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地区2024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氧▲
气
的有MnO?
A质
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双氧水在有、无MnOz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量/无'fnO:
也2
O
反应时间依
0碳酸钠溶液质量,g
氢
气
的
D.质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量
也
3.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烹饪陕州十碗席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
D.该图示能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铜单质B.冰水混合物C.洁净的空气D.蒸储水
6.某同学演示酸碱中和反应并利用反应后的溶液制得Na2s04固体(不考虑酚酬影响纯度)。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滴有酚酎的
NaOH溶液
A.甲:溶解
B.乙:稀释
C.丙:中和
D.T:蒸发
7.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③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8.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的是
镁
元
素
的
质
里
A./g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反应时间/s
气4
体
品0O:
B.积5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mL
时间,s
生
成
无催化剂
02
的'有催化剂比较氯酸钾中有无二氧化镒的反应情况
质
量
反应时间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9.某纯净物X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2H6B.C2H4C.C2H6OD.C3H4
10.2019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主题为“Natureforwater"。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水区分CaO和CaCl2
B.常见的水污染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废水应该集中处理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后,就变成了软水
11.下列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酰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
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体现了碱的通性
12.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I------------------'------------>
0t温度七
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B.t°C时,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
C.当温度大于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13.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IB.NH4HCO3C.K2sChD.Ca(H2Po4)2
14.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气
体
的
质
A.
量
用
溶
解
度
B.0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0潟度七
氢▲
气
_____Mg
c的
质,-----Fe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量
o
/g反应时间/s
PHt
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
0加入水的体枳ml
15.分类学习是我们认识物质了解世界很好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单质:金刚石、石墨和臭氧B.氧化物:干冰、冰水混合物和氧化镁
C.盐:纯碱、苏打和硝酸领D.分子构成:氧气、铁粉和氯化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写一条即可);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o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卜小卵石
石英砂
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活性炭
T卜膨松棉
B.水的电解C.水的净化
,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o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
___________________o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f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_________乙(填或“=")。
②fi°C,将50g水加入25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可得到g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方法。
18.(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图I图2
根据图1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80℃热水的作用是,o
②比较现象a、c,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o(填化学用语)
②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④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在AgNCh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
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B.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Mg(NO3)2
C.滤渣中只有银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该金属不适
合的用途是O
熔点密度强度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
2500℃3g/cm3与钢相似良好良好优异
A.焊接金属B.用于通讯设备C.制造外科手术刀D.制造航天飞机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根
据图3进行实验,反应后测得甲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g,乙中U形管(含药品)质量增加bg。
氧化铜粉末
甲乙丙
图3
①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用含a、b的式子表示)。
②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的是(填序号)。
A.CuO粉末不干燥B.CuO没有完全转化为CuC.没有丙装置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红枣是一种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水果,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红枣
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
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504双吸剂成分:铁粉、生石灰等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
化亚铁.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i>CaO、Ca(OH)2和CaCOi.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i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
固体中一定含有
加足量蒸储水溶解,静置后取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
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酸溶液溶液变红.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
固体中一定含有
中,滴加足量的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
溶液.
(1)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固体中一定含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实验质疑)(1)甲同学认为实验操作(1)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
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并不能得出固体中一定不含FezOi
的结论。
理由是、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04双吸剂中
铁粉的作用是o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A
【解析】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钙和水,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D、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热、发光,但是不是燃烧.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双氧水在有、无Mn(h的情况下产生氧气,二氧化镒是该
反应的催化剂,前者反应快,后者反应慢,但产生的氧气一样多,故A错误;B、加水稀释浓盐酸,pH应无限接近于
7,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故B错误;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首先稀盐酸碳酸钠反应,
然后是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C正确;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
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镁比铁活泼,反应较快,但由于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最终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故D错误。
点睛: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的质量。pHV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
中性。镁比铁活泼,反应较快,但由于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最终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3、D
【解析】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利用浓硫酸的腐蚀性,将白纸脱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烹饪陕州十碗席,做饭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只是将其浸泡出汁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
物质生成。
4、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由生
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B错误;C、由反应前后微粒
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D、若图中的两种原子一种为氢原子、另一种为氧原子,
则反应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双氧水分子,生成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两个氧原
子构成的氧分子,则该反应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5,C
【解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A.铜单质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洁净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D.蒸储水是纯水,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故选C。
6、B
【解析】
A、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选项A正确;
B、图中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玻璃棒加入浓硫酸中,操作错误,应该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
搅拌,选项B错误;
C、图中可见,该实验是将稀硫酸用滴管慢慢滴入滴有酚酸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选项C正确;
D、蒸发操作在蒸发皿中进行,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D正确。故选B。
7、D
【解析】
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C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
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Cu(OH)2和CuO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
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
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
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
质量相同。选D
8、C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变化
过程;
B、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故B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二氧化镒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是生成的氧气的
质量是相等的,故C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
D、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是始终大于7,故D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故选
Co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
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9、B
【解析】
点燃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3O272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
别为2、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
式为C2H4,故选B。
10、D
【解析】
A、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氯化钙溶于水无明显温度变化,可以区分,选项A正确;
B、常见的水污染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废水应该集中处理排放,选项B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C正确;
D、硬水需经过加热煮沸才能变成软水,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
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B正确;
C.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结合,碱的共性是氢氧根离子显示的性质,
故D错误。
故选:Do
12、D
【解析】
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a中含有少
量b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选项A错误;
B、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等质量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但没有指明是
等质量,选项B错误;
C、当温度大于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但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因为没有讲清楚是否是饱
和溶液,选项C错误;
D、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选项D正确。故选D。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氮肥。故选B.
考点:化学肥料
14、B
【解析】
A.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而放入盐酸后先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开始后在反应的过
程中无气体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直至反应结束气体质量不会变化,图像正确,
不符合题意;
B.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像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图像错误,符合题意;
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像更陡一些),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
仝属的后量义仝属件入价
质量二,所以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图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只能无
限的接近7,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D
【解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
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详解】
A、金刚石、石墨和臭氧都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干冰、冰水混合物和氧化镁都是氧化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纯碱、苏打和硝酸领都是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铁粉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点燃
16、CH4+2O2-CO2+2H2O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
【解析】
点燃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UCO2+2H2。。使燃料充分
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物质燃烧越充分。森林火灾一般面积较大,火势较猛,
采用降温隔氧很难灭火,所以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使
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
【点睛】
灭火的原理有:1、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
燃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2H20通电2H2f+O2T吸附作用A只是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没有改变,B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60加入少量的固体乙物质或蒸发掉少量的水
【解析】
本题考查了本考点考查了水的通电实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⑴图B中发生的是水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媒2112T+02];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
是吸附作用;
⑵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A只是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没有改变,B是原子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分子;
⑶①4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乙;
②fit,甲的溶解度是20g,将50g水加入25g甲中最多溶解10g的甲,充分搅拌,可得到60g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少量的固体乙物质或蒸发掉少量的水方法。
18、提供热量隔绝氧气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Cu、Fe②③BDA(b-a):aB
【解析】
(1)①80℃热水的作用是一是提供热量,给水中的及铜片上的可燃物加热,二是给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或者空气,以
便和空气中的白磷进行对比;
②比较现象a、c,得出燃烧的条件,两者的温度相同、都能与空气接触,所以现象差别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物质的
着火点;
(2)①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
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硝酸锌,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
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该溶质就是硝酸锌,说明了溶液中的铜和铁完全被置换出来了,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Fe;
②①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反应的时间短,所以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故①正确;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f,可知每56份质量铁生成2份质量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T,可知每65份质量锌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若是相等质量的铁和锌与硫酸反应,铁生成氢
气多,而不会相等,故②错误;
③由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根据方程式分析,二者反应结束后,可能金属都有剩余,
也可能锌恰好反应完,铁有剩余,故③错误;
④两个反应中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所以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故
④正确;
⑤由图像可知,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⑤正确,故选②③。
(3)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铁>银,在AgNCh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镁
反应,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了铁有
剩余,硝酸银完全发生了反应,由此可知:
A、滤液中溶质含有Mg(NO3)2的、Fe(NO3)2,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Mg(NO3)2,故B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故D正确。故选BD;
(4)A、该金属的熔点很高,不能用于焊接金属,故A错误;
B、该金属导电性好、耐腐蚀,可用于通讯设备,故B正确;
C、该金属强度大,耐腐蚀,可用于制外科手术刀,故C正确;
D、该金属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D正确,故选A。
(5)①反应后测得甲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g,减少的是生成的水中的氧元素,而乙中U形管(含药品)质
量增加bg,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b-a):a。
②反应后测得甲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g,减少的是生成的水中的氧元素,而乙中U形管(含药品)质量增加
bg,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CuO粉末不干燥和没有丙装置对测定的结构都有影响,CuO没有完全转化为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产围挡施工合同
-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合同
- 翻译劳务合同
- 高端智能设备生产与售后服务合同
- 血站采购合同
- 荒料开采买卖合同书
- 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发投资合同
- 山东科技大学《视频编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7 可爱的动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传感与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客户关系管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应聘人员面试登记表
- 福尼亚胰岛素泵操作介绍
- 工程伦理-第章工程与伦理通用PPT课件
- 病理学第二节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 小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题大全800题(口算天天练)
- 医院医保月结算报表
- 中国农业银行资金证明模板
-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研究(李海波)
- 航空煤油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