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过渡期醉翁之意不在“鼎”在乎“天下”空间定位时间定位西周分封示意图春秋列国形势图社会大变革时期BC476BC256东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475BC770平王东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秦灭东周BC221统一六国周敬王卒因孔子修订的《春秋》而得名取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一、变革之象二、应变之策?如何来认识春秋战国的这样一场“大变局”?一、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
一、变革之象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活动1:观察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两幅地图,你能得出哪些信息?①诸侯国数量减少:诸侯国竞争更趋激烈,形成区域强国。②战国时期修建长城:交流、冲突和民族交融。③北方部族数量减少:融入华夏。(一)政局之变春秋争霸相继称霸
材料:各个强国为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争做霸主,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史记索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荀子·王霸》起始标志:政治特点:战争性质:春秋五霸:周平王东迁洛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争霸战争春秋列国形势图(一)政局之变战国兼并并存称王起始标志:政治特点:战争性质: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兼并战争齐、楚、秦、燕、赵、魏、韩
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材料1: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2: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左传》
材料3: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礼乐征伐自大夫出①王室衰微、诸侯纷争②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礼崩乐坏”)③权力下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层)活动2: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从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力有何变化?(一)政局之变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戎狄部落逐渐被华夏各国所征服。其中,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西戎……由于各民族长期和华夏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等民族差不多都已和华夏族融合在一起了。——摘编自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二)夷夏之变华夏族中原北狄南蛮东夷西戎战争,迁徙,联姻,交流华夏认同观念形成中原民族先进的社会发展生产力先进(农耕文明);文化优越(礼乐);制度优势(分封、宗法制)(二)夷夏之变(楚武王)“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史记·楚世家》“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春秋时代,华夏诸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与四夷斗争,护卫和扩大了华夏文明,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则开拓国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二)夷夏之变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有何历史意义?生产力发展(三)经济之变铁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犁牛耕)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伯牛农业生产进步(三)经济之变2、工商业
材料: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史料阅读】P11【问题探究】:战国时期工商业发展繁荣的表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工商业主财富雄厚。活动3:观察教材P11而各国货币图,你可以读出什么信息?①货币众多,说明商品交易频繁,商品经济发展;②种类众多,交易不便,货币统一对国家统一提出了要求。(四)阶级之变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提高私田开拓、公田不治各国向私田征税1.土地制度变化: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阶级关系变化:贵族和奴隶转变为地主和农民。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形成新兴地主、自耕农阶级生产关系变革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
二、应变之策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上)(p13问题探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活动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要性?♦政治:兼并战争日益激烈,富国强兵是各国的首要任务♦经济:铁犁牛耕推广,经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要求掌握政权♦思想:士阶层的兴起,百家争鸣的出现(一)变法运动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列国变法示意图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战国初年各国为富国强兵,都进行了变法活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商鞅变法领域主要内容作用政治经济社会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郡县制,君主任免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定程度上瓦解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加强了户籍管理有利于增加赋税(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活动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评价商鞅变法?材料一: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1)积极性:
①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转型,是战国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2)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二)百家争鸣1.概念解释: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互相批驳又交流吸收融合的局面。百家: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诘难、批驳,其目的都是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背景:(二)百家争鸣1.概念解释:2.背景: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学在民间”士阶层兴起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转变支持
到了春秋战国时之际,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动,社会阶级不断流动,上层贵族不断下降,下层庶民不断上升。“士”处于贵族和底人之间,是上下流动的汇合之处,所以“士”的人数不断增多,并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队伍—士阶层。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各国为了生存和发展,竞相进行改革,争先招揽人才。
——罗米《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并受到各国诸侯的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学术的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二)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仁”——关爱他人核心思想:政治思想:①统治者:“为政以德”(进步)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保守)③
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教育文化: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②整理典籍,传世《论语》补充:中庸思想:“执其两端而用乎中”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二)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姓李,名耳,子名丘,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①哲学思想:A.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B.方法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世界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无为而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②政治思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二)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战国战国道家战国阴阳家战国墨家战国法家战国孟子荀子“仁政”;性善论隆礼重法;性恶论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尚贤;节俭崇尚逍遥自由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中央集权思想相生相胜墨子庄子韩非邹衍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国君,你会采用谁的主张?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各国统治者最欢迎的的却是法家思想。试分析其原因?儒家主张的仁治和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都是从以民为本,从社会下层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群众基础广泛,故影响最大;而法家主张的法治集权、富国强兵则是以君为本,从国家和君主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基础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着政权,故最受统治者欢迎。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ppt课件完美版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ppt课件完美版(二)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4.影响:“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②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
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游戏开发团队简易劳动合同样板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品投资咨询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海域使用权租赁与海洋地质调查合同
- 五金行业融资居间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新能源行业离职解除劳动合同及证明
- 2025年度合伙人投资协议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合作
- 2025年度商铺转租合同涵盖租赁期间装修变更约定
- Module 8 Unit 2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大孔径吸咐树脂项目合作计划书
- 洗衣店装修合同
- 毕业设计钢筋弯曲机的结构设计
- 工程结构质量特色介绍
- 超全六年级阴影部分的面积(详细答案)
- 提高护士对抢救药品知晓率PDCA案例精编版
- 八字万能速查表(有图)
- 清华大学MBA课程——运筹学
- 架桥机安全教育培训试卷及答案(共3页)
- 湿法冶金浸出净化和沉积PPT课件
-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题(共23页)
- 化学反应工程流固相非催化反应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