和鱼存在_____的种间关系。

(3)水稻和鸭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o

(5)家庭农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o

(6)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请尝试从生态学角度阐述理由____o

40、小麦的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设基因为B和b),下表是小麦茎的高矮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Fi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组合亲本性状

高秆矮秆

―-高秆X高秆105112

二高秆X矮秆316108

三矮秆X矮秆2070

(1)根据组合可以判断出,这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组合一中亲本的遗传基因组合是

。已知矮秆小麦抗倒伏,高秆小麦不抗倒伏,科学工作者欲培育出矮秆小麦,可以选取表格中的组合

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即可选育出矮秆小麦新品种。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类型,这种现象叫做

,该育种方法属于育种,其原理是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_______________。目前,人们通

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诱导生物体内的或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

这种变异是,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新品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

方法很多,请你列举出一种育种方法,如:O

参考答案

1、C

【解析】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霉菌和蘑菇都属于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

膜和液泡等。细菌的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有些细菌还具有鞭毛和荚膜等特殊

结构。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C正确。

【详解】

2、C

【解析】

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1胚芽、2胚根、3子叶、4种皮;图乙是一个枝条:a叶、b茎、c芽;图丙是根尖的结构: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丁是枝芽的结构:①幼叶、②芽轴、③芽原基。

【详解】

A.丁图与乙图的对应关系:①幼叶发育成a叶;②芽轴发育成b茎;③芽原基发育成c侧芽,A正确。

B.种子萌发时,①胚芽发育成a叶和b茎,B正确。

C.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A成熟区,C错误。

D.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丙图中的B伸长区的不断长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D正确。

【点睛】

知道种子、根尖的结构及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下异物的判断。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存在于三个位置:物镜、目镜和装片,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

该异物仍然存在,这说明该异物位于装片上。

4、C

【解析】

由于有性生殖的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携带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所以后代具有双亲的遗

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

5、B

【解析】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

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转基因技术。

【详解】

A、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

发酵技术,A错误。

B、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

性状,使得这种转入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编译,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因此我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

抗虫棉花,它含有苏云金芽泡杆菌中控制合成毒素的基因,科学家们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B正确。

C、细胞核移植技术,就是将供体细胞核移入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无性繁殖即

可被激活、分裂并发育成新个体,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C错误。

D、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雌性

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6、A

【解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

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女性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

即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性染色体。

点睛: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

性染色体是XXo

7、A

【解析】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B正确;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正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D正确。

8、C

【解析】

图中①胚轴,②胚根,③种皮,④胚芽,⑤子叶,⑥胚乳,结合题意答题。

【详解】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种皮、④胚芽组成,A错误;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只有2片子叶,

而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具有1片子叶,B错误;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变蓝的部分是玉米种子的胚乳,

C正确;生活中用的面粉来自种子中的胚乳,豆油来自种子的子叶,D错误。

【点睛】

明确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

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

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

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是控制传

染源。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10、D

【解析】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

【详解】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

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这是对环境的一种

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

11,A

【解析】

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细胞中对眼睛有刺激的物质,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

【详解】

A、液泡;洋葱细胞中对眼睛有刺激的物质,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正确。B、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错

误。

C、细胞膜能够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错误。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错误。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12、D

【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

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详解】

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是光合作用,因此n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

气,因此乙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I是呼吸作用。故选:Do

13、D

【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

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用药时,根据病情,适当用药,属于安全用药,A正确;合理选择药物,属于安全用药,B正确;服药时,要按时.C

叙述正确;抗生素长期使用或滥用,就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而失去治疗效果。D叙述错误。

14、B

【解析】扇贝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

15、D

【解析】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

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D正确。

16、C

【解析】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

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

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月经来潮说明

卵细胞没有受精。

故选C。

17>B

【解析】

(1)苔群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2)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为被子植物。

【详解】

A、柳树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A正确;

B、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为被子植物。柳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柳树属于被子植物,B错误;

C、苔痕上阶绿中的植物主要是苔辟植物,苔薛植物的茎中没有导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C正确;

D、苔群植物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D正确。

故选:Bo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苔群的主要特征、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8、D

【解析】

(1)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

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

(2)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为显性性状;当

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详解】

A.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白毛山羊生下了黑毛山羊,这

种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属于变异,A正确。

B.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山羊体细胞内

染色体数目为30对,因此其则受精卵中染色体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为60条,B正确。

CD.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控制显性性状白羊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控制隐性性状黑色的基因

是aa。可见子代黑羊的组成是aa,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则亲代白羊都含有a基因;还知道亲代

羊的毛色都是白色,所以亲代羊都有A基因。遗传图解如下:

山羊,的白色AaXAa山羊的白色

生殖细胞A/\a、/AA.a

受精卵AAAaAaaa

子代表现型白色白色白色黑色

所以图中子代白山羊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生白羊的可能性是75%,是黑毛的可能性是25%。C正确,D错误。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以及性别的遗传有关知识点。

19、C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

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多样性。

20、C

【解析】

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从实验步骤和操作目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

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故A不符合题意。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变成黄白色,点上碘液后就容易看出是否变蓝,故B不符合题意。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

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C符

合题意。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基本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21、C

【解析】

试题分析: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

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HP:鼻一咽一喉-气管一支

气管—肺,不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

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暂时储存起来;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即:肾

脏-输尿管一膀胱一尿道一体外,不符合题意;

C.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T咽T食道T胃T小肠

->大肠->肛口,符合题意;

D.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发育成一株幼苗,通过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植株不断长

大,直到开花,一朵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即:种子萌发一植株生长一开花T传粉

―受精一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的基本流程。

22、B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

【详解】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分析图示可知:7〜10时随光照增

强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增加,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增多,光合作用增强;10~12(BC段)随着光着强度增强,光合

作用减弱,原因是气孔关闭;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曲线DE段表明

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下午2点以后,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3、B

【解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

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详解】

A.河蚌的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能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A正确。

B.家鸽的肺上连着许多的气囊,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称为双重呼吸;气囊只能暂

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也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C正确。

D.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24、B

【解析】

试题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

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5、D

【解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

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生长: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故不符合题意B、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繁殖.如,蜻蜓点

水;故不符合题意C、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汗、排尿等.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故

不符合题意D、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能够“趋利避害”.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

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故符合题意。

【点睛】

考查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26、A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

r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一植物

「生物部分4消费者一动物

j组成4i分解者一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i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i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群力

【详解】

由于生产者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提供食物和能

量来源,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27、D

【解析】

一般地说,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

植物体.动物体再由器官形成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据此解答。

【详解】

青蛙是有性生殖,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向水中排卵,雄蛙向水排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形

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由蝌蚪发育成成蛙的;大豆是被子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结束后,雌蕊中的受

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因此青蛙、大豆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选D。

【点睛】

熟知各类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D

【解析】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结构是和功能相适应的。神经

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红细胞和

血小板无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详解】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

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故A正确;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利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故B正确;叶

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故C正确;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

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红细胞,神经细胞、叶肉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9、C

【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

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出了不能卷舌的女儿,说明这对夫妇控制能否卷

舌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不能卷舌的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而这对基因由夫妇双方各提供一个,如图所示:

箕母的“因

£•11)的

由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出能卷舌孩子的几率是75%,,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做出遗传图解对解答该题很有帮助。

30、C

【解析】

(1)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2)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

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详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A正确;小肠绒毛的壁很薄,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B正

确;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四肢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

倒流,c错误;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D正确。

【点睛】

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

31、A

【解析】

观图可知: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种子,⑦果皮,结合题意答题。

【详解】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A正确;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

养物质。所以要想使种子萌发,不但要满足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还要满足自身条件,同时种子还不能在休眠期,

B错误;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C错误;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⑤种皮和⑦果皮属于保护组织,D错误。

【点睛】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32、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据此解答。

【详解】

A.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乳酸菌、醋酸菌等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少数细菌是有害的,如葡萄

球菌等使人患各种炎症性的疾病,A错误。

B.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B正确。

C.做面包、蒸馒头、酿酒都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使馒头和

面包绵软多孔;制酒时,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

D.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主要的意义,如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都要用到真菌中的霉菌,D错误。

【点睛】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是解题关键。

33、C

【解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

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

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详解】

鲤鱼属于鱼纲,海豚属于哺乳纲,二者同属于脊椎动物门,A错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门,B

正确;海蜚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纲,共同特征

最多,C正确;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门,海豹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纲,二者同属于脊椎动物门,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等级的特点。

34、B

【解析】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

【详解】

青春期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A正确;

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老师交流,B错误;

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建立真正的友谊,C正确;

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D正确。

【点睛】

了解青春期心理的变化,遇到问题时选择正确的做法,健康度过青春期。

35、A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

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

的。自然免疫是指各种形式的免疫功能在感染时主动发挥作用,并且不随以前某种病原体而改变。人工免疫是用人工

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详解】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

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这种免疫属于②特异性免疫,

还是④人工免疫,不是自然获得的③自然免疫。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的概念以及疫苗免疫的原理。

36、脊椎信息骨否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组织和等级

【解析】

(1)在生物学上对动物的分类,一般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详解】

(1)资料中的野斑马、角马、瞪羚和大雁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站岗放哨”的雁“鸣叫”、“扑翼”等是在进行信息交流,有利于获得食物和躲避敌害,有效地保证生物个体的生存

和种族的繁衍。

(3)兽类和鸟类等动物主要依靠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4)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营社会行

为的动物一般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资料一中大草原大迁徙的兽群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组织和等

级,没有社会行为。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明确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社会行为的特点以及运动

系统的组成。

37、突变基因转基因分生根尖或叶芽处的分生组织D

【解析】

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特点、干细胞在医疗或研究上的应用及干细胞治疗的简单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

(1)哈桑就是因为LAMB3基因发生突变,使表皮无法黏附在真皮上,他的皮肤变得像纸一样弱。这种先天遗传病叫

交界型大疤性表皮松懈症(JEB)o由资料可知他的病因是因为LAMB3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哈桑皮肤的层黏连蛋白失

去作用造成的,这也过一步证明了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在意大利与德国科学家的联合治疗下,通过体外转基因培养等手段,使哈桑带着几乎全新的皮肤顺利出院,获得

了新生,这项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

(3)干细胞一般情况下是指动物体的细胞,但植物体内也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组织,它是分生组织,例如:根尖或叶

芽处的分生组织,根尖处的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根,叶芽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等。

(4)哈桑原有皮肤中的细胞有一个基因(LAMB3)发生突变,移植的皮肤细胞是通过对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

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培养出全新的、正常的细胞,有正常基因(LAMB3)。移植皮肤与哈桑原有

皮肤中的细胞不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即移植皮肤细胞中有正常的基因(LAMB3),哈桑原有皮肤的细胞中无正常的

基因(LAMB3),正常的基因已突变。

【点睛】

平时多关注干细胞的特点及干细胞在医疗或研究上的应用。

38、成对DNA男23X12.5%

【解析】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

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

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3)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因此染色体在体细胞

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4)根据第23对染色体的形态可以判断:甲是女性染色体排序图,乙是男性染色体排序图。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2)分析图示可知:乙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乙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的组成;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是XX染色体,即甲图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精

子)有两种,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只有一种,含22+X染

色体的卵细胞。因此,乙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共计23条。

(3)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