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选修12)课件5章整合提升_第1页
数学(选修12)课件5章整合提升_第2页
数学(选修12)课件5章整合提升_第3页
数学(选修12)课件5章整合提升_第4页
数学(选修12)课件5章整合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推理与证明本章整合提升专题一归纳与类比[考情分析]高考对于归纳与类比的考查多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近两年的考查趋于冷淡,甚至不考.总的来看,对归纳与类比的考查有下降趋势.其中运算⊕定义为:0⊕0=0,0⊕1=1,1⊕0=1,1⊕1=0.现已知一个这种二元码在通信过程中仅在第k位发生码元错误后变成了1101101,那么利用上述校验方程组可判定k等于________.解析(1)x4⊕x5⊕x6⊕x7=1⊕1⊕0⊕1=1;(2)x2⊕x3⊕x6⊕x7=1⊕0⊕0⊕1=0;(3)x1⊕x3⊕x5⊕x7=1⊕0⊕1⊕1=1.由(1)(3)知x5,x7有一个错误,(2)中没有错误,∴x5错误.故k等于5.答案:5【备考策略】分清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与序号有什么内在联系.专题二演绎推理与数学证明[考情分析](1)演绎推理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多为逻辑推断题目,难度中档.(2)数学证明常融合在解答题中考查,常与立体几何中线面位置关系、数列、不等式、导数等结合,以证明题形式出现.

[高考冲浪]3.(2016·浙江卷)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

B.m∥nC.n⊥l D.m⊥n解析由已知,α∩β=l,∴l⊂β.又∵n⊥β,∴n⊥l.故C正确.答案:C4.(2016·北京卷)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s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下表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s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

)A.2号学生进入30s跳绳决赛B.5号学生进入30s跳绳决赛C.8号学生进入30s跳绳决赛D.9号学生进入30s跳绳决赛解析由数据可知,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8人为1~8号,所以进入30s跳绳决赛的6人需要从1~8号产生,数据排序后可知第3,6,7号必然进跳绳决赛,另外3人需从63,a,63,60,a-1四个得分中抽取.若63分的人未进决赛,则60分的人就会进入决赛,与事实矛盾,所以63分必进决赛.故选B.答案:B5.(2017·全国卷Ⅱ)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人优秀,2人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解析由甲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可推知甲看到乙、丙的成绩为“1个优秀,1个良好”.乙看丙的成绩,结合甲的说法,丙为“优秀”时乙为“良好”,丙为“良好”时乙为“优秀”,可得乙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看甲的成绩,结合甲的说法,甲为“优秀”时丁为“良好”,甲为“良好”时丁为“优秀”,可得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答案:D6.(2016·全国卷Ⅱ)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解析由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可知,丙为“1和2”或“1和3”.又乙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所以乙只可能为“2和3”.又甲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故甲只能为1和3.答案:1和37.(2017·北京卷)某学习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人员构成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男学生人数多于女学生人数;②女学生人数多于教师人数;③教师人数的2倍多于男学生人数.(1)如果教师人数为4,那么女学生人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2)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1)若教师人数为4,则男学生人数小于8,最大值为7,女学生人数最大时应比男学生人数少1人,所以女学生人数的最大值为7-1=6.(2)设男学生人数为x(x∈N+),要求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则女学生人数为x-1,教师人数为x-2.由2(x-2)>x,解得x>4,则x=5.故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5+4+3=12.答案:(1)6

(2)128.(2017·江苏卷)如图,在三棱锥A_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1)求证:EF∥平面ABC.(2)求证:AD⊥AC.证明:(1)在平面ABD内,∵AB⊥AD,EF⊥AD,∴EF∥AB.又∵EF⊄平面ABC,AB⊂平面ABC,∴EF∥平面ABC.

(2)∵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BC⊥平面ABD.∵AD⊂平面ABD,∴BC⊥AD.又∵AB⊥AD,BC∩AB=B,AB⊂平面A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