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学科素养1.结合文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赋役制度不断变革,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2.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史实,认识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危害,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难点:中国赋税制度演变的规律【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知识回顾-名词阐释】▲算缗:亦称"算缗钱"。西汉初年所行税法之一,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告缗: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实行告缗,即鼓励告发算缗不实。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募役法:又称免役法,于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实施。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僧道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科差:是中国唐宋元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代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初兴于唐宋,但征收面不广,代役税之外仍有徭役。降至元代遂成正式赋税项目。征收内容有包银、体钞、丝料、户钞。一般按户摊征,并视情况有所区别,其时,力役、职役仍与科差并征。▲“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张居正改革时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黄宗羲定律: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积重难返之害”。即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现代有史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均等利益。1843年《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些规定日后被侵略者广为援引,给中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这种性质。【课前预习-体系建构】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田赋①秦朝税率极高②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人头税①秦朝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对成年人征收收财产税徭役①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承担繁重劳动②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役期一般是两年③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2.隋唐时期(1)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2)唐朝前期:实行。①内容: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②基础: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3)唐朝中期以后:实行。①原因:唐朝中期,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②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3.宋元时期(1)宋朝①宋承唐制,征收,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除征收外,经常派发各种徭役。②王安石推行,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2)元朝:基本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在税粮之外,又有。【微点拨】募役法的作用募役法的推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雇佣关系进一步发展;顺应了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历史潮流;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扩大了生产;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4.明清时期(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2)明朝后期①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通量增加。②内容: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③意义: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2)清朝①康熙帝:1712年,规定以前一年的作为定额,不再增加。②雍正帝:推行,即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彻底废除。(课本第93页)思考点: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图解历史】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制度时期内容古代①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时期②存在国内关税和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近代①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③1928年起,国民政府通过的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现代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③1985年,国务院颁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④1987年,通过了,重新修订发布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2.个人所得税制度(1)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2)演变:①1914年,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②1936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③新中国成立后,在体制下,新中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制度正式确立。⑤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知识拓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1)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2)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3)有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的经济调节功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4)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2.(课本第95页)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1985年中国要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3.(课本第95页)思考点: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4.(课本第96页)问题探究:搜集资料,了解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参考答案一、1.田赋与民休息兵役2.租庸调制徭役两税法土地兼并人丁、资产征收3.两税代役金募役法科差4.金花银赋役合并5.丁银摊丁入亩人头税(课本第93页)思考点: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参考答案:田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变化不明显,其征收标准基本上为土地(隋与唐前期按丁征收,但也是以按丁授田的均田制为基础的);人头税的变化较大,由秦汉的口赋、算赋发展到隋唐的户调,至两税法实施后则与田租合并征收,清朝“摊丁入亩”之后,按人头征税的强制剥削就此废除;徭役的变化也比较大,由秦汉时期的强制性服役,到隋唐可以纳庸代役,到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松弛。二、1.西周、鸦片战争、关税自主、“改订新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计划经济个人所得税2.(课本第95页)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1985年中国要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参考答案: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基于当时的时代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一税则的不少规定已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其主要问题如栏目中提供的材料所示。因此,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3.(课本第95页)思考点: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参考答案: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在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征收的必要,所以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才制定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4.(课本第96页)问题探究:搜集资料,了解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参考答案: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从此,中国农民告别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据统计,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探究学习-思维提升】探究一、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演变史料一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汉书》卷七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并车马。——《汉书》卷一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赋税制度有何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料二、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清乾隆年间《嘉兴府志》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有何积极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演变的特点(1)主要内容①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2)特点①征税对象: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丁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②征税内容: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人身依附: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实物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赋税项目: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探究二、近现代中国关税制度演变的特点史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史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等思考:(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关税制度演变的特点1.由关税自主到协定关税,关税主权逐步丧失,具有半殖民地性质。2.实行低关税政策,免征商品范围逐步扩大。3.关税制度变迁过程先快后慢,是被动变迁的。4.资本主义各国争夺中国海关管理权的斗争贯彻始终,但始终控制在列强手里。5.由传统的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重制度向近代国境关税制度转变。参考答案探究一(1)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2)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简化了征收手续,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取消人头税,促进了户籍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探究二(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关税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课后测评-考点通关】一、单选题1.(2023春·河南新乡·高二统考期末)下表所示是小豫同学为探究学习而收集到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春秋时期(

)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8年)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橘之数”,即根据收获量的多少征集军赋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郑国“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每丘(征发单位)征马一匹、牛三头A.土地所有制变化 B.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C.诸侯国纷纷增税 D.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2.(2023春·辽宁朝阳·高二统考期末)唐朝前期农民家庭主要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体,后期则出现了大量的联合家庭。下表所示为唐朝敦煌地区家庭结构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类型比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合计(公元701~769年)户数(万户)471391483百分比(%)56.615.710.417.3100(公元820~876年)户数(万户)3612223百分比(%)132651.29.8100A.赋税制度的改革 B.户籍管理严格C.均田制度的实行 D.政治局势安定3.(2023春·贵州黔西·高一统考期末)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这一现象(

)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 B.导致政府户籍管理失控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D.反映庄园奴隶制的发展4.(2023春·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自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折纳上交物品至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出现折色概念,以折色物品征收田税的方式一直存续于整个明代,为保证田税折色征收与实物米麦价值的一致性,明代政府严格规范本色与折色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下表)。明代政府的这一做法(

)夏税正色米、麦银∶钱∶钞∶米=1两∶1000文∶1贯∶1石棉苎∶米∶麦=1匹∶6斗∶麦7斗麻布∶米∶麦=1匹∶4斗∶麦5斗注:云南以金、银、布、贝、漆、丹砂代折秋粮(洪武十七年)折色钱、钞、绢秋税正色米折色钱、钞、绢A.减少了官员的腐败现象 B.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C.推动了国家财政的市场化 D.确立了白银的主币地位5.(2022秋·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中)如表为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关于规定的进、出口税率与原粤海关税的比较数据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商品每单位市价征税单位旧税率(%)新税率(%)进口货棉花每担10元担24.195.56棉纱每担25元担13.385.56出口货茶叶每担27元担30.8912.87湖丝每担350元担9.433.97土布每担50元担7.372.74A.近代中国经济主权丧失殆尽 B.英国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C.中国自然经济面临全面解体 D.中国关税自主权已遭到破坏6.(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下面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部分关税削减情况表,据此可知(

)起始时间覆盖关税条目关税税率2003年7月全部WTO最惠国关税税率2003年10月中泰全部果蔬关税降至02005年全部对所有成员开始削减关税2006年农产品关税降至02015年除部分敏感产品外的其他产品关税降至0A.中国执行世贸税率标准 B.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C.东盟是中国重要的盟友 D.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7.(2023春·湖南郴州·高二统考期末)赋税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中叶是中国税制史上赋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两税法的实施,改变了重人头轻田赋的局面,使田赋在整个赋税总额中的比例突出。宋朝建立以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两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削减。与此同时,商税急剧增长,构成了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农业税的削减是相对商税的剧增而言的,但就农业税本身来说,终两宋300余年,也基本维持一个大致稳定的水平而未下降。——摘编自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材料二

到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时候,各地以州县为单位,依据新近清查的土地数额,将原来额定田赋、力役、贡办等应承担的赋役,除了苏、松、常、嘉、湖地区供应京师食用的白粮以外,一概折合为白银,官收官解…明中叶以后的赋役体制变动趋势在清代继续发展。经过康熙朝60余年的恢复与发展,清朝自1712年起,实行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的政策,以全国丁银额数字最高的1711年为准征收丁役(折银征收,即“丁银”),以后增加的人口不再计算丁役。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又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摘编自赵轶峰《明代经济的结构性变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后期至清中叶农业税制改革的主要影响。答题卡123456得分7.————————————————————————————————————————————————————————————————————————————————————————————————————————————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鲁国实行“初税亩”,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并按田亩征收赋税,郑国“作丘赋”,可见国家确认土地私有,井田制瓦解,即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显示的是鲁、楚、郑三国按田亩收税而不是诸侯国纷纷增税,排除C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潮流,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以两税法开始代替租庸调制实行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表格正好反映了两税法实行前后唐朝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和资产为主转变,之前隐藏的人口显现出来,导致家庭人口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赋税制度改革,无法得出户籍管理的状况,排除B项;均田制在唐中期逐渐崩溃,并且没有涉及均田制,排除C项;仅从表格数据,无法推断当时的政治局势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客户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意味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主户上升,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项正确;抑制租佃关系发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而不是作用,排除A项;客户比例下降不足以得出政府户籍管理失控,排除B项;宋代为小农经济,不属于庄园奴隶制,排除D项。故选C项。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政府规定田税可以用货币或固定物品代替,这使国家财政与商业、市场等产生了联系,推动了国家财政的市场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腐败现象的减少,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推出这一做法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材料时间为明初,白银成为主币是在明代中后期,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数据分析可知,中国的关税税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不是正常的经济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中国关税自主权已遭到严重破坏,D项正确;材料中只能体现关税主权问题,不能体现经济主权丧失殆尽,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关税税率的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贸易的输入,但是不能从表格中得出英国贸易逆差扭转的问题,材料不能反映英国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没有全面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