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_第1页
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_第2页
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_第3页
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_第4页
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60.30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XX/TXXXX—XXXX

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landapplicationoffecesandurinefromruraltoiletretrofitting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DBXX/TXXXX—XXXX

农村改厕粪尿还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改厕后粪尿无害化处理和粪肥还田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原则、粪肥收集、运输

和储存、施用方法、还田限量、监测及采样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经无害化处理的粪尿以及以粪尿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有机肥或有机无机掺混肥在农业

生产中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795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38400-2019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7138-1997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419-2018含有机质叶面肥料

GB/T17420-20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T25246-2010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26622-2011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

GB/T23349-2020肥料中砷、镉、铬、铅、汞含量的测定

GB/T39229-2020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NY525-2021有机肥料

NY884-2004生物有机肥料

DB11/T355-2006粪便收集运输管理规范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卫法监发〔2002〕28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农村改厕ruraltoiletretrofitting

在农村地区通过厕所改建、重建或新建实现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改厕类型主要包括三格化粪池厕所、

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等。

粪肥humanmanure

2

DBXX/TXXXX—XXXX

以户用厕所或公共厕所粪尿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能作为肥料安全利用的堆沤肥、

肥水、沼肥、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

无害化处理harmlesstreatment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人粪尿,减少、去除或杀灭粪肥中的肠道致病菌、病毒、寄生虫

卵等病原体,使处理后的粪肥达到还田利用要求的技术过程。

兼性厌氧消化facultativeanaerobicdigestion

在不完全厌氧的情况下降解粪便中有机物的处理方法,其处理设置包括三格化粪池、双瓮化粪池等。

安全使用sanitaryuse

粪肥施用于农田,对人体健康、农田及周边坏境、种植的作物及农产品等没有危害。

4原则

应遵循卫生安全、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应尽量保留对农业生产有益和有用的有机质和营养成分。

应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适量施肥。

应尽量避免人与粪肥接触。

5收集、运输和储存

对于三格式卫生厕所应在第三池清掏粪液,沼气池的沼液应经沉淀后溢流贮存或应用,双瓮式卫

生厕所应在后瓮取粪液。

粪便或粪肥收集、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跑、冒、滴、漏、洒,防止臭气逸出等措施。

粪便运输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其运行状况正常,消除安全隐患。管理过程参照

DB11/T355—2006的要求执行。

大规模(1000户及以上)的粪尿或粪肥收集和运输宜采用智能化管理,实现动态监控。

大规模施用粪肥宜配备专用的贮存设施。贮存设施应具备防雨、防渗、密闭等功能,可利用现有

池和坑塘等条件。贮存池应采取防雨水措施,贮存池底部和池壁应铺设HPDE防渗膜,进行防渗漏处理,

防止污染地下水。

贮存设施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贮存粪肥。在满足最小贮存体积条件下设置预留空间,一般在能够

满足最小容量的前提下将深度或高度增加0.5m以上。

粪肥贮存设施位置距离生活居住区>500m,距离生活水源>400m。

粪肥贮存设施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围栏等防护措施,保证人畜安全。

有传染病疫情或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对粪肥、贮存池及粪便可能污染的场所、

容器等进行应急消毒。处理过程与处理效果应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3

DBXX/TXXXX—XXXX

6无害化处理

粪便宜添加草木灰(与粪便质量比约为2:1)进行干燥预处理,充分腐熟并杀灭病原菌、病毒、寄

生虫卵。粪肥还田前应进行贮存或其他处理,粪肥贮存时间根据处理条件设定,参见附录A。

粪便直接堆肥以及以人类粪便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其

卫生学指标应符合GB7959-2012(表1)的规定。

粪便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制作沼肥,沼渣出池后应进行进一步堆制,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其卫生

学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对于从厕所单独收集的尿液,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当地气温来选择贮存时间,参见附录B。其卫生

学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粪肥的卫生学要求

处理工艺卫生学指标卫生学要求

好氧堆肥蛔虫卵死亡率≥95%

粪大肠菌值≥10-2

苍蝇堆肥中及堆肥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孵化的成蝇

厌氧发酵高温厌氧消化死亡率≥95%

蛔虫卵

兼性厌氧消化和其他厌氧消化沉降率≥95%

血吸虫卵和钩虫卵在使用的沼液中不应有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高温厌氧消化≥10-2

粪大肠菌值

兼性厌氧消化和其他厌氧消化≥10-4

蚊子、苍蝇有效地控制蚊蝇孽生,沼液中无孑孓,池的周边无活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

尿液密封贮存蛔虫卵死亡率≥95%

血吸虫卵和钩虫卵不得检出活卵

粪大肠菌值≥10-4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根据施用土壤的不同pH值,最终施用的粪肥中砷、铜、锌含量限值参照GB/T25246-2010的要求,

参见附录C。汞、铅、镉、铬重金属含量限值参照GB38400-2019的要求,参见附录C。

7安全使用

尿液施用方法

7.1.1如果是单独收集的原始尿液,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后,宜加水进行稀释后施用,稀释浓度控

制在1:15以内(尿液:水),稀释适宜比例为1:3-1:5。

7.1.2如果作物只施肥一次,施肥时间宜在播种后7天左右。如果需要对作物施肥两次,另外一次宜

在播种和收获间隔时间约1/4时进行。对于大田作物而言,应该考虑降雨量,同时可以根据作物需要进

行连续施肥。

7.1.3对于种植周期大于一个月的作物,施肥和收获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月。种植周期小于一个月的作

物,在播种和收获间隔时间3/4或2/3后应该停止施肥。

4

DBXX/TXXXX—XXXX

7.1.4小规模施肥过程尿液应施用在土壤内部。一种是直接通过入地式施肥设施施用尿液。另一种是

直接表面使用尿液,施肥完成之后进行覆土处理,或与灌溉相结合,随着灌溉水流将尿液冲入农田,使

得营养物质充分进入土壤。

7.1.5尿液应避免与作物直接接触。施用尿液时靠近地面,尽可能减少尿液喷洒。在不确定作物根部

对尿液是否敏感时,在作物播种/栽种前或在距离植株一定距离的位置施加尿液,以便营养物质能够到

达作物根部,适宜距离为10cm。

7.1.6尿液大规模回用农田可采用滴灌方式。滴灌施肥时,先通清水,等管道充满水后开始施肥,施

肥结束后立刻滴清水,将管道中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可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

质管道,干管和主干管为50mm以上。

液态粪肥施用方法

7.2.1在作物生长期间,液态粪肥可采用叶面喷施等方法,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液态粪肥可作为叶面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施用,其质量应符合GB/T17419-2018和GB/T17420-2020

的技术要求。春、秋季节,宜在上午露水干后(约10时)进行,夏季以傍晚为好,中午高温及雨天不

宜喷施。喷施时,以叶面为主。粪肥浓度视作物品种、生长期和气温而定,一般需要加清水稀释。在作

物幼苗、嫩叶期和夏季高温期,应充分稀释,防止对植株造成危害。

7.2.2液态粪肥也可以对作物进行灌溉,使作物在吸收养分的同时吸收水分。液态粪肥可通过肥水一

体化进行施肥,当以灌溉为主要目的时应符合GB/T5084-2005的规定。

固态粪肥施用方法

7.3.1基肥(基施),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撒施:在耕地前将粪肥均匀撒于地表,结合耕地把肥料翻入土中,使肥土相融,此方法适用于

水田、大田作物及蔬菜作物;

b)条施(沟施):结合犁地开沟,将肥料按条状集中施于作物播种行内,适用于大田、蔬菜作物;

c)穴施:在作物播种或种植穴内施肥,适用于大田、蔬菜作物:

d)环状施肥(轮状施肥):在冬前或春季,以树干为圆心,沿树冠滴水线开沟,环状施肥并覆土,

将肥料施入沟中并覆土,适用于多年生果树施肥。

7.3.2追肥(追施),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腐熟的粪肥和添加速效养分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可用作追肥;

b)条施:使用方法同基施中的条施。适用于大田、蔬菜作物;

c)穴施:在苗期按株或在两株间开穴施肥,适用于大田、蔬菜作物;

d)环状施肥:使用方法同基施中的环状施肥。适用于多年生果树;

7.3.3条施、穴施和环状施肥的沟深、沟宽应按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相应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执

行。

7.3.4粪肥主要用作基肥,施肥时间秋施比春施效果好。施入裸露农田后应在24h内翻耕入土。

7.3.5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粪肥施用,在农业区施用时应避开多雨天气(雨季可很长),作为

基肥施用。

还田限量

7.4.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作物预期产量(能达到的目标产量),计算作物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7.4.2结合粪肥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作物当年或当季的利用率,计算基施或追施应投加粪肥的量。

5

DBXX/TXXXX—XXXX

7.4.3粪肥的农田施用量在确定化肥施用量的基础上进行替代,化肥施用量的计算公式和施用限量参

考值、相应参数可参照GB/T26622-2011执行,参见附录D。

7.4.4粪肥的施用量应折合成干粪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计算。

7.4.5粮食作物、果园和菜地固态粪肥的使用限量参照GB/T25246-2010执行,参见附录E。

8监测和采样分析方法

对于大规模施用农田的粪肥,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监测和卫生学评价。

监测频率:使用前监测一次即可。

监测项目

常规监测项目:粪大肠菌、蛔虫卵。

非常规监测项目:沙门氏菌、钩虫卵、血吸虫卵。

重金属监测项目:铜、锌、砷、汞、铅、镉、铬。

采样方法

粪肥采样方法参考GB/T25246-2010的规定。

分析方法

8.5.1沙门氏菌

按照GB7959-2012附录C规定执行。

8.5.2粪大肠菌值

按照GB7959-2012附录D规定执行。

8.5.3蛔虫卵死亡率和沉淀率

按照GB7959-2012附录E规定执行。

8.5.4钩虫卵数

按照GB7959-2012附录F规定执行。

8.5.5血吸虫卵数

按照GB7959-2012附录G规定执行。

8.5.6铜、锌

按照GB/T17138-1997执行。

8.5.7砷、汞、铅、镉、铬

按GB/T23349-2020或GB/T39229-2020执行。

8.5.8营养元素N、P、K

按NY/T525-2021附录D执行。

6

DBXX/T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

表A.1回用前粪肥建议贮存时间

处理贮存时间a说明

可以去除细菌病原体;如果干粪再润湿,粪大肠杆菌和沙门

室温2~20℃下储存1.5~2年氏菌会复长;可以降低病毒和寄生虫到低风险水平。仍有一

些土生虫卵存在

大部分病毒,细菌和病原体失活;血吸虫失活(<1个月);

室温20~35℃下储存≥1年线虫卵、钩虫卵、鞭虫等失活;仍有10-30%蛔虫卵存活(≥4

个月),一年内几乎全部失活

35℃或者湿度<25%,低pH值和/或湿物料将延长绝对去除

碱处理pH≥9的条件下≥6个月

时间。

a不添加其他物料情况下。

7

DBXX/T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

表B.1施用于规模化种植作物建议的尿液a贮存时间

贮存温度贮存时间贮存后,尿液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b推荐的作物

4℃≥1个月病毒,原生动物加工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4℃≥6个月病毒需加工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

20℃≥1个月病毒需加工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

20℃≥6个月所有作物c

a尿液或尿液和水。稀释后尿液混合物pH至少8.8,氮浓度至少1g/L。

b革兰氏阳性菌和孢子形成的细菌并不包括在潜在的风险评估中,但其通常不被认为会对人类造成任何严重的感

染。

c对于直接食用的粮食作物,建议最迟在收获前一个月使用尿液施肥,如果食用部分长于土壤之上,则应将尿液

施于土壤中。

8

DBXX/TXXXX—XXXX

附录C

(资料性)

表C.1砷、铜、锌含量限值(干粪含量)

单位:mg/kg

土壤pH值

项目

<6.56.5~7.5>7.5

旱田作物505050

水稻505050

果树505050

蔬菜303030

旱田作物300600600

水稻150300300

果树400800800

蔬菜85170170

旱田作物200027003400

水稻90012001500

果树120017002000

蔬菜500700900

表C.2汞、铅、镉、铬含量限值(干粪含量)

单位:mg/kg

项目含量限值

总汞(Hg)≤2mg/kg

总铅(Pb)≤50mg/kg

总镉(Cd)≤3mg/kg

总铬(Cr)≤150mg/kg

9

DBXX/TXXXX—XXXX

附录D

(资料性)

施肥量计算的推荐公式及相应参数的确定

D.1在有田间试验和土肥分析化验的条件下化肥施肥量的确定

D.1.1计算公式

퐴−푆

푁=×푓·······································································(D.1)

푑×푟

式中:

N——一定土壤肥力和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下需要投入的化肥量,单位为吨每公顷(t/hm2);

A——预期单位面积产量下作物需要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量,单位为吨每公顷(t/hm2);

S——预期单位面积产量下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量(或称土壤供肥量),单位为吨每公顷

(t/hm2);

d——化肥中某种营养元素的含量,%;

r——化肥的当季利用率,%;

f——当地农业生产中,施于农田中的化肥的养分含量占施肥总量的比例,%。

D.1.2相应参数的确定

D.1.2.1A的确定(t/hm2)

퐴=푦×푎×10−2··································································(D.2)

式中:

y——预期单位面积产量,单位为吨每公顷(t/hm2);

a——作物形成100kg产量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量,单位为千克(kg)。

主要作物a可参照《肥料养分推荐原理及应用》,见表D.1。不同作物、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及地域

因素等导致作物形成100kg产量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量各不相同,a值选择应以地方农业管理、科研部门公

布的数据为准。

表D.1作物形成100kg产量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量

作物种类氮/kg磷/kg钾/kg产量水平/(t/hm2)

小麦2.540.481.954.5

水稻1.710.341.846

苹果0.310.040.3030

梨0.210.050.2122.5

柑桔0.490.060.2922.5

黄瓜0.280.090.2975

番茄0.2190.0560.33675

茄子0.340.10.6667.5

青椒0.510.1070.64645

大白菜0.2640.0550.32390

10

DBXX/TXXXX—XXXX

注:表中作物形成100kg产量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量为相应产量水平下吸收的量。

D.1.2.2S的确定(t/hm3)

푆=2.25×10−3×푐×푡····························································(D.3)

式中:

2.25×10-3——土壤养分的“换算系数”,20cm厚的土壤表层(耕作层或称为作物营养层),其每

公顷总重约为225万kg,那么1mg/kg的养分在一公顷地中所含的量为:

2250000kg/hm2×1mg/kg即2.25×10-3t/hm2;

c——土壤中某营养元素以mg/kg计的测定值;

t——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因土壤具有缓冲性能,故任一测定值,只代表某一养分的相对

含量,而不是一个绝对值,不能反映土壤供肥的绝对量。因此,还要通过田间实验,

找到实际有多少养分可被吸收,其占所测定值的比重,称为土壤养分的“校正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实际测定或根据当地科研部门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

D.1.2.3d的确定

施肥量的确定应根据化肥的营养成分进行计算。

D.1.2.4r的确定

化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因土壤理化性状、通气性能、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同,一般在25%~30%

范围内变化,故当季吸收率可在此范围内选取或通过田间试验确定。

D.1.2.5f的确定

应根据当地的施肥习惯,确定施用化肥的养分含量占施肥总量的比例。

D.2不具备田间试验和土肥分析化验的条件下施肥量的确定

D.2.1计算公式

퐴×푃

푁=×푓·······································································(D.4)

푑×푟

式中:

N——一定土壤肥力和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下需要投入的某种化肥的量,单位为吨每公顷(t/hm2);

A——预期单位面积产量下作物需要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量,单位为吨每公顷(t/hm2);

p——由施肥创造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

d——化肥中某种营养元素的含量,%;

r——化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f——化肥的养分含量占施肥总量的比率,%。

D.2.2相应参数的确定

D.2.2.1A、d、r、f的确定,见D.1.2.1、D.1.2.3、D.1.2.4、D.1.2.5。

D.2.2.2由施肥创造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可参照表D.2、表D.3选取。

表D.2不同土壤肥力下作物由施肥创造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p)

项目土地肥力

11

DBXX/TXXXX—XXXX

ⅠⅡⅢ

p30%~40%40%~50%50%~60%

表D.3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单位:g/kg

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全氮含量

项目

ⅠⅡⅢ

旱地(大田作物)>1.00.8~1.0<0.8

土地类水田>1.21.0~1.2>1.0

别菜地>1.21.0~1.2>1.0

果园>1.00.8~1.0>0.8

D.3粪肥施用量的确定

D.3.1计算公式

푁×푑

푁1=×휇······································································(D.5)

푑1

式中:

2

N1——一定土壤肥力和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下适宜投入的粪肥的量,单位为吨每公顷(t/hm);

d1——粪肥中某种营养元素的含量,%。

μ——不同作物有机氮对化肥氮的适宜替代率,%,可参照《肥料养分推荐原理及应用》。

表D.4有机氮对化肥氮的适宜替代率

作物类型作物名称适宜替代率μ/%

粮食作物水稻20

小麦30

玉米30

马铃薯30

经济作物油菜20

棉花20

茶叶20

甘蔗20

大豆20

蔬菜番茄30

白菜30

萝卜30

大葱30

果树苹果20

柑橘20

12

DBXX/TXXXX—XXXX

梨20

桃20

葡萄20

香蕉20

西瓜20

甜瓜20

13

DBXX/TXXXX—XXXX

附录E

(资料性)

表E.1小麦、水稻每年粪肥使用限量

单位:t/hm2

农田本底肥力水平ⅠⅡⅢ

麦和玉米田施用限量191614

稻田施用限量221816

表E.2果园每年粪肥使用限量

单位:t/hm2

果树种类苹果梨柑桔

施用限量202329

表E.3菜地每年粪肥使用限量

单位:t/hm2

蔬菜种类黄瓜番茄茄子青椒大白菜

施用限量2335303016

注:以上限值均指在不施用化肥情况下,以干物质计算的粪肥的使用限量。

14

DBXX/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

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天昕、程世昆、杨成立、王小芬、靳东升、王宁、李子富、韩扬文、李娟娟、

翁锐、李新颖、李勇、秦俊梅。

本文件由山西省XX202X年X月X日批准。

本文件由XXX负责解释。

I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农药工业特征大气污染物

序号CAS中文名序号CAS中文名

1—氮氧化物3375-15-0二硫化碳

250-00-0甲醛3475-18-3二甲硫醚

351-68-3二甲胺3575-31-0异丙胺

456-05-32-氨基-4,6-二氯嘧啶3675-34-31,1-二氯乙烷

556-23-5四氯化碳3775-44-5光气

656-40-6甘氨酸3875-65-0叔丁醇

757-13-6尿素3975-87-6三氯乙醛

859-88-1盐酸苯肼4075-93-4硫酸单甲酯

960-29-7乙醚4175-97-8频那酮

1060-35-5乙酰胺4276-02-8三氯乙酰氯

1164-17-5乙醇4377-73-6双环戊二烯

1264-18-6甲酸4477-78-1硫酸二甲酯

1364-19-7乙酸4578-79-5异戊二烯

1467-56-1甲醇4678-82-0异丁睛

1567-63-0异丙醇4778-93-32-丁酮

1667-64-1丙酮4878-95-51-氯丙酮

1767-66-3氯仿4979-01-6三氯乙烯

1867-68-5二甲基亚砜5079-04-9氯乙酰氯

1968-12-2二甲基甲酰胺(DMF)5179-11-8氯乙酸

2071-36-3正丁醇5279-22-1氯甲酸甲酯

2171-43-2苯5387-60-53-氯-2-甲基苯胺

2274-87-3氯甲烷5488-06-22,4,6-三氯苯酚

2374-89-5一甲胺5595-47-6邻二甲苯

2474-90-8氰化氢5695-50-11,2-二氯苯

2574-93-1甲硫醇5795-53-4邻甲苯胺

2674-96-4溴乙烷5895-54-5邻苯二胺

2775-00-3氯乙烷5995-57-8邻氯酚

2875-04-7乙胺6095-64-73,4-二甲基苯胺

2975-05-8乙腈6195-65-83.4-二甲基苯酚

3075-08-1乙硫醇6295-76-13,4-二氯苯胺

3175-09-2二氯甲烷6395-82-92,5-二氯苯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