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公立寄宿学校2023-2024学年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A.MgO+2HCl=MgCl2+H2OB.C+H2O(g)高温CO+H2
C.8NH3+6NO2傕化剂7N2+I2H2OD.2Na2O2+2H2O=4NaOH+O2T
2、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
I.向5mL0.05mol/LFeCb溶液中加入5mLO.OSmoVLKI溶液(反应a),平衡后分为两等份
II.向一份加入饱和KSCN溶液,变红(反应b);加入CCI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m.向另一份加入CC1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2+
A.反应a为:2Fe+2I#2Fe+I2
B.比较氧化性:II中,L>Fe3+
C.II中,反应a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b
D.比较水溶液中c(Fe2+):II<m
3、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火法炼铜B.转轮排字C.粮食酿酒D.钻木取火
4、关于物质检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滴入裂化汽油中,若紫红色褪去,证明其中含甲苯
B.让澳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滨水,滨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C.向某卤代烧水解后的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证明它是溪代垃
D.往制备乙酸乙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Na2cth溶液,产生气泡,说明乙酸有剩余
5、下列有关氮原子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IS2S2P
A.:N-B.C.Is22s22P3D,回[ffilultII
6、常温下,关于pH=2的盐酸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c(H+)=L0xl0-2moi/L
B.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xlO12mol/L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
D.加入等体积pH=12的氨水,溶液呈酸性
7、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和X组成简单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Y原子核外K、
M层上电子数相等,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R>X
B.Y3X2是含两种化学键的离子化合物
C.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X和Z的气态氢化物能够发生化合反应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SiO2所含Si-O键的数目为2NA
B.常温下,lL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lO0^
C.40mL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Ch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O.INA
D.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9、2015年7月31日,中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这将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以下关于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冰与的水内能相同B.冰和可燃冰都是结晶水合物
C.冰和干冰、水晶的空间结构相似D.氢键影响冰晶体的体积大小
10、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A.图①:验证H2cth的酸性强于HzSiCh
B.图②:收集CCh或NH3
C.图③:分离Na2c03溶液与CH3COOC2H5
D.图④:分离CH3cH20H与CH3coOC2H5
11、化合物(甲)、C^)(乙)、存,(丙)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乙和丙两种
B.甲、乙、丙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丙
C.甲、乙、丙均可与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甲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2、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X元素
存在两种气态同素异形体,一种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Z离子在同周期最简单
阴离子中,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X的氢化物沸点
B.简单离子半径:X>Y>Z
C.X的一种单质和Z的某种化合物都可用于污水的杀菌消毒
D.Y、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阴、阳离子数目比为3: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Se、35Br位于同一周期,还原性Se?->Br-
OHCHvOH
B.与।互为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C.硫酸镀和醋酸铅都是盐类,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D.ALCh和AgzO都是金属氧化物,常用直接加热分解法制备金属单质
14、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ImolPPV最多能与4mollh发生加成反应
与滨水加成后的产物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15、中科院深圳研究院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铝一石墨双离子电池,可大幅度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其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充电过程中,石墨电极发生阴离子插层反应,而铝电极发生铝一锂合金化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AlLi石墨C.
A.放电时,电解质中的Li+向左端电极移动
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电极反应为:AlLi-e=Li++Al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n(PF6)+e-=PF6-+G,
D.充电时,若转移0.2mol电子,则铝电极上增重5.4g
16、用0.1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050mol/L的盐酸、磷酸及谷氨酸(IhG),滴
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比用酚醐更好
B.H3P04与H2G的第一电离平衡常数Ki的数量级不同
C.用酚酥作指示剂滴定磷酸到终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zHPCh
+
D.NaH2P€>4溶液中:c(Na)>c(H2PO4)>c(H3PO4)>c(HPO^)
17、三元催化转化器能同时净化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及氮氧化合物(NOQ三种污染物。催化
剂选择伯铭合金,合金负载量不同时或不同的工艺制备的合金对汽车尾气处理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工艺1制备的合金,工艺2制备的合金,
实验条件:合金负载量为「广
4oorP2合金负载量为2
侬a
25
/拉#l00
/富
假*80
9湄*8&l
22*60
攀
2140群
回®r:r4l
9(1920
租V0
蝮
1»度21
要0
16.
12345123450100200300400500
合金负裁量仅・厂)合金负载量/k1/1)尾气起燃温度尾气起燃温度/弋
图中图乙图西fflT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三种尾气的转化率随合金负载量的增大而增大
B.图乙表明,尾气的起燃温度随合金负载量的增大而降低
C.图甲和图乙表明,合金负载量越大催化剂活性越高
D.图丙和图丁表明,工艺2制得的合金的催化性能优于工艺1制得的合金
18、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实验中,珀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H2s洗净并灼烧
B.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C>4溶液
C.配制浓H2s。4、浓HNO3混合酸时,首先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04
D.上升纸层析实验中,将试液点滴浸没在展开剂里,静置观察
19、下列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基态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ns2np3B.ns2np'C.ns2np4D.ns2np6
20、已知2Hz(g)+02(g)-2H20(1)+571.6kJ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oi液态水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571.6kJ热量
B.2mol氢气与I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液态水的总能量
C.2g氢气与16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
D.2mol氢气与l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汽放出的热量大于571.6kJ
21、已知:Br+H2fHBr+H,其反应的历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E1-E2的差值减小
C.H—H的键能大于H—Br的键能
D.因为EI>E2,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2、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丙烯的最简式可表示为CH2
B.电子式既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D.比例模型43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物J属于大位阻酸系列中的一种物质,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18年我国首次使用a-
溪代谈基化合物合成大位阻酸J,其合成路线如下:
LI-八.CuBr和硝配体I
已知:R,—C—("OOH+R—OH-----------------►Ri—C—C()()H
I|
BrOR
回答下列问题:
(l)A的名称.
(2)C-D的化学方程式.E-F的反应类型
(3)H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J的分子式.
(4)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
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
O
涉及以甲苯和〉一(
⑸参照题中合成路线图o为原料来合成另一种大位阻醒
BrOH
24、(12分)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DA的化学式为,每反应Imol的A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mol;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少量F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碗饱和F溶液)
试将①、②、③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人下列方框中:
口口口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mm)
溶液胶体浊液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5、(12分)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是否含Nth,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产时突显明显棕色.
(1)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操作
(2)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铜片和稀硝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3)洗气瓶中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及原理是_;本实验只观察到洗气瓶中出现了棕色,写出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
式一.
26、(10分)叠氮化钠(NaN”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酸,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成分,能在发生碰
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鼓起。
sffi
已知:NaNH2+N2O^NaN3+H2Oo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级NaN3制备。
实验I:制备NaN3
(1)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为,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2)为了使a容器均匀受热,装置D中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o
⑶氨气与熔化的钠反应生成NaNH2的化学方程式
(4)N20可由NH4N03(熔点169.6℃)在240℃分解制得,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十LA十
Inm
实验n: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反应完全结束后,取出装置D中的混合物进行以下操作,得到NaN3固体。
D中混合物1~D~'*mNv------
(5)已知:NaNHz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氨气,操作IV采用洗涤,其原因是
实验III:定量测定
实验室用滴定法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
①将2.500g试样配成500.00mL溶液。
1
②取5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00mL0.1010mol-U(NH4)2Ce(NO3)6溶液。
1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向溶液中加入8mL浓硫酸,滴入3滴邻菲啰咻指示液,0.0500mol-U(NH4)2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Ce4+,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9.00mLo测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4+2+3+3+
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T,Ce+Fe=Ce+Fe
(6)配制叠氮化钠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o若其它读数正确,滴定
到终点后读取滴定管中(NH4”Fe(SO4)2标准溶液体积时俯视,将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7)试样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7、(12分)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实验室拟用NO?与CL混合用NaOH溶液吸收的方法消除其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制备
①仪器M、N的名称依次是
②欲用Mr@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选呢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用小写
字母表示)。
③D在制备装置中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装置F的作用是0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k和NO?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查阅有关资料可知:HNOz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
生成NO和N02O
①装置中X和Z的作用是
②实验时观察到X试剂瓶中有黄绿色气体,Z试剂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和NO?,Y中观察不到气
体颜色,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无现象,则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③反应结束后,取Y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8、(14分)合成氨是目前最有效工业固氮的方法,解决数亿人口生存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⑴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d”表示。
一
o
E
m・
w
1
-p
2
♦
3
-F
2
反应历程
13
由图可知合成氨反应引N2(g)+^H2(g)=NH3(g)的__kJ-mol4o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当进料体积比玖N2):V(H2)=1:3时平衡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分
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
三
二
二
三
二
一
;
①500℃时,反应平衡常数Kp(30MPa)—Kp(lOOMPa)。(填
2
②500℃、30Mpa时,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KP=—(MPa)-(列出计算式)。
(3)科学家利用电解法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合成氨,工作时阴极区的微观示意如图,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三氟甲磺酸锂和
乙醇的惰性有机溶剂。
选择性透过膜
NH3
H,O
CHjCH,OH
CHjCHjO-
①阴极区生成NH3的电极方程式为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三氟甲磺酸锂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该装置用金(Au)作催化剂目的是降低用的键能
C.选择性透过膜可允许N2和N%通过,防止H2O进入装置
29、(10分)氟代硼酸钾(KBezBO3F2)是激光器的核心材料,我国化学家在此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回
答下列问题:
(1)氟代硼酸钾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基态K+的电子排布式为
(2)NaBW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其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aBW中存在一
(填标号)。
a.离子键b.氢键c.0键dm键
(3)BeCb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BeCL的结构式为_,其中Be的配位数为一。
(4)第三周期元素氟化物的熔点如下表:
化合物NaFPF
MgFiA1F3SiF45SF6
熔点/℃99312611291-90-83-50.5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变化的原因:_。
(5)CaF2的一种晶胞如图所示。Ca2+占据F形成的空隙,若r(F)=xpm,r(Ca2+)=y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CaF2的密度p=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MgO+2HCl=MgCl2+H2O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HzO(g)直遇CO+H2中C、H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是还原剂,H2O
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是同一种物质,B不符合题意;
C.8NH3+6NO2傕化剂7N2+12H2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H3是还原齐!J,
NO2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是同一种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反应2Na2Ch+2H2O=4NaOH+O2T中有O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2(h既是还原剂也是
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2、C
【解析】
A、加入CC1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说明5mL0.05moi/LFeCb溶液中加入5mL0.05mol/LKI溶液,两者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2r^2Fe2++l2,故A正确;
B、II中下层显极浅的紫色,说明加入饱和KSCN溶液,平衡2Fe3++2r=2Fe2++L逆向移动,所以在饱和KSCN溶液
中,碘单质是氧化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II中,L>Fe3+,
故B正确;
C、反应a进行是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和亚铁离子,而反应b进行的是铁离子与KSCN溶液生成络合物的
反应,两者反应不同,无法比较其反应程度的大小,故C错误;
D、II中下层显极浅的紫色,说明平衡2Fe3++2I-U2Fe2++L逆向移动,导致亚铁离子的浓度减小,III中向另一份加入
CCI4,碘单质溶解在四氯化碳中碘单质的浓度减小,平衡2Fe3++2I-=2Fe2++L正向移动,所以水溶液中c(Fe?+):II<
m,故D正确;
答案选c。
3、B
【解析】
A.火法炼铜是指用氧气与硫化亚铜制取铜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转轮排字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C.用粮食酿酒过程实质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在进行发酵生成乙醇的过程,中间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故C不选;D.钻木取火是通过动能转化为热能使木材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答案:Bo
4、B
【解析】
A.裂化汽油中含烯烧,则加高镒酸钾褪色不能说明含有甲苯,A错误;
B,滨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则气体通入漠水,漠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B正确;
C.卤代烧水解后,检验卤素离子,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直接加硝酸银检验,C错误;
D.制备乙酸乙酯反应为可逆反应,不需要利用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说明乙酸剩余,D错误。
答案选B。
5、D
【解析】
A、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电子式为:,A正确;
B、N原子质子数是7,核外有7个电子,第一层排2个,第二层排5个,因此B正确;
C、核外电子依次排布能量逐渐升高的Is、2s、2p……轨道,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3,C正确;
根据泡利原理轨道的个电子排布时自旋方向相同,所以正确的轨道式为
3P3[tn叩rnwiD错误。
答案选D。
6、D
【解析】
A.pH=2的盐酸,溶液中c(H+)=l.Oxl0-2mol/L,故不选A;
B.盐酸溶液中OH完全由水电离产生,根据水的离子积,c(OH)=Kw/c(H+)=1014/10-2=1.0xl012mol/L,故不选B;
C.盐酸是强酸,因此稀释100倍,pH=2+2=4,故不选C;
D.氨水为弱碱,部分电离,氨水的浓度大与盐酸,反应后溶液为NH3・H2。、NH4CI,NH3・H2。的电离程度大于NH4+
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故选D;
答案:D
7、D
【解析】
根据R和X组成简单分子的球棍模型,可推出该分子为NH3,由此得出R为H,X为N;由“Y原子核外K、M层
上电子数相等”,可推出Y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即为Mg;因为Z的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Z属于第三周期元
素,由“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确定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从而推出Z为S。
【详解】
依据上面推断,R、X、Y、Z分别为H、N、Mg、So
A.原子半径:Mg>S>N>H,A错误;
B.Mg3N2是由Mg?+和N3-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B错误;
C.N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HNO3、HNO2,HNO3是强酸,HNCh是弱酸,C错误;
D.N和S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2S,二者能够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Hs或(NH4)2S,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A.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O键,则10101竽。2所含g-0键的数目为4m,故A错误;
B.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常温下,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c(H+)电
离=c(OH-)=lxlO-5moi/L,发生电离的水分子物质的量为lxlO-5moi/LxlL=lxl0-5mol,即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IO4NA,
故B错误;
C.40mLi0moi/L浓盐酸与足量MnCh充分反应的过程中,盐酸的浓度降低到一定浓度,反应会停止,即溶液中
0.4molHCl未能完全参加反应,则反应中生成的氯气分子数小于O.INA,故C错误;
D.CH4和C2H4分子中均含有4个H原子,则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11.2L.一
-----------------X4XNA=2NA,故D正确;
22.4L/mol
故答案为D。
9、D
【解析】
A.OC的冰熔化成0℃水,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则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小,A项错误;
B.“可燃冰”是由一种结晶水合物,冰是水的固态形式,不是含有结晶水的物质,不属于水合物,B项错误;
C.冰为V型,干冰为直线型、水晶为原子晶体,空间结构为网状结构,它们的空间构型不相似,C项错误;
D.冰中的氢键比液态水中的强,使得水分子排列得很规则,造成体积膨胀,所以氢键影响冰晶体的体积大小,D项正
确;
答案选D。
10、B
【解析】
A、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也能与硅酸钠反应产生硅酸沉淀,干扰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A错误;
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导管长进短出收集二氧化碳,短进长出收集氨气,B
正确;
C.Na2cCh溶液与CH3coOC2H5分层,应选分液法分离,C错误;
D.CH3cH20H与CH3COOC2H5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储法,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酸性比较、气体收集、混合物分离、实验技能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浓盐酸的挥发性。
11、D
【解析】
A.符合甲的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因为其不饱和度为5,分子中还可以是含有碳碳三键、环等结构的物质,故A
错误;
B.甲的分子中含有5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5种,乙的分子中含有1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1种,丙的分子
中含有1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1种,所以甲、乙、丙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乙和丙,故B错误;
C.丙中不存在不饱和碳碳键,不能与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故C错误;
D.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所以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燃的等效氢原子有几种,该烧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就有几种;在推断煌的二元取代产物数目时,可以采用一定一动法,
即先固定一个原子,移动另一个原子,推算出可能的取代产物数目,然后再变化第一个原子的位置,移动另一个原子
进行推断,直到推断出全部取代产物的数目,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和遗漏。
12、C
【解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W应为第二
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知W为C元素;X元素存在两种气态同素异形体,一种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则
X为O;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可知Y为AI;Z离子在同周期最简单阴离子中半径最小,具有相同电子
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可知Z为C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Al,Z为C1,
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故A错误;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X>Y,
故B错误;
C.X的单质为臭氧,Z的化合物为NaClO时,都可用于污水的杀菌消毒,故C正确;
D.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SeVBnVCL,所以阴离子还原
性Se*>Br->C「,故A正确;
OH
B、属于酚类、属于醇类,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硫酸较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
D、A1是活泼金属,A1Q不能直接加热分解制备金属铝,故D错误。
14、C
【解析】
A、合成PPV通过缩聚反应生成,同时有小分子物质HI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选项A错误;
B、ImolPPV中含有2nmol碳碳双键,最多能与4nmolH?发生加成反应,选项B错误;
与滨水加成后的产物为Bi,根据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面、甲烷为正
四面体结构可知,该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选项C正确;
D.电"],e和苯乙烯相差C2H2,不是相差n个CH2,不互为同系物,选项D错误。
7Ax/2
H
答案选C。
15、C
【解析】
A.由图中电子流动方向川知,放电时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电解质中的Li+向右
端移动,故A错误;
B.充电时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Li++Al+e=AlLi,故B错误;
C.放电时,正极Cn(PF6)发生还原反应,据图可知生成PFG所以电极反应式为:C„(PF6)+e-=PF6-+Cn,故C正确;
D.锂比铝活泼,充电时,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Al+e-=AlLi,所以若转移0.2mol电子,增重为0.2x7=1.4g,
而不是5.4g,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点睛】
原电池中电子经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16、C
【解析】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至终点时,pH=7,与酚配的变色范围8~10接近,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则使用
酚配做指示剂更好,故A错误;
B.滴定前,0.050moI/LH3P。4与H2G的pH值几乎相等,由此可得,二者第一电离平衡常数总的数量级相同,故B
错误;
C.20.00mL、0.050mol/L的磷酸用O.lOmol/L的NaOH完全中和应消耗30mL氢氧化钠,根据图像,滴定磷酸共有
两次突跃,第二次为滴定磷酸的终点,用酚配作指示剂滴定磷酸到终点时,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0mL,则可以确
定达到终点是,溶液中的溶质为NazHPCh,故C正确,
D.当溶液中的溶质为NaH2P04时,应为磷酸的第一次滴定突跃,根据图像显示,此时溶液显酸性,即H2PO4-的电离
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即c(HP(V)>c(H3Po4),则c(Na+)>c(H2Po4)>c(HPO:)>c(H3PoJ,故D错误;
答案选C。
17、D
【解析】
A.根据图甲所示可知:在400℃时,三种气体的转化率在合金负载量为2g/L时最大,A错误;
B.图乙表明,尾气的起燃温度在合金负载量为2g/L时最低,其它各种合金负载量时起燃温度都比2g/L时的高,B错
误;
C.图甲表示只有在合金负载量为2g/L时尾气转化率最大,而图乙表示的是只有在合金负载量为2g/L时尾气转化率
最低,可见并不是合金负载量越大催化剂活性越高,C错误;
D.图丙表示工艺1在合金负载量为2g/L时,尾气转化率随尾气的起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图丁表示工艺2在合金
负载量为2g/L时,尾气转化率在尾气的起燃温度为200℃时已经很高,且高于工艺1,因此制得的合金的催化性能:
工艺2优于工艺1,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18、B
【解析】
A.稀H2s04不挥发,干扰实验,应选稀盐酸洗净并灼烧,故A错误;
B.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C>4溶液,NaOH过量,则可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故B正确;
C.配制浓H2s04、浓HNO3混合酸时,类似浓硫酸的稀释,先加硝酸,然后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o4,故C错
误;
D.纸层析实验中,滤纸上的试样点是不可以浸入展开剂中的,否则试样会溶解在展开剂中,故D错误;
故选:B.
19、C
【解析】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VA族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故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D>B>A>C,
故选:Co
20、D
【解析】
A.由信息可知生成2mOIH2O(1)放热为571.6kJ,则2moi液态水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571.6KJ热量,选
项A正确;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2moi氢气与I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i液态水的总能量,选项B正确;
C.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则2g氢气与16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选项C正确;
D.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则2moi氢气与I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汽放出的热量小于571.6kJ,选项D
错误;
答案选D。
21、C
【解析】
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催化剂只
改变反应速率,与该反应的能量变化无关。
【详解】
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此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
B.E1-E2的差值即为此反应的焰变,催化剂只改变活化能,与焰值无关,B错误;
C.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断开H-H键所需要的能量高于生成H-Br键放出的能量,C正确;
D.因为EI>E2,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反应吸收热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点睛】
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中存在能量的变化,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
不可能相等,根据二者能量差异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22、A
【解析】
A.丙烯的分子式是C3H6,最简式可表示为CH”故A正确;
B.电子式g:H表示羟基,「0:H[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结构简式(CDzCHCHs表示异丁烷,CH3cH2CH2CH3表示异正烷,故C错误;
D.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氯原子半径大于碳,所以建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CHjCHa
23、2一甲基丙烯2cH—1—CHQH-02cH,」'—CHO-2HQ取代反应酚羟基和硝基CloHllNOs6
OHOH
【解析】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确定分析
解答。
【详解】
由C物质逆向推断,可知A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一个甲基支链,则A为2-甲基丙烯,A与澳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得到B,B物质中的Br原子水解,生成带羟基的醇,C物质的羟基反应生成醛基即D物质,D物质的醛基再被新制的
氢氧化铜氧化成竣基,即E物质,E物质上的羟基被Br原子取代,得到F,F与H反应生成J;
(1)由C物质逆向推断,可知A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一个甲基支链,则A为2-甲基丙烯,
故答案为2-甲基丙烯;
CHSCHa
(2)C中的羟基被氧化生成一个醛基,化学方程式2CHL{THOH+0三2CHJ--^HOTH。,E物质上的羟基被Br原子取
OHOH
代,
CH,CHa
故答案为2CH—(-Qg2CH,—C—CHO=2HQ,取代反应;
OHOH
(3)由J物质逆向推理可知,H中一定含有苯环、硝基和酚羟基,J的分子式为CioHuNCh,
故答案为酚羟基和硝基;CioHnNOs;
(4)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一定含有竣基或者酯基,其中含有竣基的2种,含有
酯基的4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He"\""
CHaCHS
CH—(."H—COOH.HCOOCHCH
故答案为6;3
CHCHS
0
(5)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1-甲苯,C1原子水解成羟基得到苯甲醇,苯甲醇再与''发生消去反应
BrOH
故答案为
24、FeSz112Fe3++Fe=3Fe2+口力|山叫°|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3m);
溶液胶体浊液
+2+3+
H2O2+2H+2Fe=2H2O+2Fe
【解析】
由③中信息可知: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则B为SO2,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则H为H2O;E常用作
红色油漆和涂料,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保险行业鼓励动员
- 贵州省黎平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重水堆核电站及配套产品项目发展计划
-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恶心呕吐脑出血护理诊断
- 护理技能操作年终总结
- 2025届福建省福清福清华侨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小班德育教育
- 法院系统组成和职责解析
- 访谈记录表模板
- 油库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以及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课件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交流平台人教统编版课件
-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文件学生体质健康登记卡高中样表
- 撤销冒名登记(备案)申请表
- 资产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手册
- 非淹没矩形堰、三角堰、梯形堰流量计算
- 牛排培训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