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新的货运黄金通道。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桥隧比重大。2022年4月中旬开始,磨憨口岸划归昆明市管辖,成为了昆明的“飞地”。如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老挝基本没有工业,但有一种产品却成为东盟最大的输出国,推测这种产品是()A.农产品 B.天然及合成橡胶 C.水电 D.纺织品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新的货运黄金通道。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桥隧比重大。2022年4月中旬开始,磨憨口岸划归昆明市管辖,成为了昆明的“飞地”。如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中老铁路桥隧所占比重大的原因是()①以直线为主,缩短施工路线,节约投资成本②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③绕过生态脆弱区,减少对生态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破坏④少占用耕地,保护农田,沿线经过村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新的货运黄金通道。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桥隧比重大。2022年4月中旬开始,磨憨口岸划归昆明市管辖,成为了昆明的“飞地”。如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磨憨口岸成为昆明市“飞地”的优势是()A.交通 B.地理位置 C.资源 D.政策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雨幡出现概率高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5﹣6题。5.作为风暴摄影师,拍摄雨幡更适合选择在()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 B.东北平原 C.西南云贵地区 D.东部沿海平原6.雨幡出现时的天气和大气状况()A.晴天、湿度大 B.晴天湿度小 C.阴天、湿度大 D.阴天湿度小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质历史时期发育了若尔盖古湖,末次冰期晚朝,在若尔盖盆地西北部的玛曲附近,古黄河自西向东溯源侵蚀贯通了若尔盖古湖,湖水外泄。如图为若尔盖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玛曲附近的土壤沉积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7.古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时期形成的地层是()A.OQC﹣4 B.OQC﹣5 C.OQC﹣6 D.OQC﹣78.有关古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所需条件,推测合理的是()①气候较为温暖湿润②构造活动强烈③植被覆盖度下降④地形平坦开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2021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9.7%、28.6%、51.7%。首府伊宁市位于其西部,近年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如图示意2000~2016年伊犁州直属县市人口和经济重心移动轨迹。据此完成9﹣10题。9.2000—2016年伊犁州直属县市人口重心总体移动方向及其主要原因分别是()A.西部西部的集聚效应显著 B.西北西北技术水平较高 C.西南西南人口自然增长快 D.西部西部交通条件优越10.伊犁州第二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A.增加纺织服装业投资 B.加大当地资源开发力度 C.推动新兴工业化建设 D.优先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2021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9.7%、28.6%、51.7%。首府伊宁市位于其西部,近年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如图示意2000﹣2016年伊犁州直属县市人口和经济重心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伊犁州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水平 B.区域面积 C.地理位置 D.交通条件二.解答题(共3小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缅甸海位于印度洋东北部,东南侧为马六甲海峡,西侧被500多个南北纵列、崎岖不平的岛弧链所包围。岛弧链上人口稀少,多火山丘陵,建筑主要用于军事防务,西侧伴有海沟。中尺度旋涡又称天气式海洋旋涡,是指海洋中直径有100—300千米、寿命为2—10个月的旋涡。下面两图分别示意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冬两季空间分布,其中C2、C3、C6为气旋涡聚集发生区,AC3、AC5、AC6为反气旋涡聚集发生区。(1)推测缅甸海西侧所属板块交界类型,并说明推测依据。(2)对比分析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季与冬季空间集聚分布的异同点。(3)说出夏季缅甸海北部主要的单一中尺度旋涡中心表层水温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析缅甸海西侧岛弧链上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1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数量极其稀少,目前仅分布在贵州务川县自治州,被评定为极危物种,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务川臭蛙分布在16℃﹣18℃恒温且水流缓慢的喀斯特溶洞内,食物单一;务川臭蛙常年生长在水质良好、暗黑无光的洞穴内,这些洞穴是周围村民的水源地,洞穴口内安装有引水管或石砌的引水围堰。当地人把山里产的大型蛙类统称为”石磅”,有捕捉食用的习惯。分析务川臭蛙数量稀少的原因。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22年6月某研究团队以北京市28个传统村落为对象,通过获取相关互联网文旅大数据,运用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全面揭示北京传统村落游客的行为画像。基于游客反馈的互联网大数据能够较为合理地揭示传统村落旅游的内在特征和问题。如图为该团队利用大数据绘制的消费者反馈词频统计图。请结合材料信息对北京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024年菁优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全国乙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新的货运黄金通道。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桥隧比重大。2022年4月中旬开始,磨憨口岸划归昆明市管辖,成为了昆明的“飞地”。如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老挝基本没有工业,但有一种产品却成为东盟最大的输出国,推测这种产品是()A.农产品 B.天然及合成橡胶 C.水电 D.纺织品【考点】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故老挝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泰国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优越,是东盟最大农产品输出国,同时泰国是东盟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并不是老挝,AB错误。老挝基本没有工业,纺织工业落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新的货运黄金通道。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桥隧比重大。2022年4月中旬开始,磨憨口岸划归昆明市管辖,成为了昆明的“飞地”。如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中老铁路桥隧所占比重大的原因是()①以直线为主,缩短施工路线,节约投资成本②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③绕过生态脆弱区,减少对生态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破坏④少占用耕地,保护农田,沿线经过村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地形地貌和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在选择交通运输线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运输线路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解答】解:老挝地形以山地为主,中老铁路以直线为主,可缩短施工路线,但桥隧所占比重大,投资成本高,①错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桥隧比重大,可保障行车安全,②正确。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绕过生态脆弱区,可以减少对生态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破坏,保护生态环境,③正确。此处以山地为主,农田面积小,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新的货运黄金通道。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80%皆为山地。中老铁路多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桥隧比重大。2022年4月中旬开始,磨憨口岸划归昆明市管辖,成为了昆明的“飞地”。如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磨憨口岸成为昆明市“飞地”的优势是()A.交通 B.地理位置 C.资源 D.政策【考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因素:经济的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加;科技技术的进步;区域的联系加强,距离长,地域广;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解答】解:读图可知,磨憨口岸位于中国与老挝的边界线,地理位置优越,故成为昆明市“飞地”,交通、资源、政策都不是显著优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雨幡出现概率高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气候的类型与分布.【分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所以得名。但因空气干燥,雨雪未及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从而形成空中降水现象。分为雨幡和雪幡两种。雨幡多在积雨云、雨层云、高积云和层积云下出现;雪幡多在卷云下出现。【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可知,雨幡是降水没有到达地表,直接在空中升华或者蒸发的现象,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雨滴的蒸发和升华,雨幡出现的频次较高,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季、秋季、冬季蒸发较弱,不利于雨幡的出现,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雨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雨幡。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概率小、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5﹣6题。5.作为风暴摄影师,拍摄雨幡更适合选择在()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 B.东北平原 C.西南云贵地区 D.东部沿海平原【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所以得名。但因空气干燥,雨雪未及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从而形成空中降水现象。分为雨幡和雪幡两种。雨幡多在积雨云、雨层云、高积云和层积云下出现;雪幡多在卷云下出现。【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雨幡是降水没有到达地表,直接在空中升华或者蒸发的现象,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低,有利于蒸发,有利于雨幡的出现,A正确。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西南云贵地区、东部沿海平原气候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雨幡出现频率较低,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雨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6.雨幡出现时的天气和大气状况()A.晴天、湿度大 B.晴天湿度小 C.阴天、湿度大 D.阴天湿度小【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锋面系统与天气.【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飘荡,形似旗幡,所以得名。但因空气干燥,雨雪未及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从而形成空中降水现象。分为雨幡和雪幡两种。雨幡多在积雨云、雨层云、高积云和层积云下出现;雪幡多在卷云下出现。【解答】解:雨幡是降水没有到达地表,直接在空中升华或者蒸发的现象,晴朗天气且湿度较小有利于雨滴蒸发,雨幡易出现,B正确。湿度大和阴天,蒸发较弱,雨幡不易出现,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雨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质历史时期发育了若尔盖古湖,末次冰期晚朝,在若尔盖盆地西北部的玛曲附近,古黄河自西向东溯源侵蚀贯通了若尔盖古湖,湖水外泄。如图为若尔盖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玛曲附近的土壤沉积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7.古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时期形成的地层是()A.OQC﹣4 B.OQC﹣5 C.OQC﹣6 D.OQC﹣7【考点】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区域地壳抬升运动,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带,古黄河河水沿断裂带发育,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强,流水不断进行溯源侵蚀和下蚀,切开若尔盖湖盆;若尔盖古湖上游正处于温暖湿润时期,来水量增多,水量大,湖泊水位上升,湖水沿断裂带下泄,使得黄河与若尔盖古湖贯通。【解答】解:地层越深,形成时间越早,OQC﹣6为古深湖相沉积层,处于古湖水量和面积的鼎盛期,故C错误。OQC﹣7位于OQC﹣6地层之下,为古湖形成集水期,故D错误。OQC﹣5位于OQC﹣6地层之上,是古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时期,湖水外泄期形成的古滨浅湖相沉积层,所以古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时期形成的地层是OQC﹣5,故B正确。OQC﹣4为古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此时古湖已经消失,是河流形成的沉积层,故A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流水地貌形成过程和岩层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推断地层的形成顺序。8.有关古黄河贯通若尔盖古湖所需条件,推测合理的是()①气候较为温暖湿润②构造活动强烈③植被覆盖度下降④地形平坦开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地表形态是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和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流水侵蚀包括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三种类型。【解答】解:区域地壳抬升运动,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带,古黄河河水沿断裂带发育,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强,流水不断进行溯源侵蚀和下蚀,切开若尔盖湖盆;若尔盖古湖上游正处于温暖湿润时期,来水量增多,水量大,湖泊水位上升,湖水沿断裂带下泄,使得黄河与若尔盖古湖贯通,故①②正确。气候较为温暖湿润,植被覆盖度上升,故③错误。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河流溯源侵蚀,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流水侵蚀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内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能够阅读图文材料结合区域特征获取相关信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2021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9.7%、28.6%、51.7%。首府伊宁市位于其西部,近年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如图示意2000~2016年伊犁州直属县市人口和经济重心移动轨迹。据此完成9﹣10题。9.2000—2016年伊犁州直属县市人口重心总体移动方向及其主要原因分别是()A.西部西部的集聚效应显著 B.西北西北技术水平较高 C.西南西南人口自然增长快 D.西部西部交通条件优越【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政治因素如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解答】解:由图可知,人口重心、经济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故B错误。西部经济发展快,人口迁移导致人口重心西移,并非西南部人口自然增长快,故C错误。首府位于该州西部,对周边产生集聚效应(虹吸效应),使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故A正确。交通不是该区域人口重心移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口重心移动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10.伊犁州第二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A.增加纺织服装业投资 B.加大当地资源开发力度 C.推动新兴工业化建设 D.优先发展食品加工产业【考点】“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应用.【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燃料(动力)、原料、水源、土地(地租)、市场、交通、劳动力、资金、政策、科技、环保考虑、投资者心理等。【解答】解:由材料“首府近年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可知其新兴技术导向型产业正发展、产业在升级,该州的产业将来也面临升级转型,故C正确。纺织服装业、资源开发、食品加工均为其传统产业,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基础知识,并能够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2021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9.7%、28.6%、51.7%。首府伊宁市位于其西部,近年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如图示意2000﹣2016年伊犁州直属县市人口和经济重心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伊犁州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水平 B.区域面积 C.地理位置 D.交通条件【考点】“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应用;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影响巨大,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域的水热条件,对区域的农业类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某些地区自然资源虽不丰富,但可以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转口贸易等,如新加坡以及我国的一些边境城市(如凭祥、霍尔果斯等)。【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该州与多国接壤,且位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地理位置重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地理位置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其边境贸易、转口贸易获得发展,故C正确。经济水平、区域面积以及交通等相比于地理位置而言,不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主导因素,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区域发展优势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阅读材料获取相关信息联系区域特征进行分析。二.解答题(共3小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缅甸海位于印度洋东北部,东南侧为马六甲海峡,西侧被500多个南北纵列、崎岖不平的岛弧链所包围。岛弧链上人口稀少,多火山丘陵,建筑主要用于军事防务,西侧伴有海沟。中尺度旋涡又称天气式海洋旋涡,是指海洋中直径有100—300千米、寿命为2—10个月的旋涡。下面两图分别示意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冬两季空间分布,其中C2、C3、C6为气旋涡聚集发生区,AC3、AC5、AC6为反气旋涡聚集发生区。(1)推测缅甸海西侧所属板块交界类型,并说明推测依据。(2)对比分析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季与冬季空间集聚分布的异同点。(3)说出夏季缅甸海北部主要的单一中尺度旋涡中心表层水温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析缅甸海西侧岛弧链上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考点】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和板块构造示意图;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海洋与海岸带.【分析】(1)地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相互张裂,即相离运动,是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板块碰撞,即相向运动,是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2)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季与冬季空间集聚分布的异同点主要从图上信息分析可知,包括延伸方向、分布顺序等。(3)海水温度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决定性因素)、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4)缅甸海西侧岛弧链上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从气候、陆地面积、地形、资源、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由材料可知,缅甸海位于印度洋东北部,东南侧为马六甲海峡,西侧被500多个南北纵列、崎岖不平的岛弧链所包围,故处于板块交界处的消亡边界。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岛弧链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消亡边界的大陆板块一侧;缅甸海西侧岛弧的西侧伴有海沟,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的大洋板块一侧。(2)读图可知,相同点在于延伸方向一致,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冬两季空间集聚分布均呈现“北—中—南”交替分布的特点。差异在于分布顺序不同,夏季涡旋从北向南呈“气旋涡—反气旋涡—气旋涡”的交替分布;冬季涡旋从北向南呈“反气旋涡—气旋涡—反气旋涡”的交替分布。(3)海水的温度受纬度、洋流、季节、深度等因素的影响,旋涡中心表层的水温比周围海水水温低。原因是夏季缅甸海北部主要的单一中尺度旋涡为气旋涡(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会搅动海水;其中心海水自下而上运动,将下层冷海水带到上层较暖的水中,导致旋涡中心表层的水温比周围海水水温低。(4)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缅甸海西侧岛弧链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远离大陆,岛弧链陆地面积小,不易大规模开发;岛弧链地势崎岖不平,且岛屿面积狭小,地表径流难以保存,淡水资源缺乏;距马六甲海峡较近,扼控亚太与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国际航空及海运的战略要冲,战略位置重要,军事防务需要减少居民开发。故答案为:(1)类型:消亡边界。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岛弧链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消亡边界的大陆板块一侧;缅甸海西侧岛弧的西侧伴有海沟,海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消亡边界的大洋板块一侧。(2)相同点:缅甸海中尺度旋涡夏、冬两季空间集聚分布均呈现“北—中—南”交替分布的特点。差异:夏季涡旋从北向南呈“气旋涡—反气旋涡—气旋涡”的交替分布;冬季涡旋从北向南呈“反气旋涡—气旋涡—反气旋涡”的交替分布。(3)差异:旋涡中心表层的水温比周围海水水温低。原因:夏季缅甸海北部主要的单一中尺度旋涡为气旋涡(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其中心海水自下而上运动,将下层冷海水带到上层较暖的水中,导致旋涡中心表层的水温比周围海水水温低。(4)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远离大陆,陆地面积小,不易大规模开发;地势崎岖不平,且岛屿面积狭小,地表径流难以保存,淡水资源缺乏;距马六甲海峡较近,扼控亚太与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国际航空及海运的战略要冲,战略位置重要,军事防务需要减少居民开发。【点评】本题以缅甸海中尺度旋涡为背景材料,涉及板块类型、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1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数量极其稀少,目前仅分布在贵州务川县自治州,被评定为极危物种,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务川臭蛙分布在16℃﹣18℃恒温且水流缓慢的喀斯特溶洞内,食物单一;务川臭蛙常年生长在水质良好、暗黑无光的洞穴内,这些洞穴是周围村民的水源地,洞穴口内安装有引水管或石砌的引水围堰。当地人把山里产的大型蛙类统称为”石磅”,有捕捉食用的习惯。分析务川臭蛙数量稀少的原因。【考点】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务川臭蛙数量稀少的原因可从生存环境、食物、人类活动、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由材料“目前仅分布在贵州务川县自治州”和“务川臭蛙分布在16℃~18℃恒温且水流缓慢的喀斯特溶洞内”可知,臭蛙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苛刻,生存空间有限;由材料“务川臭蛙分布在16℃~18℃恒温且水流缓慢的喀斯特溶洞内,食物单一”可知,洞穴内食物有限且单一,洞穴的环境承载力低且臭蛙生长缓慢;由材料“务川臭蛙常年生长在水质良好、暗黑无光的洞穴内,这些洞穴是周围村民的水源地,洞穴口内安装有引水管或石砌的引水围堰”可知,村民修建取水设施和取水活动影响臭蛙的生存环境;由材料“有捕捉食用的习惯”可知,周围村民的捕杀导致数量减少;由材料“被评定为极危物种,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可知,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保护,使得务川臭蛙数量稀少。故答案为:臭蛙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苛刻,生存空间有限;洞穴内食物有限且单一,洞穴的环境承载力低且臭蛙生长缓慢;村民修建取水设施和取水活动影响臭蛙的生存环境;周围村民的捕杀导致数量减少;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保护。【点评】本大题以贵州务川臭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22年6月某研究团队以北京市28个传统村落为对象,通过获取相关互联网文旅大数据,运用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全面揭示北京传统村落游客的行为画像。基于游客反馈的互联网大数据能够较为合理地揭示传统村落旅游的内在特征和问题。如图为该团队利用大数据绘制的消费者反馈词频统计图。请结合材料信息对北京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发展潜力和开发背景等方面评价。【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频次较高的反馈词主要有“享受”“儿时记忆”“有意思”“美好”“兴奋”“回忆”,说明游客的整体体验较好,北京古村落的发展空间较大;“危险”“废弃”“荒废”和“坍塌”等反馈词体现出北京传统古村落需要修缮,且安全设施需要完善;“拉肚子”和“脏乱”说明村落应加强对健康、卫生等方面的优化;“单调”“商业化”和“同质化”说明传统村落旅游品类不健全、存在过度商业化现象,需要建立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服务。故答案为:“享受”“儿时回忆”等积极词语频次高,表明北京传统村落旅游的整体体验较好、发展潜力大;“废弃”“荒废”和“坍塌”说明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较为紧迫;“土路”和“危险”说明传统村落的交通设施、旅游安全设施等有待完善;“拉肚子”和“脏乱”说明村落应在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单调”“商业化”和“同质化”说明传统村落旅游品类不健全、存在过度商业化现象,需要建立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服务。【点评】本题以北京传统村落正负面反馈词频占比统计资料为背景,难度适中,考查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评价,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力等核心素养。

考点卡片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知识点的认识】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秋•宜昌期中)读图完成: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分析: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原因有二个,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另外一个原因是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能保存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而其的密度自下向上越来越高,所以吸收的热量越多。解答: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在平流层内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高层大气是先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到了电离层,因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导致气温越高。故选:A。点评: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解答:我国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气候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了解,了解不同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案例,能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3.锋面系统与天气【知识点的认识】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案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示意图如下: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的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案例: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示意图如下:3、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案例: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命题的方向】考查了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秋•新罗区校级期中)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分析: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极其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解答: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为夏秋季节,故不符合题意;B、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是夏季,故不符合题意;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为7月初,故不符合题意;D、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锋面系统与天气。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系统示意图的了解,熟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并能区分冷锋和暖锋的基本特征,并能熟练读图、析图、析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分析案例。4.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71521: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海浪、潮汐和洋流。1、成因:(1)海浪:表层海水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风浪。(2)潮汐:在天体(主要是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3)洋流: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2、作用:可以利用潮汐、波浪进行发电;潮汐电站水库可用于水产养殖;大型波浪发电装置可同时起到消波防浪,保护海港、海岸、海上建筑以及海水养殖场等作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①风浪②潮汐③洋流④波浪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使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解答: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其中风浪、波浪、海啸、风暴潮等形式都属于海浪。故选:D。点评:本题以海水运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水运动的形式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等基础知识,并学会读图、析图分析获取信息,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6.地表形态的塑造37163:地表形态的塑造7.板块构造学说和板块构造示意图【知识点的认识】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2、板块构造示意图【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和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据观测,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在以一定的速度抬升,其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分析:喜马拉雅山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解答:喜马拉雅山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板块构造学说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够熟读板块构造示意图,了解各板块的名称及分布位置。8.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的长短等.(1)在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土地条件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耕地质量好,农业产出大,食物充足;(2)20世纪初人口的持续外流,是因为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承载力(由于战争等原因造成土地承载力较小);(3)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人口集中分布在爪哇岛上,全国人口的58%居住在这块7%的国土上;(4)在工业化社会,人口明显地向城市聚集.【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是因为河流沿岸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①便利的交通②充足的水源③丰富的矿产④丰富的物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分析:河流沿岸地区一般是较为平坦的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方便灌溉和饮用,而且靠近河流交通便利.解答: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水源、物产丰富且交通便利,故而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沿河流分布.故选:C.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理因素.【解题思路点拔】熟记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来理解记忆.9.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知识点的认识】1、国际人口迁移(1)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原始社会,追逐生活资料;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2)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3)二战后的人口迁移: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主要方向是由黄河流域向其他地区迁移。(2)改革开放前:严格的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改革开放后: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命题的方向】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分析: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使一部分人不必再去远方打工。解答:由题可知,我国出现了务工潮倒吸现象,即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主要是因为当地城市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民工不必去远方工作。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考查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人口迁移情况,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10.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影响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按照主导区位因素划分,甲类工厂最有可能的是()A.石油加工厂B.棉纺织厂C.炼铝厂D.制糖厂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占成本的比例最大,因而其代表的工业类型是原料指向型。甲类工厂最有可能的是制糖厂。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根据不同的工业分布图,分析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区位因素,熟记基础知识并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图文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知识点的认识】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优越的地方。②矿业: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③工业:更注重社会经济条件。④服务业:消费水平高,消费人群密集的地区。2、地域联系:①生产协作: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工业集聚型);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协作(工业分散型)。②商贸联系: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产业之间建立商贸联系。 ③现代物流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完整供应链,可以减少企业库存、减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命题的方向】考查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如图1是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运输成本构成图。图2是工业区位示意图,图中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O点是中心点。甲每生产1吨产品需要1吨原料和1吨燃料,其原料来自Y地,燃料来自R地,产品销售至S地。据此回答。若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则甲的最佳区位是()A.MB.NC.OD.P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解答:由题中材料“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可知,甲应当距离三地最近,O点为最合理位置。故选:C。点评:本题以工业区位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产业活动的区位联系和地域条件。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根据不同产业活动有不同的区位条件、地域联系方式差异等基础知识,提高在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解决问题。1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知识点的认识】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2、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命题的方向】考查了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宁至拉萨段全长1956千米,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高寒、冻土等恶劣的自然环境C.修路技术的提高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分析: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解答: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D正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寒、冻土等恶劣的自然环境都属于限制因素,所以排除AB;修路技术的提高,不是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所以C错;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交通建设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13.“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应用【知识点的认识】“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命题的方向】考查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知识,主要考查沿途的一些国家及地形地势、能源等一些问题,也会考查该战略带来的各项意义,通常会以读图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实施以来,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格局。如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实施一带一路的倡议者,从海陆位置来看,有很大的优势条件。请结合上图,“一带一路”的实施加强了亚洲、非洲、欧洲,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2)一艘从希腊雅典开往上海的货轮,最近的航运路线为:地中海→甲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上海;(3)一位驴友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来到欧洲后,发现当地居民的肤色,头发等体质特征和我们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主要是以白色人种为主,并且语言文字也和我们不一样,当地有很多宗教色彩浓厚的哥特式大教堂,这些教堂是基督教的建筑;(4)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各国经济和文化有何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至少列举一点说明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加强各国文化交流等。分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