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绍兴市建功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看拼音,写词语。yuǎntiào
dāngē
qīnxí
tànxī
bōli
fěnsuì
kōngxū
kāizáo
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暮色(mù)
淮安(huái)
荧屏(yín)B.氛围(fèn)
芥菜(jiè)
惩罚(chéng)C.投降(xiáng)
沸腾(fèi)
竹笋(sǔn)D.嗅觉(xiù)
徒弟(tú)
角色(jiǎo)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数量统计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练成刚积劳成疾蜂涌而至精兵简政(3个错别字)B.独出心裁见微知著萧然起敬卓有成效(1个错别字)C.触内旁通司空见贯铺天盖地目澄口朵(4个错别字)D.革故鼎新与世隔决美不盛收集思广义(2个错别字)根据对联的“对偶”规律,可以猜出对联“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中的“靡”字的意思是(
)A.麻 B.无 C.散乱倒下 D.非常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扩散。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B.学校就像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感到安全、亲切、温暖、快乐。C.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D.“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首尾共三千多年的历史。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获“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和《龙须沟》等。D.鲁迅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下列句子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②每当你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④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树木花草,哪来的人类生物呢?⑤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⑥你注意过那藏有植物根基的泥土吗?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④③C.⑥⑤②①④③ D.⑥⑤②①③④按要求改写句子。(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5)班上要举行一次禁毒宣传,你是班里禁毒宣传员,请你设计一条禁毒口号向同学们宣传。_________________用积累的内容填空。(1)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应该及时。(3)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个习俗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4)《竹石》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人。“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坚劲:___________。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____手法,诗人借竹子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骨气。这首诗的竹子使我联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着和竹子一样品格的人。(5)杜甫被称为“________”。他的诗,有写雨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有写鸟的:“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有抒发爱国情怀的:“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根据故事梗概,小说依次写了:流落荒岛——()——()——()——()。(7)《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8)写出《水浒传》中一位英雄好汉的名字_______,绰号__________。《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写出三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及相应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主题活动策划。毕业前夕,六年级打算举行一次“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策划并完成以下任务。(1)、本次活动共有四个板块,两个板块的内容已经确定,请再策划两个。板块一:难忘师恩情板块二:______________板块三:______________板块四:乘风破浪时(2)、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难忘的小学生活”毕业联欢会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北人不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①仕于南方
仕:___________②席上啖菱
啖:___________③其人护其短
短:__________④欲以去热也
去:__________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横线画出北人闹笑话的地方。1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低头族材料1:当代“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躺在床上刷手机,走路刷手机,等公交刷手机,甚至上班开会也刷手机。微博、微信、抖音等APP无情地吞噬着我们。大众不断发声,呼吁“低头一族”回归正常生活,可收效甚微。材料2:材料3: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16、下列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的一项是()A.躺在床上刷手机 B.走路刷手机C.等公交刷手机 D.用手机拍照17、下列不属于做“低头族”带来的危害的一项是()A.颈椎变形 B.导致聋哑 C.影响外貌 D.影响视力18、对材料3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玩手机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B.玩手机影响了人的健康。C.玩手机影响了人与人的交往。 D.玩手机影响了人的生死。19、请你给“低头族”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把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②突然,他听到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骑马的人。待最后一位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塑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骑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③骑手勒住了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后,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④当他们走进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进
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您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您却留住了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那里并截住了最后一位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儿,结果会是什么?”⑤老人慢慢地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老人继续说道,“我仔细观察前几位骑手,立即看出他们并不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算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能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⑥那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匆忙),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20、在短文前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题目。21、用“√”在文中两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22、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句子,画上“”。面对这位被冻的老人,骑手是怎样做的?请用“﹏﹏﹏﹏”画出。24、老人是怎样分析前几位骑手的眼神的?他为什么等到最后一位骑手才寻求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你喜欢文中的骑手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魅力;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请以《晒出我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yuǎntiào
dāngē
qīnxí
tànxībōli
fěnsuì
kōngxū
kāizáo【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眺、耽、袭、碎、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找出错误的读音改正即可。A.有误,“荧屏”的“荧”读音为yíng。B.有误,“氛围”的“氛”读音fēn。C.正确。D.有误“角色”的“角”应读“jué”,他还有另外的读音是“jiǎo”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3.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字形的识记与辨析。A选项中“百练成刚”的正确写法是“百炼成钢”,“蜂涌而至”的正确写法是“蜂拥而至”。有三个错别字。B选项中“萧然起敬”的正确写法是“肃然起敬”。有一个错别字。C选项中“触内旁通”的正确写法是“触类旁通”,“司空见贯”的正确写法是“司空见惯”,“目澄口朵”的正确写法是“目瞪口呆”。有四个错别字。D选项中“与世隔决”的正确写法是“与世隔绝”,“美不盛收”的正确写法是“美不胜收”,“集思广义”的正确写法是“集思广益”。有三个错别字。4.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偶”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魏晋时期的陶渊明的《自祭文》,意思是:辛勤劳作,不遗余力,心中常常有闲情逸致。“靡”的意思是无。全文为: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5.D解析:D【详解】考查病句辨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使”。B项用词不当,“刻画”改为“塑造”。C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在“养成”前面加上“是否”。6.D解析:D【解析】略7.B解析:B【详解】略8.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提出只注意什么“每当你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注意那苍翠挺拔的参天古木?”“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再提出注意过什么”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接着说出原因”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花草树木,哪来的人类生物呢?”最后讲结果“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地为人类奉献自己”。所以选B答案。9.A解析:
作比较
老虎的体型是很大的,但与大象比较起来,显得太小了。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一遍一遍地读
边读边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
积累优美的语句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句子仿写、句型转换、病句修改以及语言综合实践的知识点掌握。(1)抓住“同……相比”可知是作比较。(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语序不当,按照一般逻辑,只有先“发现”,才能“克服”。对“A和/并/与B”类的语句,要注意其中连接词前后的顺序是否有问题。(4)定向“话题”参照例句仿写。并列关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析题目要求,创设语言情景,用三个“要”造句。这三个“要”字表达的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构成排比句。(5)抓住“禁毒”的关键词。套用常用的比如绿化类的宣传标语。前后对仗,主题突出,意思向上即可。10.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吃元宵的寓意是团圆美满,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郑燮##郑板桥
清
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韧、刚劲
借物喻人
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不怕任何打击的坚韧的骨气
于谦
文天祥
诗圣
润物细无声
一行白鹭上青天
恨别鸟惊心
丹尼尔•笛福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马克•吐温
天真活泼、顽皮可爱,聪明而又富于幻想和冒险的孩子
时迁
鼓上蚤
武松打虎
望梅止渴(曹操)
三顾茅庐(刘备)
初出茅庐(诸葛亮)【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书本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背诵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此句出自《宋史·列传》。(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课外的积累及课本中“日积月累”的诵读完成。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好词佳句的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从题干“我们孝顺父母应该及时”,可以知道应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3)本题考查节日习俗。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正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4)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记忆能力。清代郑燮的《竹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5)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代杜甫的《绝句》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杜甫的《春望》全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本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的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18世纪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该作品按时间的顺序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小说依次写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7)《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意志坚定、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五次历险:和哈克半夜到墓地试胆量;和哈克,乔齐等来到杰克逊岛当“小海盗”;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和贝萁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历险;和哈克再次来到山洞,找到了强盗所藏的金币。(8)《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一百零八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花荣,小李广。最熟悉的故事是:倒拔垂杨柳。(9)与《三国演义》中有关的成语: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等。与《三国演义》中有关的俗语: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太仓:京城里的大谷仓。大树上飘落一片叶子,太仓里减少了一粒米。比喻微乎其微的损失。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原形容军队作战,排除征途上一切险阻,勇往直前。比喻设法克服前进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方轨:两车并行。辔:缰绳。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驰。形容道路狭窄崎岖。釜中之鱼,阱中之虎。釜:即锅。阱:捕野兽用的陷坑。比喻处在极端危险境地的人。11.
重温童年梦
追忆校园情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初夏,我们迎来了毕业季。我们一起走过六个春夏秋冬,一起度过难忘的小学生活,一起笑,一起哭。光阴似箭,我们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在这个毕业季,愿我们的老师桃李满天下,愿同学们友谊天长地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的主题是“难忘的小学生活”,四个小的板块围绕小学生活来,可以是童年的梦想,可以是同学情,标题格式尽量一致。如:重温童年梦、追忆校园情。注意主题是“难忘的小学生活”,所以主持人可以围绕六年的小学生活的总结来开场。12.12、
做官
吃
短处
除掉、去掉13、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14、并壳入口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15、不懂装懂是会闹笑话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我们所不知道的,求知是一种美德。【分析】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12、本题需要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这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和本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说出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分析单个字的意思。13、本题需要解释整句话的意思,需要着重注意的点是“而非”和“此……也”,学生不太清楚什么是判断句,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做笔记。14、本题在原文找到并划线即可。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来进行分析。这类题型为开放性题型,学生只要围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中心思想言之有理即可。13.D解析:16、D17、B18、C19、
不要过度依赖手机,规划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要多跟朋友交流,多跟大自然接触,多参加户外运动。【分析】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理解与分析。阅读材料二可知:“低头族”最大的特点就是低着头刷手机,用“手机拍照”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17、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二可知“低头族”的危害有:影响视力、影响人身安全、导致颈椎变形、导致心理疾病、容易长双下巴、皮肤容易松弛。并不会导致耳聋。18、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三可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出现在你面前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你却只顾着自己玩手机,从而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19、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要给“低头族”提出合理的建议,就要从“低头族”的危害说起,它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就要建议他们要少依赖手机,多与朋友交流,从中给出合理的建议即可。14.20、最后一位骑手21、促使√
忙碌√22、一位老人等待乘船过河时,最后一个骑手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老人告诉了骑手截留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仁慈和同情的眼神,骑手深解析:20、最后一位骑手21、促使√
忙碌√22、一位老人等待乘船过河时,最后一个骑手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老人告诉了骑手截留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仁慈和同情的眼神,骑手深受感动。23、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把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24、老人仔细观察前几位骑手,看出他们并不关心老人的处境。因为他看到最后一位骑手的眼睛里充满了相当明显的仁慈和同情,知道这位骑手肯定会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25、喜欢。这位骑手充满了仁慈和同情。【解析】20、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起标题。可以结合文章所讲的事情起标题,也可以用文章的中心起标题,还可以用文中代表性的事物或中心词起标题。学生所起的标题符合文章主旨或内容,搭配恰当,即可得分。2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促进”是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的意思。“促使”指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推动对方使之行动。本题搭配的是“好奇心”和提问,用“促使”更恰当。“忙碌”是表示这个人没有空闲时间。“匆忙”是表示事情紧急,来不及的意思。这个句子讲的是骑手一直在从事自己的事情,没有空闲的时间,用“忙碌”更合适。2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利用“起因+谁+干什么+结果”的形式概括写事的文章,可以使概括完整,语言简洁。学生能把事情概括完整,没有语法错误,即可得分。23、本题考查信息搜集。第一个信息点,题目已经给出范围限定,在第①段,内容是“老人被冻的样子”,找到相关语句用横线画出来。用波浪线画出骑手是如何对待这位老人的,信息点在第③段。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锁定答题区域,文中骑手问了老人这个问题,那么下一段即是老人选择最后一位骑手寻求帮助的原因。结合文中老人的回答,组织语言回答即可。2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文中骑手救助了老人,比起其他骑手肯定是有同情心的一个人,再结合老人对骑手的分析,组织语言,言之有理即可。15.例文:
晒出我的梦想
时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就晒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的第一个解析:例文:
晒出我的梦想
时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认购定金合同范本
- 仓储保管填写合同范本
- 2025年四川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技巧
- 一房三卖买卖合同范本
- 停息挂账律师委托合同范本
- 个人外汇贷款合同范本
- 助资合同范本
- 个人买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税贷合同范本
- 个人店面整体装修合同范本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现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疗愈策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小学音乐组集体备课计划
- 电力需求侧自测题4科
- 稿件修改说明(模板)
-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
- GB/T 41873-2022塑料聚醚醚酮(PEEK)树脂
- SB/T 10940-2012商用制冰机
- GB/T 25945-2010铝土矿取样程序
- GB/T 16604-2017涤纶工业长丝
-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小学综合素质写作题及范文
-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