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

形码粘贴区。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君子兰被誉为“富贵之花”,喜欢半阴、通风的环境,具有发达的肉质根,需要选用肥沃

的酸性土壤栽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君子兰有发达的肉质根,因而不需要频繁浇水

B.君子兰叶片变黄与缺镁有关,与是否缺氮无关

C.进入冬季,君子兰细胞内结合水相对含量会增加

D.为保障土壤疏松透气,施肥首选己腐熟的有机肥

K答案XB

K祥解』1、叶绿素元素组成是c、H、O、N、Mg,主要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水主要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类型,自由水含量多代谢较旺盛,结合水多抗逆性强。

【详析】A、君子兰的根系是肉质根,本身就含有较多的水分,因而不需要频繁浇水,如

频繁浇水,就会导致根部腐烂,A正确;

B、叶绿素元素组成是C、H、O、N、Mg,君子兰叶片变黄与缺镁有关,与是否缺氮也有

关,B错误;

C、进入冬季,君子兰细胞内结合水相对含量会增加,有利于抵抗冬季寒冷环境,C正确;

D、腐熟好的有机肥在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下产生CO2,且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会使土壤疏松

透气性好,D正确。

故选B。

2.动物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受体多为糖蛋白,糖蛋白是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经糖基转移

酶催化,将糖基团附加到蛋白质上形成的物质。甲流病毒囊膜上也有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膜

上受体结合后,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流病毒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动物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可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供能

C.甲流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的

D.抑制宿主细胞中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

(答案》A

K祥解》题意分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对细胞间信息交流起重要作用;结

构决定功能,由于糖基化可调节蛋白质的功能,故蛋白质功能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蛋白质结

构发生改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均由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场所,故

其蛋白糖基化可能与宿主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抑制糖基转移酶活性可以抑制病毒

蛋白的糖基化,降低感染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抗病毒的方法。

【详析】A、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受体多为糖蛋白,均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可以参与细胞

间的信息交流,但是甲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甲流病毒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的

结合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错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动物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在蛋白

质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可以发生细胞呼吸的过程,能够产生

大量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B正确;

C、动物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中,其糖蛋白可能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C

正确;

D、抑制宿主细胞中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可能会抑制入侵的病毒的糖蛋白合成,导致病毒结

构异常,不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和结合,因此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D

正确。

故选Ao

3.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1-/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

白维持,C1-/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1-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

C17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

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也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C17H+转运蛋白能同时转运C1-和H+,说明转运蛋白不具专一性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减弱

(答案UC

(祥解力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

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

气,二氧化碳,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

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析】A、C1-/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1-逆浓度梯度运入溶

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A正确;

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

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

C、CBH+转运蛋白能同时转运Cl和H+,但不能运输其它物质,仍可说明转运蛋白具专一性,

C错误;

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

性减弱或可能失活,D正确。

故选Co

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如下图装置。A、B是由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

通过)制成的袋状容器,A袋加入淀粉溶液、碘液和蔗糖酶,B袋加入等量等浓度的淀粉溶

液、碘液和淀粉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催化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添加酶的种类

C.实验结束A袋蓝色变浅,B袋蓝色退去

D.实验结束两袋均增重,且A袋等于B袋

K答案UD

[祥解工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

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甘酸。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详析】A、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催化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A袋加入淀粉溶液、碘液和蔗糖酶,B袋加入等量等浓度的淀粉溶液、碘

液和淀粉酶”,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正确;

C、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淀粉只能被淀粉酶水解,不能被蔗糖酶水解,A组蓝色变浅(被烧

杯中的清水稀释),B组蓝色退去(淀粉被淀粉酶水解),C正确;

D、因为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溶液浓度大于清水,会发生渗透吸水,实验结束

透析袋均增重,由于B组中淀粉被水解成小分子,半透膜两侧浓度差更大,吸水更多,故B

组增重更多,D错误。

故选D。

5.物质2,4-二硝基苯酚(DNP)不影响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

水,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天南星科某些植物的花序在成熟时耗氧

速率是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

B.存在DNP的情况下,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不能继续进行

C.天南星科某些植物的花序成熟时其温度高于其它部位

D.天南星科某些植物的花序的有氧呼吸主要在第三阶段与一般情况不同

[答案XB

[祥解X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

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

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

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详析】A、题意显示,DNP不影响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水,

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显然该物质会使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催

化ATP的合成,进而导致该过程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

B、题意显示,DNP不影响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形成水,显然葡萄

糖的氧化分解能继续进行,并不受影响,B错误;

C、天南星科某些植物的花序在成熟时耗氧速率是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

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说明以热能散失的能量相对其他部位较多,因此

天南星科某些植物的花序成熟时其温度高于其它部位,C正确;

D、从题中可以看出,天南星科这些植物花序细胞成熟时耗氧速率较高,耗氧发生在有氧呼

吸在第三阶段,与一般情况不同,D正确。

故选B。

6.在体外培养细胞的条件下,常通过测定细胞中遗传物质(DNA)的含量来判断细胞所处

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一种被称作流式细胞仪的设备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

分别计数。研究人员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如下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8oo8oo

6oo6oo

4oob4OO

200]</\200

02b406080100120020406080100120

DNA相对含量DNA相对含量

对照组实验组

A.由实验结果可知,a峰与b峰对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

B.DNA相对含量在40-80之间的细胞可能处于DNA复制时期

C.a峰均明显高于b峰,说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后经历的时间较短

D.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抗癌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DNA复制来发挥作用

k答案XA

"羊解』分析题图:由题干可知,用某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实验组细胞,

不用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对照组细胞,两题图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目在a

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

【详析】AB、分析题图可知:两题图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目在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

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因此ab之间处于S期,即进行DNA复制的

时期,a峰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Gi期,ab之间处于S期,b峰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G2

和M期,那么只有在M期的后期a峰与b峰对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A错误,

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两者的细胞数目都是a高于b,a峰细胞处

于细胞周期中的Gi期,ab之间处于S期,b峰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G2和M期,由此表

明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即DNA复制后经历的时间较短,C正确;

D、图中实验组的b峰低于对照组的b峰说明该药物可能抑制了癌细胞中DNA的复制,D

正确。

故选A„

7.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观察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苏丹III染液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观察实验结果不一定使用显微镜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层析后的滤纸条最下面的色素带呈黄绿色

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D.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答案XC

1祥解》光学显微镜下放大的倍数较小,可看到较大的结构,如细胞壁,液泡以及绿色的

叶绿体,线粒体的内膜等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详析】A、脂肪的检测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使用花生子叶的切片,方法二是使用花生

子叶的组织样液,其中方法二不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最下面的色素带中的色素是叶绿素b,呈黄绿

色,B正确;

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叶绿体不需染色,一般用碘液检测淀粉,C错误;

D、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解离液进行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D正确。

故选Co

8.图1表示某二倍体小鼠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研究

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水解是着丝粒分裂的原

因,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粘连蛋白水

湾木厂n粘连蛋白解后的产物

时期\/

图1图2

A.若图1表示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则曲线BD段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B.若图1表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该变化不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C.粘连蛋白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开始合成到后期含量达到最高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发挥作用后,与水解前相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k答案』C

(祥解》题图分析,图1中BC段发生某物质数量加倍,可表示着丝粒分裂后细胞染色体

数加倍;图2中粘连蛋白水解,着丝粒断裂,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详析】A、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曲线BD段可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互换,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A正确;

B、若图1表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

色体彼此分离,进而使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该变化不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B正确;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进行物质准备,而在前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会发生高度螺旋化,

进而表现为无法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据此可推测,粘连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到后期随

着着丝粒分裂消失,C错误;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发挥作用后,染色单体消失,与水解前相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正确。

故选C。

9.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核DNA分子上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

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I|||

aIbIIc

A.图中DNA的碱基发生替换而引起的碱基序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B.a、b、c基因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C.a、b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b、c基因位置发生了互换,则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k答案』D

[祥解》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

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

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

叉互换)。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

改变。

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

对性状的影响等。

【详析】A、据图分析,I、II为非基因序列,基因序列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

失为基因突变,A错误;

B、a、b、c基因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错误;

C、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必须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a、b不是非同

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C错误;

D、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正确。

故选D。

10.蚕豆病是红细胞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进食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发生

的急性溶血性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中男性约占90%。研究表明,GA、GB、g

互为等位基因,只有GA、GB能控制合成G6PD。图1为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图2

为该家族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OO——―□□正常男性

1I-------------1231--------------14O正常女性GA

n□□iB6□■患病男性GB

g

567891()•患病女性

H?

图1图2

A.依据信息推测蚕豆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该病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II-7患病,可能是DNA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这种修饰可遗传给后代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检测、预防和治疗

[答案》D

"羊解』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

做基因突变。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

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详析】A、蚕豆病患者中男性约占90%,可知该病与性别相联系,且患病表现为男多女

少,则推测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图1和

图2可以进一步判断蚕豆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由题干,蚕豆病是红细胞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进食蚕豆或接触蚕豆花

粉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可知该病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B正确;

C、根据图1和图2可知1-2既含GA基因又含g基因,因此其基因型为XGAxg,II-7的基

因型为XGBxg,II-7患病的原因是XGB基因表达受到影响,导致其无法合成G6PD,表观遗

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尘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表观遗

传的表型变化能遗传给后代,C正确;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手段,不可以对遗传病进行治疗,D错误。

故选D。

11.某湖泊内解鱼种群的A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

A.湖泊中端鱼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B.据图推知,该种群在Y1-Y3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

C.在Y3-Y4时间段内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第鱼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图示变化之后,产生了新物种

K答案UD

k祥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

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详析】A、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即湖泊中端鱼种群

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

B、由图可知,在Yi至丫3这段时间内,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

发生了进化,B正确;

C、在Y3-Y4时间段内,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该种群在Y3-Y4时间段内保持遗传平衡,

且A的基因频率是0.9,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C正确;

D、图示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种群发生了进化,但无法确定端鱼间是否产生了生殖

隔离,所以无法确定端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D错误。

故选D。

12.在2023年10月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中,林雨薇以12秒74的成

绩夺冠。对她在比赛过程中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

B.听到枪声立即做出起跑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C.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有增加,体温暂时升高

D.完成一系列动作需要多种神经中枢协调配合

k答案XA

K祥解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

反射。

【详析】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A错误;

B、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起跑,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是条件反射,B正确;

C、在比赛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有增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暂时升高,C

正确;

D、完成一系列动作需要多种神经中枢(如体温、渗透压等)协调配合,D正确。

故选Ao

13.交感神经末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效应器,它的受体有a、仇、

p2oa受体位于皮肤、黏膜等血管的平滑肌上,当NE与a作用时,血管收缩;优受体位于

心肌细胞上,当NE与[31作用时,心脏收缩力提升;饱受体位于骨骼肌内的血管平滑肌上,

当NE与论作用时,血管舒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E从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

B.NE分别与a、团、饱受体结合均能引起突触后膜上Na+内流

C.NE与不同受体结合引起的效应差异与受体类型有关

D.NE作用后被降解或者回收,能防止其持续发挥作用

[答案RB

k祥解》1、神经纤维在静息时K+外流,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某点受到刺激时

Na+内流,形成电位差,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局部电流,产生兴奋;

2、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相应离子通道打开,从而变得兴奋

或抑制。

【详析】A、突触前膜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NE的,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

性,A正确;

B、由题意可知,NE与a受体作用时使血管收缩、与[31受体作用时使心脏收缩力提升都能

引起突触后膜上Na+内流而产生兴奋;NE与02受体作用时血管舒张,没有引起突触后膜上

Na+内流,没有产生兴奋,B错误;

C、NE的作用效果不同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类型有关,例如题干中的NE分别作用于a受

体、引受体、园受体,引起不同的生理效应,C正确;

D、NE作用后会被相应的酶降解或者被回收至突触前膜,防止其持续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

14.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

H

A.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细胞毒性T细胞损伤异体移植的器官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k答案』C

(祥解力图中a-b段病毒入侵并增殖,同时机体开始进行特异性免疫,T细胞数量增加;

随后b-c段病毒数量减少,T细胞数量也减少并趋于稳定。

【详析】A、a-b期间病毒入侵,导致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A

正确;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而使病毒暴露出来,通过体液

免疫产生的抗体使病毒数量减少,B正确;

C、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

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C错误;

D、异体移植的器官或细胞属于抗原,引发机体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与之

接触,使其裂解,D正确。

故选Co

15.当人体血钙含量太低时会出现抽搐,人体内调节血钙平衡的激素主要有甲状旁腺激素

(PTH)、降钙素(CT)等,维持血钙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血钙过低时

血钙过高时

A.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PTH能定向运输至破骨细胞

B.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将引起CT分泌增加

C.甲状腺C细胞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

D.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答案XB

(祥解X分析题图:甲状腺C细胞分泌激素导致降钙素CT增加,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而

成骨细胞活动增强,导致骨量增加,使血钙下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则PTH增加,破骨

细胞活动增强,使骨量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会导致血钙异常升高,

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CT增加。

【详析】A、甲状旁腺激素(PTH)通过体液运输运往全身各处,与破骨细胞上的特异性

受体结合作用于破骨细胞,使破骨细胞活动增强,但是PTH的运输不属于定向运输,A错

误;

B、图中信息看出,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会导致血钙异常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甲状

腺C细胞分泌CT增加,B正确;

C、题图可知,甲状腺C细胞功能亢进,则CT增加,破骨细胞活动减弱,成骨细胞活动增

强,使骨量上升,不会引起骨质疏松,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从而使血钙浓

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CT,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

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D错误。

故选Bo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5分)

16.叶绿素分为游离型叶绿素和与相关蛋白质结合的结合型叶绿素,两者可发生相互转化。

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叶片研究得到不同日期采样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叶绿素含量(mg/g)

采样日期光合速率(相对值)

总量游离型结合型

7月1日8.002.340.112.23

8月1日7.802.300.122.18

9月1日6.001.920.211.71

10月1日4.201.580.291.29

11月1日0.701.210.410.80

(1)为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一。经快

速充分研磨,然后用尼龙布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其置于适宜的光照

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结合表中数据,导致该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o

(3)如图a、b是7月1日和11月1日该植物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照片,推测图―(填字

母)可能是11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一。

(4)CO2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多数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

首先形成____(填物质);若叶绿体中NADPH与NADP+含量相等,突然停止供给CCh。请

在图中补充画出叶绿体中NADPH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

N

A

D

P

H

[[答案X(1)①.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②.不变

(2)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

(3)①.a②.a中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破坏(或基粒被破坏),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N

A

D2

P

=

(4)①.C3蚩1

0-------------------------------------------->

|时间

停止供给co?

k祥解I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

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02被C5固定

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

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

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

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小问1详析】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前需向剪碎的叶片中加入无水乙醇(溶解光合色素)、

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再经研磨、过滤而得到。水光解产

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由于研磨时叶绿体被破坏,仅有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

反应,因此提取出来的色素在试管中不能产生氧气,试管内氧气含量基本不变。

【小问2详析】表格显示随着采样时间的推移,叶绿素总量不断下降、结合型叶绿素含量

下降、而游离型叶绿素含量上升,因此导致该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结合型叶绿素

含量降低。

【小问3详析】图a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呈不完整、被破坏的状态,该植物光合速率较低,

为11月1日的照片;而图b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呈较完整、未被破坏的状态,该植物光合速

率较高,为7月1日的照片。

【小问4详析】多数植物吸收的CO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o突然停止供给C02

后,C3生成减少,还原C3消耗的NADPH减少,但已有的NADP+继续生成NADPH,因此

NADPH增加并最终趋向全部以NADPH形式存在,如图

N

A

D

P2•

,O

量].---U

0--------------------------------------->

t时间

停止供给co?

17.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

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图。回答

下列问题:

—I抑制

DNA

nIiniilllnX停止

I转录P基因mRNA

前体mRNAmiRNAP蛋白T细胞凋亡

miRNA/、

―山miRNA

----►fcircRNAj..............

出核^-----P基因mRNA

、、细胞核/

(1)心肌细胞中P基因与肌红蛋白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2)细胞内合成前体mRNA的过程中,需要模板、一、四种游离的核糖核甘酸和能量等。

前体mRNA可被剪切成circRNA等多种RNA,据图分析circRNA(填“促进”或,抑制”)

细胞凋亡,其作用机理是一。

(3)合成P蛋白的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结合,并沿着mRNA分子的方向滑动。

(4)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新思路—o

1答案X(1)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不同

(2)①.RNA聚合酶②.抑制(3).circ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P基因

mRNA结合,从而提高P基因mRNA的翻译水平,产生P蛋白,P蛋白抑制细胞凋亡

(3)5。3'

(4)增大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P基因的mRNA结合,从

而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

(祥解』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可知,miRNA能与mRNA结合,使其降解,降低mRNA的翻

译水平。当miRNA与circRNA结合时,就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

平。

【小问1详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心肌细胞中P基因与肌红蛋白基因的本

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不同。

【小问2详析】mRNA的合成都需要以DNA的条链为模板,该过程称为转录。转录过程

中,需要DNA模板、RNA聚合酶、核糖核甘酸和能量等条件。图中可以分析,circRNA可

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P基因mRNA结合,从而提高P基因mRNA的翻译水平,产

生P蛋白,P蛋白抑制细胞凋亡。

【小问3详析】合成P蛋白的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的S结合,并沿着mRNA分子的

5-3方向滑动。

【小问4详析】根据以上信息,可通过增大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靶向结合miRNA使

其不能与P基因的mRNA结合,从而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

18.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翅型由

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截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

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红眼雌蝇:长翅红眼雄蝇=1:1(杂

交①的实验结果);长翅红眼雌蝇:截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②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

题(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属于伴性遗传的性状是一,判断的依据是—o

(2)若杂交①子代中的长翅红眼雌蝇与杂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红眼雄蝇杂交,则子代翅型和

眼色的表型(不考虑雌雄)及其比例为—。

(3)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致死率小于90%。为

研究不完全隐性致死突变,研究者对一批雄蝇用X射线照射,从中找到不完全隐性致死突

变个体。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该突变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1)①.翅型②.实验②的子代性状和性别相关联

(2)红眼长翅:红眼截翅:紫眼长翅:紫眼截翅=3:3:1:1

(3)让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i,再让Fi雌雄果蝇相互交配(或Fi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得到F2,统计F?中雌雄蝇所占比例。若雌雄比例接近1:1,则不在X染色

体上;若雄性明显多于雄性,则位于X染色体上。

(祥解》正反交实验的结果都是红眼,证明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控制红眼的基

因是显性基因;对于长翅和残翅正反交结果不同,性状和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

【小问1详析】杂交①子代只有长翅,杂交②子代截翅和长翅比例为1:1,说明长翅是显

性,因杂交②的子代长翅和截翅雌雄表现不同,说明翅型属于伴性遗传。

【小问2详析】若杂交①子代中的长翅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RrXTX,杂交②子代中的截翅

红眼雄蝇基因型为RrXY,二者杂交,两对基因分别分析,红眼:紫眼=3:1,长翅:截翅

=1:1,故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截翅:紫眼长翅:紫眼截翅=3:3:1:lo

【小问3详析】依据题意可知,不完全致死突变致死率小于90%,设致死基因为a,则筛

选出的不完全隐性致死突变个体是XaY或aa,要判断该突变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可让该

雄果蝇(XaY或aa)与正常雌果蝇(XAXA或AA)杂交,得到Fi,再让Fi雌雄果蝇相互交

配(或Fi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得到F2,统计F2中雌雄蝇所占比例。

若雌雄比例接近1:1,则不在X染色体上,即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雄性明显多于雄性,则

位于X染色体上。

19.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DPN)是临床上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

体乏力、运动异常、对物理刺激反应迟钝,常累及坐骨神经等,严重影响患者下肢功能。回

答下列问题:

(1)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血糖浓度过高,人体中血糖的来源有—(至少答两点)。正常

人在口服葡萄糖60min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在此过程,胰岛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

胰岛素分泌的途径有:①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②—o

(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测定是外周神经病变诊断过程中一种有效指标。科研

人员分别对DPN模型鼠(模型组)和健康鼠(空白对照组)的MNCV进行在体(非离体)

测定(如图),测定原理为刺激电极(Si)置于左侧坐骨切迹处的坐骨神经传出部位,记录

电极(S2)置于同侧踝关节坐骨神经经过部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刺激电极与

记录电极间的距离/传导时间。可推断模型组的MNCV—(填“高于”或“低于”)空白对照

组的MNCVo

(3)临床上,常用甲钻胺治疗DPN。科研人员为探究新型药物G治疗DPN的效果,进行

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实验处理检测指标实验结果

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

实验疗程为周,

2DPN模型组+生理盐水4

4周后检测各组MNCV大小:1>3>4>2

3DPN模型组+药物G

MNCV

4DPN模型组+甲钻胺

①与组别1比较,设置组别2的目的是

②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一。

1答案X(1)①.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肝糖原分解

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

血糖。②.血糖刺激下丘脑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给胰岛B细胞,加快胰岛素

的合成与分泌。

(2)低于

(3)①.判断模型是否构建成功②.新型药物G可以治疗DPN,并且治疗效果比甲钻

胺更好

(祥解』题意分析: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DPN)是临床上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

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运动异常、对物理刺激反应迟钝,临床上,常用甲钻胺

治疗DPN。科研人员研发的新型药物G也能用于治疗DPN。要验证上述结论,本实验的自

变量为小鼠的类型(健康鼠、DPN模型鼠)和小鼠的处理方式,因变量是MNCV大小,根

据表格数据可知,MNCV大小:1>3>4>2,该数据能证明药物G优于甲钻胺的疗效。

【小问1详析】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

血糖的主要来源;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非糖物质可以转

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血糖调节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途

径有:①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②血糖刺激下丘脑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给

胰岛B细胞,加快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小问2详析】DPN对物理刺激反应迟钝,分别对DPN模型鼠(模型组)和健康鼠(空

白对照组)的MNCV进行在体(非离体)测定,测定原理为刺激电极(Si)置于左侧坐骨

切迹处的坐骨神经传出部位,记录电极(S2)置于同侧踝关节坐骨神经经过部位,运动神经

传导速度(MNCV)=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间的距离/传导时间。可推断模型组的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