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
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羌笛是一种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间乐器,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羌笛,传入
中原后,形制经过了改变。/南朝至唐冬”诗词中,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羌笛既是唐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
也是我国历史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符号。
《说文解字》对“笛”字的解释中有“笛,七孔简也。从竹,由声。羌笛三■孔”之描述。应劭《风俗通义》引
《乐记》云:“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长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马融笛赋目:'近
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音相似,刻其上孔通洞之,以当槌便易持,京君明
贤,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广京君”即西汉末学者京房,马融认为正是京
房加了一个最高音按孔,使羌笛成为五孔。
沈括的《梦溪笔谈》也对“羌笛”进行了描述:“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旧说皆不同,周礼笙师教
廉境。或云汉武帝时,丘仲始作笛,又云,起于羌人。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制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
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唐代李善还曾对“双笛”进行释解:“然羌
笛与笛二器不同,长于古笛,有三孔,大小异,故谓之双笛。''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双笛”后注谓"五孔
给人感觉“双笛”为一件乐器,其形制乃双管并列,具备五孔。近代黄侃在《文选平点》中亦云"日近世双笛,别
于古笛也将“双笛”与“古笛”视为两种乐器。清代胡彦升在《乐律表微》中认为“横笛始于羌,与竖笛为双笛。
马融《长笛赋》谓,近世双笛从羌起,者,古笛,非出于羌。世有双笛,乃从羌之有横笛起耳,;
概言之,羌笛本是流行于古代西北羌人日常生活中的民间乐器,后来成为南朝至唐宋诗词中的重要意象,
展现了羌笛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属性。
羌笛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声音"廖亮清越幽咽动人,有助于突出缠绵怫恻的诗意和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1页(共8页)
蕴藉含蓄的形象,因而成了诗词歌赋中表达边塞将士戍边意志和思乡之情的最佳隐喻。
南朝梁虞羲最早将“羌笛”引入诗词创作之中,其在《咏霍将军北伐》中所作的“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
借“胡笳''羌笛''歌颂汉名将霍去病的丰功伟绩,也表达出自己立志为国效命、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南朝梁庾信
奉使北上,羁留长安,被迫仕于西魏、北周,再未回南方,在这种心境之下,庾信写下了“胡笳落泪曲,羌笛断
肠歌:再借“胡笳“羌笛”之音,抒发自己羁旅的孤寂凄凉。南朝陈张正见在《陇头水二首》中也用“羌笛含流咽,
胡笳杂水悲表达出戍边将士听着“胡笳“羌笛"之音,饱受思乡之苦,守卫边塞的家国情怀。南朝诗人的创作,
是“羌笛”在唐代边塞诗词中密集出现的前奏。
唐代诗人尤其爱在诗作中用“羌笛”的意象。尤其是边塞诗人借物咏志,将“羌笛”低沉、伤痛、深幽的曲调,
与边塞荒凉、久戍边疆征未还的思乡之情形成对应。如李顾的“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7岑参的“中军
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而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将这种思乡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唐代李氏皇帝崇信道教,拜老子为始祖,崇尚虚无、淡然、自然的审美风尚。而羌笛“廖亮清越”的
声音特点,正符合道家哲学的审美偏好,所以羌笛受到唐代上层社会的追捧。胡震亨《唐音癸签》:“玄宗幸蜀,
行次骆谷,谓高力士曰:'吾不用张九龄之言,至此。,索长笛吹一曲,潸然流涕。后有司录成谱以进,且请曲名,
上日:,吾因思九龄,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音怨切,诸曲莫比。”
至唐代中期,“羌笛”从最初表达戍边艰辛和思乡之情,逐渐演变为倾诉别离之情的符号,曾经的边塞、戍边、
瀚海、大漠等情境表达被弱化。如李白在《清溪半夜闻笛》所作的“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
断玉关声‘,’描绘的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悲愁之情尽显。沈宇《武阳送别》中的“菊黄芹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
满衣。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此处的“羌笛”已成为表达离别悲伤之情的代名词。社牧《见吴秀才与
池妓别,因成绝句》中的“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以及南唐冯延巳《芳草渡》中的“燕鸿远,羌笛怨,
渺渺澄波一片;更是道尽了满腔的离愁别绪。此时的“羌笛”已脱离其器用功能,主要表现出其文化属性。
(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羌笛是古羌人的民间乐器,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
B.羌笛音律雅正,能够帮助人们清除思想上的邪恶污秽,因而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
C.南朝虞羲、庾信等人的诗歌创作,为“羌笛”在唐代边塞诗词中的出现开了先声。
D.羌笛作为器物或者意象大量地出现在唐代诗歌中,促进了唐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马融的笛赋可知,京房对羌笛形制上的改变,弥补其缺陷,才使之五音毕具。
B.按李善所言,“羌笛”“双笛”应皆源于古羌,可见古羌在乐器制作上颇有造诣。
C.根据沈括对“羌笛五孔”的描述可推断,至少在汉武帝之前,羌笛已流行于中原。
D.清代胡彦升虽与汉代马融、唐代李善的观点有差异,但均认为“双笛”源于古羌。
3.下面句子中“羌笛”意象所寄寓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C.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D.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2页(共8页)
4.请为文章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并简要阐述理由。(4分)
5.请简要概括唐代诗人爱在诗作中使用“羌笛”这一意象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花开的时候
王东梅
许久长蹲在台阶上,看两只绿翅鸭为了一粒玉米粒争来抢去,扑棱棱的翅膀扬起的尘土险些迷了他的眼睛。
许久长一躲,就与门缝里钻出的一缕小鱼贴饼子的香味儿撞了个满怀——真香啊。叹了口气,许久长从簸箕里又
抓了一把玉米粒,扬向空中,转身进了屋。
灶上,铁锅里正咕嘟嘟冒着热气。
真香。
许久长又嘟嚷了一句。
香吧!喝两盅?
喝。
两只小酒杯就摆在了炕桌上。老伴儿马小翠坐在了对面。
酒倒上了,小鱼上桌了,俩酒杯一碰,马小翠的眼睛里却渗出了点点泪花。喝吧。喝完,就该出发了。
嗯。
许久长一仰脖,酒杯里的酒就灌进了喉咙里。热辣辣的酒,像一团烧着的火,热辣辣地烤热了许久长的胸
膛。
许久长85岁,马小翠82岁,他们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春种秋收。今天,他们就要离开
了。
在村庄搬迁的启动大会上,马小翠听乡里的领导说了,说咱衡水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为加强湿地保护,
修复自然生态保护,村庄要整体搬迁。啥是“生态保护”她没听懂,可她听懂了啥是“搬迁搬迁就是搬走,就是让
她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子。
她的心疼啊!
有多疼?
像?像离开和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许久长那么疼。撕心裂肺地疼。
儿子说,得搬。这是大事。
村主任说,得搬。咱顺民庄为啥叫顺民庄?不是逆来顺受,是顺民心、顺民意。
这些道理马小翠都懂。得搬。可是,她就是舍不得。
门前的大槐树,是生儿子那年栽的,现在树都两搂粗了,比儿子都壮实。房子是生闺女那年翻盖的,如今
闺女都做奶奶了。还有屋后河洼里的那条船,破了补补了修,一条船养活了老老少少一大家子。还有门前的这条
路,原本只是一条下河的毛毛道,如今已经修成了柏油路。
儿子说,新区啥都有。有新房子,有新路。
村主任说,村民搬迁了,村子里会种满樱花,等到春天来了,整个村子就会变成鲜花盛开的地方。
马小翠没有见过樱花,她这辈子跟在许久长身后见得最多的是咱衡水湖的水、鱼、鸟、芦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3页(共8页)
苇,她这辈子习惯了呼吸着衡水湖带着水汽的空气,像是习惯了许久长身上长年的鱼腥味。
干!
许久长又往酒杯里蓄满了酒。
不等马小翠端杯,许久长已兀自把酒灌进喉咙里。一股热辣辣的小火苗又烧了起来。
村里人都搬走了。
儿子说,13天,整个村子都搬空了。只有你俩还留在村子里。
村主任说,久长叔,你可是老党员啊。
许久长的泪窝就热了。他不是钉子户,他不是不走,他只是想再多看一眼这个村子,
想在这里多待上一会儿。
故土难离呀。
马小翠又端起了酒壶,许久长摆了摆手:吃鱼。
对,吃鱼。早上刚从湖里打上来的鱼,还带着湖水的腥气。香,真香。是一辈子也忘
不了的味道。
马小翠的眼里又有泪花溢出来。
屋里的摆设还是原来的模样。儿子说,新房里啥都有。许久长也不想动,一砖一瓦置
起来的,他不想住了一辈子的房子搬得像个空空落落的破烂样。可有一样东西,他装了满
满一罐子的土——自家院里的黄土。
他把罐子塞到马小翠怀里,说,抱好了,这是念想。
马小翠就紧紧地抱着罐子。
顺民庄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出村的大路,是衡水湖上唯一住人的岛屿。据说,原先这
岛上没有人,只有鸟。老渔民都知道,鸟是有灵性的物种,只栖落在有风水的地方,于是,
就有打鱼的人在岛上安了家。一家、两家、三四家,渐渐就有了村庄。一辈又一辈,村庄
越来越大。可不知从啥时候起鸟儿们渐渐飞离了小岛,岛上的鸟越来越少了。
儿子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是人们破坏了环境。
村主任说,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搬迁的领导说,要把岛还给鸟儿,环境才会好起来。
村子搬空了,村民们退出了小岛。
许久长抻着脖子往天上望,望天边的一个又一个黑点。
咕咕咕,咕咕咕。
走吧。
马小翠拽拽许久长的衣襟。一辆独轮小车早已停在院门口,是许久长说,当年娶她进
门用的就是这辆独轮车,今天离开,也要用这辆独轮车推着她。
坐在车上,马小翠又看见了许久长健壮的模样。
咕咕咕,咕咕咕。
忽然,远远的天上飞来一只鸟。紧接着又是一只,两只,三■只,无数只……成千上万
只鸟在空中齐飞,它们一会儿盘旋上升,一会儿又急速下降,还不时变换着各种队形,好
像有人指挥它们在空中表演高难度舞蹈一样。
马小翠叫起来,真美呀。
啥?许久长问。
鸟儿!不,这湖,这水,这鸟,这村,这景。
嗯。美。许久长应了一声。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4页(共8页)•
明年花开的时候一定要回村子看看,看看咱的村子变成啥样了。
回。一定回。
许久长一挺腰身,攥紧车把,脚步铿锵,沿着出村的大路向前走去。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搬迁”启动会上,马小翠并没有听懂搬迁的原因,因而内心“疼”得如离开老伴般“撕心裂肺”。
B.在做许久长夫妇思想工作时,村支书主要是晓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理念。
C.搬迁中,马小翠坐上新婚时的那辆独轮小车,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再次触发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因“故土难离”,也因想见证“花开的时候”,许久长与马小翠都有着“一定要回村子看看”的强烈愿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花开的时候”语义双关,既指小岛恢复生态环境后迎来的“春天”,也指小岛居民未来的生活美好
得像鲜花盛开一样。
B.本文使用了拟人、比喻、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如与“香味儿撞了个满怀”,以触觉来写味觉,表现了
家庭生活的温馨。
C.作者运用“叹”“抓”“扬”“转”等一系列的动词,对许久长喂养绿翅鸭进行细致描绘,刻画其勤劳勇敢
的老农形象。
D.文尾用“齐飞”“盘旋.”“下拳”等祠描写鸟儿动态,衬托小岛的生机盎然,为许久长“脚步铿锵”地走
出村庄营造氛围。
8.“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说是如何表现人物这一心理的?(4分)
9.小说中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初,帝在藩镇,爱信牙将慕容迁,及即位,以为控鹤指挥使;帝将北渡河,密与之谋,使帅部兵守玄武门。
是夕,帝以五十骑出玄武门,谓迁日:“朕且幸魏州,徐图兴复,汝帅有马控鹤从我。”迁日:“生死从木冬。”乃阳为
团结;帝既出,即阖门不行。
己巳,冯道等入朝,及端门,闻朱、冯死,帝已北走;道及刘晌欲归,李愚日:“天子之出,吾辈不预谋。
今太后在宫,吾辈当至中书,遣小黄门取太后进止,然后归第,人臣之义也。”道曰:“主上失守社稷人臣惟君是奉
无君而入宫城恐非所江。潞王已处处张榜,不若归俟教令。”乃归。至天宫寺,安从进遣人语之日:“潞王倍道而来,
且至矣,相公宜帅百官至谷水奉迎。”乃止于寺中,召百官。中书舍人卢导至,冯道曰:“俟舍人久矣,所急者孙
举文书,宜速具草。”导曰:“潞王入朝,百官班迎可也;设有废立,当俟太后教令,岂可遽议劝进乎?”道曰:“事当
务实。“导日:“安有天子在外,人臣遽以大位劝人者邪!若潞王守节北面,以大义见责,将何辞以对!公不如帅
百官诣宫门,进名问安,取太后进止,则去就善矣。“道未及对,安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5页(共8页).
从进屡遣人趣之曰:“潞王至矣,太后、太妃已遣中使迎劳矣,安得百官无班!''道等即纷然而去。既而潞王未至,
三相息于上阳门外,卢导过于前,道复召而语之,导对如初。李愚日:“舍人之言是也。吾辈之罪,擢发不足数。”
康义诚至陕待罪,潞王责之曰:“先帝变明立嗣在诸公;今上亮阴(p,政事出诸公,勺为不能终始,陷吾
弟至此乎?”义诚大惧,叩头请死。王素恶其为人,未欲遽诛,且宥之。马步都虞候装从简、左龙武统军王景戡皆
为部下所执,降于潞王,东军尽降。潞王上笺于太后取进止,遂自陕而东。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九•后唐纪八》)
材料二:
冯道自谓长乐老子,盖真长乐老子也。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道知之矣。夫社者,所以
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君不能安养斯民,而后臣独为之安养斯民,而后冯道
之责始尽。今观五季相禅,潜移嘿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五十年间,虽历经四姓,事一"h二君并耶律契丹等,
而百姓卒免皆篦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
(节选自李贽《藏书》)
【注】①亮阴:帝王居丧。
io.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
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主上失守口社稷口人臣口惟君口是奉口无君而入口宫口城口恐非所宜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家,指近臣对徼帝僧称呼。《与高汝是大家案》中的《大赛”词义相同。
B.劝进,指劝登帝位。与“几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的“劝进”词义不同。
C.晏驾,指古时对帝王死亡的称呼。与“山陵崩”“驾崩”词语意义相近。
D.锋镐,借指战争。与《过秦论》“销锋镐”中的“锋铺”意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闵帝在藩镇时,宠信慕容迁,即位后,任用他为控鹤指挥使;闵帝将北渡黄河去魏州,慕容迁大表忠心,
始终忠于皇上。
B.李愚认为,天子出走,他们未参与谋划;现在太后还在宫中,他们应当听取太后的意见,然后回家等候,
才合乎人臣大义。
C.冯道两次召卢导谈劝进之事,卢导对答如一,并建议冯道他们率领百官进谒宫门,送名帖问安,听从太
后的意见。
D.康义诚到陕州等待治罪,潞王责备他们拥有立嗣、处理政事的权力,却不能坚持到底,没有能够很好地
辅佐他的弟弟。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潞王倍道而来,且至矣,相公宜帅百官至谷水奉迎。(4分)
(2)王素恶其为人,未欲遽诛,且宥之。(4分)
14.冯道历经五个朝代,侍奉过十二位君王,但前人对他褒贬不一,材料二中李贽褒扬冯道的理由是什么?(3分)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6页(共8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题陆侍御①林亭
唐•许浑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②无事隐雄才。
松斋下马书千卷,兰舫逢人酒一杯。
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
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
【注】①陆侍御:即陆畅,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历迁秘书丞、江西观察判官,与许浑是忘年交。本诗是作者
游览陆府后即兴之作。②五营:泛指军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既介绍了陆府花园中泉水与亭台相映成趣的景观,也写出了友人陆畅因军营无战事而隐居于此的境况。
B.颔联写书斋藏书千卷,墨香幽淡;主客乘兰舫以游湖,品醇酿以相娱。不作一句议论,而情感自现。
C.颈联描绘了雪后初霁,红叶璀璨,远山苍翠的迷人景象。其中“吐”“来”二字最为传神,极具气势。
D.全诗技巧娴熟,直抒胸臆。既描绘出一幅冬末春初的美好景象,又彰显出才子们的学识、风度和闲情雅兴。
16.诗歌尾联写法精妙,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记载,冉有曾经向孔子提及自己的政治理想,治理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可以让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则要“
(2)“,”两句,在《诗经•郑风》中,原是以服饰代人,表达对恋人的深切
思念。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接引用它来抒发对贤才的渴望。
(3)“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王熙风以其特有的个性魅力,在贾府里能够如鱼得水,(),拥有实权,尽展其才能。与大观园里那些会
做诗的少爷小姐相比,①,但实际上凤姐没有读过书,她的能力是真的从生活中()出来的。有学者说过
“做学问不难,做人难。''相比较,凤姐在人际的旋涡中“做人”的能力,更让人钦佩。这是王熙凤真正的魅力所在。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联想到(”清高孤立的林黛玉和与人为善、平和处事的薛宝钗了。二者才学不相上下,可
要论为人处世,@大观园其实就是如同大社会般,是个巨大的人际关系网,人人都在网中挣扎求存,
谁能更好地处理和“人''的关系,谁就是真正的“强者晴雯的悲惨命运不正是()了这强大的真理么?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7页(共8页)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左右逢源锻炼见多识广呈现
B.左右逢源历练才高八斗演绎
C.无往不利历练见多识广演绎
D.无往不利锻炼才高八斗呈现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让文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加强正面宣传,光有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是不够的,最迫切的是提高舆论引导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使正面
宣传由群众敬而远之变为群众喜闻乐见,更富吸引力、感染力()如何使正面宣传由模式化、套路化变为生动鲜
活、清新朴实,更具亲和力、贴近度,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需要我们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
不善于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不主动回应诉求,就是放弃话语权。我们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深入研究
新形势下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切实改进宣传方式和手段。在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上,还要解
决好时、度、效的问题,要对宣传报道从全局上去把握、整体上去考量、效果上去判断。芍那些社会影响大、牵
涉面广的突发事件报道,权威消息要全面及时发布,挤压负面信息和谣言最大限度的传播空间。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那些社会影响先传涉面广的寒发事件报道,权威消息要全面及时发布,最大限度挤压负面信息和谣言
的传播空间。
B.对那些社会影响大、牵涉面广的突发事件报道,要全面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挤压负面信息和谣言最大限
度的传播空间。
C.对那些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的突发事件报道,要全面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最大限度挤压负面信息和谣
言的传播空间。
D.对那些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的突发事件报道,权威消息要全面及时发布,挤压负面信息和谣言最大限
度的传播空间。
21.文中括号里的标点应该用分号还是问号?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回应诉求不主动,就是放弃话语权。”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是宋代著名诗人饶节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认为山野里
春天的美景无人欣赏,野菜花开,也会吸引蝴蝶前来舞动。诗歌不仅仅描绘了一种自然美景,也蕴含着深
刻的哲理。
请你根据自己阅读诗歌时的理解和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第8页(共8页)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语文
1.B。【解析】强加因果。原文说“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说的是“笛”声的特质,并
没有将“羌笛”和“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相联系。
2.Ao【解析】“弥补其缺陷”错,无中生有。原来的羌笛是三孔或者四孔,并不意味着有缺陷。
3.D。【解析】D选项的诗句出自王维的《凉州赛神》,诗歌描写的是边塞中迎赛神会的场景,是一种当地的民
俗文化活动。在诗中,羌笛的曲调不再哀怨悲凉,而是营造了热情的氛围,充满了人声鼎沸的烟火气。
4.(4分)参考答案:
标题:《诗词文化中的羌笛》或《唐诗宋词中的羌笛》(1分,大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理由:文章首先解释了“羌笛”命名的由来,并概括指出“从南朝至唐宋的诗词中,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1分)接着在第②③段探究了羌笛的起源;(1分)又在④一⑧段列举了羌笛在南朝至唐宋诗词中大量使用的情
形,并探究了其原因。(1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5.(6分)参考答案:①羌笛声音“廖亮清越”,幽咽动人,有助于突出缠绵俳恻的诗意和蕴藉含蓄的形象。(2分)
②羌笛蕴含丰富文化属性,符合唐代诗歌,尤其是唐代边塞诗表达情感的需要。(2分)③羌笛声“廖亮清越”
的特点,符合唐代皇帝崇尚虚无、淡然、自然的审美风尚,从而受到唐代上层社会的追捧。(2分)(言之有理,
即可酌情给分)
6.A。【解析】马小翠没听懂的是啥是“臣态保护”,她内心疼痛是因为要搬离“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子”。
7.C。【解析】“勇敢”有误。
8.(4分)参考答案:
①直接描写人物“安土重迁”的心理。如描写马小翠“她的心疼啊!有多疼?像?像离开和自己生活了一
辈子的许久长那么疼。撕心裂肺地疼。”(1分)
②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安土重迁”的心理。如文章多次写到许久长、马
小翠的泪花。(1分)
③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人物“安土重迁”的心理。如文章写到搬迁时,许久长其他东西不想动,但却装了满
满一罐子的土,并“把罐子塞到马小翠怀里,说,抱好了,这是念想。马小翠就紧紧地抱着罐子。”(1分)
④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安土重迁”的心理。文章对庭院、门前的路、大槐树以及村庄环境变化的描写,
都展现了人物对故土的眷念与不舍。(1分)(答案不在范围内,只要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9.(6分)参考答案:
①主题更突出。回忆与现实交织,使得“搬迁”的历史背景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也揭示“搬迁”的现实意
义,使文章的内涵更加深刻。
②人物形象更丰富。文章既直接描写了当前现实中的许久长、马小翠夫妇对故土的眷念不舍,又通过回忆,
塑造了许久长、马小翠夫妇顾全大局的形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完整。
③情节更紧凑。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打破了时空局限,使得叙事更紧凑,结构更完整。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第1页(共9页答案
④增强艺术效果。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既增强了小说内容的真实性,又使小说具有历史厚重感。(每点2分,
答对3点给满分。答案不在范围内,只要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10.BEHo【解析】原句标点:主上失守社稷,人臣惟君是奉,无君而入宫城,恐非所宜。
译文:主上把江山社稷丢了,作为人臣只能侍奉君主,没有了君主而进入宫城,恐怕不合适。“主上失守”
的对象是“社稷”,因此应在“社稷”后停顿;“人臣惟君是奉”是宾语前置句,“奉”后停顿;“宫城”是动
词“入”的宾语,在“宫城”后停顿。
11.A„【解析】A项,“汝是大家子”中的“大家”,应解释为“大户人家”。B项,“劝进农业”中的“劝进”
指鼓励促进。D项,“销锋镐”中的“锋镐”指兵器。
12.A„【解析】“始终忠于皇上”错,根据文中“乃阳为团结……即阖门不行”可知,慕容迁只是表面忠心
13.(8分)
(1)(4分)潞王加倍赶路而来,即将到达,您应该率领百官到谷水去迎接。(“倍道”“帅”“奉迎”,各1分;
句意1分)
(2)(4分)潞王素来厌恶他(康义诚)的为人,但是不想马上杀他,暂且宽赦了他。(“素”“遽”“宥”,各1
分洵意1分)
14.(3分)冯道践行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安养百姓,让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15.D»【解析】诗歌没有直抒胸臆。
16.(6分)参考答案:
示例一:诗人相信,分别后不多久,这里的海柳江花将次第开放。(2分)诗人憧憬未来,虚写嫩黄的柳芽、
艳丽的江花绽放的美景,(2分,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再
示例二:海柳江花知道信,一次将高别三千篇次第开放,以最美的状态来挽留。(2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
海柳江花以人的情感,(2分)表达出诗人的依依不舍深情。(2分)(答案不在范围内,只要言之有据,即可酌
情给分)
17.(6分)(1)比及三年以俟君子(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⑶示例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示例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
示例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示例四: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每空一分,有错别字则不得分。)
18.B。【解析】“左右逢源”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无往不利”意为不论到哪里,没有
不顺利的,形容事事顺利或处处行得通。“历练”指经历和锻炼,经历的事情多而富有经验,侧重于积累
经验和成长。“锻炼”指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侧重指通过体育活动或者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
康水平。“才高八斗”形容文采非常高。“见多识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知识广博。“演绎”的意思是
推演铺陈或者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结论“呈现”指直接展示或显示出某种内容或者形式。
19.(4分)参考答案:①凤姐毫不逊色。(2分)②那林妹妹可就逊色得多。(2分)(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
20.C。【解析】原句有三处错误。第一处,“社会影响大、牵涉面广”顺序不合理,”社会影响大”应该放在后面;
第二处,“权威消息要全面及时发布”一句中途易辙;第三处,“最大限度”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公第2页(共4页)
21.(4分)参考答案:用分号。
①从“如何使正面宣传由群众敬而远之…”到段末是一个句子,谓语是“需要”,“需要”之前的两个
“如何……”是并列关系。(2分)
②“如何”是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2分)
22.(6分)参考答案:
①改句易加“如果”一词,表示假设,虚拟的意味较强,削弱了句子的现实意义;(2分)②原句“不善
于表达自己”“不主动回应诉求”都是动宾结构,语言更简洁,观点更鲜明,更符合文体的要求;(2分)
③原句结构基本相似,句式整齐,音韵铿锵,气势更充沛。(2分)(只要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23.(60分)【立意提示】根据诗句的含义,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要自强不息,乐观自信。不要因为身处不好的环境,就丧失信念,要突破环境的束缚,绽放自己的
风米。
(2)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寻找到内心的平静,适应自己的使命,
就能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3)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景和平凡的幸福。生活中的美好并不仅仅存在于名山大川、繁华都市,我们只
要善于发现,人生处处是风景。
(4)平凡之中也蕴含着壮丽的风景。野菜花开也能吸引蜂飞蝶舞。
(5)只要自己有建树,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作文评分细则:
等立等笑案公众善务》四等
搜0
(20~16分)(5~0分)
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
符合题意中心
突出内容充实
内容20分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内容不当
思想健康感情
真挚
思想健康思想基本健康思想不健康
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
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结构混乱
结构严谨结构基本完整
表达20分语言通顺语言不通顺
语言流畅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语病多
字迹工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企业债券担保委托保证合同3篇
- 2025年度船员劳务合同范本修订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库水资源调配与承包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橱柜品牌授权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驾驶汽车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制作公司演员聘用合同模板下载3篇
- 2024版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离婚车辆处置及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费用承担合同4篇
- 2025年度厨房设备租赁与品牌授权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车辆运输及关税清关服务合同4篇
- 人员测评与选拔的主要方法课件
- 2024年度节后复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交底
- 2024年内蒙古电力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阿米巴落地实操方案
- 药物制剂工(三级)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代谢健康的长期影响
- ICU患者导管留置登记表
- 中建商务工作指南手册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流程与冶疗策略
- 贵州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