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回顾描写洞庭湖的诗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及创作背景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他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公元1160年,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遭谗蒙冤罢官,这是第二次被罢官,北归期间,途径洞庭湖,见平湖秋月,挥笔而作《念奴娇•过洞庭》。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qǐng

zhēnxiánpiān朗读:注意读音翻译全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三万顷湖水像玉镜琼田一样皎洁,一叶细小的扁舟载着我。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水面上上下下全部清亮明洁。内心优游自在,与眼前景物相合,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在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短发稀疏,衣服单薄,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这长江水,用天上的北斗星舀取长江水细细品酌,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放声高歌啊,不知此时是何年。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前三句交代了关键信息?环境有什么特点?点明地点、时间,照应题目“过洞庭”。水势浩渺;秋高气爽、风平浪静;旷远空灵之感。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手法?作用?比喻,表明湖水像玉石一般晶莹剔透,像镜子一样明净光洁。反衬,“三万顷”,极言水域之广、“琼田”之大,

反衬出“我”之的孤独与飘零。另一种理解: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有何深意?手法?这两句点明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双关:澄澈既指景色的清亮明洁又指自身纯净的内心世界。借景抒情:表现诗人“肝肺皆冰雪”的高洁情怀,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物我合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手法?作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性。“皆”字,虽非实词,结合他被谗免职的经历来看,却能将满怀的问心无愧喷薄而出,更有十分的自信。展示了诗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肝胆照人。“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怎样的心境?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如秋冬草木。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难以御寒。“冷”字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从岭表炎热之地北来,衣衫单薄的客观表述,也是头发渐少,年华蹉跎,不能建功立业的心境萧瑟,免职后的萧条与冷落。一个“稳”字,又峰回路转,显出词人的旷达。“稳”既客观描述了“更无一点风色”的时令特色,又表达出词人藐视谗言,坚定地秉持内心理想,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没有一点动摇。“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手法?作用?

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气概豪迈,想象奇特。

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表露出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情怀,令读者感受到浪漫雄奇的艺术魅力。“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如何理解?

词人已然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兴之所至,激昂之气显露,便有“扣舫”“独啸〞的寄兴之举。

词人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自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境界,表现了超然物外、忘却荣辱得失的旷达。英迈豪气,真乃“天上张公子”。

从博大的形象收束全词,又回到一开头“近中秋”三字所点出的时间上来,首尾呼应,结束全词。通过诗句我们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性格?1.肝肺皆冰雪——胸襟坦荡,光明磊落2.稳泛沧浪空阔——失意不失志,沉稳洒脱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自信、豪迈

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

①景色美,体验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难以诉诸言语。此种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②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a.孤光自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舀尽西江,细斟北斗。——借酒来“销万古愁”。c.扣舷独啸——无人理解的孤独d.万象为宾客。——以自然之物为友,而不是以人为友。无法被人理解的孤独,无知己。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或者,青山能洞悉诗人的心事吧。这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逃避现实的法门: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

全诗总结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情绪。

此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洞庭湖的恢弘之气,诗人由此抒发的感情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不一样。①杜诗作者由洞庭湖的壮阔恢宏,联想到自身的病老之悲,进而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时局动荡的忧思,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②张词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诗人悠游自在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等则彰显了他磊落的襟怀,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超脱旷达的气度。比较阅读:背诵全词1.《念奴娇·过洞庭》中“

,

,

”三句描绘了水月辉映,上下一片清亮明洁的画面。

2.《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描写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3.《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描写已经临近中秋,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当堂检测(1)“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2)“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3)《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无一点风色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5)“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引出下片抒情,回顾岭海一年。(6)《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