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参评论文 如何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 论文_第1页
历史参评论文 如何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 论文_第2页
历史参评论文 如何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 论文_第3页
历史参评论文 如何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 论文_第4页
历史参评论文 如何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发挥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摘要:由于种种原因,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在教育一线并不太受重视。不少肩负德育工作主要责任的班主任,很多时候是只关心教学成绩,忽视这展。班主任之外的其他科任教师更是很少将德育工作视为自身的本职工作,更不用说将德育工作与自身学科教学相结合。由于笔者专业和水平所限,中历史教学方面,谈谈自己对德育工作的理解与开展。关键词:德育、高中历史教学一直以来,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中,很不受重视。这里既有大环境高考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又有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用主义思想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局限。在高中学两手抓两手都要”往往只是停留在学校对外宣传的口号上,不重视德育为常态,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德育成为稍作思考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纵观古今中外,能够被世人所推崇人所铭记的先贤名流,他们所接受的成功教育,无疑不能离开成功的德育,甚至德育要超过单纯的智育及其他。关于德育的重要性不作赘述,本文仅学科如何与德育工作相融合,在学生生成新的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充分体会到思想道德层面上的正面引导,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一、展现历史中“显性”的人我们高中历史课程中学习和探讨的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历史或者说是“人类发展的历史”。高中历史当中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经济史一段历史都离不开历史人物。然而,教学实践过程中,就算是明显围绕一个主要历史人物展开的历史,教者往往也会忽略其中的“人”。当然,笔者忽略并不是连历史人物的人名都不提这样的极端现象,而是缺乏对历”显性”的历史人物成长与经历的必要补充。如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7课《毛泽东思想》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在“革命道路的探索”这一目的设计上,不少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式地处理。这一课课程内容是“毛泽东思想”,有就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这三大部分,从宏观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略显呆板,说得过去。但是,在细节处理上,整篇内容就是在讲“毛泽东思想”,而把一位活生生的伟人完全忽略了,没有给学生呈现”形象。这样的做法不但毫无创新之处让学生无法提起兴趣,而且还会因这一目内容处理的过于浅薄,而使学生无法认清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经历,对后来道道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最终也使得紧密衔接的两个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经历被硬生生的割裂开来。毛泽东思想孕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就会变成象的拼凑。有关毛泽东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书上这一目仅用了“1918年8月,毛泽东来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阅读当时所能见到的共产主义书籍”这一句话带过。其实,这段经历对毛泽东思想的萌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处理这一内容时,添加了毛泽东在北京大学求学以及在北大图书馆兼员工作的经历。并将其月薪八块大洋和当时北大教授月薪上百大洋的收入作以简单的比较,说明其收入很低。再加上对毛泽东初到北京时的吃穿住行简要介绍,如在住宿上十几个人挤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晚上起床翻身都要跟旁边呼才行。但是,就是如此,毛泽东时刻不忘多读书学习,向李大钊、陈独秀以及胡适这样的大家请教。这自然丰富了毛泽东的学识,拓宽了视野,更的思想,成为一位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样的课程设计,应该更能反衬出青年时期艰苦生活下仍甘心追求民族解放真理的可贵品质,并可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向革命先贤学习,不畏艰想,砥砺奋进。二、挖掘历史中的“隐性”的人能够做到展现历史中“显性”的人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善于深挖历史课本隐含的“隐性”的人。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中,课本围绕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以及“曲折”三个子目展开,显然,民族资本但是,如果就民族资本主义而言民族资本主义的话,学生缺少对这一概念形象而必要的“代入感”,很难轻松地理解这一概念,更不深入地把握民族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资本家或民族工业,以其发展为主线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典型的时代背景学实践中,以近代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荣氏家族的兴衰荣辱为主线,引导学生去探寻影响荣氏企业兴衰的时代环境。笔者在讲授这一课时,选用了这样几段史料:“1943年前后,日本变着法子想收购荣氏四家工厂,荣德生严词拒绝:‘我绝不把中国人的企业卖给外国人’。汪伪政府的大汉奸、‘外交部长’褚民谊专门宴请荣德生,企图迫使其让步。荣德生斩钉截铁地说:‘宁可让日本人将工厂搬空毁灭,也决不权’”“1946年,国民党军团特务勾结黑社会匪帮,绑架了荣德生,把他关在黑屋子里33天才释放。荣家支付赎金、破案酬金和各种名目的款60万美元。荣德生获释后,淞沪警备司令部派了两个排驻扎在荣家,一挺重机枪安置在楼房后,只对家门。哪里是保护,根本是监视”。通过这两段史料的选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所处的艰难生存环境,深受本国封建官僚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料中,学生也能很容易体会到荣氏家族代表人物的可贵品质与民族情结,进而能折射出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不畏外辱压迫的家国情怀。如果我们不资产阶级的内在追求的话,只是简单叙述其发展历程,学生很难对民族资本主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在学生脑海里,民族资产阶级或许只是历史符号,而失去了鲜活的时代生命和为人可敬的价值。三、体会历史课程中的“仁”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推崇的思想就是“仁”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也为历代仁人志士所传承,更是我们当下德育工作应关注的重要“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无疑在日常课程开展过程中就应该将“仁”的思想融入其中。比如,在讲孔子思想的时候,可以引用《论语》中这样一个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也就是著名的“孔子问人不问马”的历史典故。这里面当然要强调,马对于孔子这样一位没落贵族的重要性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我们当下“马”的概念,而应看到“马”在春秋时期对于孔子意味着贵族身份的象征和其信仰的周礼的体现,当然经济拮据的孔子相当不少的一笔财富。而“人”也不是当下普遍意义上的“人”或公民的概念,而应将其投置于当时的森严的等级社会中,这里所说”并不是贵族或普平民,而应是身份更低下的贱民或奴隶阶层。从当时的社会来看,失火的马厩里的“马”对于一般的贵族或者大多数人而言,其价值无疑是远远超过看”人”的。但是,就是如此,孔子还是先关心的是养马的“人”。我的叙述,学生更能透过这种强烈的反差比较,体会出一代圣人先哲的仁爱之心,也能进一步以先贤为范,见贤思齐。在鼓励学生学习方面,笔者曾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中,引用了《汉书》的一段记载,“少治《春秋》,孝景(汉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学生看到董仲舒为了学习,为了成仁的园”的壮举,更能促使其珍惜眼下的学习光阴,更加努力拼搏。在讲授每一堂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谨记古圣先贤的教诲,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自己的情操修养,更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一位学生,这才是最重要的。四、结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积极展现历史课程中“显性”的人,努力挖掘历史课程中“隐性”的人,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融入,这样才可能实高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对接与密切结合,达到教授知识的同时,不忽视育人的目的。任何学科教学本身就应该肩负德育工作的责任与义身就是一体。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必须将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着力同抓,合而为一。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02).2]徐蓝.谈谈研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12).[3]何兆武.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