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讲义

【考点精讲】

考点1论点

1.了解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考(2)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

设问(3)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了哪些分论点?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

(1)(九上第7课)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

论证的。

回归(2)(九上第8课)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

教材面进行论述的。

(3)(九上第18课)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与同学讨论。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

画出来

2.掌握方法

概括中心论点“四看两析”法

“四看两析”具体内容

注意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有些文章,题目即论点,有的在开头提出论点,有

①看位置

的在结尾归纳论点,有的在文中出现论点

捕捉表现作者见解和主张的判断句。这个判断句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②看句式

且句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第1页共23页

③看标志中心论点归纳时大多有“可见”“所以”“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词语作为标志

④看分论点有些文章运用了几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可以通过累加分论点得到中心论点

论题就是作者议论的话题,弄清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持什么见解和主张,其实就找

⑤析论题

到了文章的论点

通过分析论据,看这些论据共同证明了什么问题来反推论点。这种方法适合对于文

⑥析论据

中的中心论点模棱两可的或考生一时无法把握文章论点的

概括分论点四法

四法具体内容

分论点就是每段或每层的中心句,中心句往往都在每段或每层的开头或结

①根据位置

列举事例的段落要重点关注该段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总结性的语句往

②根据表达方式

往就是分论点

议论文中的论据首先是为了证明分论点的,所以论据证明什么,什么就是分

③根据论据总结

论点

④看文章开头、结

看文章开头、结尾有没有对全文的分论点进行概述或总结

分析论点提出方式五种形式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论点;②引用名言,从而引出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现象,提出论题,然后通

过分析论述,提出论点;④叙述经历,然后归结出论点;⑤直接提出论点。

学习资料包

论点的两种类型

第2页共23页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主张、看法和表示的态度。主要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两种类型。

(1)中心论点:指作者表明的全文的核心主张和看法。《怀疑与学问》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

要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指围绕着中心论点的小论点,它表明的是一段或几段内容的核心看法,可以理解为

中心论点的分支。《怀疑与学问》分论点分别是①“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

骤”;②“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考点2论据

1.了解题型

(1)概括第X段的事实论据。

(2)本文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

(3)选文的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有什么特点?

(4)下面的材料是否能作为本文第x段的事实(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中考

(5)选文了运用了xx事例,能否删掉一个?请说明理由

设问

(6)文中运用xx事例(引用了xx),起到了什么作用?

(7)请为第x段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充分。

(8)你能再写一条有关“xx”的名言吗?

(9)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1)(九上第7课)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

回归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

玷小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

教材

(2)(九上第18课)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第3页共23页

(3)(九下第9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

几个事例吗?

2.掌握方法

概括、分析、判断论据的方法

方法具体内容

①把握选段的中心句,特别是首句或总结句;②把握人物、事件等记叙

事实论据概括法

的要素,然后按照“人+事件”的格式提炼,并用精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论据特点要遵循两个原则:①论据要紧扣论点,能强有力地证明论点;②

论据特点分析“两原则”

事实论据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也可以新颖丰富;道理论据要具有权

威性

这种题型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然后分析论据,看论据

论据是否恰当判断法

能否充分证明论点或者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

高分答题语言格式

四法具体内容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和史实等。

事实论据

面分等理洋有格式运用……这一事实论据(事实要高度概括),真实有力地论证

作用分析法

T……论点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定理、名人言论等。

道理论据

面分等博谓言格式运用……这一道理论据,论证了……论点,提升论据的权威性,

作用分析法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①所补充的论据要紧扣论点,能强有力地证明论点;②事实论据要真实、典型,有

如何补充论

代表性,也可以是新颖丰富的;③道理论据要具有权威性。

面分管理垮言格式事实论据:人物+典型事件(要高度概括能体现中心的典型事

第4页共23页

件,并且要与论点相结合);道理论据:XX人物说XXX

考点3论证方法及作用

L了解题型

中考(1)文章第x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设问(2)选文第x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九上第7课)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

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回归(2)(九上第8课)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

教材果?

(3)(九下第14课)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

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掌握方法

四大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具体内容及其作用高分答题语言格式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通过举……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

举例论证论点。举例论证的作用是具体有力,增证了...(论点或分论点),从而使

强文章的说服力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或引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

用了……(名言、俗语、格言等),充

道理论证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

分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

式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了文

第5页共23页

章的说服力)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

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对比论证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

了……的观点,使所论述的道理更

说服力

加深刻,观点更鲜明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进行比喻来论证观

将……比作……,证明了……的观

点的正确性,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论

比喻论证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

证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具有更强的说

点的证明

服力

考点4筛选、提炼信息

1.了解题型

中考(1)从选文来看,XX表现有哪些?

设问(2)请概括选文第X段的主要内容

回归(九下第14课)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

教材关系

2.掌握方法

筛选信息答题技巧

解题思路:①根据题干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在选文中的区域。③

从选文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关键语句,随后进行信息材料整合。

第6页共23页

考点5品味议论文语言

1.了解题型

(1)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中考⑶文中加点的代词指代的对象或某个词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设问(4)分析文章画线句的作用。

(5)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第x段画横线的句子。

(6)从文中A、B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九上第19课)下面这段文字中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回归丁叨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

教材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

的学说产生。

2.掌握方法

品味词语答题法

方法具体内容

①释本义飞释词语本义

②释语境义分析该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

③从准确性和严密性分

表明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第7页共23页

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高分答题语言格式:不能删,这个词本义指……在这里表示……,若

删去,就成了……,句子表意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赏析语言生动性两步法

方法具体内容

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描写方法,或表达方式,

第一步

或其他写作手法等

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论证某论点上的作用

高分答题语言格式: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描写方法,或表

达方式,或其他写作手法等),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论点。

学习资料包

议论文语言特点

特点具体内容

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用语言表达出

含义

!来必须准确无误

准确性、

严密性语言准确表现: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表现

语言严密表现: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列举事例语言要高度概括、简练,不能具体细致地

含义

描写叙述

概括性

概括性表现在观点要概括、简练;论述讲究精练,以把抽象的道理讲清楚作为最终

表现

目标;所举事例要概括、简练

第8页共23页

含义作者的赞成和反对的观点表达明确,旗帜鲜明,不含糊

鲜明性表现在观点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要求什么,不要求什么,一清

表现

二楚

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或生动的词语、

含义

句式等

生动性

生动性表现在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或者运用一些有特殊表达效果的句式,如化用

表现

古诗词、文言句式、歇后语、俗语、方言等

考点6分析论证思路

1.了解题型

(1)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的?

(2)文章某(段)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中考

(3)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

设问

(4)文章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论点的?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②③④三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回归(九下第9课)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

教材补充完整。

第9页共23页

提出论点一类比舍鱼而取熊掌一,,________________

-------「所欲有甚于生者T不为苟得

,,正面』

道理论证-------(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T有不用

—V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勿失其本心

2.掌握方法

论证思路分析法

①首先通读全文;②概括段意,厘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③最后用“先……接着……然

后……最后……”的句式将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

论证角度及作用分析法

论证角度即论点的着眼点,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证论点的。答题思路:①要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分

论点);②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③明确论证的角度(正反角度、古今

角度、中外角度)。

高分答题语言格式:作者从……和……几方面阐明道理(论证论点),深入浅出(严谨)地论证了……。

学习资料包

议论文结构

具体内容

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①“层层深入”式,提出论点后循序渐进地去论证,把道理逐渐展开,

纵式最后归纳总结。②“正反论证”式,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

论述

出“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总论一分论一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

结归纳;“总论一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分论一总论”式,对所要论述

第10页共23页

的论点是先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考点7分析议论文段落

L了解题型

中考(1)议论文开头引用故事或名言有什么作用?

设问(2)文章第x段(一般是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的作用?

2.掌握方法

四种段落题型的解答法

段落题型具体解答

①确定是开头段、中间段,还是尾段;②结合其具体的段落内容,分析其段落

分析段落作用

作用

第一步,要概括段意,厘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

段落的位置能否顺序、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递进关系等);

调换答题法第二步,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详细地阐述原因,要注意前后文有无照应关

系。注意:此类题的答案一般是不能调换

首先要概括出段落的内容,然后考虑与论点或上下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

段落内容能否系,是否删除的标准是看能否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否为文章的论点服

删除答题法务。答题步骤:先摆出自己的观点,认同还是否定;再说该内容能否删除的理

由,即其所起的作用、效果,最后点明不能删除或能删除

议论文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因其论证结构的不同而关系不同。总分式的

段落关系分析法论证结构,段落之间一般是总分关系;递进式的论证结构,段落之间一般是

递进关系;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则一般是并列关系

第11页共23页

学习资料包

议论文文段位置及其作用

位置具体作用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事例、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

(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

开头

的论据;④用生动的比喻、故事、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

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⑤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论述,开启下文对……的论述

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得出中心论点(深化中心论点);②重申(强调)……中心论点;③发

结尾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得论证更全面、更严密;⑤提出问题,

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考点8主观拓展

1.了解题型

⑴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对“XXXX”这一问题的看法。

(2)请联系文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中考

(3)请你谈谈“xxxx,,对你有何启发。

设问

(4)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说说对xxxx的认识。

(5)联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悟

第12页共23页

(续表)

(1)(九上第7课)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

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2)(九上第8课)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

回归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

教材(3)(九上第18课)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

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

(4)(九下第9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在今天,

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2.掌握方法

主观迁移类解答法

一般考查阅读文章后的启示、收获、看法。答题时要一般分四步走:一是围绕文章的观点,确定自

己的看法,且看法要符合主流思想意识,显示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写出自身的体会;三

是结合实际列举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四是紧扣文章的观点进行小结,发出号召。注意表述观点鲜明、

语言通顺流畅。

学习资料包

主观拓展类题型

题型具体内容

感悟体会型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对选文的感受、启示、体会等

联想想象型这类试题要求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相关的内容或根据具体的

第13页共23页

语境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这类试题开放性程度较高彳主往要求学生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写作特点)作点

评析鉴赏型

评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看法要有创新意识

这类试题有两种形式,一是要求仿照选文中有关句子的句式或修辞手法另写句子,一

仿写补充型

种是按要求补充论据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针对选文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或提出质疑,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

献策质疑型

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解

【真题精粹】

一、(2021.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拦路虎

初学古文,势必会遇到一些文字障碍,这就好像是遇到了拦路虎。有的人见了被吓倒而退缩,

不再读下去;有的人见了就千方百计努力擒住它、降伏它,扫清障碍向前,顺利地读下去了。

那些完全陌生的难解语词,现代汉语中已见不到或很少见到,这倒是不难对付的,翻词典、查

看注解、请教旁人,都是解决的办法。

有些看来很熟悉似乎并不难解的语词,现代汉语中也是常见的,往往正是“拦路虎”。这种难以

觉察的潜伏的“拦路虎”,字面上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语词相同,而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差甚大。学古

文,接触古汉语,特别要留心提防这种“拦路虎”。

例如《世说新语・政事门》记载东晋陶侃搜集竹头木屑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说:“后正会,值积雪

始晴,听事(厅堂)前除雪后犹湿。”粗粗一看,这句里没有不识的字,各个语词都是常见的熟悉的。

其实这里也有“拦路虎”。例如“积雪”和“除”,并不就是堆积的雪和扫除的意思。这里的“积雪”指

接连下雪,“除”指台阶。这个“除”同古话常说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除”含义相同。不解决这

两个障碍,误以为堆积的雪放晴,就不通了。误把语句读成“听事前/除雪后/犹湿”就歪曲了原意,

应读成“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第14页共23页

古人形容写诗作文的人才气高、文思敏捷,常说“笔不停缀,文不加点”。不少人以为“文不加

点”就是文章一气呵成不加标点。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古人著文本来不用标点符号,无所谓加

不加标点,不过,才气高、文思敏捷的人写出东西来句读倒是分明不乱的,绝不至于点不断、读不

断的。原来这里的“点”乃是涂抹、涂改的意思。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有《点烦》一篇,

意思就是把多余烦琐的语句涂抹掉。看,这小小的一个“点”竟是只潜伏的“拦路虎”!

杭州有一个名胜叫虎跑泉,相传有个和尚到此没有水喝,于是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就涌出来

了。虎跑泉由此得名。这个“跑”就是刨挖的意思。不少游客不加思索地以为虎跑的“跑”是奔跑

的意思,其实老虎并没有奔跑,有只潜伏的“拦路虎”倒是跑出来了,它没有被擒住、被降伏,但是人

们往往心安理得,以为很安全,没有关系。

可见,潜伏的“拦路虎”比一望而知的“拦路虎”更加值得注意,为害很大,常常妨害了对文义的

理解而人们还不能觉察。这种“拦路虎”最爱找粗心大意者的麻烦。粗心大意者不认真,不细心,

满不在乎,自以为是,于是常常出岔子。这种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拦路虎”,而且是危

害最大的“拦路虎”。

1.选文以“拦路虎”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写到的几种“拦路虎”,所指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B.选文所举的例子丰富、典型,有说服力。

C.选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D.选文观点明确,对我们学习古文具有指导意义。

3.在古文学习中,我们常会遇到潜伏的“拦路虎”。请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

二、(2022.河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略谈文章的结尾

第15页共23页

①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种经验:找到适当的结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

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

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地方。至于这所谓“找”,当然要在

计划全篇的时候做,结尾、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临时再找,也不免有盲人

骑瞎马的危险。

②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

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

是最好的结尾。归有光《项脊轩志》的补记既已叙述了他的妻子与项脊轩的因缘,又说了修葺该

轩的事,末了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个结尾很好,骤然看去,

也只是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罢了,但仔细吟味起来,这里头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对亡妻的追忆,虽

则不过一句话河是含蓄的意义很多,所谓“余味”“余音”就指这样的情形而言。

③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像登山涉水之后,又重回到原来的出发

点,坐定下来,得以转过头去温习一番刚才经历的山水一般。极端的例子是开头用的什么话结尾也

用同样的话。如林嗣环的《口技》,开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

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说:“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前后同用“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用设备的简单冷落反衬口技表演的繁杂热闹,使人读罢了还得凝神去想。如果只写到“忽然抚尺

一下,群响毕绝”,虽没有什么不通,然而总觉得这样还不是结束呢。

(选自夏丐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有改动)

L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①段中“盲人骑瞎马”是指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举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提出了最好的结尾要有“余味”“余音”。请从下面提供的两篇课文结尾中任选其一,简要分

析其“余味”“余音”。

[甲]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第16页共23页

[乙]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2023•河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戏剧实践的意义

①在文学的意义上,戏剧是一种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动作实现叙事功能的艺术,这是戏剧

体的文学与小说、诗歌、散文之间的表达差异。因此,戏剧的独特作用并不能仅通过阅读剧本实

现,而需要由实践环节最终完成。

②假如说大多数艺术门类所注重的是个性化的情感表达,那么戏剧则注重培养群体化的情

感表达,通过多人共处的情境实现人的情感活动。除极少数独角戏外,戏剧都需要由多位表演者共

同完成。戏剧通过群体合作,借一个历史或现实的故事完成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如独幕剧《枣

儿》虽然只有两个人物,也需要“老人”和“男孩儿”的扮演者相互配合,才能表现出人们对精神家园

的追求。因此,戏剧是有效培养合作精神的特殊途径。

③戏剧是一种特殊的代言体的叙事艺术,这使戏剧实践具有培养共情能力的作用。在戏剧演

出中,参与者扮演自己之外的另一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能够获得与扮演者实际人生相异的体

验。如演出《屈原》,扮演屈原,理解了屈原对光明的追求;扮演婵娟,懂得了婵娟为正义献身的情

怀。可见,参与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获得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与行动的宝贵

经验。所以,戏剧实践让人在一个特定情境中进入另一个人的生活空间乃至精神世界,促进人与人

之间相互理解。在别人身上“活过”,才能最有效地帮助人们摆脱仅从一己立场思考世界的思维局

限,提高共情能力。

④戏剧是情感化的活动。一方面,要求表演者以充沛的情感注入表演之中,如《屈原》中的大

段独白《雷电颂》,需要表演者将屈原的愤懑与渴望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表演者还必须保持

清醒的自我意识,将情感的释放与表达限制在戏剧情境所规定的限度之内。如演出《宝莲灯》,

沉香的扮演者与二郎神大战,必须避免伤及对手。也就是说,戏剧表演者一方面要在体验人物的基

础上“进入角色”,另一方面还要始终注意有意识地控制情感的释放与表达。戏剧表演要求表演者

内心有比表演状态中的自我更高层次的另一个“自我”,始终审视着表演的语言和行动,以实现情

感表达与情感控制的平衡。

第17页共23页

⑤总之,戏剧实践侧重于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与情感掌控能力,对提升人的综合素

质、养成健全人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傅谨《中小学戏剧课程的时代价值》改编)

1.梳理文章思路,用“I”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②③④⑤

2.下面的材料可以放到文章哪一段作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

学校举办课本剧演出活动。小冀同学饰演《天下第一楼》掌柜卢孟实,活动结束后,他表示,

他对旧社会生存的艰难和世态炎凉有了了解和认识。

3.作者认为戏剧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拦路虎”代指古文学习中的文字障碍,形象生动。

2.A

3.我们最初看到“久假不归”下意识觉得是请了很长的假好久了都没有回来。后来才发现“假”指的

是“借”,“久假不归”是说长期借用,不归还。

--、

1.“盲人骑瞎马”的意思是写作之人在写作前,没有谋篇布局,而是在写作中想到哪里写哪里,胡乱

瞎写,随意结尾。

2.第③段举了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属于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

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这一分论点,进而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示例一:我选甲。此句结尾,表明作者在欣赏了生命力旺盛的藤萝花之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

无止境,内心受到了鼓舞,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有“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而是焕

第18页共23页

发了新生,迈出了走向新生活、新征途的坚定步伐,拥有了为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这样

的结尾,让人浮想联翩,余味尤长。

示例二:我选乙。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以问句作结,引发了读者无尽的遐想和思考:虽然这样的房屋

看起来简陋,但居住在这里的君子由于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学识渊博,使得房屋蓬草生辉,美名远

扬,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__、

1.①I②③④I⑤

2.放入第③段。小冀同学扮演掌柜卢孟实对旧社会生存的艰难和世态炎凉有了了解和认识,论证

了第③段“戏剧是一种特殊的代言体的叙事艺术,这使戏剧实践具有培养共情能力的作用”的观

点。

3.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与情感掌控能力,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全人格。

【仿真训练】

一、(2023•河北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青春作伴好读书

①“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

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

的最好成绩!

②谆谆教诲,殷殷嘱托,点燃了青年群体奋发进取的热情。而当代青年要跑出最好成绩,其中

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充分珍惜青年这个读书黄金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③书非静不能读。静心既是读书的前提,也是读书的结果。人只有在静下心来时才能读好

书、读懂书,然而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心静如水却不容易。当代人读书往往是在闲暇之余闹

中取静,只有心无旁鹫才有可能把文字读到心里。青年毛泽东为了练就在嘈杂环境中静心读书的

本事,专门跑到熙熙攘攘的闹市读书。静心之人,不受外界环境、事物的干扰,在书房、办公室

里能读,第19页共23页

在喧闹处、忙碌中也能读。读书之人最忌心浮气躁,无“老守一井,力求及泉”的静气,朝此暮彼,无

所专攻。这样即便读上一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也很难有大收获,所耗的时间精力与所得,

自然不成比例。

④书非恒不能读。恒心是一种美德,更是成功之道,在读书上体现尤为明显。据统计,一个中

等水平的读者对一般性书籍,一分钟能读三百字,半小时则能读九千字。读者如果每天坚持读半小

时,一周就能读六万余字,一年的阅读量可逾三百万字。由此可见恒的力量。清人曾国藩认为,“学

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曾与弟弟们谈及,自己痛改无恒之病后,“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

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获益匪浅。滴水能穿石,厚积必薄发,恒心能化平常为神奇。

⑤书非思不能读。《管子・内业》中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读

而无思,或流于肤浅,或陷入条框,很容易读而无得。思维如一把锋利的刀,必须找到和抓准切入点,

然后循着纹理从容、持续前进,方能准确把握要义,时有真得。思维的辐射贵有立足点,否则在无

边的书海里,常常发不了力,或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或是“寻千百度而不得“。此点,犹如阿基米

德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有则事半功倍,无则事倍功半。

⑥书无我不能读。身临其境地读书,别有一番乐趣。用此法读史,仿佛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中

与各色人等交往,益智增能;用此法读理论,则可以为抽象的概念找到一个落脚点,较易实现抽象

与具体、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用此法读小说,则犹如阅历丰富人事,行万里路,赏千种景。如读书无

“我”,往往会不自觉地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歧路。

⑦书无源不能读。读书如习字,要取法乎上,推本溯源,多读、精读经典。如今,互联网几乎无

处不在,自媒体如影相随,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有精深严谨不够的弊端。快餐文化影响

之下,有的书只有一个炫目的外壳和玄奥的语言,初看似洋洋洒洒,深究实不知所云。无源之书,如

无源之水,活力、灌溉力有限。经典之作,历时光之考验,似茂林深海,可读耐读,常读常新,不妨反复

品味,上下求索。

⑧在成长成才之路上,书是最便捷、最无私的导师之一。青春作伴好读书,青年人当从孜孜不

倦的书山攀登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各种营养,提升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本领,逐梦新时代,建

功新征程。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20页共23页

2.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生活,说一说青年人应该如何读书。

3.选出下列适合做第⑥段论据的一项()

A.读书是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