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hotoshop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对PS软件操作界面及工具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章致力于针对PS中图层的概念和图层的创立、编辑以及图层的混合模式、图层样式及效果、图层组和图层组的概念及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际案例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应用。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掌握PS中图层的各种应用。StartHere平面设计与创意案例教程第3章图层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要求:知识要点能力要求相关知识图层概述理解图层的概念及图层面板的操作应用创建编辑图层及图层混合模式掌握创建编辑图层及图层混合模式图层样式掌握为图层添加图层样式图层组掌握在图层面板中创建图层组的应用及意义以以下图为例设计案例(1)花之恋女士沙龙海报(2)女士休闲车(3)金属字(4)云中飞机图层相当于是一张张透明胶片,当多个有图像的图层叠加在一起时,可以看到叠加的效果,如图3-1,在PS中,整个图像的总体效果就是所有图层叠加后的效果。使用图层,有利于实现图像分层管理和处理,可以分别加工处理不同图层的图像,而不会影响其他图层中的图像;当你暂时不想要图像中的某些元素或想改变其的位置时,可以很方便的隐藏或移动图层来实现。各图层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对各图层执行合并和链接操作。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同一个图像文件中,所有图层具有相同的画布大小和分辨率等属性。以以下图为例3.1图层概述3.1.1图层概述图3-1图层相当于透明胶片的叠加Photoshop中的图层有5种类型:即形状、常规、背景、文字、填充和调整图层。形状图层用来绘制形状图形,将在后面章节介绍;常规图层〔也叫“普通图层”〕和背景图层中只可以保存图像和绘制的图形,而背景图层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它是最底下的图层,它不能调整透明度且不能移动,一个图像文件只有一个背景图层;文字图层内只可以输入文件;填充和调整图层内主要用来保存图像的色彩等信息。
3.1.2图层面板的认识如图3-2所示的“图层”调板用来管理图层图3-2“图层”调板3.2创立编辑图层及图层混合模式【案例3-1】花之恋女士沙龙海报“花之恋女士沙龙海报”案例的效果如图3-3所示。图3-3“花之恋女士沙龙海报”效果1.案例设计创意所在:该案例是为女士沙龙所做的海报设计,画面以一个美女图像为底色,该美女图像经过调色处理,以女人喜爱的玫瑰花为衬托。通过在““图层”调板中调整美女图像色彩,使明暗反差较大且带玫瑰红色调,眼睛呈淡紫色,从而使整个画面尽显妩媚且时尚的设计主题,从而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起到宣传的作用。2.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可以掌握图层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的设计、照片滤镜的应用技术。同时在设计制作完本钱案例之后,大家可以参加一些相关香水的平面广告,参考香水的广告中如何将美女模特进行调色处理。3.该案例的制作方法如下:〔1〕新建一个文件名为“花之恋女士沙龙海报”,宽度为600像素、高度为800像素、颜色模式为RGB颜色,并且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的画布窗口。〔2〕翻开“美女.jpg”图像文件,如图3-4所示。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开工具”按钮,拖动至画布窗口中。这时在“图层”调板中自动生成一个新的图,命名为“美女”图层。〔3〕在“图层”调板中将“美女”图层拖动至“创立新图层”按钮之上,将“美女”图层复制为“美女副本”图层。〔4〕单击“图像”→“调整”→“去色”命令将“美女副本”图层中图像的颜色去掉,在“图层”调板中将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强光”。〔5〕单击“图层”调板中“创立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单击弹出菜单中的“照片滤镜”命令,翻开“照片滤镜”对话框。设置颜色为玫瑰红〔R=240、G=30且B=168〕,其他设置如图3-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6所示。图3-4“美女”图像图3-5照片滤镜中“调整”对话框图3-6照片滤镜效果这时在“图层”调板中自动生成一个色彩调整图层,如图3-7所示。〔6〕在“图层”调板中新建一个名为“红唇”的图层,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按钮,并在选项栏中将羽化值设置为3px,在人物图像的嘴唇上创立一个椭圆选区,设置前景色为纯红色〔R=255、G=0且B=0〕,按ALT+Delete组合键填充前景色。按CTRL+D组合键去除选区。即在人物图像的嘴唇上绘制一个红色的椭圆图形,设置椭圆的混合模式为“柔光”,也可适当用画笔和橡皮擦等工具进行描擦嘴唇,效果如图3-8所示。〔7〕翻开一幅名为“鲜花”的图像文件,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开工具”按钮,将其拖动至画布中。这时在“图层”调板中自动生成一个新的图层,命名为“鲜花”图层。设置“鲜花”图层的不透明度为68%,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效果如图3-9所示。图3-7设置椭圆的混合模式图3-8色彩调整图层图3-9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8)在“图层”调板中新建一个名为“渐变矩形”的图层,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按钮创建一个矩形选区。单击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按钮,在其选项栏中设置渐变类型为“色谱”线性渐变。从左到右拖动进行渐变填充,按CTRL+D组合键清除选区。(9)在“图层”调板中设置“填充”为20%,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溶解”,效果如图3-10所示。(10)单击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按钮,在其选项栏中设置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为72点,输入文字“花之恋女士沙龙”。(11)右击“图层”调板的“文字”图层,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栅格化图层”命令,将“文字”图层转换为常规图层。(12)按住CTRL键单击“文字”图层的缩略图,载入选区。单击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按钮,在其选项栏中设置渐变类型为“色谱”线性渐变。在文字选区内进行渐变填充,按CTRL+D组合键清除选区。〔13〕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单击弹出菜单中的“投影”命令,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保存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效果如图3-11所示。图3-10设置椭圆的混合模式图3-11为文字添加图层样式〔14〕单击工具条中的“文字工具”按钮,在其选项栏中设置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为40点,颜色为绿色,输入文字“诚挚邀请女士光临!”。至此,整个设计制作完毕。最终效果如图3-3。【相关知识】创立编辑图层1.新建背景图层和常规图层〔1〕新建背景图层:在画布窗口中没有背景图层时,单击一个图层,然后单击“图层”→“新建”→“背景图层”命令,将当前图层转换为背景图层。〔2〕新建常规图层:创立常规图层的方法很多,可以如下方法: 单击“图层”调板中的“创立新图层”按钮。 将剪贴板中图像粘贴到当前画布窗口中,在当前图层之上创立一个新的常规图层;按住CTRL键将一个画面窗口中选区中的图像拖动到另一个画布窗口中时,就会在目标画布窗口中当前图层之上创立一个新的常规图层,同时复制选中的图像。 单击菜单上“图层”→“新建”→“图层”命令,翻开“新建图层”对话框,如图3-12所示。设置图层名称、“图层”调板中图层的颜色、模式和不透明度等,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单击“图层”调板中的背景图层,单击菜单“图层”→“新建”→“背景图层”命令,翻开“新建图层”对话框〔与图3-12所示类似〕。单击“确定”按钮,将背景图层转换为常规图层。图3-12新建图层对话框 单击菜单“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命令,在指定的图像文档中创立一个新图层,通过复制产生的图层,将原来当前图层选区中的图像〔如果没有选区,那么为所有图像〕复制到新创立的图层中。这时复制出来的图像内容与原来的大小位置完全一样。 单击菜单“图层”→“新建”→“通过剪切的图层”命令,与上面的“通过拷贝的图层”相似,只是原来图层中的内容会被删除,相当于将原来当前图层选区中的图像移到新创立的图层中。 单击菜单“图层”→“复制图层”命令,翻开“复制图层”对话框,如图3-13所示。在“为”文本框中输入复制后图层的名称,在“文档”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目标图像文档等。单击“确定”按钮,将当前图层复制到目标图像中。如果在“文档”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当前图像文档,那么在当前图层之上复制一个图层。图3-13复制图层对话框2. 新建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1〕新建填充图层:单击菜单“图层”→“新建填充图层”命令,翻开其子菜单,如图3-14所示。单击相应命令,翻开“新建图层”对话框。〔2〕设置图层名称、“图层”调板中图层的颜色、模式和不透明度等,单击“确定”按钮,翻开相应的对话框。进一步设置颜色、渐变色或图案,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创立一个填充图层。图3-15所示为创立3个不同填充图层后的“图层”调板。图3-14新建填充图层子菜单图3-15“图层”调板〔3〕新建调整图层:单击菜单“图层”→“新建调整图层”命令,翻开其子菜单,如图3-16所示。单击其中的相应命令,翻开“新建图层”对话框。〔4〕设置图层名称、“图层”调板中图层的颜色、模式和不透明度等,单击“确定”按钮,可翻开相应的对话框,进一步设置色阶、色彩平衡或亮度/比照度等。单击“确定”按钮,创立一个调整图层。图3-17所示为PhotoshopCS5版本中创立3个调整的“图层”调板〔以前版本的缩略图显示有所不同,只是显示〕。〔5〕新建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单击“图层”调板中的“创立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翻开一个菜单,其中集中了图3-14和3-16所示的所有命令。单击菜单中的一个命令,翻开相应的对话框。设置有关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创立填充或调整图层的任务。图3-16新建调整图层子菜单图3-17含三个调整图层的“图层”调板〔6〕调整填充图层和其中的内容,方法如下:选中填充或调整图层,单击菜单“图层”→“图层内容选项”命令,那么会根据当前图层类型翻开相应的调板或对话框。如果当前图层是“亮度/比照度”调节图层,双击该调节图层缩略图那么会翻开“调整”面板,如图3-18所示;如果当前图层是填充图层,那么翻开“渐变填充”对话框,如图3-19所示,在其中可以调整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的内容。但对于调整图层,那么只能调整色相和饱和度内容。图3-18“亮度/比照度”对话框图3-19“渐变填充”对话框3. 移动图层移动图层的方法和本卷须知如下:〔1〕单击“图层”调板中要移动的图层选中该图层,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开工具”按钮或在使用其他工具时按住CTRL键拖动画布中的图像。〔2〕如果要移动图层中的一局部图像,应首先用选区选中这局部图像,然后拖动选区中的图像。〔3〕如果单击“移开工具”按钮的选项栏中的“自动选择图层“复选框”,那么单击非透明区中的图像时,会自动选中相应的图层。拖动可移动该图层中的图像。4. 排列图层在“图层”调板中上下拖动图层,可调整图层的相对位置。单击菜单“图层”→“排列”命令,翻开其子菜单,如图3-20所示。单击其中的命令,可以移动当前图层。图3-20“排列”命令的子菜单5. 合并图层图层的合并有如下几种情况:〔1〕合并可见图层:单击菜单“图层”→“合并可见图层”命令,即可将所有可见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如果有可见的背景图层,那么将所有可见图层合并到背景图层中;否那么将所有可见图层合并到当前可见图层中。图层合并后会使图像所占用的内存变小,图像文件大小变小。但合并图层后的图像假设关闭后再翻开,那么无法修改、隐藏或移动原先未合并之前那个图层图像的内容,所以,合并图层要在确定不要再进行修改的情况下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图层合并。〔2〕向下合并:单击菜单“图层”→“向下合并”命令,将当前图层与其下面的一个图层进行合并。〔3〕拼合图像:单击菜单“图层“→“拼合图像”命令,将所有图层中的图像合并到背景图层中。为合并图层,也可以单击“图层”调板右上角的箭头按钮,翻开调板菜单,然后单击其中所需的命令。6. 改变图层的不透明度〔1〕单击“图层”调板中要改变不透明度的图层,选中该图层。〔2〕单击“图层”调板中“不透明度”带滑块的文本框中部,输入不透明度数值,也可以单击黑色箭头按钮,拖动滑块调整不透明度数值,如图3-21所示。改变“图层”调板中的“填充”文本框中的数值,也可以调整选中图层的不透明度,但不影响已应用于图层的任何图层样式效果的不透明度。〔3〕观察各图层的不透明度:单击“图层”调板中的图层,在“不透明度”带滑块的文本框中显示该图层的不透明度数值。7. 图层属性和图层栅格化〔1〕改变“图层”调板中图层的颜色和名称:单击菜单“图层”→“图层属性”命令,翻开“图层属性”对话框,如图3-22所示。在其中可以设置“图层”调板图层的颜色和名称,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图3-21“不透明度”带滑块的文本框图3-22“图层属性”对话框〔2〕改变“图层”调板图层预览缩略图的大小:单击“图层”调板菜单中的“调板选项”命令,翻开“图层调板选项”对话框。设置所需选项,单击“确定”按钮。〔3〕图层栅格化:如果画布窗口中有矢量图形〔如文字等〕,可以将其转换为位图图像,此即图层栅格化。操作方法是单击有矢量图形的图层,单击菜单“图层”→“栅格化”命令,翻开其子菜单。如果单子菜单中的“图层”命令,那么将选中的图层中所有矢量图形转换为点阵位图图像;如果单击“文字”命令,那么将选中的图层中的文字转换为位图,文字图层也会自动变为常规图层。1.案例设计创意所在:该案例是PHOTOSHOP高新技术考试中的一道案例题,案例中,林中有一辆汽车在一棵大树的后面。树林的绿色和红色的汽车形成鲜明的比照,车中坐着两个休闲的女士,充分表达“女士休闲车”这一主题。2.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可以掌握通过剪切的图层、图层顺序变换、贴入和图层模式等技术。制作该图像使用的“林子”、“汽车”和“女士”分别如图3-23~图3-26所示。3.该案例的制作方法如下:〔1〕翻开“林子”和“汽车”图像,单击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按钮,单击汽车的白色背景,选中白色背景,单击菜单“选择”→“反向”命令〔快捷键Ctrl+Shift+I〕,使选区选中汽车。〔2〕单击菜单“编辑”→“拷贝”命令,将汽车复制到剪贴板中。选中“林子”图像,单击菜单“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中的汽车图像粘贴到“林子”图像中。〔3〕单击菜单“编辑”→“自由变换”命令,进入自由变换状态。调整汽车图像的大小,按Enter键确认变换操作。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开工具”按钮,拖动移动汽车图像到适宜的位置,如图3-27所示。3.该案例的制作方法如下:(1)打开“林子”和“汽车”图像,单击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按钮
,单击汽车的白色背景,选中白色背景,单击菜单“选择”→“反向”命令(快捷键Ctrl+Shift+I),使选区选中汽车。(2)单击菜单“编辑”→“拷贝”命令,将汽车复制到剪贴板中。选中“林子”图像,单击菜单“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中的汽车图像粘贴到“林子”图像中。(3)单击菜单“编辑”→“自由变换”命令,进入自由变换状态。调整汽车图像的大小,按Enter键确认变换操作。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按钮
,拖动移动汽车图像到合适的位置,如图3-27所示。
(4)单击“图层”调板中“图层1”图层的按钮
,使其消失,同时汽车图像也消失。单击工具箱中的“套索工具”按钮
,在“林子”图像中创建一个选区(也可以选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
或“磁性套索工具”进行创建区,并用在创建选区时,一般将图像放大后再进行选取),将部分树干和树枝选中。单击“图层”调板中“图层1”图层的按钮
,使按钮
出现。同时汽车图像出现,如图3-28所示。如果创建的选区不合适,可以重复上述过程,重新创建选区。图3-27粘贴汽车图像到“林子”图像中图3-28创立选区〔5〕单击“图层”调板中“背景”图层〔目的是为了将选区中的背景图像树枝复制为新的图层放在汽车的前面〕,单击菜单“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命令,“图层”调板中会生成一个名为“图层2”的新图层,用来放置选区中的树干和树枝图像。〔6〕拖动调整“图层”调板中的“图层2”图层,〔其中是复制树干和树枝图像〕的位置,将“图层2”图层移到“图层1”图层的上边。此时的“林中汽车”图像如图3-29所示,“图层”调板如图3-30所示。可见,制作图3-26所示的“林中汽车”图像的关键是将树干的一局部裁切到新的图层,然后将该图层移至汽车图像所在图层的上边。图3-29“林中汽车”图像图3-30“图层”调板以下制作汽车中女士图像:〔7〕翻开如下图的“女士”图像,调整大小为200X130像素。在“女士”图像中创立选区,将人物图像选中,如图3-31所示。〔8〕切换到前面制作好的“林中汽车”图像。创立一个区选中汽车挡风玻璃,如图3-32所示。图3-31选中选区的人物图3-32创立档风玻璃选区〔9〕单击菜单“图层”→“新建”→“通过剪切的图层”命令,“图层”调板中会生成一个名为“图层3”的新图层,用来放置选区中的玻璃图像。〔10〕切换到“女士”图像,单击菜单“编辑”→“拷贝”命令,将女士图像复制到剪贴板中。再切换到“林中汽车”图像,按住CTRL键再单击“图层”调板的“图层3”〔档风玻璃图像〕,这时创立了挡风玻璃的选区。单击菜单“编辑”→“选择性粘贴”→“贴入”,这时已经将剪贴板中的女士图像粘贴到“林中汽车”图像的选区中。同时在“图层”调板中自动生成“图层4”图层,放置粘贴的女士图像。〔11〕单击菜单“编辑”→“自由变换”命令,进入自由变换状态。调整并移动女士图像的大小和位置,如图3-33所示,按Enter键确认变换操作,完成女士图像大小位置的调整。〔12〕将“图层4”图层〔放置“女士”图像〕移到“图层3”图层〔放置玻璃图像〕的下边,选中“图层3”图层,在“图层”调板中调整该图层的填充度为40%〔即在“填充”文本框中输入40%〕,并将该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滤色”,此时的“图层”调板如图3-34所示。图3-33调整女士图像大小和位置图3-34完成后的“图层”调板【相关知识】图层混合模式在Photoshop中,“图层混合模式”用得挺广。如图3-35所示即是图层的混合选项,当不同的层叠加在一起时,除了设置图层的不透明度以外,图层混合模式也将影响两个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效果。在翻开的列表中,你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熟悉的混合模式,该混合模式菜单在Photoshop中多处都可见到,如“填充”、“描边”、“计算”等对话框中都能看到,其实它们的原理实际上也相同,使用的方法也根本一样。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图层混合模式里的选项将会受到图像的色彩模式的影响,如图3-36所示为Lab颜色模式下的图层混合选项列表,其中的“变暗”、“颜色加深”等很多混合模式都是不可用的。
下面我们就开始介绍各个混合模式的使用。在图层混合选项中指定的混合模式来控制图像中的像素是如何受绘画或编辑工具的影响。在大家还在想象混合模式的效果时候,我先给大家介一下关键的三个词,大家一定要记住并理解了,因为后面会用到这三个词,请大家不要混淆。图3-35
RGB模式下的图层混合模式选项图3-36
Lab模式下的图层混合模式选项*“基色”:“基色”是图像中的原稿颜色,也就是我们要用混合模式选项时,两个图层中下面的那个图层。*“混合色”:“混合色”是通过绘画或编辑工具应用的颜色,也就是我们要用混合模式命令时,两个图层中上面的那个图层。*“结果色”:“结果色”我想大家已猜到了,其实就是混合模式结果后得到的颜色,也是最后的效果颜色。在后面的介绍中,将主要用到图3-37和图3-38作为“基色”和“混合色”来运用图层混合模式来成生最后的“结果色”。图3-37基色图片图3-38混合色图片1.正常(Normal)模式在“正常”模式下,“混合色”的显示与不透明度的设置有关。当“不透明度”为100%,也就是说完全不透明时,“结果色”的像素将完全由所用的“混合色”代替;当“不透明度”小于100%时,混合色的像素会透过所用的颜色显示出来,显示的程度取决于不透明度的设置与“基色”的颜色,如图3-39所示是将“不透明度”设为90%后的效果。如果在处理“位图”颜色模式图像或“索引颜色”颜色模式图像时,“正常”模式就改称为“阈值”模式了,不过功能是一样的。图3-39“正常”模式90%不透明度效果图3-40“溶解”模式90%不透明度效果2.溶解(Dissolve)模式在“溶解”模式中,主要是在编辑或绘制每个像素时,使其成为“结果色”。但是,根据任何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结果色”由“基色”或“混合色”的像素随机替换。因此,“溶解”模式最好是同Photoshop中的一些着色工具一同使用效果比较好,如“画笔”、“仿制图章”、“橡皮擦”工具等,也可以使用文字。当“混合色”没有羽化边缘,而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时,“混合色”将溶入到“基色”内。如果“混合色”没有羽化边缘,并且“不透明度”为100%,那么“溶解”模式不起任何作用。如图3-40所示是将“混合色”的“不透明度”设为90%后产生的效果,附那么“混合色”和“结果色”是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的,只是边缘有一点变化。如果是用“画笔”工具或文字创立的“混合色”,同“基色”交替,就可以创立一种类似扩散抖动的效果,如图3-41所示。如果以小于或等于50%的不透明度描划一条路径,然后利用“描边路径”命令,“溶解”模式在图像边缘周围创立一种“泼溅”的效果,如图3-42所示。还可以制作模拟破损纸的边缘的效果等。图3-41“溶解”模式下创立类似扩散抖动效果如果利用“橡皮擦”工具,可以在一幅图像上方创立一个新的图层,并填充的白色作为“混合色。然后在“溶解”模式中,用“橡皮擦”工具擦除,可以创立类似于冬天上霜的玻璃中间被擦除的效果,如图3-43所示。图3-42“溶解”模式创立“泼溅”的效果图3-43“溶解”模式创立玻璃被擦除效果3.变暗(Darken)模式在“变暗”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变暗”模式将导致比背景颜色更淡的颜色从“结果色”中被去掉了,如图3-44所示可以看到,白色的树挂从“结果色”被去掉了,而白色的瀑布即被比它颜色深的天空的颜色替换掉了。如图3-45示的是VB.NET反射参考手册系列的封面。这种封面就是将“混合色”设为红色,然后利用“变暗”模式将“手”中的白色局部及白色背景替换掉,并用红色来替换它们制作而成的,如图3-46所示。图3-44“变暗”模式图3-45
VB.NET反射参考手册系列的封面图3-46在“图层”调板中设置“变暗”模式
4.正片叠底(Multiply)模式在“正片叠底”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当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过渡色,如图3-47所示。
其实“正片叠底”模式就是从“基色”中减去“混合色”的亮度值,得到最终的“结果色”。如果在“正片叠底”模式中使用较淡的颜色对图像的“结果色”是没有影响的。利用“正片叠底”模式可以形成一种光线穿透图层的幻灯片效果。其实就是将“基色”颜色与“混合色”颜色的数值相乘,然后再除以255,便得到了“结果色”的颜色值。例如,红色与黄色的“结果色”是橙色,红色与绿色的“结果色”是褐色,红色与蓝色的“结果色”是紫色等。5.颜色加深(ClolorBurn)模式在“颜色加深”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增加比照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如果与白色混合的话将不会产生变化,如图3-48所示除了背景上的较淡区域消失,且图像区域呈现锋利的边缘特性之外,“颜色加深”模式创立的效果和“正片叠底”模式创立的效果比较类似。
6.线性加深(LinearBurn)模式在“线性加深”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减小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如果“混合色”与“基色”上的白色混合后将不会产生变化,如图3-49所示。图3-47“正片叠底”模式图3-48“颜色加深”模式
7.变亮(Lighten)模式
在“变亮”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亮的颜色作为“结果色”。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保持不变。在这种与“变暗”模式相反的模式下,较淡的颜色区域在最终的“合成色”中占主要地位。较暗区域并不出现在最终结“合成色”中,如图3-50所示。8.滤色(Screen)模式“滤色”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正好相反,属于光线的加法原那么。它将图像的“基色”颜色与“混合色”颜色结合起来产生比两种颜色都浅的第三种颜色,如图3-51所示。其实就是并将“混合色”的互补色与“基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亮的颜色。用黑色过滤时颜色保持不变。用白色过滤将产生白色。无论在“滤色”模式下用着色工具采用一种颜色,还是对“滤色”模式指定一个层,合并的“结果色”始终是相同的合成颜色或一种更淡的颜色。此效果类似于多个摄影幻灯片在彼此之上投影一样。9.颜色减淡(ClolorDodge)模式在“颜色减淡”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减小比照度使基色变亮以反映混合色。与黑色混合那么不发生变化。除了指定在这个模式的层上边缘区域更锋利,以及在这个模式下着色的笔划之外,“颜色减淡”模式类似于“滤色”模式创立的效果,如图3-52所示。另外,不管何时定义“颜色减淡”模式混合“混合色”与“基色”像素,“基色”上的暗区域都将会消失。图3-49“线性加深”模式图3-50“变亮”模式图3-51“滤色”模式图3-52“颜色减淡”模式10.线性减淡(LinearDodge)模式在“线性减淡”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增加亮度使基色变亮以反映混合色,如图3-53所示。但是大家可不要与黑色混合,那样是不会发生变化的。11.叠加(Overlay)模式“叠加”模式把图像的“基色”颜色与“混合色”颜色相混合产生一种中间色。“基色”内颜色比“混合色”颜色暗的颜色使“混合色”颜色倍增,比“混合色”颜色亮的颜色将使“混合色”颜色被遮盖,而图像内的高亮局部和阴影局部保持不变,因此对黑色或白色像素着色时“叠加”模式不起作用。如图3-54所示。“叠加”模式以一种非艺术逻辑的方式把放置或应用到一个层上的颜色同背景色进行混合,然而,却能得到有趣的效果。背景图像中的纯黑色或纯白色区域无法在“叠加”模式下显示层上的“叠加”着色或图像区域。背景区域上落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的亮度值同“叠加”材料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产生最终的合成颜色。为了使背景图像看上去好似是同设计或文本一起拍摄的。如在图3-55所示中的条格及图3-56所示中的网格和五角星都是利用了“叠加”模式溶解到背景中的,大家可以看配套素材中的PSD文件自己参考一下。其中的条格、网格及五角星的具体的制作步骤我想就不必介绍了。图3-53“线性减淡”模式图3-54“叠加”模式图3-55“叠加”模式应用一图3-56“叠加”模式应用二12.柔光(SoftLight)模式“柔光”模式会产生一种柔光照射的效果。如果“混合色”颜色比“基色颜色的像素更亮一些,那么“结果色”将更亮;如果“混合色”颜色比“基色”颜色的像素更暗一些,那么“结果色”颜色将更暗,使图像的亮度反差增大。如图3-57所示。例如,如果在背景图像上涂了50%黑色,这是一个从黑色到白色的梯度,那着色时梯度的较暗区域变得更暗,而较亮区域呈现出更亮的色调。其实使颜色变亮或变暗,具体取决于“混合色”。此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亮,那么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那么图像变暗,就象被加深了一样。用纯黑色或纯白色绘画会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但不会产生纯黑色或纯白色。13.强光(HardLight)模式“强光”模式将产生一种强光照射的效果。如果“混合色”颜色“基色”颜色的像素更亮一些,那么“结果色”颜色将更亮;如果“混合色”颜色比“基色”颜色的像素更暗一些,那么“结果色”将更暗。除了根据背景中的颜色而使背景色是多重的或屏蔽的之外,这种模式实质上同“柔光”模式是一样的。它的效果要比“柔光”模式更强烈一些,同“叠加”一样,这种模式也可以在背景对象的外表模拟图案或文本,如图3-58所示。例如,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亮,那么图像变亮,就像过滤后的效果。这对于向图像中添加高光非常有用。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那么图像变暗,就像复合后的效果。这对于向图像添加暗调非常有用。用纯黑色或纯白色绘画会产生纯黑色或纯白色。图3-57“柔光”模式图3-58“强光”模式14.亮光(VividLight)模式通过增加或减小比照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灰色亮,那么通过减小比照度使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那么通过增加比照度使图像变暗,如图3-59所示。15.线性光(LinearLight)模式通过减小或增加亮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灰色亮,那么通过增加亮度使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那么通过减小亮度使图像变暗。如图3-60所示。16.点光(PinLight)模式“点光”模式其实就是替换颜色,其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亮,那么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亮的像素。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那么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这对于向图像添加特殊效果非常有用。如图3-61所示。17.差值(Diference)模式在“差值”模式中,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差值”模式是将从图像中“基色”颜色的亮度值减去“混合色”颜色的亮度值,如果结果为负,那么取正值,产生反相效果。由于黑色的亮度值为0,白色的亮度值为255,因此用黑色着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用白色着色那么产生被着色的原始像素颜色的反相。“差值”模式创立背景颜色的相反色彩,如图3-62所示。18.排除(Exclusion)模式“排除”模式与“差值”模式相似,但是具有高比照度和低饱和度的特点。比用“差值”模式获得的颜色要柔和、更明亮一些。建议你在处理图像时,首先选择“差值”模式,假设效果不够理想,可以选择“排除”模式来试试。如图3-63所示。19.色相(Hue)模式“色相”模式只用“混合色”颜色的色相值进行着色,而使饱和度和亮度值保持不变。当“基色”颜色与“混合色”颜色的色相值不同时,才能使用描绘颜色进行着色,如图3-64所示。但是要注意的是“色相”模式不能用于灰度模式的图像。20.饱和度(Saturation)模式“饱和度”模式的作用方式与“色相”模式相似,它只用“混合色”颜色的饱和度值进行着色,而使色相值和亮度值保持不变。当“基色”颜色与“混合色”颜色的饱和度值不同时,才能使用描绘颜色进行着色处理,如图3-65所示。在无饱和度的区域上〔也就是灰色区域中〕用“饱和度”模式是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的。21.颜色(Color)模式“颜色”模式能够使用“混合色”颜色的饱和度值和色相值同时进行着色,而使“基色”颜色的亮度值保持不变。“颜色”模式模式可以看成是“饱合度”模式和“色相”模式的综合效果。该模式能够使灰色图像的阴影或轮廓透过着色的颜色显示出来,产生某种色彩化的效果。这样可以保存图像中的灰阶,并且对于给单色图像上色和给彩色图像着色都会非常有用。如图3-66所示。22.亮度(Luminosity)模式“亮度”模式能够使用“混合色”颜色的亮度值进行着色,而保持“基色”颜色的饱和度和色相数值不变。其实就是用“基色”中的“色相”和“饱和度”以及“混合色”的亮度创立“结果色”。此模式创立的效果是与“颜色”模式创立的效果相反,如图33所示。到这图层混合模式就介绍完了,后面几种的混合模式效果图片不列出,有兴趣读者可以自己试验下,其实图层混合模式中还不只这些,后面就需要大家多多上机操作了,这样才能对图层混合模式有一个真正了解。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图层混合模式,无论是对PS软件还是在以后影视后期处理软件AfterEffects软件中对图层叠加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3.3为图层添加样式【案例3-3】金属字“金属字”案例的效果如图3-67所示。图3-67“金属字”效果图
1.案例设计创意所在:该案例以利用图层样式,快速制作出具有金属质感的文字效果,通过改变文字的颜色,能制作出各种颜色效果的金属文字。
2.通过本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图层样式等图层的各项操作命令,尤其是理解斜面浮雕图层样式中曲线的作用,利用图层样式快速制作出金属字的效果。3.该案例的制作方法如下:〔1〕选择“文件”菜单→“新建〔Ctrl+N〕”命令,设置文件的“宽度”为16厘米,“高度”为12厘米,“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颜色模式为RGB,“背景内容”为白色,名称为“金属字”,如图3-68所示。〔2〕将背景填充为青色〔R=80,G=254,B=182〕。〔3〕选择工具箱上的“文字工具”按钮,输入文字“金属”,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60点,文字颜色为〔R=234,G=127,B=22〕,加粗,选择工具箱上的“移开工具”,调整好文字在画布上的位置,字符调板如图3-69所示。〔4〕单击“图层”面板上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选“斜面和浮雕”,按如图3-70所示的对话框设置参数,“光泽等高线”设置为“环形-双”,“深度”设置为100%,大小7像素,软化2像素,其余参数根本上可以按默认值。〔5〕调整文字的字体和颜色,还可以制作出其他的金属字效果来,如图3-71。图3-68“新建”对话框图3-69字符调板图3-70“图层样式”对话框图3-71调整文字颜色后效果【相关知识】为图层添加图层样式1.为图层添加图层样式使用图层样式可以方便的创立图层中整个图像的阴影、发光、斜面、浮雕和等效果,赋予图层样式后会产生许多图层效果,这些图层效果的集合构成了图层样式。在“图层”调板中,图层名称的右边会显示图标。图层的下边会显示效果名称,如图3-100所示。单击图标右边的按钮,可以将图层下边显示的效果名称展开,此时图层名称的右边会显示按钮。单击按钮右边的按钮,可收缩图层下边的效果名称。添加图层样式需要首先选中要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然后采用下面所述的一种方法。〔1〕单击“图层”调板中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翻开图层样式菜单,如图3-72所示。单击“混合选项”或其他命令,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如图3-73所示,用其可以添加图层样式,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如果单击图层样式菜单中的其他命令,也会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只是在“样式”选项组中选中多个复选框,可以添加多种样式,产生多种效果。〔2〕单击“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命令,或单击“图层”调板菜单中的“混合选项”命令,或双击要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3〕双击“样式”调板中的一种样式图标,即可为选定的图层添加图层样式。2.设置图层样式如图3-102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中各选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简介如下。〔1〕在“样式”选项组中有多个复选框,选中一个复选框,即可增加一种效果,同时在“预览”框中显示相应的综合效果视图。〔2〕选择“样式”选项组中的复选框后,可通过设置“混合选项”、“高级混合”及“混合颜色带”选项组中的选项调整图层样式。图3-72“图层样式”菜单图3-73“图层样式”对话框3.4编辑图层效果和图层样式【案例3-4】云中飞机“云中飞机”案例的效果如图3-74所示。图3-74“云中飞机”案例效果图3-75“云图”和“飞机”图像
1.案例设计创意所在:该案例是PHOTOSHOP高新技术考试中的一道案例题,案例中,通过将如图3-75所示的素材“云图”和“飞机”图像处理加工,使得飞机和云无缝拼接,且飞机被云雾包围,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个在设计中也经常应用。
2.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可以掌握图层样式中的“混合选项”的应用以及“混合颜色带”的调整实现两个图层的混合效果。3.该案例的制作方法如下:〔1〕翻开两幅图像,分别是“云图”和“飞机”图像,如图3-75所示。〔2〕单击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按钮,在其选项中设置容差为50。单击“飞机”图像的背景,按住SHIFT键单击没有选中的飞机背景图像,选中整个飞机背景图像。单击菜单“选择”→“反向”命令,将飞机图像选中,如图3-76所示。〔3〕单击菜单“编辑”→“拷贝”命令,将“飞机”图像复制到剪贴板中。单击云图图像。单击菜单“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中的“飞机”图像粘贴到“云图”图像中,此时自动创立名为“图层1”图层。〔4〕单击“选择”→“自由变换”命令,调整“图层1”图层中飞机图像的大小、位置和旋转角度。调整后按ENTER键。效果如图3-77所示。图3-76创立选区选中飞机图像图3-77调整后的效果〔5〕双击“图层”调板中的“图层1”图层〔“飞机”图像所在图层〕,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如图3-78所示。使用“混合颜色带”选项组可以调整“云图”和“飞机”图像所在两个图层的混合效果。选择“混合颜色带”下拉列表框中的“灰色”选项,如图3-78所示,对这两个图层中的灰度进行混合效果调整〔该下拉列表框中还有“红”、“绿”和“蓝”3个选项〕。〔6〕按住ALT键拖动“下一图层”的白色三角滑块调整下一图层〔即“云图”图像所在的图层〕,如图3-78所示。此时,画布中的“飞机”图像如图3-79所示。制作第2架云中飞机〔7〕单击工具箱中的“移开工具”按钮,按住ALT键拖动飞机图像,复制一个“飞机”图像,并将复制后的“飞机”图像所在的图层命名为“图层2”图层。〔8〕双击“图层”调板中的“图层2”图层,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使用“混合颜色带”选项组调整“飞机”和“云图”图像所在的两个图层的混合效果,调整结果如图3-80所示,最后效果如图3-81所示。【相关知识】编辑图层效果和图层样式1.隐藏和显示图层效果〔1〕隐藏图层效果:单击“图层”调板中效果名称层左边的按钮,使其消失,就会隐藏该图层效果;单击“图层”调板中“效果”层左边的按钮,使其消失,就会隐藏所有图层效果。〔2〕隐藏图层的全部效果:单击菜单“图层”→“图层样式”→“隐藏所有效果”命令,就会隐藏选中图层的全部效果,即隐藏图层样式。〔3〕显示图层效果:单击“图层”调板中“效果”层左边的按钮,会出现按钮,财是显示隐藏的图层效果。2.删除图层效果〔1〕删除图层的一个效果:将“图层”调板中的效果名称行〔如〕拖动到“删除图层”按钮之上。〔2〕删除一个图层的所有效果的方法如下:将“图层”调板中的“效果”行拖动到“删除图层”按钮之上。右击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或效果行名称,翻开其快捷菜单。单击其中的“删除图层样式”命令,即可删除全部图层效果〔即图层样式〕。单击菜单“图层”→“图层样式”→“去除图层样式”命令。单击“样式”调板中的“去除样式”按钮〔3〕删除一个或多个图层效果:选中要删除图层效果的图层,翻开“图层样式”对话框,然后去除“样式”选项组中的相应复选框。如果去除全部复选框,那么删除图层效果。3.复制和粘贴图层样式复制和粘贴图层样式的操作可以将一个图层的样式复制添加到其他图层中。〔1〕拷贝图层样式:有如下两种方法。右击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或其样式之上,翻开其快捷菜单,单击“拷贝图层样式”命令。单击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单击菜单“图层”→“图层样式”→“拷贝图层样式”命令。〔2〕粘贴图层效果:有如下两种方法。右击要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之上,翻开其快捷菜单,然后单击“粘贴图层样式”命令。单击要添加图层样式的图层,单击菜单“图层”→“图层样式”→“粘贴图层样式”命令。如果选中的图层原来有样式,由粘贴的样式会将其替代。4.保存图层样式按照上述方法拷贝图层样式,然后右击“样式”调板中的样式图案,翻开如图3-82所示的快捷菜单。单击“新建样式”命令,翻开“新建样式”对话框,如图3―83所示。命名样式并设置有关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在“样式”调板中样式图案的最后增加了一种新的样式图案。图3-82“样式”调板图3-83“新建样式”对话框单击“样式”调板菜单中的“新建样式”命令,或者单击“图层样式”对话框中的“新建样式”按钮,也可翻开“新建样式”对话框。3.5图层组图层组它是假设干图层的集合,相当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