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实验0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及作用:(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4)器材组装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的目的:使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小颗粒充分接触,温度测量更准确;(2)采用水浴法加热优点: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固体物质温度上升缓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①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②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图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图2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交流与讨论】6.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9.选用小颗粒固体的原因:①使固体受热均匀;②便于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10.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原因是:①水太多会延长实验时间;②水太少不能使固体浸没,会造成固体受热不均匀.11.试管插入烧杯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①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②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浸没在水中.12.温度计的使用: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③温度计的读数:物体温度=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1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方法:①用温水;②增大酒精灯的火苗;③适当减少水的质量.14.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1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1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7.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18.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19.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0.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例1】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1)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用时4min熔化完毕.(2)请在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上帮小明画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甲(3)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的变化特点是温度不变,内能不断增大.(4)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该物质的熔点是48℃.(6)小杨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小杨在实验中应先固定石棉网(选填“石棉网”或“温度计”)的高度.(7)小杨应选择颗粒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固体进行实验.(8)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固体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9)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6℃.(10)小杨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丁知,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乙丙丁(11)在实验过程中,相同时间内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12)小杨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测: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液体会沸腾.你认为小杨的推测是否正确,可能正确;请说明理由:若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则该液体会沸腾;若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高于或等于水的沸点,则该液体不会沸腾(13)如图戊所示是小华同学分别利用a、b两种物质做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区别是a有熔点,b没有熔点(合理即可).【专题提升训练】1.如图甲是观察某种物质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组装甲装置时,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装配,并且要先点燃酒精灯 B.甲装置中有石棉网,并“水浴法”加热,都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 C.该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2.如图甲所示,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 B.图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 C.由图乙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6min D.由图乙知,A图线起点0时刻对应的物质是冰3.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娟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加热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①石蜡是非晶体②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③海波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④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试管中的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以让试管中的固体尽快熔化 B.试管中的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80℃,这次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 C.35min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说明试管中物质的沸点是100℃ D.试管中的物质在25min与10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说明它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试管中的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除了甲图所给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的目的是;(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非晶体”),这次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min;(3)试管中的物质在第2.5min和3.0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说明物质熔化不需要吸热。这个结论是的。(选填“正确”、“错误”)6.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①”、“②”或“③”),温度计的示数是℃。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丙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7.老王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10g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1)由图像老王判断:冰属于理由是。(2)由图乙可知,冰熔化过程共吸热量J。[c水=4.2×103J/(kg•℃),c冰=2.1×103J/(kg•℃)](3)A与B相比,哪一时刻试管内物质具有的内能较大?,理由是。8.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如图甲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9.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小明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特点。(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内的物质。(2)图乙中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温度计的示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石蜡的熔化图象是图(选填①或②),判断依据是。(4)图①中物质在bc之间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10.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采用水浴法加热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2)由图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冰的熔点是℃,第七分钟处于态;(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4)冰完全熔化为水后,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内的水(选填“会”、“不会”)沸腾。(5)在探究液体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200g水)、乙(300g水)、丙(200g煤油)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发现水沸腾后没有达到100℃,由此判断当地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实验后小组同学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由图象可知,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丙两杯的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甲、丙两杯液体最终温度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1.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如图乙所示,其中视线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2)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根据图像可知,蜂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12.王琪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的特点,图丙和丁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2)图乙是王琪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填“AB”、“BC”或“CD”)段表示冰熔化过程。(3)由丙图可知: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在丁图中,(填“a”或“b”)是表示水沸腾时的情景。(4)实验结束,王琪总结“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共同特点是:吸热,。重点实验0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及作用:(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4)器材组装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的目的:使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小颗粒充分接触,温度测量更准确;(2)采用水浴法加热优点: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固体物质温度上升缓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①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②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图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图2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交流与讨论】6.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9.选用小颗粒固体的原因:①使固体受热均匀;②便于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10.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原因是:①水太多会延长实验时间;②水太少不能使固体浸没,会造成固体受热不均匀.11.试管插入烧杯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①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②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浸没在水中.12.温度计的使用: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③温度计的读数:物体温度=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1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方法:①用温水;②增大酒精灯的火苗;③适当减少水的质量.14.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1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1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7.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18.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19.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0.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例1】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1)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用时4min熔化完毕.(2)请在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上帮小明画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甲(3)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的变化特点是温度不变,内能不断增大.(4)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该物质的熔点是48℃.(6)小杨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小杨在实验中应先固定石棉网(选填“石棉网”或“温度计”)的高度.(7)小杨应选择颗粒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固体进行实验.(8)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固体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9)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6℃.(10)小杨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丁知,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乙丙丁(11)在实验过程中,相同时间内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12)小杨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测: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液体会沸腾.你认为小杨的推测是否正确,可能正确;请说明理由:若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则该液体会沸腾;若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高于或等于水的沸点,则该液体不会沸腾(13)如图戊所示是小华同学分别利用a、b两种物质做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区别是a有熔点,b没有熔点(合理即可).【专题提升训练】1.如图甲是观察某种物质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组装甲装置时,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装配,并且要先点燃酒精灯 B.甲装置中有石棉网,并“水浴法”加热,都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 C.该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2.如图甲所示,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 B.图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 C.由图乙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6min D.由图乙知,A图线起点0时刻对应的物质是冰3.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娟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加热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①石蜡是非晶体②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③海波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④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试管中的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以让试管中的固体尽快熔化 B.试管中的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80℃,这次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 C.35min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说明试管中物质的沸点是100℃ D.试管中的物质在25min与10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说明它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试管中的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除了甲图所给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的目的是;(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非晶体”),这次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min;(3)试管中的物质在第2.5min和3.0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说明物质熔化不需要吸热。这个结论是的。(选填“正确”、“错误”)6.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①”、“②”或“③”),温度计的示数是℃。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丙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7.老王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10g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1)由图像老王判断:冰属于理由是。(2)由图乙可知,冰熔化过程共吸热量J。[c水=4.2×103J/(kg•℃),c冰=2.1×103J/(kg•℃)](3)A与B相比,哪一时刻试管内物质具有的内能较大?,理由是。8.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如图甲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9.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小明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特点。(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内的物质。(2)图乙中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温度计的示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石蜡的熔化图象是图(选填①或②),判断依据是。(4)图①中物质在bc之间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10.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采用水浴法加热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2)由图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冰的熔点是℃,第七分钟处于态;(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4)冰完全熔化为水后,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内的水(选填“会”、“不会”)沸腾。(5)在探究液体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200g水)、乙(300g水)、丙(200g煤油)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发现水沸腾后没有达到100℃,由此判断当地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实验后小组同学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由图象可知,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丙两杯的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甲、丙两杯液体最终温度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1.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如图乙所示,其中视线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2)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根据图像可知,蜂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12.王琪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的特点,图丙和丁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2)图乙是王琪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填“AB”、“BC”或“CD”)段表示冰熔化过程。(3)由丙图可知: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在丁图中,(填“a”或“b”)是表示水沸腾时的情景。(4)实验结束,王琪总结“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共同特点是:吸热,。参考答案1.【解析】A、组装装置是要从下至上组装,先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位置确定烧杯的位置,故A正确;B、石棉网的作用是为了均匀加热烧杯中的水,水浴法的目的是为了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故B错误;C、根据图像,该物质具有明显的温度不变的阶段,所以是晶体,该物质在80°C开始熔化,熔点是80°C,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故C正确;D、晶体熔化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B。2.【解析】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正确;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的水中加热,采用的是水浴法加热,其好处是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熔化的时间为6min﹣2min=4min,故C错误;D、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的物质有固定的熔点,为晶体,是冰,故D正确。故选:C。3.【解析】①、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石蜡整个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属于非晶体,故①正确;②、从表格中数据知道海波从4分钟到9分钟,经历5分钟,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属于晶体,熔化温度为48℃,故②正确;③、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③正确;④、42℃小于熔点48℃,海波处于固态,故④正确;故选:D。4.【解析】A、采用水浴法加热能使物体受热均匀;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固体的上表面,有利于从水中吸收热量,故A错误;B、从该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第10分钟到25分钟,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故B正确;C、水浴加热时,标准气压下水的的温度只能到100℃,故试管中物质的温度到100℃,就不会再吸收热量,温度不再升高,不一定达到沸点,故C错误;D、试管中的物质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处于熔化状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5.【解析】(1)实验时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图中已经有了温度计,因此,还需要测量时间的秒表或钟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是水浴法给物质加热,优点是使物质受热均匀;(2)由图象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完成熔化过程共用时间为5min﹣2min=3min;(3)该物质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故结论错误;故答案为:(1)停表;水浴法加热能使物体受热均匀;(2)晶体;3;(3)错误。6.【解析】(1)①俯视,错误,②仰视错误,③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下,液柱上表面对准了第6个小格处,读作﹣6℃;(3)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为晶体。故答案为:(1)②;﹣6;(2)晶体。7.【解析】(1)由图像可判断:冰属于晶体,理由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即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加热10min吸收的热量,由图可知,对水加热10min,升高的温度为10℃;则冰熔化吸收的热量为:Q=c水m(t﹣t0)=4.2×103J/(kg•℃)×10×0.001kg×10℃=420J;(3)A与B相比,B时刻试管内物质具有的内能较大,理由是:由A到B的过程中冰一直在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内能增大。故答案为:(1)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420;(3)B;由A到B的过程中冰一直在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内能增大。8.【解析】(1)甲图中,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大于放出的热量。(2)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熔点都变了,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c。故答案为:(1)48;大于;(2)c。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链家购房合同范本
- 产品摄影广告合同范例
- 剧目买断合同范本
- 融资收费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解除
- 单位车辆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分期出租房合同范本
- 医疗服务协议合同范本
- 单位招聘保安合同范本
- 分项付款合同范本
- PySide学习教程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
-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doc
-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及实施细则
-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目录
- 物业交付后工程维修工作机制
-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
- JJF 1752-2019全自动封闭型发光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GB 1886.300-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离子交换树脂(高清版)
- 食品经营单位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操作流程示意图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