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2.如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3.(2023·新课标卷·29)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4.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5.(2023·广东·8)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6.(2023·全国甲卷·28)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7.[2023·北京市西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905年11月26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同盟会纲领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8.[2023·聊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川省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廷请愿立国会,且领导护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在武昌起义之后即与革命党合作,通电各省,呼吁响应独立;湖南省谘议局议长谭延闿在革命爆发后起而担任都督,使湖南在短期之内恢复秩序。这说明()A.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线B.武昌起义推动临时政府成立C.立宪派推动了辛亥革命进程D.革命派基本控制了三省政权9.《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性”概念,其特征主要包括:民主化、法制化和工业化。辛亥革命在“法制化”方面的主要表现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2023·怀仁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社会结构得到完全意义上的重建,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势力。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平民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此可推知()A.平民阶层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C.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11.如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这幅漫画反映了()A.晚清王朝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B.复辟封建帝制成为主要社会思潮C.中国社会有必要进行思想革命D.辛亥革命没有进行反封建的斗争12.[2023·山西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在乡邦所做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材料二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据1912年《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未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2.如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解析]根据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清朝黄龙旗,这本质上是从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故选B项;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的描述,但没有体现“失落”感,排除A项;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从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看不出其对革命的态度,得不出“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的结论,排除D项。3.(2023·新课标卷·29)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解析]根据材料“1910年”具有“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值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模仿西方地方议会的谘议局在各省逐渐建立,士绅联合谘议局对朝政提出批评建议,引起专制守旧官员的不满,所以材料可以说明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新政在推行过程中更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强化清廷权威,排除A项;根据材料“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可以得出谘议局并未架空督抚权力,地方势力并未控制官场,排除B、C两项。4.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解析]依据材料“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员通过剪辫子,变成光头,与当时的清政府划清界限,表明自身的立场,宣示了自己革命的态度,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员的革命态度,不能体现腐儒的趣味、智者的个性以及青年的时尚,排除A、B、C三项。5.(2023·广东·8)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解析]根据材料“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可知,作者对新式学堂部分助教因为学堂聘请洋人为师采用辞职形式抵制的行为大为赞赏,可见作者具有排外倾向,A项正确;材料只是记载1902年中国新式学堂的相关情况,作者没有明确表达观点,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902年,戊戌变法1898年已经失败,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部分助教排外,不能推断具体原因,排除D项。6.(2023·全国甲卷·28)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末陈去病重视戏剧,认为它在鼓动平民、普及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结合时代背景,此时正处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革命思潮不断传播的过程中,陈去病认为戏剧对宣传革命的作用比《革命军》等著作作用更大,故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戏剧的受众,且“开始”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戏剧与革命思想相结合,更能发挥革命思想宣传的效用,主旨信息并非强调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在弱化,排除D项。7.[2023·北京市西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905年11月26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同盟会纲领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C项;“驱除鞑虏”指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属于民族主义,排除A项;“恢复中华”指恢复中国各民族本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属于民族主义,排除B项;“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排除D项。8.[2023·聊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川省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廷请愿立国会,且领导护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在武昌起义之后即与革命党合作,通电各省,呼吁响应独立;湖南省谘议局议长谭延闿在革命爆发后起而担任都督,使湖南在短期之内恢复秩序。这说明()A.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线B.武昌起义推动临时政府成立C.立宪派推动了辛亥革命进程D.革命派基本控制了三省政权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四川等三省的谘议局长在辛亥革命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各省谘议局大都由立宪派控制,可知立宪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故选C项;A项说法正确,但无法概括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未涉及临时政府的成立,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立宪派对辛亥革命进程的影响,无法据此推知三省政权状况,排除D项。9.《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性”概念,其特征主要包括:民主化、法制化和工业化。辛亥革命在“法制化”方面的主要表现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制化手段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故选C项;A、B项是民主化,排除;D项是工业化,排除。10.[2023·怀仁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社会结构得到完全意义上的重建,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势力。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平民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此可推知()A.平民阶层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C.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解析:材料大意是说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社会,旧势力仍然掌握权力,民众没有参与革命而且其生存条件也没有根本性改变,这就注定了辛亥革命最终不能完成其既定的任务,说明隐藏着失败的巨大危机,故选C项;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不等于平民阶层的政治觉悟没有觉醒,排除A项;材料是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不是失败的表现,排除B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材料是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D项。11.如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这幅漫画反映了()A.晚清王朝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B.复辟封建帝制成为主要社会思潮C.中国社会有必要进行思想革命D.辛亥革命没有进行反封建的斗争解析:民国四年是1915年,1915年袁世凯尊孔复古,象征着帝王的龙钳制着新生民国青年,说明封建传统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故材料呼吁思想解放,C项符合题意;1915年清朝已经覆亡,帝制回潮表现为封建思想回潮,不是清朝势力卷土重来,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等进步思潮是社会的主流,复辟帝制只是社会发展中的逆流,排除B项;辛亥革命进行了反封建斗争,只是不够彻底,D项错误。12.[2023·山西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A项;辛亥革命并没有促进广大民众的思想解放,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承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范围,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排除D项。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在乡邦所做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材料二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pr代理合同标准文本
- 入股样本样本合同样本
- led屏安装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宣布破产合同范例
- 4050劳动合同范例
- 借合同标准文本
- 修理报废叉车合同样本
- 与店面合作合同样本
- 内墙抺灰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货款结算合同标准文本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项目4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与检测
- 小学生防诈骗课件
- 2025年菠萝种植市场分析报告
- 专题05 首字母填空20篇(名校期末真题)-八年级英语下册重难点讲练全攻略(牛津上海版)
- 湖南省宁远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培训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主题5 生物资源 农产品的化学加工 课题1 由大豆能制得什么教学实录 鲁科版选修2
- 2025年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轼诗文整合复习
-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的新挑战与对策
- 2025年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招考聘用24人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