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7/0A/wKhkGWZSHX6AfReZAAFG5o1_gxk904.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7/0A/wKhkGWZSHX6AfReZAAFG5o1_gxk9042.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7/0A/wKhkGWZSHX6AfReZAAFG5o1_gxk9043.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7/0A/wKhkGWZSHX6AfReZAAFG5o1_gxk9044.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7/0A/wKhkGWZSHX6AfReZAAFG5o1_gxk9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重要名词租庸调、两税法、募役法、科差、一条鞭法、金花银、摊丁入亩、关税、厘金、改订新约、个人所得税课程标准①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②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本课时间轴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壹赋税种类秦朝汉朝田赋人头税财产税徭役________“收泰半之赋”,缴纳田地产量的_______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梳理1:速读教材P93,完成秦汉时期赋役制度的相关信息。汉初:“与民休息”__________________,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景帝“三十税一”征收_____的口赋/户赋口赋(7-14岁),20钱/年算赋(15-56岁),120钱/年,____和______的算赋钱______(主要用于军费)更卒:一个月,本郡/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运输粮食等_____________车船税、______、对财产总额的“______”、农民饲养六畜要_______戍卒:一年,边塞,________正卒:两年,郡国/京城,________重农抑商税率极高三分之二极重田赋税率大大降低商人奴婢加倍算缗钱税民资缴税繁重劳动服兵役屯戍2.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和劳动者之间的分离,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了运用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结婚的男子4人,奴婢8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以丁夫计征的租调制具有一定的均赋意义。虽然奴婢和耕牛的租调大大低于一般丁男丁女,但大地主占有大量奴婢和耕牛毕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圈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户调制的弊端。——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思考1:原来的户调制有何弊端?孝文帝改革中赋役制度的变化是什么?有何作用?变化:由以户计征转变为以丁计征。作用:①缓和社会矛盾;②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③巩固北魏政权;④打击门阀士族地主;⑤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端:庄园经济隐匿户口,减少政府财政收入。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1)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_____________,主要向民众征收_________。(2)唐朝:①:A.基础: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_________。B.内容:针对21-59岁之间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_____”代替,即缴纳一定的________来替代徭役。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上》苛捐杂税租调役租庸调制均田制庸绢或布(2)唐朝:②两税法(780年废租庸调,改行两税法)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思考3:根据材料,分析唐朝改行两税法的原因?两税法具有哪些内容。原因(背景):内容:唐中期土地兼并破坏均田制;安史之乱加剧社会矛盾。户籍制度混乱;③按田亩征收地税(米粟),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钱),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课税原则课税标准①量出为入②不区分主户和客户都要缴纳赋税。课税主体课税形式④租税以货币,粮食缴纳“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影响积极性:①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扩大收税对象,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_____为主的赋税制度;④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____________;⑤以______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性:两税法未能遏制土地兼并,政府加征杂税,加重农民负担,社会矛盾加剧。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人丁人身控制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种类宋朝元朝赋税徭役3.宋元:梳理2:速读教材P94,完成宋元时期赋役制度的相关信息。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北方(租庸调):征丁税、地税;南方(两税法):征夏税、秋粮。科差:按户等征收丝和银两。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明清时期(1)明初:赋税分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____________。(2)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___”。(3)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______。①背景: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②内容:A.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不但赋税折银
征收,而且役也改为丁田共同承担,折成
银两,统一征收。B.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______中拿出一
部分统一__________。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航路开辟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雇人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夏税、秋粮米麦实物金花银税银商品经济第一,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包括甲役、力役、杂役、力差、银差等合并为一,化繁为简,“役归于地,计亩征收”,使赋役统一于田亩,随夏秋二税一起征收。第二,赋役合并,取消力役,役银编派由人丁和田亩分担。官府所需力役,由其出钱雇人应役,不得无偿征调。第三,纳税形态,按规定除少数地区仍征收实物外,其他地区的田赋一律课征白银。第四,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各州县赋役总额不得减少,徭役编审改为一年一次,当地官府可视具体情况将丁田分摊于纳税户。第五,地方献纳的土贡方物、上缴京库的岁需费用,以及本地存留,都悉数并在一条鞭法内课征。第六,各户根据官府发给的赋役清单,将赋役银直接上纳于县府,即课征方式由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特点:①赋役合一
②化繁为简
③按亩征税
④以银交纳
⑤官收官解根据一条鞭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出一条鞭法的特点和意义。意义:①是我国赋税史的一次重大转折;②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③扩大了货币税的课征范围,促进农产品商品化。④赋役的货币化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⑤简化纳税项目,银有定额,纳有时限,官收官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员贪污腐败。①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废除,以土地为征税对象,使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摊丁入亩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赋与役的合并,即人头税归并于财产税的过程;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使生产力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雇佣关系有所发展,这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大变革,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摊丁入亩后,赋役负担比以前均平合理;地丁合一后,简化了征收手续,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有利于人口的增长,百姓安居,生产发展。——《中国赋税史》思考6:研读材料,结合教材,归纳“摊丁入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影响:②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增加,雇佣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③简化税收手续,一定程度上减轻赋役负担,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人口增长。内容: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背景: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剧增加重社会矛盾。小结: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是什么?从征税形式看:从征税标准看:从征税时间看:从征税种类看:从徭役形式看:不定时到基本定时两税法标志化繁为简一条鞭法强制徭役到纳绢代役租庸调制人丁为主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一条鞭法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发展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贰起源西周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完全关税自主权古代近代(鸦片战争开始)国内关税1937年正式废除国境关税重要性日益凸显近代国家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制度(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2)演变历程:2.关税自主权的失与得(1)丧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影响: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思考1:下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产生了何种消极影响?“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中美《望厦条约》“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中英《南京条约》开协定关税的恶例进一步强化列强的协定关税权法兰西人在五口贸易,凡入口,出口均照税则及章程所定……如将来改变则例,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中法《黄埔条约》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粤海关旧址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3.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2)概况1927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要求关税自主。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又陆续同意大利、英国等国缔结新约1930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定》◎中美英签订新约结果: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关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
正收回关税自主权。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顺应民意,要求与各国“改订新约”,要求实现关税自主。刚刚建立的国民政府,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而关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民政府急于收回关税主权,以增加财政收入。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总收入1115506千元,其中关税收入353258千元。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全部税收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达60%~70%。——摘编自薛平、胡长青、黄翠红《从“协定关税”到“国定税则”——关税自主运动成功的原因及其估价》思考2:国民政府为何在此时“要求实现关税自主”?从“协定关税”到“关税自主”折射出的近代历史发展怎样的轨迹?顺应民意,维护政治稳定;增加财政收入,缓解经济危机。从丧失国家主权到追回主权。原因:轨迹:(3)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951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9851987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梳理:结合教材,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关税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作用:统一全国关税制度作用:强化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材料一1.对国内能大量生产的或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品的进口采用保护税率;2.对于一切奢侈品和非必需品,证征更高的税率;3.对国内很少或不能生产的设备器材、工业原料、粮食种子及肥料等,其税率要低或免征关税;4.一切必需的科学图书,防治病虫害等物品及若干药品、免征或减征关税;5.对于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贸易条约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气象自记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属网状镀铬手推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紫外线灯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扩幅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总务管理与办公室操作培训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木门行业标准制定合作合同
- 拍卖师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绘玻璃装饰画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护肾黑豆糊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口腔清新漱口水系列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