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1/04/wKhkGWZTl4GAYc3MAAI9AYQu_ZU255.jpg)
![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1/04/wKhkGWZTl4GAYc3MAAI9AYQu_ZU2552.jpg)
![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1/04/wKhkGWZTl4GAYc3MAAI9AYQu_ZU2553.jpg)
![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1/04/wKhkGWZTl4GAYc3MAAI9AYQu_ZU2554.jpg)
![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1/04/wKhkGWZTl4GAYc3MAAI9AYQu_ZU25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21
o.a19
17
o.15
0.13n
0.
0.09
0.07
0.05
A.M、N的氧化物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B.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
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D.简单离子的半径:R>M>X
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B.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肥皂和加工食用油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S2O3+2H=SO2T+Si+H2O
2+
B.KC1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1O+2Fe(OH)3=2FeO4+3Cr+4H+H2O
C.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l7H35COOH+C2H5180H詈Cl7H35COOC2H5+H218。
2+
D.向NH4HCO3溶液中力口入足量石灰水:Ca+HCO3+OH=CaCO3;+H2O
4、室温时,在20mL0.1mol・L“一元弱酸HA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1g-------与pH的关系如图所
c(HA)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时,电离常数Ka(HA)=1.0xl053
B.B点对应NaOH溶液的体积是10mL
C.A点溶液中:c(Na+)>c(A)>c(H+)>c(OH)
D.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的氯气通入到水中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12g石墨中C-C键的数目为2NA
C.常温下,将27g铝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最终生成的SO2分子数为L5NA
D.常温下,lLpH=l的CH3coOH溶液中,溶液中的H卡数目为O.INA
6、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降冰片二烯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C.四环烷的一氯代物超过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4个
7、在NH3、HNO3、H2sCh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
8、X、Y、Z、M、N、R均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25℃时,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如图,其中X、N,W、R测定的是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Y、Z测定的是其饱和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X
A.R、N分别与X形成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B.N、Z、X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不与水反应
C.单质与出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是:R、N、M
D.金属单质与冷水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Y、X、Z
9、[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出土的青铜礼器司母戊鼎是铜和铁的合金
B.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光电池
C.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火箭推进剂使用煤油-液氧比偏二甲脐-四氧化二氮的环境污染小
10、国庆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
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l5H21。4
B.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
C.I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滤反应最多消耗4moiB。
D.I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生成ImolH2
11、泛酸又称为维生素B5,在人体内参与糖、油脂、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结构为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均能发生缩聚反应
B.I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iNaOH
C.该物质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醛基和酮臻基
D.该物质在浓硫酸、ALO3或等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碳碳双键
12、元素周期表中,锢(In)与铝同主族,与碘同周期。由此推断
A.In最外层有5个电子B.In的原子半径小于I
C.In(OH)3的碱性强于A1(OH)3D.In属于过渡元素
13、近年来,金属一空气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进步,这种新型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污染小、应用场合多等
多方面优点。铝一空气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金属一空气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翩笈
1
电解晨nY电解液出口
A.铝一空气电池(如上图)中,铝作负极,电子通过外电路到正极
B.为帮助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使用活性炭作正极材料
C.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Al(s)+3OH-(aq)=Al(OH)3(s)+3e,每消耗2.7gAl(s),需耗氧6.72L(标准状况)
D.金属一空气电池的可持续应用要求是一方面在工作状态下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另一方面在非工作状态下能够密
封防止金属自腐蚀
14、下列各物质或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B.密度:一氯乙烷〉一氯丁烷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H2CO3
D.沸点:H2O>H2S>H2Se
15、“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
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H,CO,
|他宝NaCl薪液
A.实验时先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过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
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碱石灰,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C.向步骤I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1
D.用装置④可实现步骤II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块状固体药品
B.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氨气时也不需要润湿
C.蒸储操作时,装置中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储烧瓶中的液体中部
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端倒出
17、已知:乙醇、乙醛的沸点分别为78℃、20.8℃«某同学试图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来完成“乙醛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一系列实验,其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C.收集产物
^冰水
!酸性高把
口小?取卜酸押溶液
D.检验乙醛-
百-产物
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二环己烷(①)的二氯代物有7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CHs/CHs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34-&一q+CH;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CH1CH3
D.环己烯I。)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面
19、对下列事实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原因
A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很难反应
B氧化铝作耐火材料氧化铝熔点高
C铝制品不宜长期盛放酸性和碱性食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D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碱性比氨水弱且很难与氨水反应
A.AB.BC.CD.D
20、螺环煌是指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脂环堤。令Q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
B.一氯代物有四种
C.该化合物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加聚等反应
D.与Br2以物质的量之比I:1加成生成2种产物
21、COCh的分解反应为:COCL(g)=CI2(g)+CO(g)△H=+108kJ・mol-l。某科研小组研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改变
外界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7
H
。
A.第4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升高温度
B.第6min时,VjE(COCh)>V逆(COCh)
C.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2.34
D.第lOmin至!]14min未标出COC12的浓度变化曲线
2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
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d>cB.a、c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C.简单离子还原性:c<dD.c的单质易溶于b、c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物A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条件I
L②十回
C12/PC13
△1
丁①条件n建成赞一Cl8Hl604
②十G
已知:①有机物B是芳香燃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B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8%。
(
DCH3-CH2-COOH+CI2""A-CH3-^H-COOH+HC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有机物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A的结构简式为;检验M中官能团的试剂是。
(3)条件[为;D-F的反应类型为o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G。
(5)N的同系物X比N相对分子质量大14,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
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1:1:2:2: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
一种)。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遇FeCh溶液显紫色。
24、(12分)已知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白色沉淀
2097g
已知:步骤②中消耗KI0.15moi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黄色溶液乙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一。
(2)X中一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与足量的K2c03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溶液甲中溶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12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I\Mg2+.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
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引起的。
3+2+
已知:IO3+5I+6FTT3I2+3H2O,2Fe+2r->2Fe+I2,KI+I2WKI3;氧化性:ICh>Fe3+>L。
(1)学生甲对某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以确定该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取一定量加碘盐,用适量蒸储水溶解,
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
溶液显淡黄色,加入CCh,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第一份试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CC1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CC1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③根据这三次实验,学生甲得出以下结论:
在加碘盐中,除了Na+、Ct以外,一定存在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o
由此可确定,该加碘盐中碘元素是价(填化合价)的碘。
(2)将L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blh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填“是”或“否
并说明理由______.
(3)已知:l2+2S2O32--2r+S4O6、学生乙用上述反应方程式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假设不含Fe-计),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储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Ch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x1()-3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根据以上实验,学生乙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以I元素计)是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26、(10分)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铁的氧化物无水CuS04
还原性
气球
浓
石
加
强热
硫
NaOH灰
酸
溶液'水
甲乙丙丁戌己
根据图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丁装置中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丙中发生的反
应化学方程式为«
(3)当丙装置中的FexO,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同时测得戊装置的质量增加17.6g,则Fe、O,
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上述实验装置中,如果没有甲装置,将使测定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值一(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如
果没有已装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27、(12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操作现象
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
—
滴加酚儆
铁片土
a-碳棒
—1.0mol-L',i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
NaCI溶液
滴加K3[Fe(CN)6]溶液淀
⑴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
⑵查阅资料:&[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实验滴管试管现象
iii.蒸播水无明显变化
1
0.5moI・L”
6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
溶液
》铁片K3[Fe(CN)6]iv.1.0molL*NaCI
色沉淀
溶液
2mL
v.0.5mol-fNa2s04溶液无明显变化
a.以上实验表明:在一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cr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
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一的作用是一O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
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填字母序号)。
实验试剂现象
A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2)产生蓝色沉淀
B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Ch)产生蓝色沉淀
C铁片、K3[Fe(CN*]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2)产生蓝色沉淀
D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02)产生蓝色沉淀
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
28、(14分)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
(2)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
BF4-的立体结构为;
(3)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层间作用力为;
(4)六方氮化棚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
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各氮原子、各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cm3(只要求
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29、(10分)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期序数相同,B和
D位于同一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E为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轨道均充
满电子。
(1)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一(填元素符号),E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⑵写出由以上元素组成的BD2的等电子体的分子.
(3)已知D可形成D3+离子,该离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一,立体构型为
(4)温度接近沸点时,D的简单氢化物的实测分子量明显高于用原子量和化学式计算出来的分子量,原因是o
⑸无色的[E(CA3)2「在空气中不稳定、立即被氧化成深蓝色的[E(CAMP,利用这个性质可除去气体中的氧气,该反
应的离子方程为.
(6)已知E和D形成的一种晶体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
Na元素,M为A1元素,N为Si元素,R为C1元素,A.M、N的氧化物ALCh、SiCh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NaOH反应,但SiCh不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C1O4反应,选项A错误;B.FZ非常活泼,与含氯
离子的水溶液反应时直接与水反应,无法置换出氯气,选项B错误;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铝熔点很高,
选项C正确;D.O2\AF+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r比它们多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故离
子半径C1>O2>A13+,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注意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
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
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1元素,N为Si元素,R为C1元素,据此分析得解。
2、C
【解题分析】
A.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化石燃料,植物油属于油脂不是化石燃料,故A错误;
B.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的食品,生产
时可以使用有机化肥和低毒的农药,故B错误;
C.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地沟油”是用饭店的泪水及垃圾猪肉等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食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3、A
【解题分析】
A.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硫单质,其离子方程式为:
2+
S2O3+2H=SO2T+S|+H2O,A项正确;
2
B.KC1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不可能生成H+,其离子方程式为:3C1O+2Fe(OH)j+4OH=2FeO4+3C1+5H2O,
B项错误;
C.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7H35COOH+C2H5180H詈Cl7H35col80c2H5+H2O,C项错误;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钱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均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2+
NH4+Ca+HCO3+2OH=CaCO3i+H2O+NH3H2O,D项错误;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B项是易错点,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符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同时
注意在酸性环境不可能存在大量OH,同时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H+。
4、A
【解题分析】
c(A)c(A)
A.室温时,在B点,pH=5.3,e(H+)=1053,lg=0,则二=1
c(HA)c(HA)
士*“Wc(A)-c(H+)c(A)-10-5-3"十分
电离常数Ka(HA)==—――-=—.....----------=1.0x1053,A正确;
c(HA)c(HA)
B.B点的平衡溶液中,c(A-)=c(HA),依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由于pH=5.3,所以c(H+)>c(OJT),
c(Na+)<c(A-),故V(NaOH)<10mL,B不正确;
C.c(Na+)>c(A-)>c(H+)>c(OH-)显然不符合电荷守恒原则,C不正确;
D.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c(A-)不断增大,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D不正确;
故选A。
5、D
【解题分析】
A.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的氯气通入到水中反应是可逆反应,氯气未能完全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A,
故A错误;
B.一个C连3个共价键,一个共价键被两个C平分,相当于每个C连接1.5个共价键,所以12gC即ImolC中共价
键数为1.5NA,故B错误;
C.常温下,铝片与浓硫酸钝化,反应不能继续发生,故C错误;
D.常温下,lLpH=l即c(H+)=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溶液中的n(H+)=0.1mol/LxlL=0.1mol,数目为
O.INA,故D正确。
答案选D。
6、C
【解题分析】
A.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
B.降冰片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四环烷含有三种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三种,C错误;
D.根据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与碳碳双键连接的C原子在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上,所以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
面的碳原子为4个,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7、D
【解题分析】
A、H2s04不用%作原料,错误;
B、SO2到SO3需要催化剂,NHb的合成与氧化需要催化剂,正确;
C、NH3的合成不使用吸收塔设备,错误;
D、工业生产中原料充分利用,一般有毒气体较少排放,错误。
答案选D。
8、C
【解题分析】
X、Y、Z、M、N、R均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25。时,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
其中X、N、W、R测定的是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Y、Z测定的是其饱和溶液的pH,X、Y、Z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结合碱性强弱可知,X为Na,Y为Mg,Z为AI;R的pH=2,则R为Cl;N的
pH<2,则N为S;M的pHV4,应该为P元素,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Na,Y为Mg,Z为AI,M为P,N为S,R为CI元素。
A.NaCl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Na的氧化物为氧化钠,S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钠,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1>S>P,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单质与H2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是:R、N、M,
故C正确;
D.金属性:Na>Mg>Al,则金属单质与冷水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X、Y、Z,故D错误;
故选:Co
9、A
【解题分析】
A.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青铜,是铜锡合金,故A错误;
B.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光电池,故B正确;
C.环氧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偏二甲胱-四氧化二氮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所用火箭的燃料是液氧和煤油,产
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燃料毒性小、污染少,有利于环保,故D正确;
答案选A。
10、D
【解题分析】
由题给结构简式可知,S-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4,官能团为埃基、碳碳双键、醇羟基和竣基,具有酮、烯玲、醇
和较酸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等。
【题目详解】
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S-诱抗素的分子式为为C15H20O4,故A错误;
B项、S-诱抗素不含有酯基和卤素原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项、S-诱抗素含有3个碳碳三键,则I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滤反应最多消耗3moiBn,故C错误;
D项、S-诱抗素含有1个羟基和1个竣基,贝!JI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Imol出,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醇、烯所、竣酸性质,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11、D
【解题分析】
HOH((
八/Y'-该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均含有竣基和羟基或氨基,均能发生缩聚反应,
H,<:CH,()O
故A正解;
B.l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一COOH消耗ImolNaOH,酰胺基消耗ImolNaOH,最多可消耗2moiNaOH,
故B正确;
HOHH
C中有伯醇和仲醇,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醛基和酮埃基,故C
H,(:(;H,0()
正确;
中有两处-OH的邻碳上没有氢,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在浓硫酸、AWh或P2O5等
催化剂作用下不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D。
12、C
【解题分析】
A.锢(In)与铝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和A1相等,有3个,故A错误;
B.锢(In)与碘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In的原子半径大于I,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其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In(OH)3的碱性强
于A1(OH)3,故C正确;
D.锢(In)是主族元素,不是过渡元素,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
13、C
【解题分析】
A、铝-空气电池(如图)中,铝作负极,电子是从负极通过外电路到正极,选项A正确;
B、铝-空气电池中活性炭作正极材料,可以帮助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选项B正确;
C、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4Al(s)-12e-+16OH-(aq)=4AK>2-(aq)+8H2O;正极反应式为:3O2+12e-+6H2O=12OH
271
-(aq),所以每消耗2.7gAL需耗氧(标准状况)的体积为万xx3x22.4L=1.68L,选项C不正确;
D、金属-空气电池的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要有足够的氧气,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能
够密封防止金属自腐蚀,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新型燃料电池的原理,易错点为选项C,注意在碱性溶液中A1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1OJ,根据电极反应中得
失电子守恒进行求算。
14、B
【解题分析】
A.苯中的碳碳键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则碳碳键键长:乙烯〈苯,故A错误;
B.氯代煌中C原子个数越多,密度越大,则密度:一氯乙烷〉一氯丁烷,故B正确;
C.碳酸钠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碳酸常温下分解,则稳定性为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故
C错误;
D.水中含氢键,同类型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则沸点为H2O>H2Se>H2S,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题目点拨】
非金属化合物的沸点比较:①若分子间作用力只有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②组成和结构相
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4>CH4;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接近,分
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
异戊烷>新戊烷;⑤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如H2O>H2S;如果形成分子内氢键则熔沸点越低。
15、C
【解题分析】
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得到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镂溶液,过滤得沉淀物为碳酸氢钠,经洗涤、干
燥得碳酸氢钠固体,滤液中主要溶质为氯化钺,再加入氯化钠和通入氨气,将溶液降温结晶可得氯化铉晶体。
【题目详解】
A、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氯化镂,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i+NH4Cl,
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所以先通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氨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
是吸收多余的NH3,故B错误;
C、通入氨气的作用是增大NH: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使NaHCCh转化为Na2c03,提高析出的NH4a纯
度,故C正确;
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实现步骤II的转化,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未被收集循
环使用,烧杯加热未垫石棉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题目点拨】
“侯氏制碱法”试验中,需先通入氨气,其原因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先通入氨气
所形成的溶液中氨的浓度较大,方便后续的反应进行;“侯氏制碱法”所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经过加热会
生成碳酸钠。
16、D
【解题分析】
A、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要利用药匙,块状固体药品要用镜子取用,故A错误;
B、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需要润湿,而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故B错误;
C,蒸储操作时,装置中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储烧瓶中的支管口处,测的是蒸汽的温度,故C错误;
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端倒出,故D正
确;
故选D。
17>D
【解题分析】
A、乙醇易挥发,向热的乙醇中通入空气,可以向后续装置中提供乙醇蒸气和氧气,选项A正确;
B、在铜粉催化下,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选项B正确;
C、乙醛易挥发,应用冰水浴收集乙醛产物,选项C正确;
D、产物中混有乙醇,乙醇也能还原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使其褪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8、B
【解题分析】
A.乙醇和丙三醇所含羟基的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选项A错误;
1
B.二环己烷中有两类氢原子;①;,当一个氯原子定到1号位,二氯代物有3种,当一个氯原子定到2号位,二氯
1
代物有4种,故选项B正确;
CHs/CHs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s4-4—q+CHs的名称是2,3,4,4-四甲基己烷,故选项C错误;
dn2cHsJH3
D.环己烯中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不能满足所有碳原子共面,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19、A
【解题分析】
A.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铝在浓硫酸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是因为铝与浓硫酸
很难反应,故A错误;
B.氧化铝熔点高,可以作耐火材料,故B正确;
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碱反应也可以和酸反应,所以铝制品不宜长期盛放酸性和碱性食物,故C正确;
D.氢氧化铝碱性比氨水弱,不能继续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很难与氨水反应,所以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制备
氢氧化铝,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A1的性质与物质的分类,明确两性氧化性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20、B
【解题分析】
A.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⑵故A正确;
B.该化合物没有对称轴,等效氢共有8种,所以其一氯代物有8种,故B错误;
C.该化合物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加聚等反应,该化合物有饱和碳原子,可以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
代反应,故C正确;
D.该化合物有2个碳碳双键,而且不对称,所以与以物质的量之比1:1加成生成2种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
该化合物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2个碳碳双键之间有2个碳碳单键,所以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I:1加成时只能和
其中一个碳碳双键加成,无法发生L4-加成,故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1:1加成只能得到2种产物。
21>C
【解题分析】
A选项,第4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CL浓度减小,故A正确;
B选项,第6min时,平衡正向移动,因此VWCOCL)>V^(COCL),故B正确;
C选项,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0-11X0-085=0.234,故C错误;
0.04
D选项,第lOmin移走了一氧化碳,平衡正向移动,氯气,一氧化碳浓度增加,COCL浓度减小,因此COCb浓度变
化曲线没有画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2、D
【解题分析】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贝!Ja为Na;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为C;
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为S;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为C1。
【题目详解】
A.Na+核外电子层数为2,而CT和S2-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Na+半径小于Ct和•的半径;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
越多,半径越小,所以C1-的半径小于S2-的半径,所以离子半径:aVd<c,故A错误;
B.a、c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有多硫化钠NazSx,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简单离子还原性:c>d,故C错误;
D.硫单质易溶于CS2中,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GMO竣基:AaicooaiL:/。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NaOH的醇溶液,加热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飞[f-CQOH^SU^^-CH-ClHOOIi+H2O
+2H2O13
【解题分析】
有机物B是芳香烧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B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8%,B中O原子个数="出,⑶用的=1
16
碳原子个数="泮=7…8,所以B分子式为C7H80,B中含有苯环且能连续被氧化,则B为:;一《2°H,B被催
COOH
化氧化生成M,M为']一0HO,N为苯甲酸,结构简式为个;
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竣酸,C为竣酸,根据题给信息知,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发生反应然后酸化得到E,E
能生成H,D是含有氯原子的竣酸,则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生成E,E发生加聚反应生成H,所以D为
《_PLI__COOH
|、E为O^CH=CH-C00H、C为OCHLCHLCOOH;D反应生成F,F能反应
Cl
生成E,则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F为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根据G分子式知,G
OH
:根据B、C结构简式知,A为OtHQhCOOCHr。,以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⑴B为0一620H,分子式为C7H80,D为O^HLTHY00",含氧官能团为竣基;
(2)由以上分析可知人为0»«:«£002。,M为1J—DO,含有醛基,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
检验;
⑶通过以上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多格式转码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家私品牌线上线下营销合作协议
- 2025年卫浴行业绿色包装材料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云计算解决方案技术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深圳证券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度新型建材研发项目施工人员劳动合同书
- 2025年度宫绿艺术离婚协议书及艺术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汽车租赁车辆安全检测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合同范本-@-1
- 【履职清单】2024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2022年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试题
- 学校工作总结和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件
- (绩效考核)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装卸工安全培训课件
- 腿部经络课件教学课件
- 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
- 小数加减乘除计算题大全(300题大全)
- 物流公司运输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