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专题训练-……陈忠实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
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
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
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
天气很好。温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
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
粉白。
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
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
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
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
花。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
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
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
去。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
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
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
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浦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
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
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
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
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
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
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
一种病态的表征。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蟒靖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
了根,等等。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
事,倒是蟒靖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蟒靖,一只也未见到。
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
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
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
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做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
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镌头来。
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
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
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
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
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做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
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
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选自《新民晚
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E.文章以“一颗玉兰树”为线索,通过这颗曾经快要病死今又开花的玉兰树,表达了对父母
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A.文章开头写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是为了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表达我对生
老病死的思考。
B.作者突然看见玉兰树开花了,内心微颤,惊喜得轻叫一声,这说明他根本没想到这颗玉
兰树还会开花。
C.文章先写玉兰花开,再写玉兰树的遭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D.玉兰树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作者把玉兰树视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对生老病死参悟
的结果。
2.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4.结合全文,仔细品味文章最后“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谈谈
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乌镇
①东溪河紧紧贴着两岸人家的墙根流淌。这一岸的正门,隔河对着那一岸的后门和后
窗。河不宽,水量却充沛,人是无法涉水而过的,就有好多座拱起来的桥,把东溪河两岸
的人家连结起来。这条河让我联想到人体的主动脉,镶嵌在这个古老镇子的躯体之中,无
声无响地涌动着,也滋润着这一方古镇,竟然有一千余年了。
②一千余年的古镇或村寨,无论在中国的南方或北方,其实都不会引起太多的惊奇,
就我生活的渭河平原,许多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纪年之前,推想南方也是如此,这
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太悠久了。我从遥远的关中赶到这里来,显然不是纯粹观光一个江
南古镇的风情,而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的茅盾先生,出生并成长在这
里。这个镇叫乌镇。乌镇的茅盾和茅盾的乌镇,就一样萦绕于我的情感世界,几十年了。
③游览在东溪河上,我的思绪里便时隐时浮着先生和他的作品。周六下午放学回家的
路,我总是选择沿着灌河而上的宽阔的河堤,这儿连骗自行车的人也难碰到,可以放心地
边走边读了。隐蔽在潮河柳阴下,我在那一段时日里,集中阅读茅盾的《子夜》《蚀》《腐
蚀》《多角关系》,以及《林家铺子》等中、短篇小说。那时候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课余时间很多,为保存因食物缺乏而有限的热量,最好不运动。我因此而获得了阅读小说
的最好机遇。我已记不清因由和缘起,竟然在这段时日里把茅盾先生所出版的作品几乎全
部通读了。作为一个偏爱着文学的中学生,没有任何企图去研究评价,呼搭的感觉却是经
久不泯的钦敬。四十余年后,我终于走到诞生这位巨匠的南方古镇来了,这镇叫乌镇。
④从东溪河的一座宽敞的石拱桥上过去,才进入乌镇,头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巷叫观前
街。茅盾故居就在这条街巷里。街巷石条铺地,洁净清爽。两边或高或矮或宽敞或窄狭的
门面,挤挤挨挨不留间隙。令我感到奇异的是,所有面向街巷建筑的前檐的墙壁,几乎一
律是用松木板镶嵌而成,而且一律不刷油漆,不涂饰料,不作装潢,裸露着松木木板的原
本颜色,一圈一圈木纹丝路乃至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树旋儿都清晰可辨。墙是木板墙,门是
木板门,窗是可装可卸的木板窗扇。站在街巷里往前看去,尽是略为陈旧的米黄色木板壁
垒,油然而生思古的朴拙。我便惊奇,这样原封不变的整个一个镇子的建筑如何保存得下
来,五十多年来频仍的运动的劫难何以逃躲?
⑤茅盾故居坐北朝南,宽大的门面,高耸的屋脊,当是观前街上最气魄的宅院之一。
四开间砖木结构的楼房分为东西两院,都有前屋和后楼,中间是庭院。东院购置建造在先,
称为老屋,后建的西院顺理成章被称为新屋。东西两院之间有一道隔墙,下有门道,上有
楼梯沟通。在窄窄巴巴的小铺店小门面构成的建筑群里,茅盾故居就显示出大家富户的气
派,即使今天我站在作为纪念馆的庭院里,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家业兴旺的气象。
⑥我在这里看到茅盾落生的那间屋子,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天才落生在任何一
间屋子都是合宜的,也无关紧要。我更感兴趣的是那间家塾,内有三张至今仍油光程亮的
小方桌。茅盾就是在这间屋子的某一张桌子上铺开纸笔和书本的,一位中国新文学的大师
开始启蒙。老师是他的祖父沈砚耕和他的父亲沈永锡。家业富足以后首先就让子孙读书,
是这个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南方是这样,我生活的关中也是这样。只有揭不开锅交不出
学费和买不起笔墨纸砚,才忍痛让孩子失学。茅盾的祖父和父亲在教着五岁的茅盾开始念
书写字的时候,寄望自然是深厚至殷的。我想他们肯定没有料及这个在他们膝下一句一句
背诵、一笔一画练习着毛笔字的后人,会成为一个写作新小说的作家。
⑦老屋后楼下层的一间作为客厅,茅盾的祖母曾在这间屋子里养蚕。据说少年茅盾曾
参与搭手和祖母一起干。由此自然联想到我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学过的《春蚕》,文中那个因
养蚕而破产的老通宝的痛苦脸色,至今依然有他在心底。我却顿然意识到养蚕专业户老通
宝的破灭和绝望,茅盾在自家的深宅大院里是难能体验感受得到的。他少年时期的生活和
读书,得益于这个宅院的创业者;他后来作为一个新文学的作家,眼睛和心灵却又投注到
无以数计的日趋凋敝的老通宝们的茅屋小院里去了。于今想起在中学课堂上学习《春蚕》
时的感觉,竟然没有因为老通宝是一个南方的蚕农而陌生而隔膜,与我生活的关中地区的
粮农、棉农、菜农在那个年代的遭际也没有什么不同。这种感觉对我一直影响到现在,不
大关注一方地域的小文化色彩。一个儒家学说,又在同一个历史进程中题等着的同一个民
族,要寻找心理秩序和心理结构的本质性差异,是难得结果的。
⑧从故居出来,站在观前街上,再回头观瞻这幢宅院,脑海里倏忽跳出了破旧的蛋壳。
曾经诞生过一只公鸡的蛋壳。追寻这只蛋壳为什么会生出这样一只伟大的公鸡是没有答案
的,其意义也近乎于无。于这只公鸡来说,那对于黎明近乎本能的呼唤啼叫,才是中国南
方也是北方无以数计的老通宝们的期待……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浑然的感觉却是经久不泯的钦敬浑然:模糊的,不清晰的
B.天才落生在任何一间屋子都是合宜的合宜:合适、应该
C.至今依然有脩在心底存储:积存,永久不忘
D.在同一个历史进程中颠篥着的同一个民族颠簸: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浮沉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一千余年的古镇或村寨,……不会引起太多的惊奇”,说明作者对纯粹的乌镇的风
土人情,并不十分感兴趣。
B.游览在东溪河上,作者想到少年时在满河河堤上、柳荫下阅读茅盾作品的情景,表达了
对茅盾先生由衷的钦敬之情。
C.本文行文叙事集中紧凑,两条线索交织进行,一条是行踪,另一条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由惊奇、钦敬到领悟、释然。
D.游览中,作者不断在感受,在联想,在比较,在讶异,在思绪的时空里上下浮沉,抒发
着对乌镇的独特感受和认知。
7.作者在参观茅盾故居时,对茅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哪些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请
简要概括。
8.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内涵,并赏析其中画线的语句。
于这只公鸡来说,那对于黎明近乎本能的呼唤啼叫,才是中国南方也是北方无以数计的老
通宝们的期待……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天性与灵性
陈忠实
①结识李成海是近年间的事。他的字写得好,影响颇大,声名远扬,不光书法界已成
公论,连我这种与书坛稍远的人也早就闻知在心了。及至有幸相遇相识,才知成海不仅字
写得好,人也好,率性而坦诚,不像人们想象的某些古典书家或文质彬彬耳不般胆,或据
一技之长缓售不则视其余如粪土。他的衣着与常人亦无奇异,很难从头饰衣着上看出书法
家的风度来。这是我初见时的印象,再见和三见以及多回聚首之后,不仅没有改变初见的
印象,而是加深着这种印象。我为什么要反复说这个印象?因为我和普通人一样心存一种
经验,画画的写字的作文章的名声弄大了的和正在弄大的人,都有不同凡人的风度很富于
个性,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而且过目不忘。依这种经验看李成海,颇觉失望,竟是一个外
表举止上毫无抢眼特点的人。
②我却又反过来想了,外表举止看去没有特殊抢眼之处的书法家,恰好就是书法家李
成海的特点,这叫作难得普通。李成海的门第里没有书香,甚至在这个宽大无边的社会里,
李成海也是更为不幸的一个。他七岁丧父,人在这个年龄段里理应享有的天真烂漫无忧无
虑的倚赖之柱倾塌了。面对生活,他无可选择,只有承受和承担。过早承受生活的艰难过
早承担生活重负,很容易在终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柴米油盐的局促里消磨了进取的锐气和恒
心,我惊讶和钦佩的一点就在于此,生活不仅没有把他压垮,没有把他消磨到平庸,而是
出脱为一个精神和心理都很健康的书法家。
③我感兴趣的是,既没有书香熏染引诱,又遭逢到柱倾屋塌般的家庭灾难,李成海怎
么对用毛笔写字发生了兴趣,以至到痴迷不改的程度呢?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中国的小
学和中学里基本废弃了传统的毛笔和砚台,取而代之的是方便耐用也更实用的铅笔和钢笔
了。况且,那时候的社会生活里,单靠写毛笔字是既找不到工作也讨不到生活的。那么,
李成海为什么拿起毛笔就歇不下来呢?我就只有一个解释,兴趣驱使。
④人后来所从事的社会职业,除了无可奈何的种种因素外,主要是兴趣决定着对万千
种事项的选择。画家画画作家著作收藏家搜寻古董,都是天性使然,难得改易。所谓天性,
就是与生俱来的潜存于生理生命肌体里的某种兴趣倾向。这样我就可以解释李成海在没有
任何家庭的和社会的诱导因素的环境里,为什么从少小年纪就选择了毛笔和砚台,而且终
生都乐在其中,而且把毛笔字写到可以独立于书法之林的不凡气象了。应该感谢父母给予
他对砚台和毛笔构成的墨香尤为敏感的天性。
⑤他在社会底层做着沉重的体力劳动,挣取他和家人生存必需的物质;他承受着骤晴
骤阴难估难卜的多事之秋年月里的社会压力,却能把自己的眼睛和神经专注于一块块碑石
一页页古帖沉寂幽冷的大家先贤的汉字,把全部用心倾注到手里的毛笔和一张张仿纸上,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年复一年,练着指掌间的基本功夫,体悟着历代诸家的玄妙和内韵,终
于出脱为书界一家了。须知他把一切工余时间都痴迷在了笔墨纸砚之中。我在这里得到的
又一个启示,即作为艺术创造的书法,基本功不可超越,不可轻易绕开跳过,不可能有轻
松的捷径通向独立创造的境地。成海在基本功夫上的扎实程度,是有口皆碑的,也是他终
成大家的成功秘诀。后天对基本功痴迷的修炼,才使先天的那根神经那份天性得到健康的
发展,得到最大乃至超常的创造能量的释放,创造出令人惊奇的艺术风景。在这一点上常
常能见到相反的现象,耐不得寂寞下不了功夫急于出名图利,终究也成不了气候,反倒把
先天的那份天性浪费了。这与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创造相同,都循着一个基本的规律。
⑥成海最重要的一点,没有停留在临摹效仿前人的笔画结构之中,而是从扎实的基础
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终于形成属于自己的书法。我以为这才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是
最致命之点。说最致命,在于有如蚕的羽化,有如水到汽的飞升。吃着桑叶的蚕和涌动的
水,还是在常态下运动,只有羽化成蛾和蒸腾为汽,才会进入创造的自由状态,才能哆,F
环咨地进行艺术创造,才能创造出既不同于先贤大家也不类近同辈人的独立风姿的艺术景
观。李成海已经达到这种自由创造的境界。
⑦抵达自由创造境界,至为关键的一点在灵性。人们常说悟性。如果再进一步追问,
靠什么完成悟的过程?或者说凭什么才能有所悟?靠灵性。灵性可以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本文前述的那种天性,即他对墨汁笔砚敏感的神经,经过长期演练、揣摩,不断强化
不断得到壮大,愈来愈敏锐。再有,后天积累的学养,不仅包括书法的政治的哲学的历史
的诸多人文知识的装备,还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形成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
现实的基本态度和姿态,综合为一个人的气质和素质,这些都决定着灵性的大与小、轻与
重,自然就决定着艺术创造的境界了。李成海无疑完成了对天性智能的珍惜,也完成了后
天诸项学养的装备,才使他的灵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造就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羽化和飞
升,才创造出令人欣羡的书法作品。
⑧正炉火纯青,正自由自如。可待有惊世之笔墨飞扬。
(选自陈忠实的同名散文,有删减)
9.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文质彬彬且不斜视目不斜视:形容某些古典书家看不起他人,只朝一个方向看。
B.或据一技之长桀筝不即视其余如粪土桀瞥不驯:形容一些书家依凭技艺性情倔强,不受
约束。
C.成海在基本功夫上的扎实程度,是有门皆碑的有口皆碑:说明对成海的基本功人人称赞。
D.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随心所欲:指成海的艺术创造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进行。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无碘的一项是()
A.作者对于李成海书法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在外表举止方面还很普通持肯定的态度。
B.李成海意志坚韧,不屈服于生活外在的磨难,反而成长为身心都很健康的书法家。
C.李成海在艰难的环境里不放弃对书法的追求,主要是他对书法有着浓烈的兴趣。
D.李成海正因为后天对基本功痴迷的修炼,才抵达了他书法上自由创造的境界。
11.如何理解划线句“正炉火纯青,正自由自如”?请结合全文概括李成海取得这样成就的
原因。
12.天性与灵性影响着人的成长成材。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CD
A项“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分析不当;B.“根本”过于绝对,由文中“约略记得去
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一句可以看出,玉兰树的病情已经有了好转,作者也庆
幸自己没有挖掉它;E项抒发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2、①通过对美好春景的描写,引出下文要描写的对象-…玉兰树。②借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下
文遭遇过生存劫难的玉兰树相对比,表达其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每点3分)
3、①特点是鲜嫩、纯洁、生机勃勃;(2分)②在描写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
辞手法,如“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将玉兰花拟人化;“洁白如玉”则
是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两朵玉兰花的鲜嫩、纤尘不染。(4分)
4、①生命是顽强的,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这一颗幼小而又带病的玉兰树最
终能开花,正是生命顽强的完美体现。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生命都是平等的,只要
它是生命,就应该尊重。③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的生命,更显珍贵。
5.A“浑然:模糊的,不清晰的”错,结合“作为一个偏爱着文学的中学生,没有任何企图去
研究评价,浑然的感觉却是经久不泯的钦敬”分析,这句话是说作者读完矛盾作品的整体感
觉,故“浑然”在语境中是整体、全部的意思。
6.C"两条线索交织进行,一条是行踪,另一条是作者的情感变化”错,本文采用单线结构,
以作者由惊奇、钦敬到领悟、释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并没有作者行踪这条线索,所以本
文不是双线结构。
7.传统文化:只要有条件就让子孙读书,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受儒家学说影响,
同一历史进程下,民族的心理秩序和心理结构相似。
茅盾先生:少年时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农村买地合同样本
- 2025私营公司工程合同
- 2025年度农村水塘水域环境保护与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散伙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公司与自然人共同开发项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企业法人变更合同审查与合同效力确认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股东内部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运营合作出资协议模板
- 2025抵押贷款还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新建住宅不含材料包工协议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理检查表
- 2024小英新人教版PEP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测评卷
- 供应链管理规章制度
- 2023非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 2024年3月八省八校T8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程序设计基础-C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驾驶员三年内工作总结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2023年第八届“鹏程杯”六年级语文邀请赛试卷(初赛)
- 2023-2024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