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设计浓差电池。下图为一套浓差电池和电解质溶液再生的配套装置示

意图,闭合开关K之前,两个Cu电极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这套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池中的电极反应式为CM++21=Cu

B.电解质溶液再生池内发生的只是物理变化,循环物质E为水

C.乙池中Cu电极电势比甲池中Cu电极电势低

D.若阴离子交换膜处迁移的SO4?一的物质的量为lmoL两电极的质量差为64g

2、下列不能使氢氧化钠的酚酸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A.NH3B.SO2

C.HCID.CO2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O.l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密闭容器中ImolPCb与ImolCk反应制备PCk(g),增加2NA个PC键

C.92.0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高温下,O.l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0.3NA

4、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OH互为同系物B.二氯代物有3种

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D.I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moi0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猪油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钠固体

B.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接在离竣基最近的碳原子上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后产生了沉淀,再加水后沉淀可溶解

D.工业上可用淀粉、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葡萄糖

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广BV\表示反应A+B=C+D的AH=+(a-c)fc/-w/T

+%一

°反应选程

B.;\L表示不同温度下溶液中H+和OH-浓度变化曲线,。点对应温度高于b点

./一

ortH+ymolL-'

针对N2+3H2=2NH3的反应,图m表示"时刻可能是减小了容器内的压强

表示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图中P点。”大于q点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温下O.lmol/LNa2s2。3溶液与pH=l的H2s。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lLpH=l的H2s0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B.98g纯H2sCh中离子数目为3NA

C.含O.lmolNa2s2O3的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O.INA

D.Na2s2O3与H2s04溶液混合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8、某可充电钠离子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

含有机’电解质

+

A.放电时电势较低的电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e[(CN)6]

B.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g

C.充电时,Mo箔接电源的正极

D.放电时,Na,从右室移向左室

9、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0

饱和NaCl溶液

A.闭合a构成原电池,闭合及构成电解池

B.Ki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C.3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及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

B.在FeCL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

C.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1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形

B.氨分子常温下能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C.氨分子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氨水呈碱性,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12、一种新药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Ml-

A.分子式为G7H17N2O6

B.能发生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分子中含有四种不同的官能团

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滨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13、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主要目的是使NaHC03更多的析出

B.从母液中经过循环I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2c。3、NH4cl和氨水

C.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C02+2NaCl+H20=Na2CO3+2NH4cl

D.设计循环II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14、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只有X与Z同主族;TX、丫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B.W、Y的氧化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C.X、Z的氢化物中,前者的沸点低于后者

D.X、丫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大于后者

15、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若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用n表示,则有:n(X)+n(Y)=n(Z),n(X)+n(Z)=

n(R)o这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化合物Q,Q具有下列性质:

而有I-FeCL(aq)正硝NaOH(aq)臼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溶液"四介叫△一七空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Y>Z>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YVZ

C.X和丫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都呈气态D.丫3Z4是共价化合物

16、Garnet型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锂电池最佳性能固态电解质。LiLaZrTaO材料是目前能达到最高电导率的Garnet

型电解质。某Garnet型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LixC6+Lii-

xLaZrTaOF^LiLaZrTaO+6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UUZrTaO。

U(,l-aZrT«<)

ULAZ/TM)固态电解质:

A.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LaZ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Li+的作用

+

C.充电时,b极反应为:LiLaZrTaO-xe=xLi+Lii-xLaZrTaO

D.充电时,每转移xmol电子,a极增重7g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机物J属于大位阻酸系列中的一种物质,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18年我国首次使用a—澳代埃基

化合物合成大位阻酸J,其合成路线如下:

-1'v-I

已知:Ri—(.—l()()H+R—OH-------------------►RL—(―(OOH

BrOR

回答下列问题:

(l)A的名称.

(2)C-D的化学方程式.E-F的反应类型—

(3)H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J的分子式.

(4)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

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

o

0

o涉及以甲苯和〉一《

⑸参照题中合成路线图为原料来合成另一种大位阻酸OH的合成路线:

BrOH

18、药物中间体(G)在有机制药工业中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化合物D和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o

(2)由B-C的反应类型为;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

⑷反应F—G的另一种生成物是o

⑸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新制Cu(OH)2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1:2:4:9;

③分子中含有氨基。

(6)已知:RCN^5Kl^^RCH2NH2请设计以HOOCCH2coOH和CH3cH2cl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

线:(无机试剂任用)。

19、以铭铁矿(含FeOCnCh、AI2O3、SiCh等)为原料制备二草酸铝钾的实验步骤如图:

络铁W——tT工矶欠一今NitaCrO.、②.③含KjCrA、④JVI

KA肃>51

KC1港液NaCI港液

KC。-T:KiCI溶…液…'KC1粉末

⑤HQgZHQ

N»,CO^NaOH产品干燥无水乙呼

KfCr(CX)1>,l-nH,0

回答下列问题:

⑴“熔融”的装置如图,珀堪W的材质可以是(填“铁”“陶瓷”或“玻璃”);FeOCnCh与KCKh及Na2cCh发生

反应,生成FezCh、KCKNa2CrO4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熔融后的固体中含NazCrth、Fe2O3,Na2SiO3>NaAKh、KC1等,步骤①的具体步骤为水浸,过滤,调pH为7〜8,

加热煮沸半小时,趁热过滤。第一次过滤滤渣中的主要成分为,“调pH为7〜8,加热煮沸半小时”的目的是

(3)步骤②需加入酸,则加入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步骤④包含的具体操作有,经干燥得到K2O2O7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

w

o

g

H

b

)

(5)步骤⑤需往两种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滴水及少量酒精研磨,所用的硅酸盐质仪器的名称是

(6)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K[Cr(C2O4)2]・nH2O样品所含结晶水数目,将样品加热到80℃时,失掉全部结晶水,失重16.8%。

K[Cr(C2O4)2]nH2O晶体中n=«

20、氨基磺酸(H2NSO3H)是一元固体强酸,俗称“固体硫酸”,易溶于水和液氨,不溶于乙醇,在工业上常用作酸性

清洗剂、阻燃剂、磺化剂等。某实验室用尿素和发烟硫酸(溶有SO3的硫酸)制备氨基磺酸的流程如图:

溶剂

尿素,

发烟硫酸’

CO2稀硫酸

已知“磺化”步骤发生的反应为:

①CO(NH2)2(s)+SO3(g)H2NCONHSO3H(s)\H<0

@H2NCONHSO3H+H2SO42H2NSO3H+CO2t

发生“磺化”步骤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下列关于“磺化"与“抽滤”步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O

A.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B.冷凝回流时,冷凝水应该从冷凝管的B管口通入

C抽滤操作前,应先将略小于漏斗内径却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平铺在布氏漏斗中,稍稍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

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再转移悬浊液

D.抽滤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应先关闭水龙头,再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

(2)“磺化”过程温度与产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为宜,若温度高于80C,氨基磺酸的产

率会降低,可能的原因是一o

图2

(3)“抽滤”时,所得晶体要用乙醇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4)“重结晶”时,溶剂选用10%〜12%的硫酸而不用蒸储水的原因是o

(5)“配液及滴定”操作中,准确称取2.500g氨基磺酸粗品配成250mL待测液。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以淀粉-碘化钾溶液做指示剂,用0.08000mol・Lr的NaNC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恰好变蓝时,消耗NaNOz标

准溶液25.00mLo此时氨基磺酸恰好被完全氧化成N2,NaNO2的还原产物也为N2o

①电子天平使用前须__并调零校准。称量时,可先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称盘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按__,再

缓缓加样品至所需质量时,停止加样,读数记录。

②试求氨基磺酸粗品的纯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③若以酚猷为指示剂,用0.08000mol・Lr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也能测定氨基磺酸粗品的纯度,但测得结果通

常比NaNCh法(填“偏高”或“偏低”)o

21、二氧化硫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研究CO催化还原SO2的适宜条件,在燃

煤电厂的烟气脱硫中具有重要价值。

I.从热力学角度研究反应

1

(1)C(s)+O2(g)-CO2(g)A77i=-393.5kJ-mol

1

CO2(g)+C(s)—2CO(g)AH2=+172.5kJ-mol

1

S(s)+O2(g)一SO2(g)AH3=-296.0kJ-mol'

写出CO还原SO2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关于co还原so2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反应体系压强不变,则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状态时如正(CO)=v逆(SO2)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O2的浓度,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向达到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充入N2,SO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II.NO、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包含NO2和NO,有人提出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a:C(s)+2NO(g)=iN2(g)+CO2(g)34.0kJ/mol

反应b:2C(s)+2NO2(g)N2(g)+2CO2(g)AH=-64.2kJ/moI

⑶对于反应a,在TdC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01020304050

浓度(mol・L」)

NO1.000.580.400.400.480.48

N200.210.300.300.360.36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当升高反应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选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①某实验室模拟反应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2气体,维持温度为T2℃,如图为不同压强下

反应b经过相同时间NO2的转化率随着压强变化的示意图。请从动力学角度分析,1050kPa前,反应b中NO2转化率

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在UOOkPa时,Nth的体积分数为

10o

*卓8o

a6o

t4o

o

n2O

0

995O

②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在T2C、l.lxl06pa时,该反应的化

学平衡常数Kp=(计算表达式表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片气体总压(P^x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题分析】

由SO4z-的移动方向可知右边Cu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当电路中通过lmol电子,左边电极增加32g,右边电极

减少32g,两级质量差变为64g。电解质再生池是利用太阳能将CuSO4稀溶液蒸发,分离为CuSO4浓溶液和水后,再

返回浓差电池,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左边甲池中的Cu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M++2b=Cu,故A正确;

B.电解质再生池是利用太阳能将CuSO4稀溶液蒸发,分离为CuSO4浓溶液和水后,再返回浓差电池,发生的是物理

变化,循环物质E为水,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甲池中的Cu电极为正极,乙池中Cu电极为负极,所以乙池中Cu电极电极电势比甲池中Cu电极

电势低,故C正确;

D.若阴离子交换膜处迁移的SO4?一的物质的量为lmol,则电路中通过2moi电子,两电极的质量差为128g,故D错误。

故选D。

2、A

【解题分析】

酚酸遇碱变红,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褪色。氢氧化钠的酚酸溶液显红色。

【题目详解】

A.氨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具有碱性,不能使酚配褪色,故A选;

B.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B不选;

C.HC1溶于水生成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使溶液褪色,故C不选;

D.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D不选;

故选Ao

【题目点拨】

SO2和CO2是酸性氧化物,和NaOH反应生成Na2sCh和Na2c。3,如果SO2和C(h过量,和NaOH反应生成NaHSO3

和NaHCO3。这四种物质除了NaHSCh溶液是酸性的,其他三种都是碱性的,含酚酸的溶液可能褪色。但如果继续通

入气体SO2和CO2,溶液中会生成酸,最终溶液一定会褪色。

3、A

【解题分析】

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和-2价,

故当生成O.lmol氧气时转移0.2NA个电子,故A正确;

B.PC13与C12生成PC1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15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增加的P-C1键小于2NA,故B错误;

92g

C.92.0g甘油(丙三醇)的物质的量为=lmol,Imol丙三醇含有3moi羟基,即含有羟基数为3NA,故C错误;

92g/mol

D.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0(g)至星Fe3O4+4H2「消耗3moi铁生成4moi氢气,贝!|O.lmolFe与

0404

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为——mol,数目为一NA,故D错误;

33

答案选A。

4、C

【解题分析】

II、的分子式为C4HQ,共有2种等效氢,再结合碳碳双键的平面结构特征和燃的燃烧规律分析即可。

、。/

【题目详解】

A.C>-OH属于酚,而不含有苯环和酚羟基,具有二烯燃的性质,两者不可能是同系物,故A错误;B.4)

共有2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是二种,二氯代物是4种,故B错误;C.[/)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最多可

提供6个原子共平面,则,、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D.[1、的分子式为C4H40,Imol该

、。/、。/

41

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Imolx(4+---)=4.5mol,故D错误;故答案为C。

42

5、D

【解题分析】

A.猪油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密度较小的高级脂肪

酸钠溶解度变小而析出,上层析出的是高级脂肪酸钠,A项错误;

B.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峻基,但氨基不一定连接在离竣基最近的碳原子上,B项错误;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不能溶解,C项错误;

D.工业上可通过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来生产葡萄糖,D项正确;

答案选D。

6、C

【解题分析】

A.根据图I,反应A+B=C+D属于放热反应,\H=~(a-c)kJ-mol1,故A错误;B.根据图II,温度越高,水的离子

积常数越大,图中a点对应温度低于b点,故B错误;C.根据图III,〃时刻,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可能减小了容器内的压强,故C正确;D.根据图W,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

能力逐渐减小,p点酸性比q点强,pH小于q点,故D错误;故选C。

7、C

【解题分析】

A.pH=l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O.lmol/L,故1L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O.lmol,则个数为O.INA个,故A

错误;

B.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氢离子,即纯硫酸中离子数为0,故B错误;

C.硫代硫酸根是弱酸根,硫代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会导致阴离子个数增多,故含O.lmolNa2s2O3的溶液中阴离

子数目大于O.INA,故C正确;

D.所产生的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确定,则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ImoL转移的电子

数也不一定是2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题目点拨】

考查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气

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②物质的结构,如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③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选项C

为难点,多元素弱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增加。

8、A

【解题分析】

由原电池示意图可知,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方程式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电解方程式为2Mg+2C「-4e-=[Mg2a2产,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电极反应和放电时的相反,以

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A.放电时,电势较低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Mg+2Cr-4e-=[Mg2C12p+,A错

误;

B.负极上M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Mg+2Cr-4e=[Mg2c12产,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负极质量变化

为减少的金属镁0.1mol,即质量变化2.4g,B正确;

C.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Mo箔接电源的正极,C正确;

D.放电时,阳离子Na+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所以放电时,Na+从右室移向左室,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o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知识,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

还原反应,注意把握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根据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9、C

【解题分析】

A、闭合Ki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闭合K2构成电解池,铁为阴极,选项A正确;

B、Ki闭合构成原电池,铁棒是负极,铁失去电子,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XFe2+,选项B正确;

C、R闭合构成电解池,铁棒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选项C错误;

D、Ki闭合构成原电池,铁棒是负极,铁失去电子,石墨棒是正极,溶液中的氧气得到电子转化为OH,石墨棒周围

溶液pH逐渐升高,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0、B

【解题分析】

A、NH3+H2O--^NH3H2O/H<0,升高温度,促进氨水分解,正确;

B、Fe2+易被氧化为Fe3+,加入Fe粉,Fe+2Fe3+=3Fe2+,能防止Fe?+氧化变质,B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C、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转化率,正确;

D、CI2+H2O-^H++CI-+HCIO,增大c(cr),抑制氯气溶解,D正确。

答案选B。

11、C

【解题分析】

A.NH3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1(5-3X1)=4,属于sp,型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选项A错误;

2

B.氨氧化法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粕错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此时

温度很高,选项B错误;

C.N%中有N、H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选项C正确;

D.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2、C

【解题分析】

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其分子中含-COOC-、碳碳双键、氨基、硝基,结合酯、烯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

解答。

【题目详解】

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G7H18N2O6,故A错误;

B.该有机物含-COOC-可发生水解、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可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该有机物含-COOC-、碳碳双键、氨基、硝基四种官能团,故C正确;

D.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故其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13、B

【解题分析】

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和母液为氯化镀溶液,沉淀池中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式为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I,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燃烧炉中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纯碱,过

滤后的母液通入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氯化钱,氯化钠溶液循环使用,据此分析。

【题目详解】

A.向母液中通氨气作用有增大NHJ的浓度,使NH£1更多地析出,选项A错误;

B.向母液中通氨气作用有增大NHJ的浓度,使NH£1更多地析出和使NaHCOs转化为NazCOs,从母液中经过循环I进入

沉淀池的主要是岫233、NH£1和氨水,选项B正确;

C.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反应方程式为

NH3+H2O+CO2+NaCl-NH4Cl+NaHC03I,选项C错误;

D.循环i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循环n的目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沉

淀池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利用率大大提升,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题目点拨】

本题主要考察了联合制碱法的原料、反应式以及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关

键,循环n的目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沉淀池继续反应,循环I中的氯化钠有又返回到沉淀池。

14、D

【解题分析】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丫为A1元素;其中只有X与Z

同主族;Z原子序数大于AL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W、X、丫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W、X的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10-3=7,Z的原子序数小于7,所以可能为Si、P、S元素,若Z为Si时,X为C元素,W为B元素,

B与A1同主族,不符合;若Z为P元素时,X为N元素,W为Be元素;若Z为S元素,X为0元素,W为为H(或Li)

兀素°

【题目详解】

A项、Z可能为P、S元素,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为弱电解质,不属于强酸,故A错误;

B项、丫为A1元素,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W为H元素时,水分子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项、X为。时,Z为S,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C错误;

D项、X可能为N或0元素,丫为AL氮离子、氧离子和铝离子都含有3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

子半径X>Y,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讨论法推断元素为解答关

键。

15、C

【解题分析】

根据题给信息,Q溶液与FeCb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可知Q溶液中含有SCN-;Q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会生

成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知该气体为NH3,则Q溶液中含有NH4+。由此可推断出Q为NH4SCN。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可知X为氢元素,丫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R为硫元素。

【题目详解】

A.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ON,H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最小,故三者原

子半径大小关系为:C>N>H,A项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规律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故HNCh的酸性

比H2c03强,B项正确;

c.C、H组成的煌类化合物中,常温下苯等烧类呈液态,C项错误;

D.C3N4类似于Si3N4,同属于原子晶体,是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

答案选c。

16、D

【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由电池工作原理图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放电时,Li+向b极移动,则b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xLi++Lii-xLaZrTaO+xe=LiLaZrTaO,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题目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放电时,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选项正确;

B.由电池工作原理图可知,LiLaZ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Li+的作用,B选项正确;

+

C.电池充电时,b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LaZrTaO-xe=xLi+Lii-xLaZrTaO,C选项正确;

D.充电时,a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6C+xe-+xLi+=LixC6:每转移xmol电子,增重7xg,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CH,CHa

17、2一甲基丙烯2cH—I—CHQH7T*2cH」—CHO-2HQ取代反应酚羟基和硝基CloHnNOs6

OHOH

【解题分析】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确定分析

解答。

【题目详解】

由C物质逆向推断,可知A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一个甲基支链,则A为2-甲基丙烯,A与澳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得到B,B物质中的Br原子水解,生成带羟基的醇,C物质的羟基反应生成醛基即D物质,D物质的醛基再被新制的

氢氧化铜氧化成竣基,即E物质,E物质上的羟基被Br原子取代,得到F,F与H反应生成J;

(1)由C物质逆向推断,可知A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一个甲基支链,则A为2-甲基丙烯,

故答案为2-甲基丙烯;

CH,CH,

(2)C中的羟基被氧化生成一个醛基,化学方程式2cHI;-CHQH+Q4*2CH,T-CHO-2HQ,E物质上的羟基被Br原子取

OHOH

代,

CH,CH3

I

故答案为2cH3—c—CH2OH+Q一-(H——-H",取代反应;

I

OHOH

⑶由J物质逆向推理可知,H中一定含有苯环、硝基和酚羟基,J的分子式为C10H11NO5,

故答案为酚羟基和硝基;CioHnNOs;

⑷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一定含有竣基或者酯基,其中含有较基的2种,含有

酯基的4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

CH3CH3

,,w,CH—CH—COOH.HCOOCHCH

故答案为6;;||;

CHjCHa

0

苯甲醇再与〉一《发生消去反应

(5)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1-甲苯,C1原子水解成羟基得到苯甲醇,

BrOH

0CH

得到产合成路线为:⑥嘉党行⑴产。

OH,/AJH,

故答案为'『c’P吃-Q-产①不明

N三CNSC

18、酯基肽键加成反应z-\)-C(XKII...........^...>...-..C...O.....O..C,H,

“CD。+KCN-H.CNX+KCI

C=N

NFI,

CH,O/弋:CH,

/~\COOHIIy^=\

CH-N^2(CH3CH2OHIKX)-Zy-C-CIL和IICO-<C^-C-CIL

CH,一(CH.

NH,NH,

KCN________他

CHCMC!.CII.OICN---------N-0101X11\H

催化网.3MUIA

ni.ccMxi--------^scu.ai.ai

1

.渣_______COOIICIIXXMXJJI,J0

CH.CHri♦CHCHIMI——---------|

COOCJI.

【解题分析】

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HC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与K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与盐酸反应,根据E和乙

/_K/—COOH

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根据F的结构推出E的结构简式为CH-NY,F和C2H5NH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

\_!COOH

和乙醇。

【题目详解】

⑴根据D、G的结构得出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肽键;故答案为:酯基;肽

键。

⑵根据B-C的结构式得出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根据C-D反应得出是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NBC

COOCJLC(XX\IL;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N=C

COOC:H,CXXKJI,

/_.y—COOH/_<LCOOH

(3)根据E到F发生酯化反应得出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CH,一NY;故答案为:CH—NX

\_/COOH\_/COOH

(4)根据反应F—G中的结构得出反应为取代反应,因此另一种生成物是CH3cH2OH;故答案为:CH3CH2OHo

⑸①能与新制Cu(OH)2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甲酸

与酚形成的酚酸酯,即取代基团为一OOCH,③分子中含有氨基,②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