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核心素养目标】1.观看视频、图片,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实践力)2.结合野外调查,分析资料,理解外力作用的形成及影响。(综合思维)3.绘制示意图,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影响。(综合思维)【教学重难点】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2.特点: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3.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①含义: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②基本形式:eq\b\lc\{(\a\vs4\al\co1(水平运动,垂直运动))③主要反映: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的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3)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温馨提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紧密相关的,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①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过程。②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③影响: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的破坏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4)堆积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被搬运途中,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作用。3.作用特点(1)不同地区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特别提醒]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作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过程体现(1)三大类岩石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2)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2.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成岩作用而成。(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3.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B喷出型岩浆岩、C沉积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二、初试身手(1)内力作用只在地下发生,对地球表面影响不大。 ()(2)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不能同时发生,有先有后。 ()(3)风化作用就是风力起主导作用。 ()(4)三大类岩石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5)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提示:(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塑造地球表面基本形态。(2)×内外力作用往往相伴而生,有时以内力作用为主,有时以外力作用为主。(3)×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种形式,大气、流水、温度、生物等都能引起风化。(4)×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变质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5)B气候干旱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以侵蚀、搬运、沉积为主。三、合作探究攻重难探究点1内力作用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约旦河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思考交流]问题1(区域认知)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提示: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背离的水平张裂运动形成的。问题2(综合思维)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哪种内力作用形成的?提示:岩浆活动。问题3(综合思维)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提示: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归纳提升]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示意图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指点迷津]判断内力作用的方法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是内力作用所致,应抓住两点:①必须是自然作用;②能量必须来自地球内部。[题组对练]1.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测量高度为8844.43米,比之前的8848.13米矮了3.7米,专家大致认为是雪降岩升。2008年四川地震后,专家称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原来是一片海洋。据此完成(1)~(2)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冰川作用B.内力作用——地壳运动C.内力作用——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岩浆活动(2)关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长高是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B.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人们却没有察觉。说明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人类不易感知C.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既有岩浆活动,也有变质作用D.喜马拉雅山的增高说明了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1)B(2)B[第(1)题,喜马拉雅山的崛起是内力作用——地壳垂直上升运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伴随着外力作用,但在这个时期,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第(2)题,岩浆活动比较剧烈,喷出地表后短时间内就会形成火山,改变地表形态,所以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的说法是错误的。]探究点2外力作用开车进入玉门关西的“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销烟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思考交流]问题1(区域认知)“魔鬼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提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问题2(综合思维)“魔鬼城”的形成体现了什么外力作用?分布有何规律?提示:风力侵蚀作用。多分布于气候干旱、风力强劲的地区。问题3(综合思维)沙尘暴体现的是何种外力作用?提示:风力的搬运作用。[归纳提升]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如下表所示:1.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海滨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物质迁移滨海地带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方法技巧]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1)根据不同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分析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根据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不同分析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题组对练]2.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A.中国 B.巴西C.加拿大 D.澳大利亚(2)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A.湖泊 B.冰面河C.塌陷沉积 D.冰下河道(3)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C(2)D(3)B[第(1)题,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主要为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大陆冰川;中国和巴西、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第(2)题,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在隧道中的冰融水流会携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第(3)题,蛇形丘堆积主要受冰水补给的湖泊沉积,因夏季冰水流量大,带入湖泊的物质以沙为主,堆积量较大;冬季冰川停止消融,冰水断流,湖泊沉积主要为黏土和有机物,堆积量较小。]探究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200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思考交流]问题1(地理实践力)你能推断形成灯笼西红柿化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提示:沉积岩。问题2(综合思维)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提示: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灯笼西红柿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归纳提升]1.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应用形成过程突出特点常见岩石用处举例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碎屑物质,再经风力、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压实固结作用而成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成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序号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岩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方法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判读方法(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题组对练]3.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下面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 B.④⑤⑧C.②④ D.③⑥⑦⑨(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② B.③C.⑦ D.⑨(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1)A(2)B(3)A[第(1)题,煤炭资源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是地质时期的古代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埋藏沉积在地下形成的,所以应先是形成沉积物,再形成沉积岩。读图,根据地质循环的环节分析,①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物,②是固结成岩过程,形成了沉积岩。其他作用过程形成的不是沉积岩。第(2)题,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变质形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③;②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⑦是岩浆岩变质作用过程,形成的是片麻岩。⑨也是岩浆岩变质过程,不会形成大理岩。第(3)题,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只有岩浆能够形成岩浆岩,其他岩石都不能;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都能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在高温条件下熔化,能形成新的岩浆。]核心素养深拓展[素养材料]区域认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喀斯特地貌数桂林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殊不知桂林山水的“魂”在于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我国的桂林地区早在数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有大量含有石灰质的沉积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形成了3000多米厚的石灰岩。后来受内力作用影响,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